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又南飞。
温擒安紧紧跟在洪老头身后,怔怔出神。
洪老头从衣袖中摸出一杆烟斗,吧唧吧唧抿了一口,悠哉悠哉吐出一口浓烟。
呛得温擒安咳嗽数声。
温擒安望向老人微微驼的背,不禁又出神起来。
自打他记事起,他便与这老头相依为命。听这姓洪的老头说,温擒安是洪老头从千军万马中抢出来的,还说当初他一杆绣桃花挑起尚且刚刚出生的温擒安的裹身布,胯下一匹千里马,愣是没让兵甲伤温擒安丝毫。
这些事每当洪老头聊起来,脸上神采飞扬,提起装酒的酒葫芦便是一口桃花酿。
酒后吐假话。说的神乎其神。鬼才信嘞!这老头一边口口声声说他年轻那会儿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神武大将军,一边遇上一伙穷的连他二人都要劫上一劫的贼人便溜得飞快,哪有一点爷们儿作风?
自小便见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市井中人,数这老头最不是个爷们儿。
记得他六岁那年,洪老头喝多了酒,便耍起了酒疯,拎着一杆从山上砍下来的木棍便再雪地中耍了起来。可连片像样的雪花都没搅起来,还害得温擒安上山看这老头耍棍子而惹了风寒,可把他病的不轻。那年,洪老头曾放了个豪言壮语:“将来等你小子行及冠礼时,老汉儿便带你去寻个大官儿当当,做个官人。”大鱼大肉满口送,一身貂袍身上拢的好日子,哪个啥子会不要?
他说,他以后长大了,想捞个天子当当,那臭老头便敲敲温擒安的脑袋,没好气地说:“臭小子想天鹅屁吃,那陆家王朝气数厚的很,便是在熬上几百年也没什么问题,你吃饱了去找死啊?天子有什么用处?学学你老汉儿,一身功夫生肝胆,便是单枪匹马,也让陆家天子俯首称个臣”,那不多好!”
温擒安年纪尚小,却有模有样的朝地上啐了一口:“一天到晚尽瞎吹牛,你还浑身武艺,你连天子脚下怕是都没去过!”
洪老头老脸一红,赶紧抿口烟斗:“小娃娃别不信老汉儿,要不是为了带你个娃,老汉儿早就骑马访道求长生去了!”
温擒安别过头去,自顾自地戳蚂蚁,可把老头气的够呛。
十三岁那年,温小子悟出了一个在江湖飘的道理。
老头不靠谱,能跑多远跑多远。那年初春,洪老头酒喝多了耍起酒疯,将当地大户人家的闺女出嫁的红轿子给人家掀了,也得亏他酒后蛮力,不然还真掀不起来。当下,数十个提刀舞棍的家仆一哄而上,将一老一小围在一处。嘿!老头子虽是酒喝多了,那脚底可丝毫不含糊,跟抹了油似的,几个功夫老头便不见人影。
十三岁的温擒安站在原地。
“溜得真他娘快啊…”温擒安喃喃自语,难得冒了句粗口。
所幸,一名刚巧过路的年轻负剑道士经过,救下温擒安。
后来这白袍道士在未寻到老头的尴尬境地下,将温擒安带上山,顺带让温擒安认了一个老道士做师傅。
一身皮毛功夫老道士倒是传了许多。记得老道士刚瞧着温擒安时,昏花的双眼一亮,只叫遇见根骨奇佳的宝贝。可在山上随老道士呵气种青莲了一年,温擒安也就粗略会了一套心法剑术,若不是他有着见文一遍便熟记于心的背诵奇才,连这套入门心法都不会。虽说他武功造诣平平,但那一身文气可不是白白得来的。那后院文阁,可是被他看了个遍。
整整一年,姓洪的臭老头竟然没来寻他。可把温擒安气的够呛。
修习一年下山的温擒安前脚刚出山,后脚便瞧见洪老头手中拎着一只咯咯直叫唤的土鸡撒腿狂奔,身后跟着好几个横肉满脸,手中拎菜刀的屠子。
温擒安敲敲脑袋,满脸嫌弃。
拎杆师傅赠的铁剑,三下五除二击倒几个不长眼的屠夫,救下这满脸写满烧鸡的老头。
当初就不该救这老头!温擒安常常这么想,暗恨救了这臭老头。自打洪老头晓得温擒安有了一身市井中可以傍身的功夫,行事越大肆无忌惮起来,到哪都要去惹事,反正有温小子替他摆平。
所幸老头眼力好的没话说,尽挑些软柿子捏给温擒安,像遇见那些前院练个剑,后院练个拳脚的主儿倒是安分的很,着实令温擒安欣慰啊。
老头没什么大的爱好,就是爱平时抽几口烟,抿几口酒葫芦中的桃花酿,再便是给温擒安讲些,哦不是编些当年他冲锋陷阵的长长短短的故事。记得温小子八九岁时,说老头抽的尽是些廉价烟,喝的也是些廉价酒,真没排面。说将来他要去当个到处搜刮民财的大贪官,给洪老头买上好烟酒。
洪老头哈哈一笑,说就好这口,改不了。不过随即老头头一低,感叹道:“那老汉儿那会死了咋办?”
对生死没什么概念的温擒安挠挠头,才道:“那我便让我的仆人给你烧过去,到时你可要保佑我大富大贵。”
洪老头哈哈一笑,点了个头。
“老头,你说我以后真的当了天子咋说?”温擒安认真地说。
洪老头白了他一眼。
温擒安自顾自地说:“其实我并不想当什么天子,每天吃饱喝足就够了,如果真当上了,我就让给你们洪家。”
洪老头脸一板皱纹横生:“臭小子胡说什么,你不是我家的种还是别人家的?”
“骗人,我姓温你姓洪,哪是一家人?”温小子瞪瞪眼。
洪老头罕见地没有插嘴,只是猫在树后吧唧吧唧的抽烟。
有些落寞。
要说这老头虽说穷的叮当响,但对这温小子可不含糊,常常把不多的银两拿出来供这小祖宗。
让温擒安看上去潇洒至极,像个大户人家的翩翩公子。
每次给温小子添衣裳时,洪老头嘿嘿一笑:“可不能寒碜了姓温的。”
说完无奈一笑。
温擒安跟在洪老头身后,嘴角也微微一翘。
宣宁十九年,温擒安入北阳。
去做个官人。
温擒安紧紧跟在洪老头身后,怔怔出神。
洪老头从衣袖中摸出一杆烟斗,吧唧吧唧抿了一口,悠哉悠哉吐出一口浓烟。
呛得温擒安咳嗽数声。
温擒安望向老人微微驼的背,不禁又出神起来。
自打他记事起,他便与这老头相依为命。听这姓洪的老头说,温擒安是洪老头从千军万马中抢出来的,还说当初他一杆绣桃花挑起尚且刚刚出生的温擒安的裹身布,胯下一匹千里马,愣是没让兵甲伤温擒安丝毫。
这些事每当洪老头聊起来,脸上神采飞扬,提起装酒的酒葫芦便是一口桃花酿。
酒后吐假话。说的神乎其神。鬼才信嘞!这老头一边口口声声说他年轻那会儿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神武大将军,一边遇上一伙穷的连他二人都要劫上一劫的贼人便溜得飞快,哪有一点爷们儿作风?
自小便见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市井中人,数这老头最不是个爷们儿。
记得他六岁那年,洪老头喝多了酒,便耍起了酒疯,拎着一杆从山上砍下来的木棍便再雪地中耍了起来。可连片像样的雪花都没搅起来,还害得温擒安上山看这老头耍棍子而惹了风寒,可把他病的不轻。那年,洪老头曾放了个豪言壮语:“将来等你小子行及冠礼时,老汉儿便带你去寻个大官儿当当,做个官人。”大鱼大肉满口送,一身貂袍身上拢的好日子,哪个啥子会不要?
他说,他以后长大了,想捞个天子当当,那臭老头便敲敲温擒安的脑袋,没好气地说:“臭小子想天鹅屁吃,那陆家王朝气数厚的很,便是在熬上几百年也没什么问题,你吃饱了去找死啊?天子有什么用处?学学你老汉儿,一身功夫生肝胆,便是单枪匹马,也让陆家天子俯首称个臣”,那不多好!”
温擒安年纪尚小,却有模有样的朝地上啐了一口:“一天到晚尽瞎吹牛,你还浑身武艺,你连天子脚下怕是都没去过!”
洪老头老脸一红,赶紧抿口烟斗:“小娃娃别不信老汉儿,要不是为了带你个娃,老汉儿早就骑马访道求长生去了!”
温擒安别过头去,自顾自地戳蚂蚁,可把老头气的够呛。
十三岁那年,温小子悟出了一个在江湖飘的道理。
老头不靠谱,能跑多远跑多远。那年初春,洪老头酒喝多了耍起酒疯,将当地大户人家的闺女出嫁的红轿子给人家掀了,也得亏他酒后蛮力,不然还真掀不起来。当下,数十个提刀舞棍的家仆一哄而上,将一老一小围在一处。嘿!老头子虽是酒喝多了,那脚底可丝毫不含糊,跟抹了油似的,几个功夫老头便不见人影。
十三岁的温擒安站在原地。
“溜得真他娘快啊…”温擒安喃喃自语,难得冒了句粗口。
所幸,一名刚巧过路的年轻负剑道士经过,救下温擒安。
后来这白袍道士在未寻到老头的尴尬境地下,将温擒安带上山,顺带让温擒安认了一个老道士做师傅。
一身皮毛功夫老道士倒是传了许多。记得老道士刚瞧着温擒安时,昏花的双眼一亮,只叫遇见根骨奇佳的宝贝。可在山上随老道士呵气种青莲了一年,温擒安也就粗略会了一套心法剑术,若不是他有着见文一遍便熟记于心的背诵奇才,连这套入门心法都不会。虽说他武功造诣平平,但那一身文气可不是白白得来的。那后院文阁,可是被他看了个遍。
整整一年,姓洪的臭老头竟然没来寻他。可把温擒安气的够呛。
修习一年下山的温擒安前脚刚出山,后脚便瞧见洪老头手中拎着一只咯咯直叫唤的土鸡撒腿狂奔,身后跟着好几个横肉满脸,手中拎菜刀的屠子。
温擒安敲敲脑袋,满脸嫌弃。
拎杆师傅赠的铁剑,三下五除二击倒几个不长眼的屠夫,救下这满脸写满烧鸡的老头。
当初就不该救这老头!温擒安常常这么想,暗恨救了这臭老头。自打洪老头晓得温擒安有了一身市井中可以傍身的功夫,行事越大肆无忌惮起来,到哪都要去惹事,反正有温小子替他摆平。
所幸老头眼力好的没话说,尽挑些软柿子捏给温擒安,像遇见那些前院练个剑,后院练个拳脚的主儿倒是安分的很,着实令温擒安欣慰啊。
老头没什么大的爱好,就是爱平时抽几口烟,抿几口酒葫芦中的桃花酿,再便是给温擒安讲些,哦不是编些当年他冲锋陷阵的长长短短的故事。记得温小子八九岁时,说老头抽的尽是些廉价烟,喝的也是些廉价酒,真没排面。说将来他要去当个到处搜刮民财的大贪官,给洪老头买上好烟酒。
洪老头哈哈一笑,说就好这口,改不了。不过随即老头头一低,感叹道:“那老汉儿那会死了咋办?”
对生死没什么概念的温擒安挠挠头,才道:“那我便让我的仆人给你烧过去,到时你可要保佑我大富大贵。”
洪老头哈哈一笑,点了个头。
“老头,你说我以后真的当了天子咋说?”温擒安认真地说。
洪老头白了他一眼。
温擒安自顾自地说:“其实我并不想当什么天子,每天吃饱喝足就够了,如果真当上了,我就让给你们洪家。”
洪老头脸一板皱纹横生:“臭小子胡说什么,你不是我家的种还是别人家的?”
“骗人,我姓温你姓洪,哪是一家人?”温小子瞪瞪眼。
洪老头罕见地没有插嘴,只是猫在树后吧唧吧唧的抽烟。
有些落寞。
要说这老头虽说穷的叮当响,但对这温小子可不含糊,常常把不多的银两拿出来供这小祖宗。
让温擒安看上去潇洒至极,像个大户人家的翩翩公子。
每次给温小子添衣裳时,洪老头嘿嘿一笑:“可不能寒碜了姓温的。”
说完无奈一笑。
温擒安跟在洪老头身后,嘴角也微微一翘。
宣宁十九年,温擒安入北阳。
去做个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