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城外,随着外城人口的逐渐增多,外城的土地也愈发昂贵起来。

  近日民间就有流传,说是上任刚满一年的河南尹刘表看上了太学之地,带着雒阳令卢槿一起登门拜访太学祭酒,希望能以近二十里外近三四倍太学占地的土地来换,刘表还许诺一应校舍修建费用,皆不需太学承担。

  但最后却被出身益州广汉郡的太学祭酒王商给果断拒绝了,听说刘表还不死心,再度登门,这一回王商倒没拒绝,而是直接请了太常公蔡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件事是怎么流传出来的无人在意,只是人们在议论此事时,却不可避免地想到了距离太学不过两三里路的一处占地颇为广阔的桃林。刘表敢打太学的主意,却没去动桃林,自然引人遐思。

  不过也有消息灵通的人士说了,那里之所以种上桃树,是因为近年来雒阳百姓生活殷实,早就不满足于填饱肚子了,而桃子,正适合在雒阳周边生长。

  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当今天子受道人老师的影响,推崇自然之道,特意留下的。这桃树就跟道旁的柳树一般,都是为了自然之道。按照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说法,叫做“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更有人因此进一步推测,这桃林是个阵法,乃是巡游各地多年后回归的史道人所设,至于目的,那更是五花八门了,有说是求国泰民安的,也有说是替天子求长生的。总而言之,这片桃林并不简单。

  不过对于那些真正了解内幕、而非“我有一个亲戚”的人来说,这事其实很简单。这片桃林的确是在天子的授意下种出来的,但却不是为了什么乱七八糟的目的,只是天子一时兴起将之赠予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罢了。

  天子赠送园林宅院等给大臣并非什么罕见之事,不过将一处园林共同赠予三位有功之臣,确实特殊。要是某些内心阴暗的,说不得要想起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了。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刘关张却并无这般忧虑。

  尤其是刘备。

  此时正是仲春时节,桃林中的桃花已经开放,三人坐在附近一棵花开的最盛的桃树下,煮酒叙旧。

  而在不远处,能隐约听见人声,桃林并不是封闭的——当然,桃子临近成熟时例外。

  三人对此不以为意,他们都不是吝啬之人,就算将来桃子成熟了,他们也不在乎雒阳百姓前来摘取。

  只是刘备看着已经和记忆中有了很大变化的关羽和张飞,一时间心中无比感慨:“算算时间,我与云长五年,与益德七年未见了。”

  话一出口,刘备乍觉时光飞逝。关羽与张飞分别为朔方和北地太守,隔个数月还能见上一面,就算不见面,除了冬日大雪封路,书信也很方便。而他身在南中,一直难以抽身,少有的回朝之时,也都和两人错过了。

  多年未见,三人间的情分非但没有消磨,反而因时间的沉淀而愈发浓厚了。

  而张飞闻言,更是忍不住饮了一杯酒,朗声笑道:“终于等到重逢这一天了!”

  刘备点点头,忽道:“今番重逢,正该欢庆,倒是我做小儿女姿态了。该罚,该罚。”

  张飞却道:“大兄怕不是想喝这来自家乡的美酒了吧?”

  关羽闻言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三人闲聊一阵,却是不可避免地聊到了政事,张飞朗声道:“大兄和二兄都听说了吧,在陛下将此桃园赠予我等后,有一个太尉府掾意欲弹劾我等居功自傲,却被太尉公给骂了回去,根本没递上去。”

  关羽也是忍俊不禁,笑道:“只要我等恪守本心足矣,些许诽谤,何足挂齿。”

  他转头又对刘备道:“大兄此次归来,应该不会再回南中了吧?”

  刘备点了点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留在雒阳为官了。”

  张飞一喜:“如此说来,我等相会更加方便了,大兄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刘备先是点头,却又摇头道:“南中虽然艰苦,然我在彼处施政日久,一朝回京,午夜梦回时常想起南中的旧事。”

  此言一出,关羽与张飞皆感同身受。在朔方和北地的经历不比以往,两人带着官吏将士们不说是筚路蓝缕,也称得上殚精竭虑了。简直就如同他们的第二故乡了,若让他们突然离开两地,心中必然会不舍。

  “如此说来,那府掾……唤作邓当的是吧,说的也不错,我等须得时时自省。”刘备强调道。

  “大兄做事越来越谨慎了。”张飞随口抱怨道。

  “这是好事,你我兄弟得陛下信重,朝野内外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我们,慎重是应该的。”关羽眯着眼睛说道,这时,他忽然想到了什么,偏头看向了张飞问道,“益德,你没对邓当做什么吗?”

  张飞立刻摇头,只在心中暗道:也就是趁着晚上偷偷在他家门口丢了些烂泥罢了。

  关羽觉得经过那次被贬从军的风波后,张飞整个人都稳重了许多,应当做不出什么太出格的事,也就没有多想,复又说道:“平儿去年入了太学,前几日他还同我说,邓当有个妻弟也在太学,似是叫吕蒙,两人之间一向很不对付。不过这等小儿辈的事情,就交给小儿辈自行处置吧。”

  “烂泥还是丢少了。”张飞喃喃道。

  “你说什么?”关羽问。

  “没什么。”张飞立马摇头。

  而坐在两人中间,将张飞的低语尽数听进耳中的刘备只笑而不语。

  不一会儿,他又说道:“朝廷有意以两郡为基础,再分些凉州和并州之地,结合已经被羁縻的鲜卑各部,新设一朔州。此事你们定然知情吧?”

  关羽和张飞皆是点头。

  刘备强调道:“我此番留京,也有协助你们设立朔州的意思,毕竟朔州不单单包含了新复之土,还涉及凉、并之地。塞外鲜卑还是要以羁縻为主,将来并州、幽州皆需要效朔州故事。”

  “昨日陛下召见我,有意在制度上分鲜卑而治之,以各州分设都护府统辖塞外胡人,如昔日西域都护府故事。”

  刘备只一提,关羽与张飞皆是了然。

  他们近些年深知塞外胡人的习性,在游牧的习俗之下,胡人们需要时常迁徙,不可能像汉人那般统计户口和收税,就算是多年来一直在改进中的青贮,也只能让他们在冬季安定下来而已,可那时通常意味着大雪封路。是以,最好的统计他们人口的方式竟然是朝廷组织的互市。

  刘备所言也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随即三人就将来的规划自是一番讨论,当然,讨论的主要参与者是刘备和关羽,张飞最大的贡献就是告诉两人,酒再煮着不喝,酒气都要散光了。

  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不远处有一行人寻了过来,为首的一个隔着一段距离就朗声拜道:“在下叨扰了,敢问北地郡张府君可在此处?”

  “寻我何事?”张飞立时问道。

  这时候,先说话那人已经走了过来,并不急着回答张飞的话,而是又拱手道:“在下雒阳县丞诸葛亮,今日县寺接到报案,言说太尉府邓府掾出门时误中了贼人设下的污泥陷阱,摔下马来。根据差役寻访,有人瞧见张府君带着一桶物什经过邓宅……”

  张飞立刻感受到一道目光看向他,想到自己方才的言论,饶是他都有些无地自容的感觉了。

  “没错,是我干的。”

  在场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目光都集中到了说话的刘备身上。

  刘备坦然道:“昨夜我劝回了益德,但事后越想越气,所以……”

  张飞心中一急,正要开口,却觉察到已经起身的刘备轻轻用脚碰了一下他,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嘴。

  “不过我不是为自己而气,而是为百万南中人而气,也是为多年来在南中辛劳的官吏而气……”一阵风吹来,刘备在周边飘落的桃花映衬下慨然说着。

  “邓府掾的腿摔断了。”诸葛亮平静地说。

  “该怎么罚?”刘备的感慨戛然而止,立时问道。

  “此事恐怕非我一县丞所能做主。”见刘备坦然认错,诸葛亮恳切地说,“玄德公于南中之所为,在下自叔父处早有耳闻。公放心,在下一定为公争取减轻刑罚。”

  刘备也不客套,直言“多谢贤侄”后,又示意关羽和张飞莫要多事,痛痛快快地跟着诸葛亮走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刘辩,三兴汉室,我,刘辩,三兴汉室最新章节,我,刘辩,三兴汉室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