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太多,用两个毛熊国的主流媒体《真理报》和《莫斯科时报》来作为代表,瞧瞧顾陆是怎么扬名域外的。

  为何选择这两份报刊呢?

  前者是毛熊国权威性和销量最高的报纸,很具有时代感。

  后者是俄联邦境内销量最好的英文报刊。

  再直白点说,一个是对内的报纸,等同《人人日报》;一个是对外的窗口,和《中国日报》差不多。

  《真理报》的头版头条:俄中、俄意友谊,将如同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一样经得起时间考验

  [昨日,“意华庆贺活动”在大彼得罗夫大剧院举办。意呆利、华夏庆祝毛熊联邦国庆日70周年。

  ……

  花思蝶家族的干红,仿佛浓缩了文艺复兴的绚烂。《酒神》与葡萄酒,精神和肉体的解乏。

  《逃向上帝:续写托尔斯泰》是各国赠礼中最大的惊喜。

  续写作家顾陆说:“伟大的灵魂背后必定是平凡的人,正因为肉体很难承载,所以才会痛苦。”

  当八十三岁的托尔斯泰离家出走,死在小站的值班室时,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弗兰基米尔先生坦言:感谢顾陆,让我们再次与托尔斯泰相遇。]

  因为是权威性比较强的媒体,报道也是面面俱到了。

  明明昨天表演结束,媒体们全部都在讨论下午场,上午场直接被遗忘,但报道也分出篇幅夸奖意呆利。

  如何夸奖“庆礼是干红”,相信撰稿人也死了不少脑细胞,仿佛浓缩了文艺复兴的绚烂……真够可以的。

  当然,只要看报纸,就能发现,报道核心还是后半段。

  结尾处提及的弗兰基米尔,是现场出席的俄文化部政要,也是国庆活动俄方到剧院职位最高的人。

  报纸的头版头条肯定是配图的。图片选择的是政要单独找作家的合影。

  难怪会被路人认出,彩图明晃晃的印刷,清晰度非常高,甚至连顾陆昨晚熬夜,额头上的冒出的粉刺都能看见。

  这方面真理报有点不地道,光把弗兰基米尔的黑鼻头PS掉了。

  基础逻辑是,弗兰基米尔鼻子上的黑点有点影响国家形象,所以消掉。而小红痘不影响作家形象。

  继续看看《莫斯科时报》的标题:“毛熊国永远的朋友——顾陆!”

  相比之下非常直接,燕副部和外交团队,瞧见报道就非常诧异。

  上一个被真理报这样称呼的华夏人是包其三。

  “看来毛熊国人,是真的很喜欢列夫托尔斯泰。”燕副部良久如此评价。

  特别是新闻的征文内容,更加的夸张。

  “麻烦了,卢记者。”燕副部对随行的环球时报记者说。

  看过内容的卢记者,也感慨万分:“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了这新闻,也难以相信这真是莫斯科时报的报道。”

  “可能只有营销号敢这样说。”卢记者补充。取下眼镜,用桌面的纸巾擦拭。

  燕副部恰好也在擦眼镜,见状,顺手就将手上的眼镜布递过去了。

  两人先后的动作,好像是看到什么奇怪的内容,要洗洗眼的即视感。

  卢记者连忙双手接过,“以前我就会把眼镜布随身携带,后面戴眼镜时间长了,我就觉得顺便用什么擦拭都行,还是自身懒了,没有燕部这么自律。”

  这记者是太想进步了,就眼镜布都能扯出这么多东西。

  “哈哈哈,用什么擦眼镜都行,我还看新闻说眼镜布反倒不如纸巾,都是个人习惯。”燕副部说,“作为记者,只要在新闻报道上下功夫足够就可以。”

  环球时报卢记者连忙点头,表示必定老老实实把毛熊国的震撼传达到稿件里。

  [俄中意社会各界千余人出席活动,毛熊国文化副部、华夏外交副部、意外交部长,以及更多毛熊国文艺界优秀人士共同出席,以庆祝国庆日70周年。

  ……(省略三国领导人的车轱辘话)

  “这一个舞台,将会被世界文学史铭记。”尤里这样说。

  尤里·布依达是毛熊国作家群体之中非常卓越的一员。更是著名文学团体“谢拉皮翁兄弟”之一。在他数十年的创作生命中一直笔耕不辍,也成为“金色毛熊国”群体作家中的一位。

  而他这样说,是因为一个名叫《光在黑暗中发亮》的舞台,由作家顾陆补全。

  顾陆:华夏著名作家,擅长截取历史一段进行传记创作。

  代表作:《不朽的逃亡者》《一夜天才》《新的长城》《南极争夺战》等。

  据采访中表明,顾陆阅读了大量的俄文学作品,他对我国文化有特殊的感情,所创作的《逃向上帝》,与赠送给法兰西的庆礼、挪威的庆礼有明显的区别。

  《逃向上帝》是对托尔斯泰未完结剧作《光在黑暗中发亮》的学习,这部剧作,托尔斯泰二十年来,始终未动笔接上最后一幕。

  顾陆的续写感动了所有人。]

  这就是让燕副部和卢记者,都难以相信的报道。

  因为拉踩!

  没想到在国家级报纸中也能瞧见这么明显和低级的拉踩。范围还是挪威和法兰西。

  莫斯科时报,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毛熊国向外的态度,特别是评价某些政府不方便说的事。

  报纸一向是非常毒舌,就比如霓虹金很多次向外释放核污水装不下的消息。莫斯科时报就说,“可以让俄专家来解决,再轰炸一颗氢弹下来,把辐射全部轰炸干净”之类的言论。

  故此想一想,《莫斯科时报》这样报道好像也很正常。

  说点背后的笑话,新闻报纸里截取的尤里的话,其实有点断章取义,他前文说托尔斯泰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绕不过去的,而顾陆的续写,又是研究托尔斯泰必须注意的。

  但被莫斯科时报断章取义,放大了顾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核心原因是放大并强调毛熊国文学在世界的地位。

  更深入的逻辑,续写的人都是世界级,那么正主托尔斯泰不是更牛逼?且托尔斯泰代表毛熊国。

  也正是这样的大力宣传,才导致,毛子中层,以及对文学有关注的人,对顾陆突然有极大的好感。

  瞧瞧报道的内容,说得好像顾陆是最了解毛熊国文学的外国人。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个不清楚,但顾陆是毛熊国造起来的。

  见证法中友谊、毛熊国永远的朋友。顾陆默默放下手机,他感觉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有鲜艳了几分……不对,他已不是少先队员了。

  但没关系,大致明白那个含义就成。

  什么是外交人才啊。顾陆战术性后仰。

  “选择续写托尔斯泰,没有选择人类群星闪耀时的英雄瞬间,是正确的选择。”人类群星闪耀时有两三篇都是些毛熊国的,另外两篇是“英雄的瞬间”和“封闭的列车”。

  英雄的瞬间是写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上刑场的瞬间,顾陆之所以没选择,是感觉这一篇写得水准差了点。或许更准确的说,茨威格对陀老有更深入的了解,故此,这一篇没太认真。

  顾陆想着,要是回国成功抽到茨威格的《世界建筑师》,再写篇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那岂不是能在“朋友”的前面,再加个“好”?

  “先生,您可以举行一个签字售书会吗?”德列孚询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最新章节,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