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血腥的杀戮之后,段颎靠着这群人尖锐的惨叫声,总算是稍稍抚平了心中的怒火。
然后,他开始考虑其他的事情了。
袁树索取的两千四百万钱,不能让我一个人承担吧?
我虽然有钱,但这些钱都是战场上搏命换来的,用命换来的钱,怎么能随随便便就交出去?
以后还要靠着这些钱养老呢!
段颎拖着疲惫的身体拜见了王甫,见到了脸色阴沉的王甫,还没提出自己的要求,就被王甫一顿指责。
但是现在段颎已经没有精力生气了,他已经快要把所有的情绪都宣泄出去了,实在是无力生气,只能低着头等着王甫发泄完。
等王甫终于发泄完了,才终于问出了那个段颎一直等待的问题。
“说,来找我干什么?”
段颎终于松了口气。
“袁术要求赔偿两千四百万钱,但是我囊中羞涩,拿不出这些钱,不知道王常侍能不能……”
段颎的意思很明确,听的王甫眉头一挑。
要钱来了?
哭穷来了?
你干的事情,让我给你出钱?
王甫顿时满脸不快。
“这件事情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三令五申你不准和袁术正面冲突,结果你还是犯了错,我没有明确提醒过你吗?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解决,不要来找我,你拿不出这钱,我就拿得出?”
段颎一抬头,心中不爽油然而生。
涉及到钱权这两个方面,他还是能调动精力维护自身利益的。
“王常侍,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您交代的,我为您办事,不过犯下些许小错,您骂也骂了,气也出了,多少也该帮衬一下吧?袁家小儿胃口太大,两千四百万,我如何出得起?”
“帮衬?我帮衬得还不够?”
王甫一瞪眼,怒道:“你在河南尹任上犯错,被免职问罪,要不是我出面为你说情打点,你能有今日?你还能留在雒阳?你为我办事,那是理所当然的!办不成事情还要我为你处理?
段校尉,咱们今天就把话说明白了,你能留在雒阳,能担任司隶校尉这个职位,能有今天,哪一项不是因为我?还要我出钱给你解决问题?能做就做,做不了,有的是人抢着做这个司隶校尉!”
段颎更加不满了。
“我是靠着您才能留在这里,但是没有我,还有人愿意为您处理太学生吗?没有我,还有谁愿意冒着得罪那么多人的风险为您办事?这件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您和我,谁不清楚?”
王甫稍稍一愣。
他倒也知道这个事情得罪人太多,也就是无牵无挂没有利益关系的凉州出身的段颎能为他那么尽心尽力的打击士人势力,换作其他出身关东的人,都不会那么尽力。
但是作为段颎事实上的靠山,他怎么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呢?
靠着我的庇护才能生存的家伙,居然敢反过来将我的军?
你是想造反吗?
于是王甫大为恼火,一拍面前桌案,怒道:“这是你对我说话的态度吗?没有我,你连得罪他们的机会都没有!如何敢这样对我说话?!”
段颎也是彻底恼了,也有点不管不顾的感觉了,也拍了桌子。
“没有我,谁还愿意做那么危险的事情?谁还愿意朝不保夕的做这个司隶校尉?还能活多久都不知道,谁敢如此用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你来我往对骂了好一会儿,最后双双没了争执下去的力气。
眼见段颎实在是不愿意退让,王甫也没有办法了。
思来想去,想着以后还要多多依靠段颎冲锋在前,让他寒了心,以后没人干脏活儿也不行,于是一咬牙一跺脚,松了口。
“帮你一千万,剩下的自己出!我就不信你领兵那么多年就没有什么家底子!弘农杨氏为此捞了多少钱我可是知道的,你是直接带兵的,捞的就算没他们多,也绝对不少,别在我这里哭穷!”
段颎闻言,沉默不语。汉羌战争耗费东汉政府几百亿钱的物资,这些物资大多从雒阳转运到凉州。
处在交通要道上的弘农杨氏等各大家族依靠着遍布弘农郡与三辅之地的权力网络,从这批物资中捞到了很多,直接促成了弘农杨氏从杨秉开始的崛起。
除了弘农杨氏,这笔钱也养肥了关中三辅之地掌握地方权力的一批高门大族,也养肥了军队统帅、各级军官等等,雁过拔毛的传统在这里发挥的那叫一个淋漓尽致。
所谓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汉军在前线吃着猪食都不如的食物,后方的这些转运官员们所属的大家族们吃得满嘴流油膨胀不已。
当然了,以段颎为代表的这批凉州将帅也有绝大部分大吃特吃,吃兵肉喝兵血,侵吞物资,养寇自重,不亦乐乎。
战争持续的越久,他们赚得越多,以至于利益严重受损的关东官员大量上表反对继续战争,甚至喊出了要放弃凉州的口号。
段颎赚到的钱确实不少,当初要不是拿出大价钱来贿赂王甫,也得不到王甫的说情和接纳。
但是他那么多钱,甚至抛弃尊严来给王甫当爪牙,为的就是获取更多的利益,现在尊严没有,利益还得不到,甚至还要倒贴钱进去。
这谁受得了?
虽然从两千四百万变成一千四百万,但在段颎看来,这也是无法接受的。
当狗就算了,你好歹出点狗粮,结果你连狗粮都不给,要我自备狗粮!
哪有这样的道理?!
但是段颎争执不过,又不敢撕破脸皮,只能十分痛恨的离开了王甫这边,回到司隶校尉府,他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心里越堵得慌,觉得这群宦官真特酿的不是玩意儿。
何止是无耻?
简直就是无耻!
连袁树都不如!
袁树还听说对待下属特别大方,给他办事的人不仅管饭,还给发生活补助呢!
因为袁树名声太大,干的事情太惊天动地,所以段颎也对他做了一番了解,特别是他搞了一心会和知行学府还有良庄这些东西以后。
虽然对所谓心学不感冒,也懒得读书,但是段颎也了解到袁树对待自己的门生很讲究。
一般来说,太学是不主动提供住宿饮食给学生的,学生需要申请,自己的食物也要自己解决,也要缴纳一些学费。
因为学生数量太多而房屋不够,所以很多后面来的学生因为没有宿舍了,只能在雒阳城内外租房住,环境很差。
而袁树那边不仅仅有充足的房屋,而且房屋都是免费提供给知行学府的学生,不收钱。
至于学费和食物费用,虽然也会收取,但收取的并不多,并且收了食物费用之后,就会给学生提供饮食,只要交钱就能吃饭,若是生活艰难,也能主动申请,酌情减免费用。
另外,袁树还成立了一个跟随他一起践行“致良知”的学派组织,叫一心会。
这个学派组织很厉害,食宿费用全免,每个季度还给一笔生活补助,只要加入进去,等于不仅不要钱,还能赚点小钱。
很多家境不是很好的学子、太学生都因为这个条件而试图加入一心会,不过一心会审核严格,不是什么人都能加入的。
段颎觉得这也非常合理,要是什么人都能加入,那袁氏家族别说四世三公,八世三公都能给吃垮了。
可不管怎么说,袁树对自己人那是很大方的,在他看来,知行学府就是半个自己人,已经可以免费住宿了,一心会就是完全的自己人,不用付钱,还可以拿钱。
这种待遇,谁敢说能够提供?
袁树就给了,自掏腰包自己给。
手下人被欺负了,还亲自出头,态度强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样的领袖,谁不喜欢?
段颎忍不住的把袁树和王甫放在一起对比。
妈的,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要是能跟着袁树混,肯定比跟着王甫混要好得多……
这……
好像有点搞头?
(本章完)
然后,他开始考虑其他的事情了。
袁树索取的两千四百万钱,不能让我一个人承担吧?
我虽然有钱,但这些钱都是战场上搏命换来的,用命换来的钱,怎么能随随便便就交出去?
以后还要靠着这些钱养老呢!
段颎拖着疲惫的身体拜见了王甫,见到了脸色阴沉的王甫,还没提出自己的要求,就被王甫一顿指责。
但是现在段颎已经没有精力生气了,他已经快要把所有的情绪都宣泄出去了,实在是无力生气,只能低着头等着王甫发泄完。
等王甫终于发泄完了,才终于问出了那个段颎一直等待的问题。
“说,来找我干什么?”
段颎终于松了口气。
“袁术要求赔偿两千四百万钱,但是我囊中羞涩,拿不出这些钱,不知道王常侍能不能……”
段颎的意思很明确,听的王甫眉头一挑。
要钱来了?
哭穷来了?
你干的事情,让我给你出钱?
王甫顿时满脸不快。
“这件事情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三令五申你不准和袁术正面冲突,结果你还是犯了错,我没有明确提醒过你吗?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解决,不要来找我,你拿不出这钱,我就拿得出?”
段颎一抬头,心中不爽油然而生。
涉及到钱权这两个方面,他还是能调动精力维护自身利益的。
“王常侍,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您交代的,我为您办事,不过犯下些许小错,您骂也骂了,气也出了,多少也该帮衬一下吧?袁家小儿胃口太大,两千四百万,我如何出得起?”
“帮衬?我帮衬得还不够?”
王甫一瞪眼,怒道:“你在河南尹任上犯错,被免职问罪,要不是我出面为你说情打点,你能有今日?你还能留在雒阳?你为我办事,那是理所当然的!办不成事情还要我为你处理?
段校尉,咱们今天就把话说明白了,你能留在雒阳,能担任司隶校尉这个职位,能有今天,哪一项不是因为我?还要我出钱给你解决问题?能做就做,做不了,有的是人抢着做这个司隶校尉!”
段颎更加不满了。
“我是靠着您才能留在这里,但是没有我,还有人愿意为您处理太学生吗?没有我,还有谁愿意冒着得罪那么多人的风险为您办事?这件事情到底意味着什么,您和我,谁不清楚?”
王甫稍稍一愣。
他倒也知道这个事情得罪人太多,也就是无牵无挂没有利益关系的凉州出身的段颎能为他那么尽心尽力的打击士人势力,换作其他出身关东的人,都不会那么尽力。
但是作为段颎事实上的靠山,他怎么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呢?
靠着我的庇护才能生存的家伙,居然敢反过来将我的军?
你是想造反吗?
于是王甫大为恼火,一拍面前桌案,怒道:“这是你对我说话的态度吗?没有我,你连得罪他们的机会都没有!如何敢这样对我说话?!”
段颎也是彻底恼了,也有点不管不顾的感觉了,也拍了桌子。
“没有我,谁还愿意做那么危险的事情?谁还愿意朝不保夕的做这个司隶校尉?还能活多久都不知道,谁敢如此用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你来我往对骂了好一会儿,最后双双没了争执下去的力气。
眼见段颎实在是不愿意退让,王甫也没有办法了。
思来想去,想着以后还要多多依靠段颎冲锋在前,让他寒了心,以后没人干脏活儿也不行,于是一咬牙一跺脚,松了口。
“帮你一千万,剩下的自己出!我就不信你领兵那么多年就没有什么家底子!弘农杨氏为此捞了多少钱我可是知道的,你是直接带兵的,捞的就算没他们多,也绝对不少,别在我这里哭穷!”
段颎闻言,沉默不语。汉羌战争耗费东汉政府几百亿钱的物资,这些物资大多从雒阳转运到凉州。
处在交通要道上的弘农杨氏等各大家族依靠着遍布弘农郡与三辅之地的权力网络,从这批物资中捞到了很多,直接促成了弘农杨氏从杨秉开始的崛起。
除了弘农杨氏,这笔钱也养肥了关中三辅之地掌握地方权力的一批高门大族,也养肥了军队统帅、各级军官等等,雁过拔毛的传统在这里发挥的那叫一个淋漓尽致。
所谓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汉军在前线吃着猪食都不如的食物,后方的这些转运官员们所属的大家族们吃得满嘴流油膨胀不已。
当然了,以段颎为代表的这批凉州将帅也有绝大部分大吃特吃,吃兵肉喝兵血,侵吞物资,养寇自重,不亦乐乎。
战争持续的越久,他们赚得越多,以至于利益严重受损的关东官员大量上表反对继续战争,甚至喊出了要放弃凉州的口号。
段颎赚到的钱确实不少,当初要不是拿出大价钱来贿赂王甫,也得不到王甫的说情和接纳。
但是他那么多钱,甚至抛弃尊严来给王甫当爪牙,为的就是获取更多的利益,现在尊严没有,利益还得不到,甚至还要倒贴钱进去。
这谁受得了?
虽然从两千四百万变成一千四百万,但在段颎看来,这也是无法接受的。
当狗就算了,你好歹出点狗粮,结果你连狗粮都不给,要我自备狗粮!
哪有这样的道理?!
但是段颎争执不过,又不敢撕破脸皮,只能十分痛恨的离开了王甫这边,回到司隶校尉府,他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心里越堵得慌,觉得这群宦官真特酿的不是玩意儿。
何止是无耻?
简直就是无耻!
连袁树都不如!
袁树还听说对待下属特别大方,给他办事的人不仅管饭,还给发生活补助呢!
因为袁树名声太大,干的事情太惊天动地,所以段颎也对他做了一番了解,特别是他搞了一心会和知行学府还有良庄这些东西以后。
虽然对所谓心学不感冒,也懒得读书,但是段颎也了解到袁树对待自己的门生很讲究。
一般来说,太学是不主动提供住宿饮食给学生的,学生需要申请,自己的食物也要自己解决,也要缴纳一些学费。
因为学生数量太多而房屋不够,所以很多后面来的学生因为没有宿舍了,只能在雒阳城内外租房住,环境很差。
而袁树那边不仅仅有充足的房屋,而且房屋都是免费提供给知行学府的学生,不收钱。
至于学费和食物费用,虽然也会收取,但收取的并不多,并且收了食物费用之后,就会给学生提供饮食,只要交钱就能吃饭,若是生活艰难,也能主动申请,酌情减免费用。
另外,袁树还成立了一个跟随他一起践行“致良知”的学派组织,叫一心会。
这个学派组织很厉害,食宿费用全免,每个季度还给一笔生活补助,只要加入进去,等于不仅不要钱,还能赚点小钱。
很多家境不是很好的学子、太学生都因为这个条件而试图加入一心会,不过一心会审核严格,不是什么人都能加入的。
段颎觉得这也非常合理,要是什么人都能加入,那袁氏家族别说四世三公,八世三公都能给吃垮了。
可不管怎么说,袁树对自己人那是很大方的,在他看来,知行学府就是半个自己人,已经可以免费住宿了,一心会就是完全的自己人,不用付钱,还可以拿钱。
这种待遇,谁敢说能够提供?
袁树就给了,自掏腰包自己给。
手下人被欺负了,还亲自出头,态度强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样的领袖,谁不喜欢?
段颎忍不住的把袁树和王甫放在一起对比。
妈的,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要是能跟着袁树混,肯定比跟着王甫混要好得多……
这……
好像有点搞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