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焱辰闭了闭眼,指尖微微摩挲着扶手上的龙纹,片刻后,他睁开双眼,淡声道:“不用。”
他缓缓抬起手,示意两旁的宫人后退,随后,微微俯身,以手支撑着轮椅两侧的扶手,猛然用力。
一瞬间,群臣皆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萧焱辰竟凭借着上半身的力量,硬生生地从轮椅上撑起,他的双腿虽已失去知觉,但他强行用臂力撑着台阶的扶手,拖动身体,寸寸攀登。
每一步,都像是以血肉之躯生生碾过碎玉,痛苦撕裂着他的神经,但他神色却依旧沉稳,面无表情,任由掌心磨破,鲜血浸透龙袍的衣袖。
百官跪伏在地,皆是震惊不已,太监内侍更是看得心惊胆战,恨不得上前搀扶,可无人敢动。
萧焱辰的目光沉静无波,仿佛这一切不过寻常,他缓缓而坚定地,爬上属于他的帝王之位。
终于,他抵达龙椅之前,缓缓坐下,衣袖染血,面色苍白,却依旧气度非凡。
御史大臣颤着声音朗声道:“请陛下受玉玺,承天命!”
沈贵妃亲手捧着传国玉玺,缓步走上台阶,将其奉于萧焱辰面前。
萧焱辰伸出手,稳稳地接过,手指摩挲着那沉甸甸的印玺,眼神深邃如海,最终,他缓缓地,将玉玺按入金案之上。
“即日起,改元——昭宁。”
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响彻金銮殿,宛若宣告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群臣齐声高呼:“昭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宫外,万人齐声呐喊,举国欢庆。
然而,在这举国同庆的时刻,在这所有人都为他而欢呼的时候,萧焱辰的目光却缓缓落在玉案上,有些走神。
萧焱辰垂下眼帘,修长的手指缓缓收紧。
他不敢让她看到自己爬上这张龙椅的模样,不敢让她看到自己的狼狈,也不敢让她因他而心疼。
他想要站起来,想要堂堂正正地走到她面前,而不是这样,以残缺的姿态,坐在这皇位之上,去迎接她。
所以,他没有邀请她。
所以,他宁愿在这万人朝拜中,独自承受这份苦楚。
他轻轻阖上眼,掌心缓缓收紧,仿佛能感受到指尖仍残留着的血痕。
晚上的宫殿,经过一天的热闹庆典,终于恢复了平静。
灯火阑珊,萧焱辰独自坐在他的宫殿内,仍然感受到身上的疲惫。
一天的盛典,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精神与体力的极限考验。
他的眼神黯淡,虽然面上依旧保持着冷静自持的模样,但那股压抑在心底的沉重感让他倍感疲惫。
夜深了,他重新坐回轮椅,眼前的桌案上摆放着各种文件和奏章,然而他根本没有心思去理会。
他的目光落在铜镜上,忍不住伸手拿了过来。
镜面开始泛起光波,顾晴的身影渐渐浮现。
她穿着一身简单的衣裙,脸上带着丝凝重,但看到萧焱辰时,眸色顿时亮了起来。
“焱辰,登基大典顺利吗?”她的声音透过铜镜传来。
萧焱辰抬眼看了她一眼,勉强扬起一丝笑意:“嗯,很顺利。”
他说这话时语气有些淡淡的,眼底的疲惫无法掩饰。
顾晴凝视着他,察觉到他语气中的疏离和困倦,心里不由得一沉。
她收起一抹失落,说道:“你看起来很累,若是太困就早点休息吧,身体要紧。”
萧焱辰微微垂下眸子,似乎有些心事。
他低声回应:“嗯,累了,很多事情要处理,我今天的体力透支得厉害。”
顾晴看着他那疲惫的面容,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她知道古代的登基大典不会简单,繁琐的仪式一定是让萧焱辰疲惫不堪。
但萧焱辰表现出来的疏离感,又让她隐隐不安。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顾晴忍不住开口问道。
萧焱辰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淡淡地说道。
“没有什么,放心吧。只是今天太累了,明天会好些。”
顾晴的心情并没有萧焱辰的这句解释而安心,反而让她更加不安。
但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笑着道:“登基大典应该很累人,今天早点休息。明天再聊。”
萧焱辰笑着点了点头,结束了对话。
顾晴坐在她自己的房间内,目光凝视着铜镜。
她感受到心底的一丝不安。
这段时间与萧焱辰的联系逐渐变得短暂,每次对话都很匆忙,而他每次都用“忙”作为借口。
她知道,萧焱辰一定有心事,但他不愿意说,她也不想强人所难。
顾晴深吸了一口气,拿起桌上的一叠文件。
她这几日找了不少治疗萧焱辰腿的方法。
老道长是隐士高人,他说没有办法治好萧焱辰的腿,那么中医应该是没有办法了。
于是,她决定尝试西医。
西医虽然对治疗病症和创伤有较好疗效,但萧焱辰的腿,不知伤的具体情况,是否能恢复,还需要做详细的检查。
她从一堆资料里找到了一位可以治疗瘫痪的著名专家,准备预约专家进行精密检查。
作为新帝,登基大典后会有很多繁杂的事务需要他去处理,想要找到合适的时间让他过来配合检查,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别说是检查了,萧焱辰忙到和她聊天的时间也没有多少。
但关系到他的腿,顾晴还是打算在下次聊天时提起检查的事情。
而另一边的萧焱辰的确也很忙。
新帝萧焱辰的登基大典后,整个朝廷进入了空前的重整期。
萧焱辰深知,自己必须要迅速巩固权力,整顿朝堂,清除一切可能的威胁。
萧焱辰首先着手的,是李钟书的父亲冤屈一事。
李钟书的父亲曾是老皇帝的重要谋士,因旧朝变故而被诬陷谋反,致使家族蒙冤,甚至被削去官职。
如今,李钟书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仅恢复了父亲的名誉,还大力提升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父亲若在天有知,也会因今日的决定而安慰。”李钟书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和悲痛。
他一直未能为父亲报仇,如今终于可以为父亲清除冤屈,重振家族。
萧焱辰静静地看着他,语气平稳:“你所承受的痛苦,朕了解。现在,你有机会去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他缓缓抬起手,示意两旁的宫人后退,随后,微微俯身,以手支撑着轮椅两侧的扶手,猛然用力。
一瞬间,群臣皆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萧焱辰竟凭借着上半身的力量,硬生生地从轮椅上撑起,他的双腿虽已失去知觉,但他强行用臂力撑着台阶的扶手,拖动身体,寸寸攀登。
每一步,都像是以血肉之躯生生碾过碎玉,痛苦撕裂着他的神经,但他神色却依旧沉稳,面无表情,任由掌心磨破,鲜血浸透龙袍的衣袖。
百官跪伏在地,皆是震惊不已,太监内侍更是看得心惊胆战,恨不得上前搀扶,可无人敢动。
萧焱辰的目光沉静无波,仿佛这一切不过寻常,他缓缓而坚定地,爬上属于他的帝王之位。
终于,他抵达龙椅之前,缓缓坐下,衣袖染血,面色苍白,却依旧气度非凡。
御史大臣颤着声音朗声道:“请陛下受玉玺,承天命!”
沈贵妃亲手捧着传国玉玺,缓步走上台阶,将其奉于萧焱辰面前。
萧焱辰伸出手,稳稳地接过,手指摩挲着那沉甸甸的印玺,眼神深邃如海,最终,他缓缓地,将玉玺按入金案之上。
“即日起,改元——昭宁。”
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响彻金銮殿,宛若宣告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群臣齐声高呼:“昭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宫外,万人齐声呐喊,举国欢庆。
然而,在这举国同庆的时刻,在这所有人都为他而欢呼的时候,萧焱辰的目光却缓缓落在玉案上,有些走神。
萧焱辰垂下眼帘,修长的手指缓缓收紧。
他不敢让她看到自己爬上这张龙椅的模样,不敢让她看到自己的狼狈,也不敢让她因他而心疼。
他想要站起来,想要堂堂正正地走到她面前,而不是这样,以残缺的姿态,坐在这皇位之上,去迎接她。
所以,他没有邀请她。
所以,他宁愿在这万人朝拜中,独自承受这份苦楚。
他轻轻阖上眼,掌心缓缓收紧,仿佛能感受到指尖仍残留着的血痕。
晚上的宫殿,经过一天的热闹庆典,终于恢复了平静。
灯火阑珊,萧焱辰独自坐在他的宫殿内,仍然感受到身上的疲惫。
一天的盛典,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精神与体力的极限考验。
他的眼神黯淡,虽然面上依旧保持着冷静自持的模样,但那股压抑在心底的沉重感让他倍感疲惫。
夜深了,他重新坐回轮椅,眼前的桌案上摆放着各种文件和奏章,然而他根本没有心思去理会。
他的目光落在铜镜上,忍不住伸手拿了过来。
镜面开始泛起光波,顾晴的身影渐渐浮现。
她穿着一身简单的衣裙,脸上带着丝凝重,但看到萧焱辰时,眸色顿时亮了起来。
“焱辰,登基大典顺利吗?”她的声音透过铜镜传来。
萧焱辰抬眼看了她一眼,勉强扬起一丝笑意:“嗯,很顺利。”
他说这话时语气有些淡淡的,眼底的疲惫无法掩饰。
顾晴凝视着他,察觉到他语气中的疏离和困倦,心里不由得一沉。
她收起一抹失落,说道:“你看起来很累,若是太困就早点休息吧,身体要紧。”
萧焱辰微微垂下眸子,似乎有些心事。
他低声回应:“嗯,累了,很多事情要处理,我今天的体力透支得厉害。”
顾晴看着他那疲惫的面容,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她知道古代的登基大典不会简单,繁琐的仪式一定是让萧焱辰疲惫不堪。
但萧焱辰表现出来的疏离感,又让她隐隐不安。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顾晴忍不住开口问道。
萧焱辰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他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淡淡地说道。
“没有什么,放心吧。只是今天太累了,明天会好些。”
顾晴的心情并没有萧焱辰的这句解释而安心,反而让她更加不安。
但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轻笑着道:“登基大典应该很累人,今天早点休息。明天再聊。”
萧焱辰笑着点了点头,结束了对话。
顾晴坐在她自己的房间内,目光凝视着铜镜。
她感受到心底的一丝不安。
这段时间与萧焱辰的联系逐渐变得短暂,每次对话都很匆忙,而他每次都用“忙”作为借口。
她知道,萧焱辰一定有心事,但他不愿意说,她也不想强人所难。
顾晴深吸了一口气,拿起桌上的一叠文件。
她这几日找了不少治疗萧焱辰腿的方法。
老道长是隐士高人,他说没有办法治好萧焱辰的腿,那么中医应该是没有办法了。
于是,她决定尝试西医。
西医虽然对治疗病症和创伤有较好疗效,但萧焱辰的腿,不知伤的具体情况,是否能恢复,还需要做详细的检查。
她从一堆资料里找到了一位可以治疗瘫痪的著名专家,准备预约专家进行精密检查。
作为新帝,登基大典后会有很多繁杂的事务需要他去处理,想要找到合适的时间让他过来配合检查,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别说是检查了,萧焱辰忙到和她聊天的时间也没有多少。
但关系到他的腿,顾晴还是打算在下次聊天时提起检查的事情。
而另一边的萧焱辰的确也很忙。
新帝萧焱辰的登基大典后,整个朝廷进入了空前的重整期。
萧焱辰深知,自己必须要迅速巩固权力,整顿朝堂,清除一切可能的威胁。
萧焱辰首先着手的,是李钟书的父亲冤屈一事。
李钟书的父亲曾是老皇帝的重要谋士,因旧朝变故而被诬陷谋反,致使家族蒙冤,甚至被削去官职。
如今,李钟书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仅恢复了父亲的名誉,还大力提升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父亲若在天有知,也会因今日的决定而安慰。”李钟书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和悲痛。
他一直未能为父亲报仇,如今终于可以为父亲清除冤屈,重振家族。
萧焱辰静静地看着他,语气平稳:“你所承受的痛苦,朕了解。现在,你有机会去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铜镜通古今,我成了落魄皇子的神女,铜镜通古今,我成了落魄皇子的神女最新章节,铜镜通古今,我成了落魄皇子的神女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铜镜通古今,我成了落魄皇子的神女,铜镜通古今,我成了落魄皇子的神女最新章节,铜镜通古今,我成了落魄皇子的神女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