晨光刺破云层时,姬娆踉跄着爬出废墟。微子集团总部已经化为扭曲的金属骨架,远处海平面上,青铜色的潮水正缓缓退去。她摊开手掌,那根救世的青铜针已经化为灰烬,只在掌心留下北斗形状的灼痕。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屏幕自动亮起,显示出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山区小学急需农业顾问,地址已发。带上你的青铜农具图纸。——林“

  姬娆抬头望向逐渐恢复正常颜色的天空。表弟消失前最后那句话在她耳边回响:“阿母,去播种吧,就像你在朝歌做的那样。“

  三天后,西南边陲的盘山公路上,姬娆望着窗外层叠的梯田出神。大巴车突然急刹,她怀中的背包里传出金属碰撞声——那是她用废墟里捡到的青铜残片复制的商朝耒耜模型。

  “前面塌方了!“司机操着浓重口音喊道,“要去青岩村的在这下!“

  泥泞的山路上,几个背着竹篓的村民好奇地打量着她。其中一位白发老者突然瞪大眼睛,指着她手腕上已经淡化的玄鸟烙印:“你是......电视里那个考古的姑娘?“

  姬娆下意识捂住手腕。老者却激动地转身用方言大喊了几句,顿时整个村口沸腾起来。孩子们赤脚跑来,争相抚摸她背包里露出的青铜耒耜模型;妇女们捧着还沾着露水的野花往她手里塞。

  “我们等了你六十年。“老者抹着眼泪说,“林老师说总有一天,带着青铜器的女神会来教我们种粮。“

  “林老师?“

  老者指向山腰处一栋白墙黑瓦的建筑。当姬娆走近时,发现校门口立着块斑驳的石碑,上面刻着“民为贵“三个大字,落款是“严复礼,1958年“。

  教室里空无一人。黑板上留着半道未解完的数学题,墙角堆放着手工制作的青铜器模型。姬娆的手指拂过讲桌上的粉笔灰,突然触到个金属物体——那是枚锈迹斑斑的校徽,背面刻着行小字:“青铜为种,稻浪为证。“

  “他们去试验田了。“

  姬娆猛地转身。门口站着个戴草帽的佝偻老人,阳光从他背后照进来,在地上投下奇特的影子——那轮廓竟像极了执耒而立的商朝农夫。

  “林......教授?“

  老人摘下草帽,露出布满疤痕的脸。他的左眼是义眼,但材质不是现代塑料,而是某种泛着青光的玉石。“不,我是林玄的孙子。“他递来一本泛黄的笔记,“爷爷在南京大屠杀中救下的七个婴儿之一的后代。“

  笔记扉页贴着张1950年代的老照片:年轻的严教授站在稻田里,手中举着的正是姬娆在商朝改良的青铜耒耜。照片背景的茅屋墙上,隐约可见“酒池实为备荒仓“的标语。

  “跟我来。“老人拄着青铜头拐杖向山后走去,“看看你三千年前播下的种子。“

  转过山坳,姬娆的呼吸停滞了——层层梯田像巨大的指纹般盘旋而下,每块田里都立着青铜铸造的农具模型。最令人震惊的是中央那块试验田:稻穗沉甸甸地垂着,颗粒竟泛着淡淡的青铜光泽。

  “抗盐碱,抗干旱,根系能深入地下三米。“老人弯腰掐下一穗,“我们叫它'玄鸟稻',从你埋在朝歌东郊的那把青铜耒耜附近出土的碳化稻种培育而来。“

  姬娆的指尖轻触稻穗。刹那间,她仿佛看见无数画面:商朝农妇用她设计的耒耜翻耕盐碱地;抗战时期村民把稻种藏在地窖;严教授在批斗会上偷偷传递穗选良种......

  “微子集团没死绝。“老人突然压低声音,“他们在国际期货市场做空粮食,想让山区重新陷入饥荒。“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田埂上跑来个小女孩,手里举着个青铜铸造的玩具——正是姬娆在商朝给武庚做的响铃的复制品。

  “姐姐!“女孩拽着她的衣角,“王老师说你会教我们造让稻子唱歌的机器!“

  老人——王老师——从怀中取出个布包。展开后露出七块青铜碎片,拼起来正是浑天仪的基座。“严教授临终前让我转交给你。他说,真正的时空穿越不是回到过去,是把古代智慧种在未来。“

  当晚的村民大会上,姬娆将背包里的青铜耒耜模型放在祠堂供桌上。当她用商朝密语念出铭文时,模型突然分解重组,变成个微型冶炼炉。老者们献出家传的铜器,孩子们拾来河滩的锡石,妇女们搬来晾干的木炭。

  黎明时分,第一把新铸的青铜耒耜出炉了。与三千年前不同的是,这次姬娆在合金中加入玄鸟稻的硅化纤维。当耒耜插入泥土时,周围的稻穗无风自动,发出风铃般的清响。

  “它会唱歌!“小女孩惊喜地抱住耒耜柄,“姐姐你看,稻子在跳舞!“

  姬娆望向泛起鱼肚白的东方。微子集团的阴谋、时空轮回的诅咒,这些都不会轻易结束。但此刻,她终于明白了帝辛那句“去做周人永远惧怕的梦魇“的真正含义——最令权贵恐惧的,从来不是妖妃祸害国家,而是让奴隶也能收获金黄的稻浪。

  田间突然传来惊呼。新耒耜周围的稻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熟,谷粒落地的瞬间竟生根发芽。王老师颤抖着捧起一把泥土:“这......这是......“

  泥土中闪烁着青铜色的微生物,正是姬娆在表弟基因里见过的那种。她腕间的北斗灼痕突然发热,与稻田里的生命频率产生共鸣。

  山路上传来汽车急刹的声音。几个穿西装的男人正架着摄像机走来,领头的举着话筒:“我们是财经记者,听说这里培育出颠覆传统农业的......天啊!“

  记者们僵在原地。镜头里,整片梯田的稻穗同时低垂,像在行古老的稽首礼。而站在田埂上的姬娆,发梢间不知何时多了支青铜发簪,样式与商朝王后墓出土的一模一样。

  王老师突然跪坐在地,老泪纵横:“爷爷没骗我们......青铜真的会孕育生命......“

  姬娆弯腰扶起老人时,青铜发簪滑落,插入泥土的瞬间生根抽枝,长成一株金黄的稻穗。穗上结出的不是米粒,而是七个微型的青铜匣,每个匣门都刻着不同的星图。

  最年幼的女孩好奇地碰了碰其中一个青铜匣。匣门开启的刹那,整片山野回荡起古老的歌谣——那是朝歌奴隶们在丰收时唱的劳动号子,歌词只有一句:

  “民为天,食为地,生生不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N次穿越殃家祸国,我的N次穿越殃家祸国最新章节,我的N次穿越殃家祸国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