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不服周 第46章 能压榨就往死里压榨

小说:魏晋不服周 作者:携剑远行 更新时间:2025-07-24 00:38:03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石守信返回刘钦的魏军营地,已经过了子时。刘钦反复询问聊得如何,石守信只说还行,便去自己的营帐睡觉去了。

  这一觉就直接睡到了日上三竿,直到帐篷里闷热得不行了,石守信才起床,然后去汉江里洗了个澡,换了身军服,这才返回大营。

  石守信是监军嘛,多多少少都是有点闲暇的,在军中无事的时候洗去一身臭汗没什么要紧,也没人会因此非议他。

  大约是黄昏的时候,黄金围的蜀军派人来刘钦大营了,什么也没说,直接留下几卷竹简就离开了。

  这是柳隐昨夜即兴写的一篇“汉赋”,题为《寒梅赋》,很普通的一个名字。

  文章很长,开头是这样写的:

  时惟玄律,节届严凝。

  朔风振野,六霙蔽空。

  览四时之代谢,嗟百卉之凋零。

  枯荷委波,折苇惊蓬。

  菊残金谷,兰悴幽丛。

  惟兹嘉木,独标殊容。

  孕坤灵之淑气,禀乾德之贞风。

  ……

  总之,就是很直率的表达了其他花朵严寒凋谢,唯有梅花不惧风雪的高洁可贵,然后以物喻人,暗示自己跟梅花一样,不会被外界的风雪所干扰。

  只是在此赋的最后,表示待到“春暖花开”,梅花才会“自落”,化作春泥。

  这就是在暗示,刘禅的诏书来了,之前拼死都不凋谢的梅花,就会凋谢。

  如果不是这两年熟悉了一下古诗词,石守信几乎都要看不懂柳隐到底想说什么。

  这种文化人,理解他们文章的表面意思很容易,难的是他们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意思!

  比如说刘钦这个大老粗,就没看懂柳隐写这篇文章是干啥的,什么梅花不惧风雪的,简直无病呻吟!

  “石监军,柳隐写这篇《寒梅赋》,就是为了跟我们说,他一定要等到刘禅的诏书才会投降?

  我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刘钦一脸莫名其妙,就差没有骂娘了。

  “确实如此,他昨日也是这么承诺的。这篇《寒梅赋》,就是柳隐给的信物。”

  石守信面带微笑说道,心中的石头已经落地了,脸上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只是……”

  刘钦顿了顿,迷惑不解的问道:“这又是何苦呢,我们又看不懂?他直接写封信承诺投降不就完事了吗?”

  “这《寒梅赋》我们看不懂,但是大都督(钟会)看得懂啊。”

  石守信微笑说道,一语点醒梦中人!

  “啊!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石监军,您真是足智多谋啊!”

  刘钦差点没兴奋得蹦跶三尺。

  “只要派人拿着这篇《寒梅赋》,送到大都督案头,那么他就不会追究我们不攻黄金围的事情了。因为柳隐通过这篇赋已经说得很明白,他宁死不降,只等刘禅的诏书。

  大都督最喜欢跟名士结交了,看到这篇《寒梅赋》必定爱不释手,怎么可能追究责任呢。”

  石守信耐心解释道。

  刘钦这回是真的服气了,他原以为,所谓监军就是来军中找茬的,没想到石守信博学多闻,还很有手腕,许多难事到他手里,就这么顺利解决了。

  “都是小事,柳隐也不容易,我们逮着他去死磕,确实没必要。我曾经亲历阳安关的陷落,当真是出力少,功劳多。

  人和人不能比,事和事不能比。”

  石守信此刻心情很好,随意提了一嘴。

  此刻他即使是提起阳安关时的糟心事,也没有感觉很难受。因为都已经过去了,人要往前看才能进步。

  “唉,是啊,人和人不能比。”

  刘钦摇头叹息道。

  正在这时,亲兵通传有人来送信,指名道姓要交给石守信。

  刘钦一脸好奇问道:“这信专门交给石监军呀,是什么信?”

  石守信摊开双手,表示自己亦是一无所知。他和刘钦一起来到军帐外,就看到面相跟羊祜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手里捧着两个木盒子。

  都是带铜锁,缝隙封火漆,正是卫瓘当初交给他的同款!

  只不过一个盒子上写了个“钟”,另外一个写了个“邓”。

  “石监军,鄙人羊暨,羊祜是我叔父。这次朝廷让我来送信,将这两个盒子交给您。朝廷要求您将这两个盒子其中一个送到汉寿,给钟会。另外一个送到阴平,交给邓艾。

  我叔父问您有没有书信要带回家的,我返程的时候给您带到洛阳去。”

  羊暨对石守信毕恭毕敬的,显然他知道对方跟自己的叔父羊祜关系匪浅。羊暨在羊祜军中公干,自然是不可能不知道羊祜的人际关系。

  刘钦有些意外的看了石守信一眼,他也没想到这位石监军,居然跟泰山羊氏的羊祜一脉这么熟。

  石守信本想让羊暨带一封信回去给李婉,但想想自己这一趟的行程,什么汉寿啊,阴平啊,那都是前往蜀地的山地和险要关隘。

  一路奔波不在话下,更不提有钟会这种敌意满满的人。

  还是,不要让自己的夫人担心吧。

  石守信放弃了写信的念头,对羊暨温言问道:“羊公到褒斜道了么?要不然不会让你来送信。”

  听到这话,羊暨赞叹道:“叔父说石监军智勇双全料事如神,今日一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确实如石监军所说,叔父担任中领军,已经带着一万禁军屯扎褒斜道。另有贾充带一万禁军屯扎傥骆道。”

  果然,司马昭对钟会已经深度防范!堵住两条路,即便是伐蜀大军反叛,也进不了关中。

  即便是在蜀地造反成功,大概也要学诸葛亮一次次北伐。

  石守信不动声色点点头,对羊暨说道:“我写一封回执,盖上印信,你带回去向大将军复命吧。”

  羊暨点点头,对石守信作揖行礼,非常客气。

  天龙人嘛,对有本事的人总会多一些尊敬的。但这不代表他们碰到其他看不上眼的人,也会这么客气。

  等写完回执交给羊暨,对方已经离开大营后,石守信的脸色这才阴沉下来,只是没有任何过激的举动。

  这种木盒子的出现,意味着送的是重要信件。上次自己顺利把信送到长安,这次司马昭也是如法炮制。

  好用的人就往死里用,自身无足轻重又徒之奈何。除了无能狂怒外,石守信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许久之后,他才平复了心情,卸掉了戾气。

  石守信看着桌案上摆着的两个木盒子,还是老规矩,先拆盒子后看信!

  石守信取出工具,先拆钟会的盒子,里面有一封司马昭的亲笔信。内容也不复杂,说的是暂时同意钟会不收兵的请求,但是希望他能够主动一些,寻找蜀军的破绽。

  其他的都是朝廷的委任状,给钟会加官进爵的文书。

  石守信脑中瞬间闪过几个字:郑伯克段于鄢!

  他将信件誊抄了一份,封好第一个盒子,然后拆第二个盒子,这是送给邓艾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盒子里就一封书信,空空如也,不像是钟会那个盒子里面塞得满满当当。

  这也是司马昭的“亲笔信”(盖上了私人印信),在信中司马昭呵斥了邓艾一番,询问他为什么没有把姜维拦住,以至于现在姜维跑剑阁去,把钟会军前进的道路给挡住了。

  斥责了邓艾之后,司马昭又命令他带兵返回沓中,让诸葛绪的兵马接管阴平,不要再瞎折腾了。

  简单的说,就是司马昭在表达了对邓艾用兵的不满之后,让他不要浪费时间钱粮,先撤回去再说吧!

  也就是让邓艾回沓中洗了睡!

  其间厚此薄彼之意,已经无须多说,跃然于纸上。

  “邓艾看了这封信,更不会把钟会当回事了,嫉妒会让人面目全非的。”

  石守信叹了口气,大致猜出司马昭到底想干什么了。

  这位坐镇长安督战的大将军啊,就是害怕钟会联合邓艾一起割据蜀地,所以必须在他们之间制造“不共戴天”的矛盾!

  捧钟会而贬邓艾,在拉傻子入坑的同时捧杀老硬币。

  这一手拉踩玩得无甚稀奇,当事人却很难从局里跳出来。

  石守信啧啧感慨,随后继续誊抄书信,还愿木盒。

  办完这一切后,石守信收拾好一切走出军帐,就看到孟观正在无聊的拿着一根草筋斗蛐蛐。他看到石守信出来了,连忙起身站好,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你辛苦一趟,和我一起去一趟汉寿。”

  石守信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汉寿是刘备起的名字,原名葭萌,即包括葭萌关在内的周边一系列地盘,比一般的关隘要富裕不少,本地有一定的产出。

  如今钟会正是屯扎于汉寿,跟姜维于剑阁对垒。

  “石监军,大将军看您送信稳妥,就把您往死里用啊,太欺负人了。”

  孟观愤愤不平说道。

  “世道难道不就是这样的吗,有什么好抱怨的?”

  石守信瞪了孟观一眼,转身就去整理行装。

  刘钦在一旁看得心塞,却是不好多说什么。石守信苦是苦一点,但他岳父是御史中丞李胤,还跟羊氏的人相熟,别人前程好着呢。劳碌都是有回报的。

  刘钦有些自怨自艾,他这个无依无靠的小角色,还真没资格同情石守信。说不定拿下的战功会被权贵分润,将来不知道要摸爬滚打多少年才能出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魏晋不服周,魏晋不服周最新章节,魏晋不服周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