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城根本不值得程元义耗费太多的时间跟心力。
在清洗掉城内的反抗势力后,那片赭黄汪洋便毫不停歇地继续向北蔓延而去。
不过在临走前,程元义还是留下了一些黄天道人用以宣扬黄天道义。
只可惜历经了刚刚入城时的那一遭浩劫与动乱,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人心就是这样,一旦有了裂痕,再想弥补注定是千难万难。
对此,程元义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交由时间来慢慢弥合。
……
青州黄天军北上的消息,终究是传了出去。
涿州各郡县霎时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不说,作为涿州腹心的刺史府同样一日三惊。
“明公!咱们跟他黄天道不是早……早有默契吗?何以突然来攻?”
“是啊!早知今日,就不该默许他们在我涿州传道!”
骤然听闻广阳陷落的刺史府官吏,惊声四起。
毫无疑问,当初选择纵容黄天道人传道的方略,无异于与虎谋皮!
有那些被黄天贼道蛊惑的百姓作为内应,由此内外夹击,防守的难度必定会直线上升。
此番几乎是瞬息陷落的广阳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涿州刺史魏巍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只是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颇多,有些事情不到最后揭开时,实在不好言明。
所以在沉默了一阵后,魏巍很是烦躁地将一众官吏全都赶了出去。
等耳旁彻底清静后,魏巍终于冲着虚空苦笑道。
“明公,可真是害苦了我啊!”
听闻这话的袁奉也是颇为无奈。
“此事确为我之过也……”
原先他计划得很好。
与黄天道形成默契、媾和,一来可以拖延黄天道的进军速度。
二来还可以起到养寇自重的目的。
两项结合,算得上是赢麻了。
只可惜这世上很多事情想法都是好的,可等到落到实处却是处处漏风。
他低估了北边那个后起之秀的跋扈,也低估了程元义的果决。
这才有了眼下措手不及的手忙脚乱。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事已至此,再去纠结那些有的没的,没有什么意义。
如何亡羊补牢,将手中的棋局盘活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情。
神念交汇中的袁奉一阵沉默。
若是之前,面对青州黄天军的大举来攻,他并不会太放在心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只要不是冀州那边老道张显亲自引兵,合幽、涿二州之力,就算不能战而胜之,也能将那程元义重新赶回青州。
可现在,被北边区区万骑一通骑脸的袁奉,原本的强烈自信荡然无存,甚至陷入了几分自我怀疑当中。
因为也就是那一刻,他才猛然发现这战场的事情,似乎跟他原先料想的完全不一样。
强弱胜负,半点也不似棋盘上的黑白子般一目了然。
不过提到北边那个破落户,袁奉忽然心中一动,旋即道。
“你说……让那姓韩的出兵,如何?”
不得不说,袁奉这个脑洞开得很大。
镇辽军一系的核心利益大多在幽北,又怎么可能跨过幽南、涿州跑去打生打死?
也难怪涿州刺史魏巍在听到袁奉这话后,当即否认道。
“这……这怎么能行?”
可袁奉却是颇有几分信心道。
“怎么不成?”
“他费尽心思在你我这里搞风搅雨,目的就是从南边弄人,现在黄天军一动,他所有谋算全都化作泡影。”
“咱们急,他又如何不急?”
甚至可以说,没准儿那黄天道程元义就是被那小子这一通操作给引来的。
这么一想,袁奉不禁有些恨得牙痒痒。
‘好嘛,原来是你小子将黄军引来的……’
现在让老子给你背锅,这合适吗?
“对了,那小子不是派了不少人在你涿州吗?现在怎么说?”
涿州刺史魏巍闻言,苦笑一声。
“广阳已经丢了,那里的情况还不清楚,但其他郡县的人已经撤回来了。”
反应如此之快,动作如此迅速。
可见那小子手中握着的力量绝不止是明面上那些黑甲铁骑那么简单。
与之相比,他们似乎又输了一局。
同样意识到这一点的袁奉,再次沉默了一阵,最后颇为无奈地叹息一声。
“当真是狡诈如狐。”
不过也因此,他对自己刚刚那个提议更添了几分信心。
越是这种人,做事就越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绝不会允许自己所做的事情半途而废。
而对于袁奉的自信,魏巍却不抱什么希望。
但既然袁奉如此坚持,习惯了唯袁奉马首是瞻的他,还是保留了意见,选择了顺从。
“那便听明公的,先试试吧。”
“不过明公还当做两手准备,万一事不可为,还当即刻施以援手!”
涿州地小,与青、幽这样的大州不能比。
青州黄天军倾巢来攻,单靠涿州的力量肯定是挡不住的。
而对于袁奉而言,他也不可能真的放弃涿州。
否则一旦失去了涿州这个后方,以他手中掌握的幽州那小半壁‘江山’,再想要成就大事,那可就真成了痴人说梦。
“魏君放心,你我多年情谊,你又事事以为我为主,我又如何能让你失望?”
袁奉这话倒是真心实意。
尽管魏巍向来以明公称呼他,可两人相识相交多年的深厚情谊,却是真到不能再真了。
对此,魏巍也是颇为感怀,躬身向着虚空一拜。
“惟愿来日明公功成,莫要忘了少时宏愿。”
少时,袁氏公卿子立于树冠之下,如顶华盖。
口若悬河间,让同处少时的魏巍自此叹服,追随至今。
……
时间这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难以捉摸。
有时很慢,有时又快得惊人。
整个六七月,韩绍在忙得脚不沾地的前提下,总感觉这时间过得实在是快。
等到觉察到府中那颗叫不出名来的老树泛起了黄,他才发现这个太康六十一年的夏天竟就这么过去了。
仲秋八月,幽州已经有了几分寒意。
只是与之前相比,韩绍却没感受多少萧索之意。
无它。
家中人多了,人气旺了,甚至压住了这个季节本该有的萧瑟。
这不,尽管距离那象征着团圆的满月中秋还有些日子,府中那些闲得无聊的娘们儿已经热火朝天的准备了起来。
“这柿子得先摘下来,藏在米缸里一些日子,它自己就熟了。”
明明只是一个生活小常识,可骤然听闻的一众莺莺燕燕却是一副长见识的惊叹模样。
紧接着便是一阵变着花样的夸赞。
姜婉也懒得分辨这其中有几分真心几分假意,她只是很享受这一幕。
对此,默默看着这一幕的公孙辛夷面上不动声色,实则是羡慕的。
可无奈,要论亲和力,她给姜婉提鞋都不配。
所以眼下的这一幕热闹,她只觉得吵闹。
瞥了一眼身边难得空闲的韩绍,公孙辛夷见他眉眼含笑,忍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
韩绍一脸无辜,赶忙收回目光,与她一通摆弄着面前的面粉。
老实说,此世同样存在月饼这种吃食,他也很稀奇。
更关键的是眼下距离中秋尚有些天,现在就开始做,是不是有些太早了些?
面对韩绍这个疑问,公孙辛夷摇头道。
“不早了。”
“万一中秋之时,你已经离家出征,也好带在路上尝尝。”
韩绍闻言,手中的动作一顿,颇为讶异道。
“你怎么知道?”
公孙辛夷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君上莫不是忘了,君上尚是一小卒时,妾已经是一部校尉了?”
你看这娘们儿,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某家当初那是潜龙在渊!
韩绍心中腹诽,却也明白。
相较于旁人,公孙辛夷在这方面总要敏锐上许多,城中很多动向落在她眼里,解读出一些东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看着公孙辛夷傲娇表象下潜藏的黯淡情绪,韩绍心中生出几分愧疚。
“自成婚后,诸事繁多,少有空闲,委屈你们了。”
换作寻常人家,成婚月余的新婚夫妇,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
可韩绍却被诸多事情牵绊,难得闲暇陪伴在她们身边。
见韩绍语气歉意,公孙辛夷抬眼深深看了他一眼。
不得不承认,她是很喜欢这人这张脸的。
属于怎么看都看不腻,并且会因此生出欢喜的那种。
有此前提,心中自然藏不住那些该有的怨念。
也难怪母亲对此,总是忍不住感叹。
‘咱们母女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都偏生得如此憨傻。’
曾经的江南赵氏贵女为了一个辽东武夫,甘愿经受这幽州的苦寒,多年未曾再吹过江南那熏得人陶醉的和煦暖风。
今日的公孙辛夷也是个憨傻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终究是嫁了个她喜欢的,知她心意的。
‘罢了,家里热闹就热闹一点吧……’
公孙辛夷心里宽慰了自己一番,随后看着韩某人那张全然没有死角的俊脸,忽然鬼神神差地生出一丝从未有过的俏皮。
指尖在某人脸上轻点,见某人花了的滑稽面容,这朵盛开在幽州苦寒之地的美艳木兰花,噗嗤一声就此绽放。
而这一道突如其来的笑声,顿时吸引了旁人的注意。
一阵莲步轻移的款款而来,面对那一道道灼热的视线,公孙辛夷赶忙收敛了笑意,故作高冷。
“忙完了?”
为首的姜婉闻言,似笑非笑道。
“比不上阿姊忙里偷闲。”
见姜婉刻意加重了那个‘偷’字,公孙辛夷有些羞恼。
明明是正大光明,怎么就偷了?
“我也是见你们忙得热闹,这才没去打扰,怎么妹妹这话听起来似乎在责怪于我?”
言下之意,是你们先孤立我在先。
姜婉也有些恼怒。
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不合群?
“阿姊这话就没道理了,柿子长在那里,谁都能摘——”
如此明显的针锋相对,韩绍就不说了。
剩下虞璇玑等女也是一阵面面相觑。
好家伙!
这就要……血流成河了?
正忽闪忽闪一双双大眼睛,准备吃瓜看戏。
可下一刻,却见姜婉目光一转,落在了她们身上,淡淡道。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什么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这一刻的她们瞬间有了深刻的领会。
面对姜婉看似随意,实则可怕的眼神和话语,性子恬淡安静的虞璇玑和上官芷有些无所适从。
可唯恐天下不乱的陈文君师徒却是心中一动,顿时意识到这是一个站队的机会。
只是就在她们蠢蠢欲动准备开口的时候,却被韩绍颇为无奈地打断。
“行了,都安生些。”
真应了那句老话,女人多了是非就多。
这摘个柿子都能摘出是非,也真是没谁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生活中的小摩擦以后怕是也少不了,他这个当裁判的,要是过度参与其中只怕会更加的鸡飞狗跳。
所以在一通喝止后,他直接便拉着一起坐下来捣鼓月饼的事情。
做多了,也不怕吃不完。
可手底下那么多人都可以送上一些,这也是一种施恩的手段。
除此之外,几个长辈那里也可以孝敬一二。
彰显孝道的同时,回头让老登爆金币也能少上几分心理障碍。
果然人这忙碌起来,顿时没有心思再生事。
见众女终于老实下来,韩绍正要得意,可没想到姜婉却是忽然道。
“回头也往北边送上一些,就是不知道她草原食不食得惯我雍人的口味。”
这话一出,一双双眼睛齐刷刷落在了韩绍身上。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时至如今,自家在北边草原上还有一个姊妹的事情,在家中已经不是秘密。
更关键的是,那人竟捷足先登,在所有人面前诞下了子嗣。
“对了,夫君前些天是不是刚去过草原,怎么不提前告诉妾身们一声,也好让我们这些做母亲、姨娘的,做些准备……”
这话是出自公孙辛夷之口。
而眼看刚刚还势同水火的两人,这一转眼间竟又站到了同一阵营,这次轮到韩绍头皮发麻了。
之前他承诺过会在小家伙满月时再过去草原一趟,自然不会食言。
“这……这个……”
韩绍额间见汗,配上脸上并未拭去的面粉,更显狼狈。
正苦苦思索着如何将这个话题圆过去的时候,却见萧裕在外踟蹰踱步,韩绍顿时大喜。
“五郎何故在外?可是有要事?”
这个时候要是他萧裕真的聪明,就算没有要事,也得生出‘要事’。
只是让韩绍意外的是,萧裕还真有要事禀告。
“禀君上,州牧府遣人而来,有事欲与君上商讨。”
韩绍闻言,眼眸微眯,顿时知道对方为何而来。
只是就么随便派一个人来,他姓袁的老货真是好大的老脸!
刚要冷声道上一句‘轰出去,让他滚’,可转眼看着身边这一圈如狼似虎,韩绍一个激灵,赶忙正色道。
“原来是使者远来!”
“五郎且让使者稍待,孤这就来!”
……
在清洗掉城内的反抗势力后,那片赭黄汪洋便毫不停歇地继续向北蔓延而去。
不过在临走前,程元义还是留下了一些黄天道人用以宣扬黄天道义。
只可惜历经了刚刚入城时的那一遭浩劫与动乱,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人心就是这样,一旦有了裂痕,再想弥补注定是千难万难。
对此,程元义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只能交由时间来慢慢弥合。
……
青州黄天军北上的消息,终究是传了出去。
涿州各郡县霎时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不说,作为涿州腹心的刺史府同样一日三惊。
“明公!咱们跟他黄天道不是早……早有默契吗?何以突然来攻?”
“是啊!早知今日,就不该默许他们在我涿州传道!”
骤然听闻广阳陷落的刺史府官吏,惊声四起。
毫无疑问,当初选择纵容黄天道人传道的方略,无异于与虎谋皮!
有那些被黄天贼道蛊惑的百姓作为内应,由此内外夹击,防守的难度必定会直线上升。
此番几乎是瞬息陷落的广阳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涿州刺史魏巍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只是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颇多,有些事情不到最后揭开时,实在不好言明。
所以在沉默了一阵后,魏巍很是烦躁地将一众官吏全都赶了出去。
等耳旁彻底清静后,魏巍终于冲着虚空苦笑道。
“明公,可真是害苦了我啊!”
听闻这话的袁奉也是颇为无奈。
“此事确为我之过也……”
原先他计划得很好。
与黄天道形成默契、媾和,一来可以拖延黄天道的进军速度。
二来还可以起到养寇自重的目的。
两项结合,算得上是赢麻了。
只可惜这世上很多事情想法都是好的,可等到落到实处却是处处漏风。
他低估了北边那个后起之秀的跋扈,也低估了程元义的果决。
这才有了眼下措手不及的手忙脚乱。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事已至此,再去纠结那些有的没的,没有什么意义。
如何亡羊补牢,将手中的棋局盘活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情。
神念交汇中的袁奉一阵沉默。
若是之前,面对青州黄天军的大举来攻,他并不会太放在心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只要不是冀州那边老道张显亲自引兵,合幽、涿二州之力,就算不能战而胜之,也能将那程元义重新赶回青州。
可现在,被北边区区万骑一通骑脸的袁奉,原本的强烈自信荡然无存,甚至陷入了几分自我怀疑当中。
因为也就是那一刻,他才猛然发现这战场的事情,似乎跟他原先料想的完全不一样。
强弱胜负,半点也不似棋盘上的黑白子般一目了然。
不过提到北边那个破落户,袁奉忽然心中一动,旋即道。
“你说……让那姓韩的出兵,如何?”
不得不说,袁奉这个脑洞开得很大。
镇辽军一系的核心利益大多在幽北,又怎么可能跨过幽南、涿州跑去打生打死?
也难怪涿州刺史魏巍在听到袁奉这话后,当即否认道。
“这……这怎么能行?”
可袁奉却是颇有几分信心道。
“怎么不成?”
“他费尽心思在你我这里搞风搅雨,目的就是从南边弄人,现在黄天军一动,他所有谋算全都化作泡影。”
“咱们急,他又如何不急?”
甚至可以说,没准儿那黄天道程元义就是被那小子这一通操作给引来的。
这么一想,袁奉不禁有些恨得牙痒痒。
‘好嘛,原来是你小子将黄军引来的……’
现在让老子给你背锅,这合适吗?
“对了,那小子不是派了不少人在你涿州吗?现在怎么说?”
涿州刺史魏巍闻言,苦笑一声。
“广阳已经丢了,那里的情况还不清楚,但其他郡县的人已经撤回来了。”
反应如此之快,动作如此迅速。
可见那小子手中握着的力量绝不止是明面上那些黑甲铁骑那么简单。
与之相比,他们似乎又输了一局。
同样意识到这一点的袁奉,再次沉默了一阵,最后颇为无奈地叹息一声。
“当真是狡诈如狐。”
不过也因此,他对自己刚刚那个提议更添了几分信心。
越是这种人,做事就越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绝不会允许自己所做的事情半途而废。
而对于袁奉的自信,魏巍却不抱什么希望。
但既然袁奉如此坚持,习惯了唯袁奉马首是瞻的他,还是保留了意见,选择了顺从。
“那便听明公的,先试试吧。”
“不过明公还当做两手准备,万一事不可为,还当即刻施以援手!”
涿州地小,与青、幽这样的大州不能比。
青州黄天军倾巢来攻,单靠涿州的力量肯定是挡不住的。
而对于袁奉而言,他也不可能真的放弃涿州。
否则一旦失去了涿州这个后方,以他手中掌握的幽州那小半壁‘江山’,再想要成就大事,那可就真成了痴人说梦。
“魏君放心,你我多年情谊,你又事事以为我为主,我又如何能让你失望?”
袁奉这话倒是真心实意。
尽管魏巍向来以明公称呼他,可两人相识相交多年的深厚情谊,却是真到不能再真了。
对此,魏巍也是颇为感怀,躬身向着虚空一拜。
“惟愿来日明公功成,莫要忘了少时宏愿。”
少时,袁氏公卿子立于树冠之下,如顶华盖。
口若悬河间,让同处少时的魏巍自此叹服,追随至今。
……
时间这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难以捉摸。
有时很慢,有时又快得惊人。
整个六七月,韩绍在忙得脚不沾地的前提下,总感觉这时间过得实在是快。
等到觉察到府中那颗叫不出名来的老树泛起了黄,他才发现这个太康六十一年的夏天竟就这么过去了。
仲秋八月,幽州已经有了几分寒意。
只是与之前相比,韩绍却没感受多少萧索之意。
无它。
家中人多了,人气旺了,甚至压住了这个季节本该有的萧瑟。
这不,尽管距离那象征着团圆的满月中秋还有些日子,府中那些闲得无聊的娘们儿已经热火朝天的准备了起来。
“这柿子得先摘下来,藏在米缸里一些日子,它自己就熟了。”
明明只是一个生活小常识,可骤然听闻的一众莺莺燕燕却是一副长见识的惊叹模样。
紧接着便是一阵变着花样的夸赞。
姜婉也懒得分辨这其中有几分真心几分假意,她只是很享受这一幕。
对此,默默看着这一幕的公孙辛夷面上不动声色,实则是羡慕的。
可无奈,要论亲和力,她给姜婉提鞋都不配。
所以眼下的这一幕热闹,她只觉得吵闹。
瞥了一眼身边难得空闲的韩绍,公孙辛夷见他眉眼含笑,忍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
韩绍一脸无辜,赶忙收回目光,与她一通摆弄着面前的面粉。
老实说,此世同样存在月饼这种吃食,他也很稀奇。
更关键的是眼下距离中秋尚有些天,现在就开始做,是不是有些太早了些?
面对韩绍这个疑问,公孙辛夷摇头道。
“不早了。”
“万一中秋之时,你已经离家出征,也好带在路上尝尝。”
韩绍闻言,手中的动作一顿,颇为讶异道。
“你怎么知道?”
公孙辛夷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君上莫不是忘了,君上尚是一小卒时,妾已经是一部校尉了?”
你看这娘们儿,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某家当初那是潜龙在渊!
韩绍心中腹诽,却也明白。
相较于旁人,公孙辛夷在这方面总要敏锐上许多,城中很多动向落在她眼里,解读出一些东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看着公孙辛夷傲娇表象下潜藏的黯淡情绪,韩绍心中生出几分愧疚。
“自成婚后,诸事繁多,少有空闲,委屈你们了。”
换作寻常人家,成婚月余的新婚夫妇,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
可韩绍却被诸多事情牵绊,难得闲暇陪伴在她们身边。
见韩绍语气歉意,公孙辛夷抬眼深深看了他一眼。
不得不承认,她是很喜欢这人这张脸的。
属于怎么看都看不腻,并且会因此生出欢喜的那种。
有此前提,心中自然藏不住那些该有的怨念。
也难怪母亲对此,总是忍不住感叹。
‘咱们母女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都偏生得如此憨傻。’
曾经的江南赵氏贵女为了一个辽东武夫,甘愿经受这幽州的苦寒,多年未曾再吹过江南那熏得人陶醉的和煦暖风。
今日的公孙辛夷也是个憨傻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终究是嫁了个她喜欢的,知她心意的。
‘罢了,家里热闹就热闹一点吧……’
公孙辛夷心里宽慰了自己一番,随后看着韩某人那张全然没有死角的俊脸,忽然鬼神神差地生出一丝从未有过的俏皮。
指尖在某人脸上轻点,见某人花了的滑稽面容,这朵盛开在幽州苦寒之地的美艳木兰花,噗嗤一声就此绽放。
而这一道突如其来的笑声,顿时吸引了旁人的注意。
一阵莲步轻移的款款而来,面对那一道道灼热的视线,公孙辛夷赶忙收敛了笑意,故作高冷。
“忙完了?”
为首的姜婉闻言,似笑非笑道。
“比不上阿姊忙里偷闲。”
见姜婉刻意加重了那个‘偷’字,公孙辛夷有些羞恼。
明明是正大光明,怎么就偷了?
“我也是见你们忙得热闹,这才没去打扰,怎么妹妹这话听起来似乎在责怪于我?”
言下之意,是你们先孤立我在先。
姜婉也有些恼怒。
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不合群?
“阿姊这话就没道理了,柿子长在那里,谁都能摘——”
如此明显的针锋相对,韩绍就不说了。
剩下虞璇玑等女也是一阵面面相觑。
好家伙!
这就要……血流成河了?
正忽闪忽闪一双双大眼睛,准备吃瓜看戏。
可下一刻,却见姜婉目光一转,落在了她们身上,淡淡道。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什么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这一刻的她们瞬间有了深刻的领会。
面对姜婉看似随意,实则可怕的眼神和话语,性子恬淡安静的虞璇玑和上官芷有些无所适从。
可唯恐天下不乱的陈文君师徒却是心中一动,顿时意识到这是一个站队的机会。
只是就在她们蠢蠢欲动准备开口的时候,却被韩绍颇为无奈地打断。
“行了,都安生些。”
真应了那句老话,女人多了是非就多。
这摘个柿子都能摘出是非,也真是没谁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生活中的小摩擦以后怕是也少不了,他这个当裁判的,要是过度参与其中只怕会更加的鸡飞狗跳。
所以在一通喝止后,他直接便拉着一起坐下来捣鼓月饼的事情。
做多了,也不怕吃不完。
可手底下那么多人都可以送上一些,这也是一种施恩的手段。
除此之外,几个长辈那里也可以孝敬一二。
彰显孝道的同时,回头让老登爆金币也能少上几分心理障碍。
果然人这忙碌起来,顿时没有心思再生事。
见众女终于老实下来,韩绍正要得意,可没想到姜婉却是忽然道。
“回头也往北边送上一些,就是不知道她草原食不食得惯我雍人的口味。”
这话一出,一双双眼睛齐刷刷落在了韩绍身上。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时至如今,自家在北边草原上还有一个姊妹的事情,在家中已经不是秘密。
更关键的是,那人竟捷足先登,在所有人面前诞下了子嗣。
“对了,夫君前些天是不是刚去过草原,怎么不提前告诉妾身们一声,也好让我们这些做母亲、姨娘的,做些准备……”
这话是出自公孙辛夷之口。
而眼看刚刚还势同水火的两人,这一转眼间竟又站到了同一阵营,这次轮到韩绍头皮发麻了。
之前他承诺过会在小家伙满月时再过去草原一趟,自然不会食言。
“这……这个……”
韩绍额间见汗,配上脸上并未拭去的面粉,更显狼狈。
正苦苦思索着如何将这个话题圆过去的时候,却见萧裕在外踟蹰踱步,韩绍顿时大喜。
“五郎何故在外?可是有要事?”
这个时候要是他萧裕真的聪明,就算没有要事,也得生出‘要事’。
只是让韩绍意外的是,萧裕还真有要事禀告。
“禀君上,州牧府遣人而来,有事欲与君上商讨。”
韩绍闻言,眼眸微眯,顿时知道对方为何而来。
只是就么随便派一个人来,他姓袁的老货真是好大的老脸!
刚要冷声道上一句‘轰出去,让他滚’,可转眼看着身边这一圈如狼似虎,韩绍一个激灵,赶忙正色道。
“原来是使者远来!”
“五郎且让使者稍待,孤这就来!”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