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云昭的无所事事也只是片刻,因为信卒仍旧是源源不断的。
陈超誊抄圣旨去了,云昭只能连他那一份也代劳,领下不少军部的信件。
万幸云昭是个能干活的,尽管信件很多,但也不算太难。
毕竟,木匠坊的虽然是粗活但也繁复异常,别说木头的尺寸,就连工具的尺寸,使用的顺序都各不相同。
云昭早被木匠坊训练出来了。
故而只是给信件分门别类做标记,倒也不算太难。
就在她一人顶四人,疯狂接信做标注时,面前又有信卒无声到来。
云昭头也不抬开口:“劳烦阁下谅解,左边军务右边私务,请将信笺分门别类放下即可,在下会尽快处理。”
一个人处理百八十份信件,实在是分身乏术,云昭也只能将初步分拣的活交于信卒自己了。
结果眼前的人却没有动,甚至还拎起已经初步分拣好的信件左右打量。
云昭皱眉,刚想呵斥这人大胆,主家的信件都敢乱翻,结果抬头便看到了玉昆。
玉昆穿的是暗花锦袍,比起昨日今日更为华丽些。
想来是在衙署常穿的衣物,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玉昆竟然出现在这里。
平日可都是有专人给玉公送机要的。
云昭回过神连忙冲他作揖颔首:“拜见玉公。”
这话让在后面桌案埋头誊抄的陈超条件反射地抬头,看清来的确实是玉昆,他也仓皇出来行礼。
“拜见玉公。”
相较于昨日,今天的玉昆脸色特别难看,隔着十万里也能感受到他那窒息的气场,更别说这么近的距离。
两人作揖行礼后,不约而同垂眸,绝不当这开口的人。
不过玉昆也没让他们等太久,一字一顿开口。
“宫里来了诏书?”
“呃,是。”陈超反应过来,连忙把誊抄的诏书双手捧到玉昆面前。
玉昆迅速浏览,脸色越来越黑,“他怎么敢!”
说完玉昆将圣旨摔回桌案,拂袖而去。
云昭和陈超默默对视一眼。
“什么意思……玉……大郎君受今上赏识点官不应该值得高兴吗?”
陈超默默摇头:“若是玉公点的官,自然高兴。但现在点官的是今上……”
陈超说一半自觉闭嘴。
云昭不由凑过去:“难道是今上点的官很小?”
“秘书郎,六品。”
“明白了,难怪玉公会脸黑。”云昭恍然大悟,都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放眼住在集贤坊的士族,凡是入朝为官的哪个不是三品以上。
今上给了个六品秘书郎玉澄,可不就相当于兄长在玉府的文书郎活计么。
玉澄可是玉昆作为接班人培养的,好不容易入仕却安排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小官,确实侮辱人了。
“你又错了。”陈超摇摇头:“秘书郎虽是六品,却掌管皇家书册典籍,最重要的是这个位置距离参与诏令起草,宫廷机要拟定的中书侍郎仅一步之遥,地位非常崇高。”
云昭对官职品阶以及职责确实不太了解。
陈超说,她便认真听,全当学习新领域的知识了。
“之前谢家郎君也是先当的文书郎,半年后就当中书侍郎了。”
“明白了,秘书郎是士族子弟入仕的跳板,他们干的也不是文书活计,而是为当中书侍郎甚至中书监而做准备。”
“正是。”
“那玉公为何不高兴?”云昭越发不明白了。
“你可知平时给士族子弟评品级,安排入仕的是谁?”
云昭摇头,市井可没这些故事。
“是玉公。”
“?”云昭瞪大了眼睛。
“朝廷官员三品以上基本都是玉公定的,而且不用经过今上,一般是在玉公的宴席上就会拟定入仕子弟,而后吏部拟定诏书才让今上过目。”
言下之意,呈给陛下的就已经是结果,他只能过目,却无权再更改。
今天,祈王却没有经过玉昆同意,便让玉澄入仕。
看着像是恩宠,实际上却是夺权。
毕竟,玉澄不从便是藐视今上,若是从了以后今上既然能钦点朝臣,那玉公还有何用?
云昭恍然大悟,终于知道玉公为何生气!
“这下明白了吧?”陈超看了云樾一眼:“仕途可没那么简单,并非有才情就行,你啊还有得学呢。”
“多谢前辈指教。”云昭心服口服地作揖。
陈超点头,一派从容。
不过看到那被摔在桌案的圣旨,他又面露苦色。
大郎君入仕是高兴了,但玉公却不高兴了。
这份诏书他该抄,还是不抄啊?
云昭默默转身,留深谙仕途之道的前辈,慢慢苦恼吧。
……
另一边,玉昆大步流星地赶到花厅。
正好看到玉澄正高兴地给周公公加茶的画面。
堂堂士族子弟,玉氏未来家主,竟然给太监倒茶!
玉澄的脸更黑了:“你在做什么!”
“诶,玉公回来了。”周公公连忙放下茶盏恭敬行礼。
玉澄没意识到玉昆恼怒,此时的他正为仕途有着落而兴奋。
玉澄两步走到了玉昆身边,朗声开口。
“父亲,儿子不负期望,终于能入朝为您一块分担了。”
“啪!”
玉昆响亮的巴掌捆到了玉澄的脸上。
玉澄当即懵了,就连周公公也惊愕地站了起来。
玉昆无视众人,只冷眼看着玉澄:“我不是让你好好读书么,你着急什么!”
玉澄的脸苍白如纸,眸光闪动满是委屈与不甘,藏在袖子里的手也紧紧握成拳头。
此时,厅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唯有身后的华彰公主闲适地拨弄了一下杯盏,发出脆响:“家主这是在做什么,孩子已经长大,当着外人的面如此责罚,让他有何颜面再见外人。”
“如此眼浅沉不住气,出去也只是丢人现眼。”玉昆的声音非常冷。
“那怎么办,诏书是我向陛下讨的,宣都宣了总不能收回吧?”华彰公主静静地望向他。
玉昆皱眉:“公主,事关朝堂社稷,你又何苦横插一足。”
“你看到的是朝堂,我看到的却是家事,作为母亲的看着满腹才华的孩子在家中蒙尘,可不得操心给他谋一份差么。”
玉昆与公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周公公尴尬赔笑,谁都得罪不起,末了只能尽量隐去身形,明哲保身。
陈超誊抄圣旨去了,云昭只能连他那一份也代劳,领下不少军部的信件。
万幸云昭是个能干活的,尽管信件很多,但也不算太难。
毕竟,木匠坊的虽然是粗活但也繁复异常,别说木头的尺寸,就连工具的尺寸,使用的顺序都各不相同。
云昭早被木匠坊训练出来了。
故而只是给信件分门别类做标记,倒也不算太难。
就在她一人顶四人,疯狂接信做标注时,面前又有信卒无声到来。
云昭头也不抬开口:“劳烦阁下谅解,左边军务右边私务,请将信笺分门别类放下即可,在下会尽快处理。”
一个人处理百八十份信件,实在是分身乏术,云昭也只能将初步分拣的活交于信卒自己了。
结果眼前的人却没有动,甚至还拎起已经初步分拣好的信件左右打量。
云昭皱眉,刚想呵斥这人大胆,主家的信件都敢乱翻,结果抬头便看到了玉昆。
玉昆穿的是暗花锦袍,比起昨日今日更为华丽些。
想来是在衙署常穿的衣物,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玉昆竟然出现在这里。
平日可都是有专人给玉公送机要的。
云昭回过神连忙冲他作揖颔首:“拜见玉公。”
这话让在后面桌案埋头誊抄的陈超条件反射地抬头,看清来的确实是玉昆,他也仓皇出来行礼。
“拜见玉公。”
相较于昨日,今天的玉昆脸色特别难看,隔着十万里也能感受到他那窒息的气场,更别说这么近的距离。
两人作揖行礼后,不约而同垂眸,绝不当这开口的人。
不过玉昆也没让他们等太久,一字一顿开口。
“宫里来了诏书?”
“呃,是。”陈超反应过来,连忙把誊抄的诏书双手捧到玉昆面前。
玉昆迅速浏览,脸色越来越黑,“他怎么敢!”
说完玉昆将圣旨摔回桌案,拂袖而去。
云昭和陈超默默对视一眼。
“什么意思……玉……大郎君受今上赏识点官不应该值得高兴吗?”
陈超默默摇头:“若是玉公点的官,自然高兴。但现在点官的是今上……”
陈超说一半自觉闭嘴。
云昭不由凑过去:“难道是今上点的官很小?”
“秘书郎,六品。”
“明白了,难怪玉公会脸黑。”云昭恍然大悟,都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放眼住在集贤坊的士族,凡是入朝为官的哪个不是三品以上。
今上给了个六品秘书郎玉澄,可不就相当于兄长在玉府的文书郎活计么。
玉澄可是玉昆作为接班人培养的,好不容易入仕却安排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小官,确实侮辱人了。
“你又错了。”陈超摇摇头:“秘书郎虽是六品,却掌管皇家书册典籍,最重要的是这个位置距离参与诏令起草,宫廷机要拟定的中书侍郎仅一步之遥,地位非常崇高。”
云昭对官职品阶以及职责确实不太了解。
陈超说,她便认真听,全当学习新领域的知识了。
“之前谢家郎君也是先当的文书郎,半年后就当中书侍郎了。”
“明白了,秘书郎是士族子弟入仕的跳板,他们干的也不是文书活计,而是为当中书侍郎甚至中书监而做准备。”
“正是。”
“那玉公为何不高兴?”云昭越发不明白了。
“你可知平时给士族子弟评品级,安排入仕的是谁?”
云昭摇头,市井可没这些故事。
“是玉公。”
“?”云昭瞪大了眼睛。
“朝廷官员三品以上基本都是玉公定的,而且不用经过今上,一般是在玉公的宴席上就会拟定入仕子弟,而后吏部拟定诏书才让今上过目。”
言下之意,呈给陛下的就已经是结果,他只能过目,却无权再更改。
今天,祈王却没有经过玉昆同意,便让玉澄入仕。
看着像是恩宠,实际上却是夺权。
毕竟,玉澄不从便是藐视今上,若是从了以后今上既然能钦点朝臣,那玉公还有何用?
云昭恍然大悟,终于知道玉公为何生气!
“这下明白了吧?”陈超看了云樾一眼:“仕途可没那么简单,并非有才情就行,你啊还有得学呢。”
“多谢前辈指教。”云昭心服口服地作揖。
陈超点头,一派从容。
不过看到那被摔在桌案的圣旨,他又面露苦色。
大郎君入仕是高兴了,但玉公却不高兴了。
这份诏书他该抄,还是不抄啊?
云昭默默转身,留深谙仕途之道的前辈,慢慢苦恼吧。
……
另一边,玉昆大步流星地赶到花厅。
正好看到玉澄正高兴地给周公公加茶的画面。
堂堂士族子弟,玉氏未来家主,竟然给太监倒茶!
玉澄的脸更黑了:“你在做什么!”
“诶,玉公回来了。”周公公连忙放下茶盏恭敬行礼。
玉澄没意识到玉昆恼怒,此时的他正为仕途有着落而兴奋。
玉澄两步走到了玉昆身边,朗声开口。
“父亲,儿子不负期望,终于能入朝为您一块分担了。”
“啪!”
玉昆响亮的巴掌捆到了玉澄的脸上。
玉澄当即懵了,就连周公公也惊愕地站了起来。
玉昆无视众人,只冷眼看着玉澄:“我不是让你好好读书么,你着急什么!”
玉澄的脸苍白如纸,眸光闪动满是委屈与不甘,藏在袖子里的手也紧紧握成拳头。
此时,厅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唯有身后的华彰公主闲适地拨弄了一下杯盏,发出脆响:“家主这是在做什么,孩子已经长大,当着外人的面如此责罚,让他有何颜面再见外人。”
“如此眼浅沉不住气,出去也只是丢人现眼。”玉昆的声音非常冷。
“那怎么办,诏书是我向陛下讨的,宣都宣了总不能收回吧?”华彰公主静静地望向他。
玉昆皱眉:“公主,事关朝堂社稷,你又何苦横插一足。”
“你看到的是朝堂,我看到的却是家事,作为母亲的看着满腹才华的孩子在家中蒙尘,可不得操心给他谋一份差么。”
玉昆与公主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周公公尴尬赔笑,谁都得罪不起,末了只能尽量隐去身形,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