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大理南部的暑气像一床浸透了汗水的棉被,沉甸甸地压在青石板路上。上官轩烨勒住缰绳,指尖捻碎了一片被马蹄扬起的枯叶,目光越过层层叠叠的茶林,落在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上。
“爹,翻过前面那道山梁,该就是葵花岭了吧?” 上官锦晨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也难掩连日赶路的疲惫。他座下的白马打了个响鼻,前蹄在地上刨出浅浅的坑,蹄铁与石子摩擦的脆响在寂静的山道上格外清晰。
上官轩烨嗯了一声,抬手解开腰间的水囊。银质的水囊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映出他鬓角新添的几缕白霜。“十五年了,不知那片葵花还在不在。” 他仰头饮尽水囊里最后一口凉茶,喉结滚动的弧度里藏着太多未说出口的往事。
十五年前,也是这样一个蝉鸣聒噪的盛夏。上官轩烨最后一次见到慕容追风时,对方正站在漫山遍野的葵花海里,玄色衣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手里把玩着一枚沾着露水的葵花籽。那时的慕容追风眼尾还没有如今这般深刻的纹路,笑起来会露出两颗尖尖的犬齿,像头桀骜不驯的野狼。
“轩烨,记住,若有朝一日江湖大乱,带着孩子往南走。” 慕容追风将一个青铜铸的葵花令牌塞进他手心,令牌上的纹路硌得掌心生疼,“到了葵花岭,就找开得最盛的那株金边葵花,我在那里等你。”
马蹄声在踏入葵花岭地界时忽然变得迟缓。漫山遍野的向日葵像是接到了无声的指令,齐刷刷地朝着太阳转动花盘,金黄的花瓣在风中掀起层层波浪,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花香,却又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上官锦晨忽然勒住马,腰间的佩剑 “噌” 地弹出半寸,剑鞘上镶嵌的蓝宝石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寒光。“爹,你闻。”
上官轩烨早已翻身下马,指尖捏着一片沾着暗红污渍的葵花叶。那污渍已经干涸发黑,边缘却还残留着诡异的粘稠感。他将叶片凑到鼻尖轻嗅,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是血,而且是刚留下的。”
话音未落,左侧的葵花田里突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上官锦晨的佩剑已如白蛇出洞,剑光在金黄的花海中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但他的剑在半空中骤然停住 —— 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正蜷缩在花茎间,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破布包,一双大眼睛里盛满了惊恐。
“别杀我!” 少年的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怀里的布包却抱得更紧了,“我什么都没看见!”
上官轩烨示意儿子收剑,缓步上前蹲下身。少年约莫十三四岁,脸上沾着泥土和血污,裸露的胳膊上有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我们不是坏人。” 上官轩烨的声音放得柔和,“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少年怯生生地掀开怀里的破布包,里面是几颗干瘪的野果和半块啃剩的麦饼。“三天前,来了一群黑衣人。”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他们杀了守岭的张爷爷,还把岭上的人都绑走了…… 我躲在葵花地里,才没被发现。”
上官锦晨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剑柄,指节泛白。他记得小时候听父亲说过,葵花岭的村民都是慕容追风的故人,世代守护着这片花海。
“那些黑衣人长什么样?” 上官轩烨追问,指尖轻轻拂过少年胳膊上的伤口,那伤口边缘泛着淡淡的青黑色,不像是普通刀剑所伤。
“他们都戴着青铜面具,” 少年的声音突然拔高,又猛地压低,“面具上…… 刻着葵花。”
上官轩烨的心猛地一沉。青铜葵花面具,那是十五年前血洗武林的 “残阳教” 的标志。当年他与慕容追风联手,好不容易才将这个邪教覆灭,难道还有余孽未除?
“爹,我们得赶紧找到慕容前辈。” 上官锦晨的声音里带着焦急,目光扫过漫无边际的葵花田,“说不定他已经……”
“住口!” 上官轩烨厉声打断儿子,声音里却透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他知道儿子想说什么,但他不愿意相信那个曾与自己背靠背浴血奋战的男人会出事。
夕阳西下时,他们终于在葵花岭深处找到了那株金边葵花。与周围的向日葵不同,这株葵花的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光,即使在暮色中也格外醒目。花下立着一块无字石碑,碑前的泥土上,插着一支玄色的发带 —— 那是慕容追风从不离身的东西。
上官轩烨伸手去拔那支发带,指尖刚触到布料,地面突然剧烈震动起来。石碑缓缓移开,露出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口,洞口两侧的石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葵花图案。
“这是……” 上官锦晨惊讶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注意到石壁上的图案似乎在流动,“爹,你看这些花纹!”
上官轩烨凑近细看,发现那些葵花图案竟是由无数细小的文字组成。“是《葵花心经》!” 他失声惊呼,这部失传已久的武林绝学,竟然藏在这种地方。
就在这时,洞口突然传来一阵衣袂破空的声响。上官轩烨迅速将儿子护在身后,长剑出鞘的瞬间,三道黑影已落在他们面前。来人都戴着青铜葵花面具,面具上的纹路在月光下泛着幽冷的光。
“上官庄主,别来无恙。” 中间的黑衣人开口,声音经过面具过滤,变得嘶哑难听,“没想到十五年了,你还敢踏入葵花岭。”
上官轩烨认出这个声音。十五年前,就是这个声音的主人,在残阳教总坛的大殿上,亲手杀了慕容追风的师妹。“鬼面老魔,你没死?”
鬼面老魔发出一阵刺耳的笑声:“托你的福,捡了条小命。今日特来请上官庄主去陪我家教主喝茶。”
“慕容追风呢?” 上官轩烨的剑尖微微颤抖,“你们把他怎么样了?”
“慕容追风?” 鬼面老魔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他早在三年前就死了。”
这句话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上官轩烨的心上。他踉跄着后退一步,长剑险些脱手。
“爹!” 上官锦晨扶住父亲,怒视着鬼面老魔,“你胡说!”
“是不是胡说,你们很快就知道了。” 鬼面老魔抬手一挥,周围的葵花田里突然冒出数十名黑衣人,将洞口团团围住,“拿下他们!”
上官轩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剧痛。他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必须带着儿子冲出重围。“锦晨,跟紧我!”
剑光与黑影在金黄的葵花田里交织,花瓣被剑气震得漫天飞舞,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与血腥味。上官轩烨的 “流云剑法” 已练至化境,剑影如行云流水,每一招都带着凌厉的杀意。上官锦晨的 “破晓十三式” 虽然稍显稚嫩,却也出手狠辣,配合着父亲的招式,竟也抵挡了许久。
但黑衣人越来越多,上官轩烨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就在他被三名黑衣人缠住,眼看就要被擒时,一道玄色身影突然从洞口跃出,掌风凌厉如刀,瞬间将围攻的黑衣人击退数丈。
“慕容前辈!” 上官锦晨惊喜地喊道。
来人正是慕容追风。他比十五年前苍老了许多,眼角的皱纹深刻如刀刻,两鬓也染了霜白,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轩烨,你还是这么莽撞。” 他的声音带着笑意,却难掩疲惫。
上官轩烨看着眼前的故人,喉咙突然哽住,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
慕容追风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转向鬼面老魔:“老东西,欺负我轩烨兄,问过我了吗?”
鬼面老魔见到慕容追风,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狰狞的笑容:“慕容教主,你果然还活着。教主说了,只要你肯交出《葵花心经》,之前的恩怨一笔勾销。”
“教主?” 慕容追风挑眉,“你们又立了新教主?”
“哼,说出来怕吓着你。” 鬼面老魔阴恻恻地说,“我们新教主,可是慕容大侠的老熟人。”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黑衣人听到笛声,突然纷纷后退,让出一条通路。一个白衣女子缓步走来,手里握着一支玉笛,脸上蒙着白纱,只露出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睛。
“是你?” 慕容追风看到女子,瞳孔骤然收缩。
女子停下脚步,摘下脸上的白纱,露出一张与慕容追风有七分相似的脸庞。“师兄,好久不见。” 她的声音轻柔动听,眼神却冰冷如霜,“当年你亲手把我推下悬崖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今日?”
上官轩烨这才明白,原来当年慕容追风并没有杀了自己的师妹,而是将她藏了起来。难怪残阳教会卷土重来,原来是有了新的领导者。
“灵素,当年的事……” 慕容追风的声音里带着愧疚。
“不必解释。” 灵素打断他,举起手中的玉笛,“今日我要替死去的教众报仇,也要拿回属于我的东西。”
玉笛发出刺耳的尖啸,周围的葵花突然疯狂地转动起来,花盘里射出无数细小的银针。上官轩烨迅速挥剑格挡,却见那些银针在空中突然转弯,朝着慕容追风飞去。
“小心!” 上官轩烨飞身挡在慕容追风面前,长剑舞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银针撞在剑身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
就在这混乱之际,灵素突然出手,玉笛直取慕容追风的咽喉。慕容追风似乎愣住了,竟不闪不避。眼看玉笛就要刺中他,上官锦晨突然从侧面冲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这一击。
“噗嗤” 一声,玉笛没入上官锦晨的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白衣。
“锦晨!” 上官轩烨目眦欲裂,长剑脱手飞出,直取灵素眉心。
灵素侧身躲过,却被剑气划伤了脸颊。她看着自己手腕上滴落的鲜血,突然发出一阵凄厉的笑声:“你们都护着他!就像当年一样!”
她猛地拔出玉笛,上官锦晨痛呼一声,倒在地上。慕容追风趁机出手,点了灵素的穴道。
“师兄,你终究还是不肯杀我。” 灵素瘫坐在地上,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可你知不知道,这些年我受了多少苦?”
慕容追风蹲下身,看着自己的师妹,眼中满是痛苦:“当年我不杀你,是希望你能改过自新。没想到……”
“没想到我会重振残阳教?” 灵素冷笑,“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若不是你把《葵花心经》藏起来,若不是你不肯跟我一起统领武林,我怎会落到这般田地?”
上官轩烨抱着受伤的儿子,听到这里终于明白,原来这场纷争的根源,竟是一部失传的武功秘籍。他看着慕容追风,忽然觉得这个认识了几十年的兄弟,其实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
“灵素,你可知《葵花心经》的真正秘密?” 慕容追风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这根本不是什么武林绝学,而是记录着残阳教创始人罪行的账本。当年我之所以要藏起来,是不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秘密。”
灵素愣住了,接过小册子翻看,脸色越来越苍白。原来自己一直追求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真相。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南诏国大理官府接到报案,前来缉拿残阳教余孽。灵素看着越来越近的官兵,突然对慕容追风说:“师兄,替我好好照顾那些被我掳来的村民。” 说完,她猛地撞向旁边的石壁。
“不要!” 慕容追风伸手去拉,却只抓住了一片衣角。
夕阳下,葵花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上官轩烨看着慕容追风落寞的背影,忽然明白有些恩怨,或许永远都无法化解。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儿子,又望了望漫山遍野的向日葵,轻声说:“我们该走了。”
慕容追风转过身,递给上官轩烨一个青铜令牌:“若日后江湖再有变故,凭此令牌,可随时来葵花岭找我。”
上官轩烨接过令牌,郑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次分别,或许就是永别。
“爹,翻过前面那道山梁,该就是葵花岭了吧?” 上官锦晨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也难掩连日赶路的疲惫。他座下的白马打了个响鼻,前蹄在地上刨出浅浅的坑,蹄铁与石子摩擦的脆响在寂静的山道上格外清晰。
上官轩烨嗯了一声,抬手解开腰间的水囊。银质的水囊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映出他鬓角新添的几缕白霜。“十五年了,不知那片葵花还在不在。” 他仰头饮尽水囊里最后一口凉茶,喉结滚动的弧度里藏着太多未说出口的往事。
十五年前,也是这样一个蝉鸣聒噪的盛夏。上官轩烨最后一次见到慕容追风时,对方正站在漫山遍野的葵花海里,玄色衣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手里把玩着一枚沾着露水的葵花籽。那时的慕容追风眼尾还没有如今这般深刻的纹路,笑起来会露出两颗尖尖的犬齿,像头桀骜不驯的野狼。
“轩烨,记住,若有朝一日江湖大乱,带着孩子往南走。” 慕容追风将一个青铜铸的葵花令牌塞进他手心,令牌上的纹路硌得掌心生疼,“到了葵花岭,就找开得最盛的那株金边葵花,我在那里等你。”
马蹄声在踏入葵花岭地界时忽然变得迟缓。漫山遍野的向日葵像是接到了无声的指令,齐刷刷地朝着太阳转动花盘,金黄的花瓣在风中掀起层层波浪,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花香,却又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上官锦晨忽然勒住马,腰间的佩剑 “噌” 地弹出半寸,剑鞘上镶嵌的蓝宝石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寒光。“爹,你闻。”
上官轩烨早已翻身下马,指尖捏着一片沾着暗红污渍的葵花叶。那污渍已经干涸发黑,边缘却还残留着诡异的粘稠感。他将叶片凑到鼻尖轻嗅,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是血,而且是刚留下的。”
话音未落,左侧的葵花田里突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上官锦晨的佩剑已如白蛇出洞,剑光在金黄的花海中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但他的剑在半空中骤然停住 —— 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正蜷缩在花茎间,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破布包,一双大眼睛里盛满了惊恐。
“别杀我!” 少年的声音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怀里的布包却抱得更紧了,“我什么都没看见!”
上官轩烨示意儿子收剑,缓步上前蹲下身。少年约莫十三四岁,脸上沾着泥土和血污,裸露的胳膊上有几道深浅不一的划痕。“我们不是坏人。” 上官轩烨的声音放得柔和,“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少年怯生生地掀开怀里的破布包,里面是几颗干瘪的野果和半块啃剩的麦饼。“三天前,来了一群黑衣人。”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他们杀了守岭的张爷爷,还把岭上的人都绑走了…… 我躲在葵花地里,才没被发现。”
上官锦晨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剑柄,指节泛白。他记得小时候听父亲说过,葵花岭的村民都是慕容追风的故人,世代守护着这片花海。
“那些黑衣人长什么样?” 上官轩烨追问,指尖轻轻拂过少年胳膊上的伤口,那伤口边缘泛着淡淡的青黑色,不像是普通刀剑所伤。
“他们都戴着青铜面具,” 少年的声音突然拔高,又猛地压低,“面具上…… 刻着葵花。”
上官轩烨的心猛地一沉。青铜葵花面具,那是十五年前血洗武林的 “残阳教” 的标志。当年他与慕容追风联手,好不容易才将这个邪教覆灭,难道还有余孽未除?
“爹,我们得赶紧找到慕容前辈。” 上官锦晨的声音里带着焦急,目光扫过漫无边际的葵花田,“说不定他已经……”
“住口!” 上官轩烨厉声打断儿子,声音里却透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他知道儿子想说什么,但他不愿意相信那个曾与自己背靠背浴血奋战的男人会出事。
夕阳西下时,他们终于在葵花岭深处找到了那株金边葵花。与周围的向日葵不同,这株葵花的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光,即使在暮色中也格外醒目。花下立着一块无字石碑,碑前的泥土上,插着一支玄色的发带 —— 那是慕容追风从不离身的东西。
上官轩烨伸手去拔那支发带,指尖刚触到布料,地面突然剧烈震动起来。石碑缓缓移开,露出一个深不见底的洞口,洞口两侧的石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葵花图案。
“这是……” 上官锦晨惊讶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注意到石壁上的图案似乎在流动,“爹,你看这些花纹!”
上官轩烨凑近细看,发现那些葵花图案竟是由无数细小的文字组成。“是《葵花心经》!” 他失声惊呼,这部失传已久的武林绝学,竟然藏在这种地方。
就在这时,洞口突然传来一阵衣袂破空的声响。上官轩烨迅速将儿子护在身后,长剑出鞘的瞬间,三道黑影已落在他们面前。来人都戴着青铜葵花面具,面具上的纹路在月光下泛着幽冷的光。
“上官庄主,别来无恙。” 中间的黑衣人开口,声音经过面具过滤,变得嘶哑难听,“没想到十五年了,你还敢踏入葵花岭。”
上官轩烨认出这个声音。十五年前,就是这个声音的主人,在残阳教总坛的大殿上,亲手杀了慕容追风的师妹。“鬼面老魔,你没死?”
鬼面老魔发出一阵刺耳的笑声:“托你的福,捡了条小命。今日特来请上官庄主去陪我家教主喝茶。”
“慕容追风呢?” 上官轩烨的剑尖微微颤抖,“你们把他怎么样了?”
“慕容追风?” 鬼面老魔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他早在三年前就死了。”
这句话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上官轩烨的心上。他踉跄着后退一步,长剑险些脱手。
“爹!” 上官锦晨扶住父亲,怒视着鬼面老魔,“你胡说!”
“是不是胡说,你们很快就知道了。” 鬼面老魔抬手一挥,周围的葵花田里突然冒出数十名黑衣人,将洞口团团围住,“拿下他们!”
上官轩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剧痛。他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必须带着儿子冲出重围。“锦晨,跟紧我!”
剑光与黑影在金黄的葵花田里交织,花瓣被剑气震得漫天飞舞,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与血腥味。上官轩烨的 “流云剑法” 已练至化境,剑影如行云流水,每一招都带着凌厉的杀意。上官锦晨的 “破晓十三式” 虽然稍显稚嫩,却也出手狠辣,配合着父亲的招式,竟也抵挡了许久。
但黑衣人越来越多,上官轩烨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就在他被三名黑衣人缠住,眼看就要被擒时,一道玄色身影突然从洞口跃出,掌风凌厉如刀,瞬间将围攻的黑衣人击退数丈。
“慕容前辈!” 上官锦晨惊喜地喊道。
来人正是慕容追风。他比十五年前苍老了许多,眼角的皱纹深刻如刀刻,两鬓也染了霜白,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轩烨,你还是这么莽撞。” 他的声音带着笑意,却难掩疲惫。
上官轩烨看着眼前的故人,喉咙突然哽住,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
慕容追风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转向鬼面老魔:“老东西,欺负我轩烨兄,问过我了吗?”
鬼面老魔见到慕容追风,明显愣了一下,随即露出狰狞的笑容:“慕容教主,你果然还活着。教主说了,只要你肯交出《葵花心经》,之前的恩怨一笔勾销。”
“教主?” 慕容追风挑眉,“你们又立了新教主?”
“哼,说出来怕吓着你。” 鬼面老魔阴恻恻地说,“我们新教主,可是慕容大侠的老熟人。”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黑衣人听到笛声,突然纷纷后退,让出一条通路。一个白衣女子缓步走来,手里握着一支玉笛,脸上蒙着白纱,只露出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睛。
“是你?” 慕容追风看到女子,瞳孔骤然收缩。
女子停下脚步,摘下脸上的白纱,露出一张与慕容追风有七分相似的脸庞。“师兄,好久不见。” 她的声音轻柔动听,眼神却冰冷如霜,“当年你亲手把我推下悬崖的时候,可曾想过有今日?”
上官轩烨这才明白,原来当年慕容追风并没有杀了自己的师妹,而是将她藏了起来。难怪残阳教会卷土重来,原来是有了新的领导者。
“灵素,当年的事……” 慕容追风的声音里带着愧疚。
“不必解释。” 灵素打断他,举起手中的玉笛,“今日我要替死去的教众报仇,也要拿回属于我的东西。”
玉笛发出刺耳的尖啸,周围的葵花突然疯狂地转动起来,花盘里射出无数细小的银针。上官轩烨迅速挥剑格挡,却见那些银针在空中突然转弯,朝着慕容追风飞去。
“小心!” 上官轩烨飞身挡在慕容追风面前,长剑舞成一道密不透风的屏障。银针撞在剑身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
就在这混乱之际,灵素突然出手,玉笛直取慕容追风的咽喉。慕容追风似乎愣住了,竟不闪不避。眼看玉笛就要刺中他,上官锦晨突然从侧面冲出,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这一击。
“噗嗤” 一声,玉笛没入上官锦晨的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白衣。
“锦晨!” 上官轩烨目眦欲裂,长剑脱手飞出,直取灵素眉心。
灵素侧身躲过,却被剑气划伤了脸颊。她看着自己手腕上滴落的鲜血,突然发出一阵凄厉的笑声:“你们都护着他!就像当年一样!”
她猛地拔出玉笛,上官锦晨痛呼一声,倒在地上。慕容追风趁机出手,点了灵素的穴道。
“师兄,你终究还是不肯杀我。” 灵素瘫坐在地上,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可你知不知道,这些年我受了多少苦?”
慕容追风蹲下身,看着自己的师妹,眼中满是痛苦:“当年我不杀你,是希望你能改过自新。没想到……”
“没想到我会重振残阳教?” 灵素冷笑,“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若不是你把《葵花心经》藏起来,若不是你不肯跟我一起统领武林,我怎会落到这般田地?”
上官轩烨抱着受伤的儿子,听到这里终于明白,原来这场纷争的根源,竟是一部失传的武功秘籍。他看着慕容追风,忽然觉得这个认识了几十年的兄弟,其实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
“灵素,你可知《葵花心经》的真正秘密?” 慕容追风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这根本不是什么武林绝学,而是记录着残阳教创始人罪行的账本。当年我之所以要藏起来,是不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秘密。”
灵素愣住了,接过小册子翻看,脸色越来越苍白。原来自己一直追求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真相。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南诏国大理官府接到报案,前来缉拿残阳教余孽。灵素看着越来越近的官兵,突然对慕容追风说:“师兄,替我好好照顾那些被我掳来的村民。” 说完,她猛地撞向旁边的石壁。
“不要!” 慕容追风伸手去拉,却只抓住了一片衣角。
夕阳下,葵花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上官轩烨看着慕容追风落寞的背影,忽然明白有些恩怨,或许永远都无法化解。他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儿子,又望了望漫山遍野的向日葵,轻声说:“我们该走了。”
慕容追风转过身,递给上官轩烨一个青铜令牌:“若日后江湖再有变故,凭此令牌,可随时来葵花岭找我。”
上官轩烨接过令牌,郑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次分别,或许就是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