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秘书郎周玄负责上传下达,韩绍在文吏这个群体面前露面的机会并不多。
相较于军中武人,彼此自然少了一份亲近。
见三人一丝不苟地向自己行礼,姿态拘谨,甚至带着几分慌乱,韩绍无奈一笑,亲自上前将他们搀扶起身。
“看样子孤不请自来,惊扰到你们了。”
面对这句玩笑话,三人连道不敢。
“君上拨冗而至,是臣下的荣幸。”
说着,似乎生怕韩绍以为自己等人偷懒躲闲,赶忙又解释了一句。
“手头的事情刚刚告一段落,这才得闲暂歇片刻,并非——”
看着他们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韩绍有些哭笑不得地打断。
“一张一弛,其备不忒。”
“莫要将孤当成那种见不得人闲的刻薄之主。”
三人诚惶诚恐,“臣下不敢。”
韩绍见状,也懒得再说什么。
直接越过三人,在屋中寻了个位置坐下,而后拿起一个干净的杯盏,自己添了一杯茶水。
细细品味之下,韩绍有些讶异。
“这茶……似乎不错。”
三人对视一眼,又是慌忙解释道。
“这茶是楚君家人前些日子送来的,确实比司衙常备的茶沫好上一些。”
手中有权,迎来送往的事情肯定多有发生。
但这茶,真不是。
韩绍只当没听懂他们话里想要表明的意思,反倒是呵呵一笑。
“不过比孤珍藏的那些,还是差了不少。”
“回头孤让人也送你们一些。”
韩绍这话说时,面上带上了几分肉痛。
“事先说好了啊,多了没有,只能算是给你们尝尝鲜。”
若是旁人摆出这一副抠搜、小气的模样,三人就算面上不说,私底下也会暗自腹诽。
可此刻,三人只觉得韩绍这个主君在自己眼中一下子生动了起来。
原本积蓄在胸口的拘谨与紧张,也渐渐散去了几分。
“谢君上赏。”
韩绍见状,哈哈一笑。
“你们也别怪孤小气,那茶是李赫费尽心思弄来的,孤若是糟蹋了,实在是有愧于他。”
李赫,他们是见过的。
毕竟自己等人选择北上,就是此人促成。
此刻听闻韩绍这话的三人,终于明白过来他为什么会这么珍视这茶了。
茶,不重要。
送茶的人,才重要。
意识到这一点,三人心中生出几分怅然的同时,不禁又有些心潮涌动。
‘能得主君如此挂念、珍视,也不枉李赫身处神都那龙潭虎穴的险地了……’
再换个角度想。
能为这样的主君效死,于他们这些臣子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正心中感慨之际,韩绍已经反客为主,招呼着他们入座。
随后忽然冲‘楚君’道。
“你姓楚,又是楚人,莫不是昔年楚国王族之后?”
前朝夷灭列国,混元宇内。
幸存下来的列国王族更名易姓,不少都是以国为姓。
而听到韩绍这话的楚祎,慌忙起身回应道。
“不敢欺瞒君上,若臣下族中谱系无差,确实如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都过去这么久,前朝早亡,甚至就连当朝大雍在立国两千余载后,也已经是落日余晖,还有什么好忌讳的?
只是听闻这话的韩绍,却是笑道。
“这倒是是巧了。”
“回头你去了草原,不妨去圣山拜会一趟。”
“没准儿还能从那老不死那儿捞点好处。”
见楚祎一脸疑惑与不解,韩绍顺势解释了一番圣山那老不死的出身与来历。
说完之后,话锋又是一转。
“你想去草原证你之道,孤支持你。”
“草原辽阔,去看看也好。”
“这样吧,也不用等日后了,这一次押送那些俘兵北上,你就随行吧。”
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顺利的楚祎,神色颇为激动。
“谢君上!”
毕竟韩绍不止顺从了他的想法,还给了他一个后悔的机会。
“若日后耐不住草原的苦寒,可以跟孤说,孤再让你回来便是。”
这种主君对臣下近乎纵容的态度,尽管依旧属于请将不如激将的范畴,可对于楚祎的感动却是实实在在的。
“愿为君上效死!”
“此番北上,若无有成果,臣下愿此生老死草原!誓不还归旧土!”
起身,重重在韩绍面前大礼叩拜。
韩绍见状,无奈之下,只能再次起身亲自将扶起。
“汝乃良臣,远赴草原,孤也是不舍。”
“只是……你我皆知,今日你所要去做之事,是为天下百世、千世、万世计!”
“但有所成,来日青史之上,必有汝名!”
时至如今,韩绍已经很少亲自灌人鸡汤了。
这一通滚烫的鸡汤灌下去,又有谁能不热血沸腾?
挥手间阻拦住楚祎的再次叩拜,韩绍转而望向眼前同样被激起热切的王、张二人,轻笑道。
“你们也想跟他同往?”
见两人点头,韩绍却是无情地拒绝道。
“你们不行,若你们都跑到草原上了,孤怎么办?”
二人神色讷讷,颇有不甘。
可终究抵不过韩绍给他们打鸡血的手段,最后也只能无奈应承,安心做事。
事实上正如楚祎所言,他们有家有室,如今好不容易在幽州扎下根基,若是现在舍弃这一切,等到被草原寒风一吹,彻底冷静下来,来日未必不会生出后悔。
届时又该怎么办?
难不成真的厚着脸皮,跟君上请求南归?
与之相比,反倒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眼下的事情,来得实在。
“天涯太远,路在脚下……”
等到韩绍身影渐渐消失在眼前,独留这话在耳旁萦绕,王、张二人怔怔出神。
最后冲着韩绍消失的方向大礼叩首。
已经达成所愿的楚祎更是神色感怀。
因为韩绍在临走之前,又单独跟他说了一句。
“你家的茶不错,应该能在草原卖个好价钱。”
看似寻常的一句话,可楚祎却是知道,韩绍这是给了他们家族一条康庄大道。
有此主君,身为臣子,实乃三生有幸!
……
刚刚这一番谈话,于楚祎三人而言,或许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可对于韩绍来说,却只不过是平日里的一点小插曲。
居上位者,一个人往往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
就像是此刻的幽、涿二州,只因为韩绍的一个念头,便彻底打破了过往的平静。
被万骑黑甲铁骑踏破的五城百姓,几乎被整个搬空,一路北上。
包括韩绍在内的不少人,原以为这些百姓会反抗、会愤怒,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百姓竟表现得格外顺从。
对此,韩绍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欣喜,反倒是脸色阴沉。
因为他在这些百姓的脸上看到的只有麻木与空洞。
“这幽南人跟咱们幽北人,当真是不一样……”
跟在韩绍身后的一名羽林小将小声嘀咕道。
为首的李靖之子李神通闻言,眉头微蹙。
“叔父——”
韩绍面色平静。
“神通,想说什么?”
李神通闻言,犹豫了下才问道。
“叔父,神通想问咱们武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
换作寻常士卒或许很简单,为的就是当兵吃粮,养活家人。
可他们这些将门子弟从小衣食不缺,又为的是什么?
难道只是为了战场交锋时,被敌人热血浇脸的刺激?只是为了杀人?
韩绍闻言一愣,显然没想到这小家伙竟然问出了这么个问题。
扭头看了他一眼,韩绍没有急着说话。
这样一来,倒是让李神通看得有些心虚。
“叔……叔父,我这个问题是不是问得有些蠢笨?”
韩绍闻言失笑一声,摇头道。
“不,你比你老子要出色。”
“若你蠢笨,你那个迂腐老子又算个什么?”
能问出‘武人为何而战’这个问题,至少在格局上,确实比他老子李靖要强上一些。
若是能彻底弄明白这一点,这小子日后至少也是一个当世名将。
而听着韩绍如此贬低自己老子,李神通呵呵一笑,竟是附和道。
“我家老头子确实有些迂阔。”
这话说着,他本以为韩绍不会给自己解惑,却没想到韩绍随后便道。
“神通有没有想过,自古以来缘何会出现我等专职握刀的军中武人?”
李神通闻言一愣,陷入了思索。
而这时,韩绍已经接着道。
“遂古之初,我辈人族并不强大,能将我人族充当食粮的生灵无数。”
“若是不想死,不想被充当食粮、不想自己的家人被充当食粮,这个时候就当握起刀兵,护佑自身、庇护家人。”
“这就是我等武人最初的模样。”
韩绍说到这里,忽然叹息一声。
“可随着外敌渐渐消失,后来事情就渐渐变了。”
至于变在哪里,不问可知。
眼前这些幽南百姓就是最好的明证。
恶龙食人,故有勇者屠龙。
可最终屠龙者,终成恶龙,一样食人。
听到这里,李神通怔怔出神,而后忽然明白了什么。
“所以……叔父让那些文士在武备学堂里教授的那些,就是要让我们这些后辈武人,寻回先辈的最初模样?”
韩绍含笑回望,最终欣慰道。
“神通,孺子可教。”
“惜哉,不为吾子也。”
如此合他心意的小家伙,要不是怕李靖胡思乱想,他还真想将之收作假子。
不过现在也不差,既然叫他一声‘叔父’,那他这个做叔父的,吃他一辈子。
面对自家这个叔父的热切眼神,李神通有些不自在地挠了挠头,而后认真道。
“叔父今日所言,神通必此生铭记!”
韩绍闻言,微微颔首,不再言语。
……
这往南的通道一打开,再有后方的资粮做支撑。
接下来的事情倒是颇为顺利。
这也得益于先前一战,草原死了太多的人。
而人少了,自然吃不了那么多牛羊牲畜。
这便成了韩绍此番大动作的底气所在。
至于剩下可能预估的缺口,韩绍也已经开始了着手准备。
各地世族高门屯那么多粮做什么?
吃不完,任由它们腐坏?
这不合天道。
韩绍有责任、也有义务教他们尊重天道,学会慷慨解囊。
对此,不少世族高门自然心怀怨恚,颇为不满。
可无奈,现如今的幽州这片天底下,他韩某人手中握着最大的真理。
他要替天行道,谁能拒绝?谁又敢拒绝?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幽州几乎都动了起来。
无数粮秣、资用向着那条横跨两州的南北通道上汇聚。
而与此同时,那黄天弥漫的南方数州也渐渐兴起了一则则朗朗上口的童谣。
大抵说的便是,想活命,去幽州,去了幽州,有粮吃。
字句简单直白,没有什么弯弯绕绕。
可越是如此,流传的速度就越快,散播的面也越广。
只可惜冀州是黄天道核心腹心,除了边缘郡县,再往南边戛然而止。
受影响最大的反倒是与之毗邻的青州。
青丘涂山氏如今虽说已经大抵阖族搬到幽州,可作为早在上古便兴起的古族,根基之深厚自是无需多言。
可以暗中施展的手段,也超出了旁人的想像。
一通操弄过后,竟真打通了一条通往涿州和幽州的线路。
引得不少百姓、甚至是不想趟这趟浑水的世族高门竞相选择北上。
只是这样一来,有人便坐不住了。
而这个人不是旁人,正是青州渠帅程元义。
“岂有此理!”
“本渠帅未曾主动去招惹他,他反倒是将手伸到本渠帅的青州了!”
程元义是有理由愤怒的。
上次上次韩绍大婚时,劝降、招揽不成,反倒是被韩绍顺手斩了一道法身。
如此奇耻大辱,自然刻骨铭心。
再加上济水一战,他黄天道大胜。
凭借这场大胜,趁势而起,再次席卷天下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传我法旨!即刻点齐道兵!”
“本渠帅倒要看看,一个靠着姻亲起势的区区后辈,是不是真有他对付女人那么有本事!”
一战彻底荡平乌丸部,拓土万里,又算得了什么?
那乌丸部不过是未开化的蛮族!
凭此战功又哪来的底气在神州争雄?
敢蹬鼻子上脸,实乃找死!
……
大雍太康六十一年,八月初。
青州黄天军集结北上。
兵临涿州!
……
相较于军中武人,彼此自然少了一份亲近。
见三人一丝不苟地向自己行礼,姿态拘谨,甚至带着几分慌乱,韩绍无奈一笑,亲自上前将他们搀扶起身。
“看样子孤不请自来,惊扰到你们了。”
面对这句玩笑话,三人连道不敢。
“君上拨冗而至,是臣下的荣幸。”
说着,似乎生怕韩绍以为自己等人偷懒躲闲,赶忙又解释了一句。
“手头的事情刚刚告一段落,这才得闲暂歇片刻,并非——”
看着他们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韩绍有些哭笑不得地打断。
“一张一弛,其备不忒。”
“莫要将孤当成那种见不得人闲的刻薄之主。”
三人诚惶诚恐,“臣下不敢。”
韩绍见状,也懒得再说什么。
直接越过三人,在屋中寻了个位置坐下,而后拿起一个干净的杯盏,自己添了一杯茶水。
细细品味之下,韩绍有些讶异。
“这茶……似乎不错。”
三人对视一眼,又是慌忙解释道。
“这茶是楚君家人前些日子送来的,确实比司衙常备的茶沫好上一些。”
手中有权,迎来送往的事情肯定多有发生。
但这茶,真不是。
韩绍只当没听懂他们话里想要表明的意思,反倒是呵呵一笑。
“不过比孤珍藏的那些,还是差了不少。”
“回头孤让人也送你们一些。”
韩绍这话说时,面上带上了几分肉痛。
“事先说好了啊,多了没有,只能算是给你们尝尝鲜。”
若是旁人摆出这一副抠搜、小气的模样,三人就算面上不说,私底下也会暗自腹诽。
可此刻,三人只觉得韩绍这个主君在自己眼中一下子生动了起来。
原本积蓄在胸口的拘谨与紧张,也渐渐散去了几分。
“谢君上赏。”
韩绍见状,哈哈一笑。
“你们也别怪孤小气,那茶是李赫费尽心思弄来的,孤若是糟蹋了,实在是有愧于他。”
李赫,他们是见过的。
毕竟自己等人选择北上,就是此人促成。
此刻听闻韩绍这话的三人,终于明白过来他为什么会这么珍视这茶了。
茶,不重要。
送茶的人,才重要。
意识到这一点,三人心中生出几分怅然的同时,不禁又有些心潮涌动。
‘能得主君如此挂念、珍视,也不枉李赫身处神都那龙潭虎穴的险地了……’
再换个角度想。
能为这样的主君效死,于他们这些臣子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正心中感慨之际,韩绍已经反客为主,招呼着他们入座。
随后忽然冲‘楚君’道。
“你姓楚,又是楚人,莫不是昔年楚国王族之后?”
前朝夷灭列国,混元宇内。
幸存下来的列国王族更名易姓,不少都是以国为姓。
而听到韩绍这话的楚祎,慌忙起身回应道。
“不敢欺瞒君上,若臣下族中谱系无差,确实如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都过去这么久,前朝早亡,甚至就连当朝大雍在立国两千余载后,也已经是落日余晖,还有什么好忌讳的?
只是听闻这话的韩绍,却是笑道。
“这倒是是巧了。”
“回头你去了草原,不妨去圣山拜会一趟。”
“没准儿还能从那老不死那儿捞点好处。”
见楚祎一脸疑惑与不解,韩绍顺势解释了一番圣山那老不死的出身与来历。
说完之后,话锋又是一转。
“你想去草原证你之道,孤支持你。”
“草原辽阔,去看看也好。”
“这样吧,也不用等日后了,这一次押送那些俘兵北上,你就随行吧。”
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顺利的楚祎,神色颇为激动。
“谢君上!”
毕竟韩绍不止顺从了他的想法,还给了他一个后悔的机会。
“若日后耐不住草原的苦寒,可以跟孤说,孤再让你回来便是。”
这种主君对臣下近乎纵容的态度,尽管依旧属于请将不如激将的范畴,可对于楚祎的感动却是实实在在的。
“愿为君上效死!”
“此番北上,若无有成果,臣下愿此生老死草原!誓不还归旧土!”
起身,重重在韩绍面前大礼叩拜。
韩绍见状,无奈之下,只能再次起身亲自将扶起。
“汝乃良臣,远赴草原,孤也是不舍。”
“只是……你我皆知,今日你所要去做之事,是为天下百世、千世、万世计!”
“但有所成,来日青史之上,必有汝名!”
时至如今,韩绍已经很少亲自灌人鸡汤了。
这一通滚烫的鸡汤灌下去,又有谁能不热血沸腾?
挥手间阻拦住楚祎的再次叩拜,韩绍转而望向眼前同样被激起热切的王、张二人,轻笑道。
“你们也想跟他同往?”
见两人点头,韩绍却是无情地拒绝道。
“你们不行,若你们都跑到草原上了,孤怎么办?”
二人神色讷讷,颇有不甘。
可终究抵不过韩绍给他们打鸡血的手段,最后也只能无奈应承,安心做事。
事实上正如楚祎所言,他们有家有室,如今好不容易在幽州扎下根基,若是现在舍弃这一切,等到被草原寒风一吹,彻底冷静下来,来日未必不会生出后悔。
届时又该怎么办?
难不成真的厚着脸皮,跟君上请求南归?
与之相比,反倒不如踏踏实实做好眼下的事情,来得实在。
“天涯太远,路在脚下……”
等到韩绍身影渐渐消失在眼前,独留这话在耳旁萦绕,王、张二人怔怔出神。
最后冲着韩绍消失的方向大礼叩首。
已经达成所愿的楚祎更是神色感怀。
因为韩绍在临走之前,又单独跟他说了一句。
“你家的茶不错,应该能在草原卖个好价钱。”
看似寻常的一句话,可楚祎却是知道,韩绍这是给了他们家族一条康庄大道。
有此主君,身为臣子,实乃三生有幸!
……
刚刚这一番谈话,于楚祎三人而言,或许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可对于韩绍来说,却只不过是平日里的一点小插曲。
居上位者,一个人往往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
就像是此刻的幽、涿二州,只因为韩绍的一个念头,便彻底打破了过往的平静。
被万骑黑甲铁骑踏破的五城百姓,几乎被整个搬空,一路北上。
包括韩绍在内的不少人,原以为这些百姓会反抗、会愤怒,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百姓竟表现得格外顺从。
对此,韩绍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欣喜,反倒是脸色阴沉。
因为他在这些百姓的脸上看到的只有麻木与空洞。
“这幽南人跟咱们幽北人,当真是不一样……”
跟在韩绍身后的一名羽林小将小声嘀咕道。
为首的李靖之子李神通闻言,眉头微蹙。
“叔父——”
韩绍面色平静。
“神通,想说什么?”
李神通闻言,犹豫了下才问道。
“叔父,神通想问咱们武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
换作寻常士卒或许很简单,为的就是当兵吃粮,养活家人。
可他们这些将门子弟从小衣食不缺,又为的是什么?
难道只是为了战场交锋时,被敌人热血浇脸的刺激?只是为了杀人?
韩绍闻言一愣,显然没想到这小家伙竟然问出了这么个问题。
扭头看了他一眼,韩绍没有急着说话。
这样一来,倒是让李神通看得有些心虚。
“叔……叔父,我这个问题是不是问得有些蠢笨?”
韩绍闻言失笑一声,摇头道。
“不,你比你老子要出色。”
“若你蠢笨,你那个迂腐老子又算个什么?”
能问出‘武人为何而战’这个问题,至少在格局上,确实比他老子李靖要强上一些。
若是能彻底弄明白这一点,这小子日后至少也是一个当世名将。
而听着韩绍如此贬低自己老子,李神通呵呵一笑,竟是附和道。
“我家老头子确实有些迂阔。”
这话说着,他本以为韩绍不会给自己解惑,却没想到韩绍随后便道。
“神通有没有想过,自古以来缘何会出现我等专职握刀的军中武人?”
李神通闻言一愣,陷入了思索。
而这时,韩绍已经接着道。
“遂古之初,我辈人族并不强大,能将我人族充当食粮的生灵无数。”
“若是不想死,不想被充当食粮、不想自己的家人被充当食粮,这个时候就当握起刀兵,护佑自身、庇护家人。”
“这就是我等武人最初的模样。”
韩绍说到这里,忽然叹息一声。
“可随着外敌渐渐消失,后来事情就渐渐变了。”
至于变在哪里,不问可知。
眼前这些幽南百姓就是最好的明证。
恶龙食人,故有勇者屠龙。
可最终屠龙者,终成恶龙,一样食人。
听到这里,李神通怔怔出神,而后忽然明白了什么。
“所以……叔父让那些文士在武备学堂里教授的那些,就是要让我们这些后辈武人,寻回先辈的最初模样?”
韩绍含笑回望,最终欣慰道。
“神通,孺子可教。”
“惜哉,不为吾子也。”
如此合他心意的小家伙,要不是怕李靖胡思乱想,他还真想将之收作假子。
不过现在也不差,既然叫他一声‘叔父’,那他这个做叔父的,吃他一辈子。
面对自家这个叔父的热切眼神,李神通有些不自在地挠了挠头,而后认真道。
“叔父今日所言,神通必此生铭记!”
韩绍闻言,微微颔首,不再言语。
……
这往南的通道一打开,再有后方的资粮做支撑。
接下来的事情倒是颇为顺利。
这也得益于先前一战,草原死了太多的人。
而人少了,自然吃不了那么多牛羊牲畜。
这便成了韩绍此番大动作的底气所在。
至于剩下可能预估的缺口,韩绍也已经开始了着手准备。
各地世族高门屯那么多粮做什么?
吃不完,任由它们腐坏?
这不合天道。
韩绍有责任、也有义务教他们尊重天道,学会慷慨解囊。
对此,不少世族高门自然心怀怨恚,颇为不满。
可无奈,现如今的幽州这片天底下,他韩某人手中握着最大的真理。
他要替天行道,谁能拒绝?谁又敢拒绝?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幽州几乎都动了起来。
无数粮秣、资用向着那条横跨两州的南北通道上汇聚。
而与此同时,那黄天弥漫的南方数州也渐渐兴起了一则则朗朗上口的童谣。
大抵说的便是,想活命,去幽州,去了幽州,有粮吃。
字句简单直白,没有什么弯弯绕绕。
可越是如此,流传的速度就越快,散播的面也越广。
只可惜冀州是黄天道核心腹心,除了边缘郡县,再往南边戛然而止。
受影响最大的反倒是与之毗邻的青州。
青丘涂山氏如今虽说已经大抵阖族搬到幽州,可作为早在上古便兴起的古族,根基之深厚自是无需多言。
可以暗中施展的手段,也超出了旁人的想像。
一通操弄过后,竟真打通了一条通往涿州和幽州的线路。
引得不少百姓、甚至是不想趟这趟浑水的世族高门竞相选择北上。
只是这样一来,有人便坐不住了。
而这个人不是旁人,正是青州渠帅程元义。
“岂有此理!”
“本渠帅未曾主动去招惹他,他反倒是将手伸到本渠帅的青州了!”
程元义是有理由愤怒的。
上次上次韩绍大婚时,劝降、招揽不成,反倒是被韩绍顺手斩了一道法身。
如此奇耻大辱,自然刻骨铭心。
再加上济水一战,他黄天道大胜。
凭借这场大胜,趁势而起,再次席卷天下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传我法旨!即刻点齐道兵!”
“本渠帅倒要看看,一个靠着姻亲起势的区区后辈,是不是真有他对付女人那么有本事!”
一战彻底荡平乌丸部,拓土万里,又算得了什么?
那乌丸部不过是未开化的蛮族!
凭此战功又哪来的底气在神州争雄?
敢蹬鼻子上脸,实乃找死!
……
大雍太康六十一年,八月初。
青州黄天军集结北上。
兵临涿州!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