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心里想什么,是否为自己骄傲,林爱民不知道。

  但他看得出来,邓桂梅很感动。

  这算什么啊?

  将来你是要注定坐轿车的人,现在只是开胃菜罢了。

  此时钱只剩不到300元的男人,有着雄心勃勃的野望。

  “我饿了!”

  林爱民转移母亲的注意力,摸了摸肚子:“车子骑着是带劲儿,就是路程太远了。”

  可不是嘛?

  从东城骑到朝阳,也就他现在正当年,否则根本扛不住。

  “开饭,开饭!”

  早就炒好菜等林爱民的邓桂梅,立即和儿媳、女儿去端饭。

  屋内只剩下父子,林力强拍拍儿子的肩膀:“爸爸以你为荣!”

  “以后习惯就好。”

  林爱民大言不惭,毫不谦虚。

  林力强瞪了他一眼,抬手就想教育教育儿子。

  “你做什么?”

  正巧邓桂梅出来,立即呵斥丈夫:“敢动我儿子一指头,我跟你没完。”

  “这里有点儿灰。”

  林力强同志最近家庭地位低,顺手在林爱民肩膀弹了弹:“我嫌它碍眼。”

  呵!

  朱晽和林若兰偷笑。

  温馨的家,她们很珍惜。

  一家五口吃了饭,有早睡准备早起的,有还在学习的,当然也有贪恋夫妻生活的。

  不过第二天,朱晽还是和婆婆邓桂梅同步起来了。

  温馨的家,需要每个人爱护。

  林爱民当然也没睡成懒觉,毕竟今天要去燕京大学。

  妹妹林若兰难得穿了嫂子朱晽送她的新衣服,衬托得容貌清雅秀丽。

  朱晽更不用说了,稍稍打扮一下,就成了最亮眼那个。

  三人吃完饭,坐了方珍安排的车过去。

  五/四文学社的重建,非同一般,她希望三个人风风光光参与,而不是因为挤公交,搞得浑身汗津津的去丢人。

  其实她多虑了。

  9月23日的燕京,天没那么热了。

  车子停在燕京大学门外,林爱民他们下了车,迈步进了校园。

  此时是初秋,沿路是古气磅礴的大树。

  明净澄澈的天空,让三人的心也随之沉静。

  五/四文学社重建先去报道的地方,放在燕京大学最著名的未名湖湖畔。

  此时岸边的树冠通体金黄,雍容华贵,层次鲜明,极富立体感。

  微风徐徐吹来,树枝摇曳,优雅如舞蹈。

  “真美!”

  林若兰有感而发,眼中有着向往:“我不后悔报燕大!”

  她说的是跟钱中书闹别扭,故意不报青华那件事。

  “当然!”

  林爱民点点头:“燕大是有底蕴的。”

  他说得没错。

  譬如五/四文学社,就是燕京大学历史最悠久、贡献最突出的文学社团之一。

  它成立于56年,创建者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的年轻人,他们以最纯洁的信念,孕育了‘五/四’。

  同时他们先锋的姿态,也确立了校园文坛乃至华国文学界中五/四文学社的地位。

  而冯志、吴组缃等著名的老诗人、老作家,也以他们丰富的作品,奠定了文学社最初的文学底蕴。

  回忆着五/四文学社的历史,他们慢慢靠近湖畔,立即有人迎了上来。

  这是個目光炯炯有神的青年,看到器宇轩昂的林爱民、清丽淡雅的林若兰以及姿态雍容的朱晽,他眼中闪过异色,很快恢复平静。

  “来参加文学社复建的同学,我多多少少都有印象。”

  他笑着跟林爱民打招呼:“但我从来没见过你,你肯定就是写出《巴山夜雨》、《灵与肉》的林爱民学弟吧?”

  “我叫邹十方,77级哲学系的。”

  ……

  邹十方?

  五/四文学社复建时做了副社长,后来不但是知名作家,还是画家、美学学者、艺术评论家、摄影家。

  他的画作值钱不值钱,要不要搞几幅?

  琢磨着如何薅羊毛,林爱民不忘笑着回应邹十方:“师兄好!”

  “能参与五/四文学社的复建,是我们三个的荣幸。”

  “这是我的妻子和妹妹,……”

  他指着朱晽和林若兰,向邹十方介绍。

  “可惜了!”

  邹十方很风趣:“两位师妹都不是哲学系的,我们系少了两道美丽风景。”

  不愧是当上副社长的人,他很快就和三人熟络起来。

  “我来介绍吧。”

  邹十方领着三人走近,挨个儿介绍:“陈见功、李子红、王晓平、查见英,……”

  都是名人!

  陈见功、李子红和邹十方是副社长。

  至于王小平和查见英,则是文学社的编辑,前者后来嫁给了导演郑小龙。

  而现在她们俩和李子红,都是正值风华的青春少女。

  “伱好!”

  “你好!”

  ……

  林爱民态度摆得很正,完全以学弟的身份称呼他们,很快就得到认同。

  “爱民学弟!”

  王晓平胆子最大,饶有兴致问林爱民:“讲讲你的写作技巧啊。”

  “是啊,是啊!”

  查见英也道:“我们写篇小说要绞尽脑汁,你几个月就发表了七八篇。”

  “没错!”

  中文系的陈见功,话里透着感慨:“《飘逝的红头巾》和我想的一篇小说类似,你写得比我好多了。”

  “你的意思爱民师弟抄你的?”

  王晓平挑挑眉,言辞犀利。

  “我……”

  陈见功再长袖善舞,此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

  他是真有‘红头巾’小说构思的,谁知却晚了林爱民一步。

  林爱民当然知道怎么回事,帮陈见功圆场:“文学创作向来有共鸣的说法,我和杨匠老师就写过类似的散文。”

  “你说的《凿井记劳》?”

  王晓平深以为然,啧啧赞叹:“你的散文文笔朴实,和小说风格迥异。”

  “我很少佩服人,你是第一个。”

  ……

  “来吧!”

  她从挎包里拿出一本《人民文学》,这一期刊登着《灵与肉》:“给师姐我签个名!”

  “还有我!”

  查见英不甘示弱,拿出的是发表《巴山夜雨》的那期《魔都文艺》。

  而李子红、张友华等人也在摸挎包。

  林爱民的脸黑了。

  财力不同,有人甚至拿出五六本杂志来。

  按照这样的架势,等他签完名,手非酸不可。

  他拿起笔,给王晓平的《人民文学》签了名,再接着就是查见英。

  “咳咳!”

  林爱民站在原地,面向围拢过来的师兄师姐:“今天五/四文学社复建,咱们还是关注重点吧。”

  “秉持着五/四精神的文学社,是要我们敢于打破常规的。”

  “大家能来燕大,肯定都是佼佼者,那就拿出你们高考时的斗志,让五/四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我只是一块砖,是为了引玉的。”

  “希望你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到时来给我签名。”

  ……

  咔吧!

  此时邹十方突然拿出相机,把站在众人中心的林爱民拍了个清清楚楚。

  “这就是做协最年轻作家的胸怀!”

  他激动不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最新章节,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