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卯时刚过,魏王府的马车就悄无声息地停在了宫门口。
李炎一身名贵锦袍被压得皱皱巴巴的,脸上带着宿醉的酡红,打着哈欠被内侍引入慈安殿,脚步虚浮,在金砖上拖出沓沓的声响。
“皇祖母这时叫孙儿来,是有什么训诫?”
他敷衍地请了安,眼底满是惺忪,连腰都没挺直。
太后见他这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模样,心头火起,抓起手边一个软枕就砸了过去。
“看看你这副鬼样子!太子亲征西疆,图谋战功……你倒好,夜夜笙歌,醉生梦死……”
软枕砸在身上不痛不痒。
李炎嬉皮笑脸地揉了揉被砸中的胳膊,撇了撇嘴,酒气熏人。
“他乐意去送死,孙儿有什么法子?再说了,父皇不省人事,太子有监国之权,我一个无权无势的闲散宗室,不喝酒找乐子,还能做些什么?难道去西疆替他挡刀不成?”
太后被他这番混账话噎得胸口发闷,眼前晃过一片金星。
喝了半盏茶水,情绪才渐渐平复。
“哀家叫你来,便是要给你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听着,你父皇……早就写好了废黜李肇的诏书……”
李炎闻声精神一振,猛地瞪大了眼睛。
“皇祖母,你昨儿夜里喝了多少?”
承庆太后气得嘴唇哆嗦,点着他的脑袋便是一顿训斥,“混账,休得胡言!你随哀家去紫宸殿,一切就都清楚了……”
李炎一愣:“去紫宸殿做什么?父皇还在那儿躺着呢。”
“躺着才要去!”承庆太后压低声音,将废储诏书的来龙去脉简略说了,又微微眯起眼,盯着他:“你得抢在你二皇兄之前,拿到废储的诏书……”
李炎的酒意醒了大半,喉结上下滚动着,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这……这要是没有诏书,咱们岂不是自投罗网?那可是谋逆的罪名啊。”
“哀家有分寸。”承庆太后怒其不争地瞪他一声,从锦盒里取出一枚凤印,递到李炎手上。
“你拿着这个,去找禁军副统领郑铎,他原是哀家娘家的家将出身,这些年哀家暗中照拂,没少给他好处。你去找他,就说奸人作祟,哀家忧心陛下安危,要他即刻点齐麾下人马,去紫宸殿护驾。只要控制住紫宸殿,找到诏书……废黜李肇,百官谁敢不服?”
李炎呼吸都粗重起来,闪过一丝贪婪。
“那……拿到诏书,我就是太子了?”
“只要你争气。”太后看着他,语气沉沉,“去吧。莫要让哀家失望。”
李炎兴奋应一声是,转身大步离去,靴底发出急促的声响。
佛堂里的檀香,浓得呛人。
承庆太后枯坐片刻,将手中佛珠捏得死紧,指尖掐得发白。
“传刘院判。”太后撑着崔尚宫的手臂,慢慢起身,声音微微紧绷。
“就说哀家梦见陛下病情加重,彻夜难安,特请院判同往紫宸殿探视。”
-
夜色浓稠,像化不开的砚台,笼罩着宫阙轮廓。
宫灯在风里摇曳,映着太后辇驾上的凤纹。
一行人直奔紫宸殿,昏黄的光晕在风中晃动,明灭不定,如同鬼火……
甲胄鲜明的禁卫守卫,肃然而立,长戟在灯火下闪着幽幽的冷芒。
凤驾甫一靠近,值守的禁卫统领陈途便带着两名亲兵大步上前,拦在了殿前。
“末将陈途,参见太后——”陈途抱拳行礼,声音洪亮,身形稳如磐石纹丝不动,“太子殿下有令,无东宫手谕,不得惊扰陛下静养。请太后回宫!”
“放肆!”崔尚宫厉叱上前,指着他激动地斥责,“陛下乃太后嫡亲骨肉。母探病儿,天理人伦……尔等敢以臣囚君,以子胁母?让开!”
“末将奉命行事!职责所在,不敢有违。请太后体谅……”陈途低头拱手,声音斩钉截铁。
紧随凤驾而来的刘院判见状,也连忙上前,对着陈途一揖,语气带着医者的急切,额角满是细汗。
“陈统领。太后思子心切,夜夜入梦。说不定此番母子相见,病情就有转机……你等执意阻拦,若延误诊治,怕是担待不起啊。”
他便是被承庆太后这一番说辞,裹挟而来的。
不料陈途却毫不动摇,沉着一张脸,眉骨冷峭如铁。
“太子殿下离京前严令,陛下安危系于紫宸殿,无令擅入者,形同谋逆。请刘院判莫要让末将为难,请回吧……”
“谋逆?好一个谋逆。”
辇幔猛地掀起,带起一阵冷风。
承庆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下辇驾,目光在殿前一扫,不怒而威。
“哀家今日……偏要进去!哀家倒要看看,你们这些李肇的走狗,敢不敢把当朝太后斩于此地!”
话音未落,这位年迈的太后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猛地挣脱宫女的搀扶,不管不顾,埋头直直朝着殿门撞去……
“太后!”陈途惊怒交加。
他万万没料到,以太后之尊,竟会用这种近乎无赖的搏命方式……
一时间,惊呼声四起。
众侍卫下意识地围拢上前想要阻拦,却又因太后尊贵的身份而束手束脚,投鼠忌器。
几乎瞬间,紫宸殿前混乱一片。
“护驾——”
就在这电光石火的刹那,一声呐喊响起。
是李桓适时赶到,昂然立于丹墀之前,袍袖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
“太后忧心陛下龙体,亲临探视,何人敢阻?陈统领,是你当得起屠弑太后、囚禁君王的骂名吗?”
他声色俱厉斥责着,气势似寒刃压顶
“末将忠君护主,不惧株连之祸、斧钺加身,唯愿死而后已——”陈途面色涨红,寸步不让,“要想入殿,便从末将的尸体上踏过去。”
剑拔弩张。
空气凝滞如铁。
就在这僵持的当儿,只见火把如长龙涌入,将夜空染得通红。
“保护太后!诛杀逆贼!”
殿宇廊柱后的阴影里,骤然扑出数十名矫健的身影——
他们行动迅捷无声,手中所持并非宫中制式长刀,而是更为凶悍利于近身搏杀的弯刀和短弩。
当先一人裘袍铁甲,正是带伤上阵的中书令萧文远。
“奉太后懿旨护驾……太子李肇隔绝内外,图谋不轨,其心可诛……尔等皆是忠勇之士,随我冲入殿内,擒除奸佞,护陛下周全。”
“反了你们!萧文远,你敢擅闯禁宫——”陈途瞳孔骤缩,额上青筋暴起,大声怒吼:
“敌袭……结阵……死守殿门……”
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甲胄摩擦声骤响,长刀齐齐出鞘。
他身边的禁卫反应也极快,立刻收缩阵型,长戟如林,试图封堵殿门。奈何萧党死士悍不畏死,攻势迅猛如同潮水奔涌……
两方瞬间混战在一处,金铁交击声刺破夜空。
李桓立在阶下,握紧袖中的短刀,眉峰紧蹙,嘴角几乎抿成一条直线。
萧文远这时硬闯紫宸殿,还带来了萧家豢养多年的精锐死士,分明是要借着护驾的名义,将事情做绝……
他原本想智取,如今已是不能……
萧家要逼着他撕破脸皮,断绝退路。
-
朱雀街上烟雨楼,檐角铁马在夜风里乱响。
烛影中,灯芯啪地一声炸开。
薛绥指尖一颤,狼毫笔在宣纸上晕开一团墨迹。
窗外隐隐传来杂乱的骚动,马蹄声、呐喊声、金铁交击声……如瘟疫般在夜色里蔓延,连窗棂都跟着微微发颤。
“姑娘!”锦书疾步而入,裙角扫过门槛,神情凝重,“萧文远以平叛为名,带着私兵入了宫……安福门的禁军被人调虎离山,宫中的形势,恐不太妙。”
薛绥猛地起身,不慎将案上的茶盏倾翻。
茶汤漫过刚写好的几个名字,像泼洒的墨,又像凝住的血……
她冷冷地扫过一眼,抓起椅子上的披风便推门而出,语速飞快。
“小昭,带上狼骨符,随我去西兹驿馆……”
薛绥:读友们,八月来了,祝大家的小日子像盛夏的阳光一样,热烈明亮,日日欢喜。愿我们都能在这个月,收获新的惊喜,解锁新的美好,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一路向阳,温暖盛放————耶!
李肇:同上。钦此。
薛绥:???想金口玉言,你还得努力一下?
李炎一身名贵锦袍被压得皱皱巴巴的,脸上带着宿醉的酡红,打着哈欠被内侍引入慈安殿,脚步虚浮,在金砖上拖出沓沓的声响。
“皇祖母这时叫孙儿来,是有什么训诫?”
他敷衍地请了安,眼底满是惺忪,连腰都没挺直。
太后见他这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模样,心头火起,抓起手边一个软枕就砸了过去。
“看看你这副鬼样子!太子亲征西疆,图谋战功……你倒好,夜夜笙歌,醉生梦死……”
软枕砸在身上不痛不痒。
李炎嬉皮笑脸地揉了揉被砸中的胳膊,撇了撇嘴,酒气熏人。
“他乐意去送死,孙儿有什么法子?再说了,父皇不省人事,太子有监国之权,我一个无权无势的闲散宗室,不喝酒找乐子,还能做些什么?难道去西疆替他挡刀不成?”
太后被他这番混账话噎得胸口发闷,眼前晃过一片金星。
喝了半盏茶水,情绪才渐渐平复。
“哀家叫你来,便是要给你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听着,你父皇……早就写好了废黜李肇的诏书……”
李炎闻声精神一振,猛地瞪大了眼睛。
“皇祖母,你昨儿夜里喝了多少?”
承庆太后气得嘴唇哆嗦,点着他的脑袋便是一顿训斥,“混账,休得胡言!你随哀家去紫宸殿,一切就都清楚了……”
李炎一愣:“去紫宸殿做什么?父皇还在那儿躺着呢。”
“躺着才要去!”承庆太后压低声音,将废储诏书的来龙去脉简略说了,又微微眯起眼,盯着他:“你得抢在你二皇兄之前,拿到废储的诏书……”
李炎的酒意醒了大半,喉结上下滚动着,又是激动又是紧张。
“这……这要是没有诏书,咱们岂不是自投罗网?那可是谋逆的罪名啊。”
“哀家有分寸。”承庆太后怒其不争地瞪他一声,从锦盒里取出一枚凤印,递到李炎手上。
“你拿着这个,去找禁军副统领郑铎,他原是哀家娘家的家将出身,这些年哀家暗中照拂,没少给他好处。你去找他,就说奸人作祟,哀家忧心陛下安危,要他即刻点齐麾下人马,去紫宸殿护驾。只要控制住紫宸殿,找到诏书……废黜李肇,百官谁敢不服?”
李炎呼吸都粗重起来,闪过一丝贪婪。
“那……拿到诏书,我就是太子了?”
“只要你争气。”太后看着他,语气沉沉,“去吧。莫要让哀家失望。”
李炎兴奋应一声是,转身大步离去,靴底发出急促的声响。
佛堂里的檀香,浓得呛人。
承庆太后枯坐片刻,将手中佛珠捏得死紧,指尖掐得发白。
“传刘院判。”太后撑着崔尚宫的手臂,慢慢起身,声音微微紧绷。
“就说哀家梦见陛下病情加重,彻夜难安,特请院判同往紫宸殿探视。”
-
夜色浓稠,像化不开的砚台,笼罩着宫阙轮廓。
宫灯在风里摇曳,映着太后辇驾上的凤纹。
一行人直奔紫宸殿,昏黄的光晕在风中晃动,明灭不定,如同鬼火……
甲胄鲜明的禁卫守卫,肃然而立,长戟在灯火下闪着幽幽的冷芒。
凤驾甫一靠近,值守的禁卫统领陈途便带着两名亲兵大步上前,拦在了殿前。
“末将陈途,参见太后——”陈途抱拳行礼,声音洪亮,身形稳如磐石纹丝不动,“太子殿下有令,无东宫手谕,不得惊扰陛下静养。请太后回宫!”
“放肆!”崔尚宫厉叱上前,指着他激动地斥责,“陛下乃太后嫡亲骨肉。母探病儿,天理人伦……尔等敢以臣囚君,以子胁母?让开!”
“末将奉命行事!职责所在,不敢有违。请太后体谅……”陈途低头拱手,声音斩钉截铁。
紧随凤驾而来的刘院判见状,也连忙上前,对着陈途一揖,语气带着医者的急切,额角满是细汗。
“陈统领。太后思子心切,夜夜入梦。说不定此番母子相见,病情就有转机……你等执意阻拦,若延误诊治,怕是担待不起啊。”
他便是被承庆太后这一番说辞,裹挟而来的。
不料陈途却毫不动摇,沉着一张脸,眉骨冷峭如铁。
“太子殿下离京前严令,陛下安危系于紫宸殿,无令擅入者,形同谋逆。请刘院判莫要让末将为难,请回吧……”
“谋逆?好一个谋逆。”
辇幔猛地掀起,带起一阵冷风。
承庆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下辇驾,目光在殿前一扫,不怒而威。
“哀家今日……偏要进去!哀家倒要看看,你们这些李肇的走狗,敢不敢把当朝太后斩于此地!”
话音未落,这位年迈的太后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猛地挣脱宫女的搀扶,不管不顾,埋头直直朝着殿门撞去……
“太后!”陈途惊怒交加。
他万万没料到,以太后之尊,竟会用这种近乎无赖的搏命方式……
一时间,惊呼声四起。
众侍卫下意识地围拢上前想要阻拦,却又因太后尊贵的身份而束手束脚,投鼠忌器。
几乎瞬间,紫宸殿前混乱一片。
“护驾——”
就在这电光石火的刹那,一声呐喊响起。
是李桓适时赶到,昂然立于丹墀之前,袍袖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
“太后忧心陛下龙体,亲临探视,何人敢阻?陈统领,是你当得起屠弑太后、囚禁君王的骂名吗?”
他声色俱厉斥责着,气势似寒刃压顶
“末将忠君护主,不惧株连之祸、斧钺加身,唯愿死而后已——”陈途面色涨红,寸步不让,“要想入殿,便从末将的尸体上踏过去。”
剑拔弩张。
空气凝滞如铁。
就在这僵持的当儿,只见火把如长龙涌入,将夜空染得通红。
“保护太后!诛杀逆贼!”
殿宇廊柱后的阴影里,骤然扑出数十名矫健的身影——
他们行动迅捷无声,手中所持并非宫中制式长刀,而是更为凶悍利于近身搏杀的弯刀和短弩。
当先一人裘袍铁甲,正是带伤上阵的中书令萧文远。
“奉太后懿旨护驾……太子李肇隔绝内外,图谋不轨,其心可诛……尔等皆是忠勇之士,随我冲入殿内,擒除奸佞,护陛下周全。”
“反了你们!萧文远,你敢擅闯禁宫——”陈途瞳孔骤缩,额上青筋暴起,大声怒吼:
“敌袭……结阵……死守殿门……”
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甲胄摩擦声骤响,长刀齐齐出鞘。
他身边的禁卫反应也极快,立刻收缩阵型,长戟如林,试图封堵殿门。奈何萧党死士悍不畏死,攻势迅猛如同潮水奔涌……
两方瞬间混战在一处,金铁交击声刺破夜空。
李桓立在阶下,握紧袖中的短刀,眉峰紧蹙,嘴角几乎抿成一条直线。
萧文远这时硬闯紫宸殿,还带来了萧家豢养多年的精锐死士,分明是要借着护驾的名义,将事情做绝……
他原本想智取,如今已是不能……
萧家要逼着他撕破脸皮,断绝退路。
-
朱雀街上烟雨楼,檐角铁马在夜风里乱响。
烛影中,灯芯啪地一声炸开。
薛绥指尖一颤,狼毫笔在宣纸上晕开一团墨迹。
窗外隐隐传来杂乱的骚动,马蹄声、呐喊声、金铁交击声……如瘟疫般在夜色里蔓延,连窗棂都跟着微微发颤。
“姑娘!”锦书疾步而入,裙角扫过门槛,神情凝重,“萧文远以平叛为名,带着私兵入了宫……安福门的禁军被人调虎离山,宫中的形势,恐不太妙。”
薛绥猛地起身,不慎将案上的茶盏倾翻。
茶汤漫过刚写好的几个名字,像泼洒的墨,又像凝住的血……
她冷冷地扫过一眼,抓起椅子上的披风便推门而出,语速飞快。
“小昭,带上狼骨符,随我去西兹驿馆……”
薛绥:读友们,八月来了,祝大家的小日子像盛夏的阳光一样,热烈明亮,日日欢喜。愿我们都能在这个月,收获新的惊喜,解锁新的美好,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一路向阳,温暖盛放————耶!
李肇:同上。钦此。
薛绥:???想金口玉言,你还得努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