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向来是相对的。
十年的跨度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却也足以让一个人完成从少年到壮年的蜕变。
作为镇辽军这些年新增补的士卒,卫延说幸运也算幸运,说不幸也是不幸。
他是太康四十八年生人,待他长成从军,已经是太康六十四年。
幸运的是,军中前辈在前些年将该打的仗几乎都打完了。
不但一战扫平了北边乌丸部这一百年血仇。
后来南下一战,更是将侵入幽州乡土的青州贼尽数诛灭,甚至一路反推至距离青州只有一步之遥的通天河畔。
所以如卫延这般后面进入军中的后辈,从来没有见识过真正的战场。
那动辄成千上万、你死我活的拼杀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们没遇见过。
如果不是偶尔配合地方剿灭一些土匪蟊贼,他们这一辈人甚至可以说连血腥都没见过。
这是他们的幸运。
却也是卫延这些镇辽军后辈最大的不幸。
军中武人首重功勋,而他们这些太平武人不逢大战、不见生死,又哪来的战场功勋可言?
只能听着军中前辈吹嘘着当年,胸中热血澎湃却无处发泄。
如此日久天长,其中憋闷自不待言。
不过好在,就在他们心中苦闷日益积累几乎满溢的时候,沉寂了十年光景的君上终于用兵了。
这一刻爆发出来的战意,着实有几分汹涌。
……
依山而建的居庸关,城高墙坚,连接左右山峦,几乎与群山融为一体。
可见当初建立此关城,耗费的代价之巨大。
想要破开此关,几与破山没有多大的区别。
若换做以往,真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人命才能有所成。
而此刻兵临此座雄关之下的一众镇辽黑甲,却只是远远观望、并未真正近前厮杀,便已经让这座尚未扬名天下的雄关震颤不已。
密集轰鸣的灵纹炮不断轰击之下,城关之上碎石崩飞,隐约还能从南风中听到凄厉的惨嚎、闻到淡淡的血腥味。
左右起伏的成片山峦也被震动,惊得飞鸟走兽仓惶而走。
“这撼山巨炮果然力能撼山!”
“你们这一代人真是好命啊,命好生在这个有君上的时代。”
“若是换到过去,想破开此城,咱们估计都不得活……”
一片肃杀严整的黑甲军阵中,看似沉默无声,实则小声嘀咕不断。
听着身前什长的声音传来,卫延与身边几名年轻士卒眼中尽是不耐。
他们这个年纪正是听不得说教、不喜权威的时候,可偏偏他们的什长是个唠叨的,又总喜欢倚老卖老,居高临下的与他们说话。
故而他们这一什人都不大喜欢他们这个老什长。
呵,不就是仗着早生几年,运气好跟着君上混了几场大战、得赐了几分造化吗?
有什么好得意的?
单论修行天赋,咱们这些后辈哪一个不比你强?
不过他们虽然不喜什长说话的口气,却也不得不承认他这话有些道理。
这撼山巨炮确实厉害。
他们这些人能入得君上麾下,也确实好命。
若是托生那袁奉老贼治下,身处此刻的居庸关中,承受身后那些撼山巨炮的轰击,想想都有些背后发凉、不寒而栗。
“行了,都放轻松点,此关雄伟,就算是撼山炮一时半会儿也破不开,估计待会儿上面就要让咱们安营休整了。”
与卫延他们这些年轻士卒初上战场的精神紧绷不同,如什长这些老卒倒是轻松惬意。
不似身居战场,仿佛踏青游戏一般。
卫延闻言,忍不住道。
“什长还是应当谨慎些,万一那袁贼遣兵出城突袭……”
听得卫延这话,什长有些莞尔。
这些后辈娃娃兵确实与他们这些老卒当年大有不同。
想当年他们这些人初临战阵时,有激动热血、有惶恐害怕,却哪会考虑到这些?
要不怎么说他们这辈人命好呢?
入得军中,虽没能有幸被选入羽林郎卫,得武备学堂中的兵家传承。
可君上依旧遣人教他们习文断字,以及一些基础的战阵之道。
只可惜他们这些老卒过了年岁,脑袋瓜子转不动了,一身潜力也已经到了极限,终究是比不得他们这些小家伙了。
这也是这些小家伙表面尊重自己,实则内心压根瞧不上他们这些老家伙的根本原因。
‘这军中啊,素来是强者为尊……’
‘不过啊,这也无甚紧要,就让咱们这些老家伙再护你们一程,发挥发挥余热吧!’
什长心中感慨念叨一声,面上则是轻笑回应道。
“放心吧,不会的,至少在狗急跳墙前,他们不敢的。”
什长这话颇为笃定,言语间尽是自信。
而这份自信并不是凭空生出,而是十年前他们南下时,用自己一身血肉拼出来的。
只不过这份自信,这些年轻后辈就差了一些。
所以在觉察到身后这些小家伙似是不信后,什长又补充了一句。
“安啦,咱们不在前阵,就算有甚情况,暂时也轮不到咱们上阵。”
说着,又习惯性地絮絮叨叨。
说什么‘临阵之际,最忌空耗精神,否则生死一瞬,须臾恍惚便分生死。’
又告诫他们若是接敌,千万莫要犹豫、莫要怜悯、莫要……
一阵言语宛如念经,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年轻武人早已是烦不胜烦。
而这就在他们头大如斗之时,前军忽然传来军令,示意他们下马驻营,就地休整备战。
“我就说吧,一时半会儿打不起来。”
卫延等年轻武人有些诧异,可听得什长有些得意的语气,这份诧异却是化作不屑地撇嘴。
……
或许是那位燕公自己出身骑军的缘故。
当年南下与青州贼作战,镇辽军天字营的铁骑便是主力先锋。
今时,兵临居庸关下,同样也是如此。
而这十万黑甲铁骑连人带马,于关外安营扎寨、铺展而开,着实有几分蔚为壮观之相。
除了过往每年例行的演练,很少见到如此场面的卫延身处其中,有如滴水入海,总是免不了感慨自己的渺小。
与他有着同样感觉的袍泽们,彼此对视间,竟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身临大战的激动与茫然。
激动的是日夜期盼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
而茫然的则是因为从未经历过……
“安啦,以后这样的机会多的是,慢慢就习惯了。”
嘴皮子一刻不得闲的什长,在说完这话后,忽然拉着他们小声道。
“今天下已乱,君上以十年休养,换得今时兵强马壮。”
“一朝用兵,必然不会只盯着那区区袁奉老贼,依我看,以后你们有的仗打,只是到时你们这些娃娃怕是……”
一将功成万骨枯。
就算是战无不胜,依旧要死人的。
什长说到这里,看向卫延这些人的目光稍稍黯淡。
‘也不知今时君上带他们打入关中,来日能剩几人得还……’
卫延等人没看懂此刻什长眼中情绪的含义,他们只是在为那可以预见的波澜壮阔而热血沸腾。
只是就在他们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什长却是一拍他们其中一人的脑瓜子。
“走,时间差不多了,该去取用饭食了!”
说着,一边拿脚踹,一边笑着催促道。
“都他娘的麻溜些!食饭都不积极,回头还指望上阵争功?”
……
军中伙食就那样,能吃得饱、吃得好已经是天大的幸事,口味就穷讲究了。
看着卫延等年轻武人嫌弃抱怨的模样,有老卒眉头一皱。
“你们都是被君上惯坏了!若非是君上,这行军打仗有口肉干、凉水就不错了,还想吃口热乎的?吔屎吧你们!”
被这一通劈头盖脸的喝骂,卫延等年轻武人有些不忿,可在看到旁边那些老卒的眼神,最终没敢露出丝毫不满。
有些尴尬的卫延见状,没话找话道。
“那你们过去吃什么?”
其中一名老卒便瓮声瓮气道。
“还能吃什么,自是有什么吃什么!”
“就你们这些没吃过苦的小家伙,他妈整天屁事最多!”
不得不说,自韩绍掌兵掌权以来,整个镇辽一系的变化都是巨大的。
感受最深的老卒们无不感念。
别的不说,单单是那年天灾,整个幽北物资匮乏时,韩绍那句‘儿郎们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阵厮杀,再苦也不能苦了他们’,便足以让他们记上一辈子。
所以对于这些后辈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这些老卒其实是很不满的。
这也造成了如今新老更替的镇辽军,其实内里是有着不小的新老割裂的。
想要弥合这份割裂,需要时间、也需要契机。
就好比此刻,眼看着气氛不对,什长赶忙出言打着哈哈,随后又吹嘘起自己过去的武勇。
只是他那点微薄战功,颠来复去的讲也就那么回事,他们早就听腻了。
否则不至于到现在也只是个什长了。
已经听得有些腻歪的他们,忽然有人问道。
“什长,按你的年岁,应该可以退伍荣归了吧,怎么还留在军中?”
这里又不得不提韩绍的另一政策了。
那就是放归一部分年龄大了的老卒退伍归乡,并且任命他们为地方村老。
对那些老卒施恩不说,也能增强对地方的把控。
而随着那年轻武人这话出口,不管是老卒还是卫延这些年轻武人这才发现他们的什长,两鬓不知何时已经染上了霜白。
面对这一道道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向来口舌灵便的什长此刻却是露出几分忸怩。
“这个……这不是还想再拼一拼嘛……”
“等哪天真提不动刀了,再退也不迟。”
他天赋不好,经年累战,受创颇多,又影响了根基。
修为几乎不可能再进一步了。
不过今时与往日不同,自家君上手握某种神妙权柄,却是能够无视这些原本无法跨越的天堑,他终究是舍不得这份天赐的机缘,想要拼上一拼。
而对于韩绍而言,这些老卒虽然气血已经开始衰败,论培养价值比不上那些年轻后辈,可论战场厮杀经验,他们这些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卒却个顶个的都是绝对的强者。
所以并没有选择一刀切,而是去留随意。
虽说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可若是他们老骥伏枥,韩绍又怎么忍心不给他们一个继续进取攀升的机会?
……
事实上,如那卫延他们什长一般的老卒,如今在军中并不少。
而对于韩绍对他们的宽容,他们也是感念至深。
只是他们唯一能够回报韩绍的,那便是在战场之上奋力厮杀,并且不遗余力地护佑好那些后续进入军中的后辈。
因为这些稚嫩的小家伙才是镇辽军的将来。
是整个镇辽传承的火种!
所以在撼山炮接连轰击了几日,关中守军终于按捺不住派遣了一支偏军绕道后方、准备突袭毁掉那些撼山巨炮时,正巧轮值护卫后方的卫延那什人,在数千袍泽的裹挟下,想也不想地冲了上去。
幽州养马。
故幽南也有铁骑,并且靠着汝南袁氏的底蕴支撑,早已今非昔比。
“诛杀乱贼!冲!”
镇辽军为首的黑甲骁将,一骑当先,冲杀如龙。
其后数千镇辽铁骑紧随其后。
而对面的幽南铁骑使命在身,本不想与之纠缠,可无奈骑军交锋若是一味不管不顾,只会在衔尾追击中一败涂地。
故而只能分出一部分人转身迎击。
顷刻间,双方直接就撞上了。
那一瞬间刀罡纵横、血肉横飞的惨烈,足以冲淡年轻武人幻想中的激情澎湃与热血沸腾。
苦练的诸般武技、十成功夫,在这一刻脑袋一片空白下,还能剩下几成,就连自己也说不清楚。
身形随着座下战马起伏的卫延,看着身前接连坠马的袍泽,直到这一刻才知道什么是什长口中的‘生死一瞬’!
当对面同样覆着冰冷面甲的幽南铁骑,挥刀而来的那一瞬,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动作慢了。
尽管只是毫厘刹那,可正是这刹那毫厘,便分生死!
已经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死亡的卫延,面色煞白、尽是惨然。
可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忽然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
刀气竖斩,与金属碰撞间,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只是这点声响在如此混乱的战场上,压根泛不起丝毫涟漪,更没有多少人能够注意到。
可卫延却不同。
因为他没死。
只是这一瞬,那道本该斩在他身上的刀气,分明并未落在自己身上,却让他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感受过的撕心裂肺。
噗——
喷溅而出的热血,化作血雾,点点滴落在卫延身上,明明有甲胄阻隔,却依旧滚烫入心。
一瞬间策马前冲的卫延,伸手抓住那道即将栽落马下的身影。
余光交汇间,那道黑色面甲被斩碎的熟悉面容,似是无奈苦笑。
“老了,不中用了,你家什长还以为能挡住这一刀的……”
不……不……
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的卫延,却只听耳畔微弱耳语。
“接敌之时,莫要犹豫、莫要怜悯、莫……莫……莫要……”
这一句曾经卫延听得耳朵几乎要生出茧子的絮絮叨叨,萦绕在他耳边。
他却知道,自己已经怕是再也听不到了。
所以他用此生最大的力量,嘶吼附和。
“接敌之时!莫要犹豫!莫要怜悯!莫要轻敌!莫要……”
“什长!我记住了!记住了!”
“真的记住了!”
……
十年的跨度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却也足以让一个人完成从少年到壮年的蜕变。
作为镇辽军这些年新增补的士卒,卫延说幸运也算幸运,说不幸也是不幸。
他是太康四十八年生人,待他长成从军,已经是太康六十四年。
幸运的是,军中前辈在前些年将该打的仗几乎都打完了。
不但一战扫平了北边乌丸部这一百年血仇。
后来南下一战,更是将侵入幽州乡土的青州贼尽数诛灭,甚至一路反推至距离青州只有一步之遥的通天河畔。
所以如卫延这般后面进入军中的后辈,从来没有见识过真正的战场。
那动辄成千上万、你死我活的拼杀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们没遇见过。
如果不是偶尔配合地方剿灭一些土匪蟊贼,他们这一辈人甚至可以说连血腥都没见过。
这是他们的幸运。
却也是卫延这些镇辽军后辈最大的不幸。
军中武人首重功勋,而他们这些太平武人不逢大战、不见生死,又哪来的战场功勋可言?
只能听着军中前辈吹嘘着当年,胸中热血澎湃却无处发泄。
如此日久天长,其中憋闷自不待言。
不过好在,就在他们心中苦闷日益积累几乎满溢的时候,沉寂了十年光景的君上终于用兵了。
这一刻爆发出来的战意,着实有几分汹涌。
……
依山而建的居庸关,城高墙坚,连接左右山峦,几乎与群山融为一体。
可见当初建立此关城,耗费的代价之巨大。
想要破开此关,几与破山没有多大的区别。
若换做以往,真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人命才能有所成。
而此刻兵临此座雄关之下的一众镇辽黑甲,却只是远远观望、并未真正近前厮杀,便已经让这座尚未扬名天下的雄关震颤不已。
密集轰鸣的灵纹炮不断轰击之下,城关之上碎石崩飞,隐约还能从南风中听到凄厉的惨嚎、闻到淡淡的血腥味。
左右起伏的成片山峦也被震动,惊得飞鸟走兽仓惶而走。
“这撼山巨炮果然力能撼山!”
“你们这一代人真是好命啊,命好生在这个有君上的时代。”
“若是换到过去,想破开此城,咱们估计都不得活……”
一片肃杀严整的黑甲军阵中,看似沉默无声,实则小声嘀咕不断。
听着身前什长的声音传来,卫延与身边几名年轻士卒眼中尽是不耐。
他们这个年纪正是听不得说教、不喜权威的时候,可偏偏他们的什长是个唠叨的,又总喜欢倚老卖老,居高临下的与他们说话。
故而他们这一什人都不大喜欢他们这个老什长。
呵,不就是仗着早生几年,运气好跟着君上混了几场大战、得赐了几分造化吗?
有什么好得意的?
单论修行天赋,咱们这些后辈哪一个不比你强?
不过他们虽然不喜什长说话的口气,却也不得不承认他这话有些道理。
这撼山巨炮确实厉害。
他们这些人能入得君上麾下,也确实好命。
若是托生那袁奉老贼治下,身处此刻的居庸关中,承受身后那些撼山巨炮的轰击,想想都有些背后发凉、不寒而栗。
“行了,都放轻松点,此关雄伟,就算是撼山炮一时半会儿也破不开,估计待会儿上面就要让咱们安营休整了。”
与卫延他们这些年轻士卒初上战场的精神紧绷不同,如什长这些老卒倒是轻松惬意。
不似身居战场,仿佛踏青游戏一般。
卫延闻言,忍不住道。
“什长还是应当谨慎些,万一那袁贼遣兵出城突袭……”
听得卫延这话,什长有些莞尔。
这些后辈娃娃兵确实与他们这些老卒当年大有不同。
想当年他们这些人初临战阵时,有激动热血、有惶恐害怕,却哪会考虑到这些?
要不怎么说他们这辈人命好呢?
入得军中,虽没能有幸被选入羽林郎卫,得武备学堂中的兵家传承。
可君上依旧遣人教他们习文断字,以及一些基础的战阵之道。
只可惜他们这些老卒过了年岁,脑袋瓜子转不动了,一身潜力也已经到了极限,终究是比不得他们这些小家伙了。
这也是这些小家伙表面尊重自己,实则内心压根瞧不上他们这些老家伙的根本原因。
‘这军中啊,素来是强者为尊……’
‘不过啊,这也无甚紧要,就让咱们这些老家伙再护你们一程,发挥发挥余热吧!’
什长心中感慨念叨一声,面上则是轻笑回应道。
“放心吧,不会的,至少在狗急跳墙前,他们不敢的。”
什长这话颇为笃定,言语间尽是自信。
而这份自信并不是凭空生出,而是十年前他们南下时,用自己一身血肉拼出来的。
只不过这份自信,这些年轻后辈就差了一些。
所以在觉察到身后这些小家伙似是不信后,什长又补充了一句。
“安啦,咱们不在前阵,就算有甚情况,暂时也轮不到咱们上阵。”
说着,又习惯性地絮絮叨叨。
说什么‘临阵之际,最忌空耗精神,否则生死一瞬,须臾恍惚便分生死。’
又告诫他们若是接敌,千万莫要犹豫、莫要怜悯、莫要……
一阵言语宛如念经,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年轻武人早已是烦不胜烦。
而这就在他们头大如斗之时,前军忽然传来军令,示意他们下马驻营,就地休整备战。
“我就说吧,一时半会儿打不起来。”
卫延等年轻武人有些诧异,可听得什长有些得意的语气,这份诧异却是化作不屑地撇嘴。
……
或许是那位燕公自己出身骑军的缘故。
当年南下与青州贼作战,镇辽军天字营的铁骑便是主力先锋。
今时,兵临居庸关下,同样也是如此。
而这十万黑甲铁骑连人带马,于关外安营扎寨、铺展而开,着实有几分蔚为壮观之相。
除了过往每年例行的演练,很少见到如此场面的卫延身处其中,有如滴水入海,总是免不了感慨自己的渺小。
与他有着同样感觉的袍泽们,彼此对视间,竟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身临大战的激动与茫然。
激动的是日夜期盼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眼前。
而茫然的则是因为从未经历过……
“安啦,以后这样的机会多的是,慢慢就习惯了。”
嘴皮子一刻不得闲的什长,在说完这话后,忽然拉着他们小声道。
“今天下已乱,君上以十年休养,换得今时兵强马壮。”
“一朝用兵,必然不会只盯着那区区袁奉老贼,依我看,以后你们有的仗打,只是到时你们这些娃娃怕是……”
一将功成万骨枯。
就算是战无不胜,依旧要死人的。
什长说到这里,看向卫延这些人的目光稍稍黯淡。
‘也不知今时君上带他们打入关中,来日能剩几人得还……’
卫延等人没看懂此刻什长眼中情绪的含义,他们只是在为那可以预见的波澜壮阔而热血沸腾。
只是就在他们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什长却是一拍他们其中一人的脑瓜子。
“走,时间差不多了,该去取用饭食了!”
说着,一边拿脚踹,一边笑着催促道。
“都他娘的麻溜些!食饭都不积极,回头还指望上阵争功?”
……
军中伙食就那样,能吃得饱、吃得好已经是天大的幸事,口味就穷讲究了。
看着卫延等年轻武人嫌弃抱怨的模样,有老卒眉头一皱。
“你们都是被君上惯坏了!若非是君上,这行军打仗有口肉干、凉水就不错了,还想吃口热乎的?吔屎吧你们!”
被这一通劈头盖脸的喝骂,卫延等年轻武人有些不忿,可在看到旁边那些老卒的眼神,最终没敢露出丝毫不满。
有些尴尬的卫延见状,没话找话道。
“那你们过去吃什么?”
其中一名老卒便瓮声瓮气道。
“还能吃什么,自是有什么吃什么!”
“就你们这些没吃过苦的小家伙,他妈整天屁事最多!”
不得不说,自韩绍掌兵掌权以来,整个镇辽一系的变化都是巨大的。
感受最深的老卒们无不感念。
别的不说,单单是那年天灾,整个幽北物资匮乏时,韩绍那句‘儿郎们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阵厮杀,再苦也不能苦了他们’,便足以让他们记上一辈子。
所以对于这些后辈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们这些老卒其实是很不满的。
这也造成了如今新老更替的镇辽军,其实内里是有着不小的新老割裂的。
想要弥合这份割裂,需要时间、也需要契机。
就好比此刻,眼看着气氛不对,什长赶忙出言打着哈哈,随后又吹嘘起自己过去的武勇。
只是他那点微薄战功,颠来复去的讲也就那么回事,他们早就听腻了。
否则不至于到现在也只是个什长了。
已经听得有些腻歪的他们,忽然有人问道。
“什长,按你的年岁,应该可以退伍荣归了吧,怎么还留在军中?”
这里又不得不提韩绍的另一政策了。
那就是放归一部分年龄大了的老卒退伍归乡,并且任命他们为地方村老。
对那些老卒施恩不说,也能增强对地方的把控。
而随着那年轻武人这话出口,不管是老卒还是卫延这些年轻武人这才发现他们的什长,两鬓不知何时已经染上了霜白。
面对这一道道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向来口舌灵便的什长此刻却是露出几分忸怩。
“这个……这不是还想再拼一拼嘛……”
“等哪天真提不动刀了,再退也不迟。”
他天赋不好,经年累战,受创颇多,又影响了根基。
修为几乎不可能再进一步了。
不过今时与往日不同,自家君上手握某种神妙权柄,却是能够无视这些原本无法跨越的天堑,他终究是舍不得这份天赐的机缘,想要拼上一拼。
而对于韩绍而言,这些老卒虽然气血已经开始衰败,论培养价值比不上那些年轻后辈,可论战场厮杀经验,他们这些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卒却个顶个的都是绝对的强者。
所以并没有选择一刀切,而是去留随意。
虽说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可若是他们老骥伏枥,韩绍又怎么忍心不给他们一个继续进取攀升的机会?
……
事实上,如那卫延他们什长一般的老卒,如今在军中并不少。
而对于韩绍对他们的宽容,他们也是感念至深。
只是他们唯一能够回报韩绍的,那便是在战场之上奋力厮杀,并且不遗余力地护佑好那些后续进入军中的后辈。
因为这些稚嫩的小家伙才是镇辽军的将来。
是整个镇辽传承的火种!
所以在撼山炮接连轰击了几日,关中守军终于按捺不住派遣了一支偏军绕道后方、准备突袭毁掉那些撼山巨炮时,正巧轮值护卫后方的卫延那什人,在数千袍泽的裹挟下,想也不想地冲了上去。
幽州养马。
故幽南也有铁骑,并且靠着汝南袁氏的底蕴支撑,早已今非昔比。
“诛杀乱贼!冲!”
镇辽军为首的黑甲骁将,一骑当先,冲杀如龙。
其后数千镇辽铁骑紧随其后。
而对面的幽南铁骑使命在身,本不想与之纠缠,可无奈骑军交锋若是一味不管不顾,只会在衔尾追击中一败涂地。
故而只能分出一部分人转身迎击。
顷刻间,双方直接就撞上了。
那一瞬间刀罡纵横、血肉横飞的惨烈,足以冲淡年轻武人幻想中的激情澎湃与热血沸腾。
苦练的诸般武技、十成功夫,在这一刻脑袋一片空白下,还能剩下几成,就连自己也说不清楚。
身形随着座下战马起伏的卫延,看着身前接连坠马的袍泽,直到这一刻才知道什么是什长口中的‘生死一瞬’!
当对面同样覆着冰冷面甲的幽南铁骑,挥刀而来的那一瞬,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动作慢了。
尽管只是毫厘刹那,可正是这刹那毫厘,便分生死!
已经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死亡的卫延,面色煞白、尽是惨然。
可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忽然毫无征兆地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
刀气竖斩,与金属碰撞间,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只是这点声响在如此混乱的战场上,压根泛不起丝毫涟漪,更没有多少人能够注意到。
可卫延却不同。
因为他没死。
只是这一瞬,那道本该斩在他身上的刀气,分明并未落在自己身上,却让他感受到了一股从未感受过的撕心裂肺。
噗——
喷溅而出的热血,化作血雾,点点滴落在卫延身上,明明有甲胄阻隔,却依旧滚烫入心。
一瞬间策马前冲的卫延,伸手抓住那道即将栽落马下的身影。
余光交汇间,那道黑色面甲被斩碎的熟悉面容,似是无奈苦笑。
“老了,不中用了,你家什长还以为能挡住这一刀的……”
不……不……
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的卫延,却只听耳畔微弱耳语。
“接敌之时,莫要犹豫、莫要怜悯、莫……莫……莫要……”
这一句曾经卫延听得耳朵几乎要生出茧子的絮絮叨叨,萦绕在他耳边。
他却知道,自己已经怕是再也听不到了。
所以他用此生最大的力量,嘶吼附和。
“接敌之时!莫要犹豫!莫要怜悯!莫要轻敌!莫要……”
“什长!我记住了!记住了!”
“真的记住了!”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