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嵯峨,殿高百丈。
那雄浑壮阔的晋宫古朴巍峨,在风雨里已经矗立了六百多个年头了。
在这六百多个年头里,曾经短暂地易主,如今又回到了晋人的手里。
其间曾有过多么繁华的盛世,又有过多少血腥的杀戮,如今这高高的宫墙之内,也并不见少啊。
阿磐兀然叹道,“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
赵媪闻言也探出脑袋去,前前后后地仔细打量,附和着点头,“好像是缺了点儿什么。”
忽而想了起来,连忙说道,“哦,是芸薹没了。”
是啊。
许久前,记不清是哪一年,那一日,是在什么时候了。
有人说,“以后,我给你,种一片芸薹。”
如今这招摇了并没有多久的满宫的芸薹,已经铲除得干干净净,一株也没有了。
那一大片浓烈的明黄色,已经悉数不见了,这六百多年的晋宫愈发显得峨峨森严,森严得不近人情。
是,早知道会有这么一日的。
也好,也省得许多人拿这阖宫的芸薹说事了。
又见甬道之中许多宫人步履匆匆,遥遥可见那高大的宫宇廊下已经在布置悬挂大红的绸缎了。
阿磐问随行的宫人,“在布置大典了吧?”
宫人碎步赶路,恭谨回道,“回夫人的话,大典差不多准备妥当了,这是在布置大婚了。”
阿磐心神一晃,望着那大红的景象有片刻的出身,因而问起,“哦,要娶谁啊?”
宫人回道,“奴家没有听说,也不敢打听,上头让干什么,奴家只是听命办事,问多了,怕要掉脑袋的。”
是,宫人又能知道什么呢,宫闱里的事,大抵是不会轻易叫他们知道的。
因了谢密,她与谢玄僵持着。
一人不肯放手,一人不肯留下。
至于还要不要大婚,从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话。
垂下鲛纱帐,回了王青盖车,阿磐问了一句,“是娶赵国公主吧?”
赵媪幽幽一叹,“没有人说,大婚的诸多事务,只知道宫里还在照常准备着。”
总之娶的不是她。
若是,谢韶就不会不做人,成日把“妺喜”二字挂在嘴边了。
走了没有多久,马车也就停了。
宫人禀道,“夫人,建章宫到了。”
虽然心里都没有底,但临下车前赵媪还是要叮嘱,“夫人啊,到底是要和大王好好说说话,有什么话说不开呢?日子总得好好地过,你就看在孩子们的份上,千万不要..........唉,这数日大王过得也不好,千万不要再惹得彼此不悦啦。”
阿磐抱起谢密,定了定神,“嬷嬷,照看好两个孩子吧,若是南平来,叫她离得远远的。”
赵媪应了,“我们就在这儿,在建章宫前,我看哪个不长眼的敢造次!”
言罢不放心,又唠叨了一句,“大王想必是有很重要的事要说,也许是要与你商议大婚的事呢,高高兴兴的。二公子的事..........可就不要再提别的啦。”
在赵媪担忧的目光中,抱着谢密下了车。
建章宫她从前并没有来过。
这是晋宫接见百官处理政事之处吧,比大明台看起来还要高耸威严,那大大的“建章宫”三字篆书,几乎迫得人不敢直视。
到了这样的地方,原本那些心里要质问的念头,也就打消了一大半。
在这样的地方。
这里有他的王权霸业,有他的社稷生民,他要撑天柱地,要兴邦立国,那些情啊,爱啊,那些儿女情长啊,算什么呢?
他身在这样的位置,就要做这样的事情,就得有杀伐果断的手腕和魄力,这怨不得他。
也许正是谢玄请她来的用意。
在军国大事之前,儿女心肠便显得尤其脆弱,渺小。
脆弱得不堪一击,如天地之蜉蝣。
渺小得几不可察,如沧海之一粟。
见她抬眸望着牌匾驻足不前,宫人的身姿愈发躬了下去,低声催促道,“大王等了许久了,夫人,快进殿吧。”
阿磐这便抱着怀里的孩子进了殿,这大殿可真高,真阔,便显得主座上的人离得愈发地高,也愈发地远了。
宫人没有跟着进来,她便自行往前走去,一双脚踩着那又厚又软绣饕餮的长毯,一步步地朝着晋君走。
主座上的晋君还是似从前一样。
可又有许多地方已经与从前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一时也说不出来。
见她来,一双凤目定定地瞧着她,也瞧着她怀里的孩子。
腹中那些要责问的念头,原本打消了一半,还余下一半,可如今要见的人就在面前。
看见他眉心愈发深刻的纹路,看见他满头的华发,看见他神色怏怏,却又对她温和地笑。
他的笑使她眼眶一酸,喉中哽咽着,一句责问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他笑,是已经不计较萧延年在她心中的分量了吗?
还是因了谢密已经痴傻,因此高兴,高兴了,也就什么都不必再计较了。
她不知道。
只是怀王三年那意气风发的魏王父,已再不是那时的模样了。
可他又有什么错呢?
他什么错也没有。
这件事上无人有错。
正是因为无人有错,所以连想要质问一句,都无人可问。
却不敢掉下眼泪,怕眼泪落下,冲垮了赵媪精心描画的妆容。
为了质问也好,为了争宠,为以色侍人也好,为了不落下风也好,来的时候特意好好地梳妆打扮。
外头看起来也一样是端庄华贵的,可自己却知道,内里早已经腐败了。
殿前行了大礼,与主座的人隔着数步的距离,问他,“大王还好吗?”
她也是第一次称谢玄为“大王”。
这样的尊称是早晚都得有的,今日不称,来日也要称。
晋国祖宗的牌位重现宗庙,称王就已经是理所应当了。
主座上的人怔着,有些微微的失神,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好。”
他还问,“你好吗?”
好吗?
谢允每一回来,都会问起的问题。
可你说好不好呢,这数日过去,该软禁的软禁了,该痴傻的也痴傻了,原本不必肿胀的左臂,也已经肿胀了。
那该说“好”还是“不好”呢?
大明台的事,他会一点儿都不知道吗?
他若不知道,便是底下人实在瞒的好。
阿磐心里酸酸的,还是告诉他,“妾也好。”
都好,都好。
主座上的人有片刻的静默,这片刻的静默后,他还是温声地说话,“阿磐,把他交给乳娘吧。”
她抱着孩子没有动,那人也不恼,他温和笑着,继续说了下去,“交给乳娘,孤与你,说说话。”
那雄浑壮阔的晋宫古朴巍峨,在风雨里已经矗立了六百多个年头了。
在这六百多个年头里,曾经短暂地易主,如今又回到了晋人的手里。
其间曾有过多么繁华的盛世,又有过多少血腥的杀戮,如今这高高的宫墙之内,也并不见少啊。
阿磐兀然叹道,“好像有什么不一样了。”
赵媪闻言也探出脑袋去,前前后后地仔细打量,附和着点头,“好像是缺了点儿什么。”
忽而想了起来,连忙说道,“哦,是芸薹没了。”
是啊。
许久前,记不清是哪一年,那一日,是在什么时候了。
有人说,“以后,我给你,种一片芸薹。”
如今这招摇了并没有多久的满宫的芸薹,已经铲除得干干净净,一株也没有了。
那一大片浓烈的明黄色,已经悉数不见了,这六百多年的晋宫愈发显得峨峨森严,森严得不近人情。
是,早知道会有这么一日的。
也好,也省得许多人拿这阖宫的芸薹说事了。
又见甬道之中许多宫人步履匆匆,遥遥可见那高大的宫宇廊下已经在布置悬挂大红的绸缎了。
阿磐问随行的宫人,“在布置大典了吧?”
宫人碎步赶路,恭谨回道,“回夫人的话,大典差不多准备妥当了,这是在布置大婚了。”
阿磐心神一晃,望着那大红的景象有片刻的出身,因而问起,“哦,要娶谁啊?”
宫人回道,“奴家没有听说,也不敢打听,上头让干什么,奴家只是听命办事,问多了,怕要掉脑袋的。”
是,宫人又能知道什么呢,宫闱里的事,大抵是不会轻易叫他们知道的。
因了谢密,她与谢玄僵持着。
一人不肯放手,一人不肯留下。
至于还要不要大婚,从来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话。
垂下鲛纱帐,回了王青盖车,阿磐问了一句,“是娶赵国公主吧?”
赵媪幽幽一叹,“没有人说,大婚的诸多事务,只知道宫里还在照常准备着。”
总之娶的不是她。
若是,谢韶就不会不做人,成日把“妺喜”二字挂在嘴边了。
走了没有多久,马车也就停了。
宫人禀道,“夫人,建章宫到了。”
虽然心里都没有底,但临下车前赵媪还是要叮嘱,“夫人啊,到底是要和大王好好说说话,有什么话说不开呢?日子总得好好地过,你就看在孩子们的份上,千万不要..........唉,这数日大王过得也不好,千万不要再惹得彼此不悦啦。”
阿磐抱起谢密,定了定神,“嬷嬷,照看好两个孩子吧,若是南平来,叫她离得远远的。”
赵媪应了,“我们就在这儿,在建章宫前,我看哪个不长眼的敢造次!”
言罢不放心,又唠叨了一句,“大王想必是有很重要的事要说,也许是要与你商议大婚的事呢,高高兴兴的。二公子的事..........可就不要再提别的啦。”
在赵媪担忧的目光中,抱着谢密下了车。
建章宫她从前并没有来过。
这是晋宫接见百官处理政事之处吧,比大明台看起来还要高耸威严,那大大的“建章宫”三字篆书,几乎迫得人不敢直视。
到了这样的地方,原本那些心里要质问的念头,也就打消了一大半。
在这样的地方。
这里有他的王权霸业,有他的社稷生民,他要撑天柱地,要兴邦立国,那些情啊,爱啊,那些儿女情长啊,算什么呢?
他身在这样的位置,就要做这样的事情,就得有杀伐果断的手腕和魄力,这怨不得他。
也许正是谢玄请她来的用意。
在军国大事之前,儿女心肠便显得尤其脆弱,渺小。
脆弱得不堪一击,如天地之蜉蝣。
渺小得几不可察,如沧海之一粟。
见她抬眸望着牌匾驻足不前,宫人的身姿愈发躬了下去,低声催促道,“大王等了许久了,夫人,快进殿吧。”
阿磐这便抱着怀里的孩子进了殿,这大殿可真高,真阔,便显得主座上的人离得愈发地高,也愈发地远了。
宫人没有跟着进来,她便自行往前走去,一双脚踩着那又厚又软绣饕餮的长毯,一步步地朝着晋君走。
主座上的晋君还是似从前一样。
可又有许多地方已经与从前不一样了。
哪里不一样,一时也说不出来。
见她来,一双凤目定定地瞧着她,也瞧着她怀里的孩子。
腹中那些要责问的念头,原本打消了一半,还余下一半,可如今要见的人就在面前。
看见他眉心愈发深刻的纹路,看见他满头的华发,看见他神色怏怏,却又对她温和地笑。
他的笑使她眼眶一酸,喉中哽咽着,一句责问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他笑,是已经不计较萧延年在她心中的分量了吗?
还是因了谢密已经痴傻,因此高兴,高兴了,也就什么都不必再计较了。
她不知道。
只是怀王三年那意气风发的魏王父,已再不是那时的模样了。
可他又有什么错呢?
他什么错也没有。
这件事上无人有错。
正是因为无人有错,所以连想要质问一句,都无人可问。
却不敢掉下眼泪,怕眼泪落下,冲垮了赵媪精心描画的妆容。
为了质问也好,为了争宠,为以色侍人也好,为了不落下风也好,来的时候特意好好地梳妆打扮。
外头看起来也一样是端庄华贵的,可自己却知道,内里早已经腐败了。
殿前行了大礼,与主座的人隔着数步的距离,问他,“大王还好吗?”
她也是第一次称谢玄为“大王”。
这样的尊称是早晚都得有的,今日不称,来日也要称。
晋国祖宗的牌位重现宗庙,称王就已经是理所应当了。
主座上的人怔着,有些微微的失神,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好。”
他还问,“你好吗?”
好吗?
谢允每一回来,都会问起的问题。
可你说好不好呢,这数日过去,该软禁的软禁了,该痴傻的也痴傻了,原本不必肿胀的左臂,也已经肿胀了。
那该说“好”还是“不好”呢?
大明台的事,他会一点儿都不知道吗?
他若不知道,便是底下人实在瞒的好。
阿磐心里酸酸的,还是告诉他,“妾也好。”
都好,都好。
主座上的人有片刻的静默,这片刻的静默后,他还是温声地说话,“阿磐,把他交给乳娘吧。”
她抱着孩子没有动,那人也不恼,他温和笑着,继续说了下去,“交给乳娘,孤与你,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