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从军行 第362章 田令孜的反应

小说:唐末从军行 作者:随笔道人 更新时间:2025-08-11 17:46:3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蜀中,成都青羊宫。

  青羊宫名为宫殿,而实际上是一个道观,大唐以道教为国教,李氏追溯先祖为老子李耳。

  青羊宫原名青羊肆,始建于周朝,黄巢攻入关中后,天子避难于蜀中,将此地作为临时行在,而就在前日,天子下诏,改青羊肆为青羊宫。

  天子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的人进行揣摩,长安已经收复了,天子没有回返长安的打算,反而是下诏,把临时行在改为行宫。

  这个举动,似乎是在表明天子的心意,天子现在还不想回长安。

  聪明的人太多了,多到愚笨,或者说仍存有正义之心的臣子无法生存下去,大家都知道了天子的意思,所有人也知道天子回到长安,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明明知道,这个选择是对的,却没有一人上书建言,回驾长安,以正名份的言论。

  田令孜临时府邸中。

  义子王建躬身道:“义父,圣人下诏,改青羊肆为青羊宫,其意是不是要暂留成都?”

  田令孜看了一眼王建,笑呵呵的说道:“你啊,只看到了表面功夫,却没看到内里,咱们这位陛下,别看平日里喜欢玩乐,可千万不能小看了,那可是聪慧的很呐。”

  见王建有些不解,田令孜解释道:“长安是收复了,可现在关中是个什么景象,荒芜人烟,鸟兽成群,天子回返长安,哪来的钱修缮宫室,没有宫室,那天子,还能是天子吗?

  还不如继续待在蜀中,托辞巢贼未灭,关中不宁,这样又不失帝王身份,让各镇把钱粮上贡后,先把宫室修好,岂不是更好。”

  王建听着田令孜的话,恍然大悟般的点了点头,二人却是对天子评头论足的话,毫无敬畏之心。

  王建许州舞阳人,他的职业履历,堪称丰富多彩,年轻的时候,跟着父亲卖饼为生,但是卖饼,来钱太慢,韩建脑筋一转,又去干了杀牛的行当。

  杀牛虽然是犯法的,但是法律自然也是有漏洞的,病死的,老死的牛,杀之不犯法,只是这其中,肯定是有猫腻的。

  而王建杀牛干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么来钱,还是不够快,或许是因为干过杀牛的行当后,王建的胆子大了很多。

  先小偷小摸,偷一偷驴,羊,牛,等牲畜,宰杀贩卖,到后来,直接当上了黄巢的同行,以贩卖私盐为业。

  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王建贩卖私盐,不慎被捕入狱,王建为了活命,尽割财货以贿狱吏。

  狱吏也是讲究人,拿钱办事,童叟无欺,随即将王建偷偷放走,王建逃至武当山,碰到个僧人,夸王建骨骼惊奇,适合从军,博取富贵。

  王建也觉得自己混不下去了,不从军怕是没有第二条路了,于是到忠武军从军,后节度使杜审权提拔他为列校,在从征王仙芝的战斗中,屡立功绩。

  而王建能搭上田令孜的路子,这就不得不说,每个人的际遇,都各不相同。

  忠武军监军杨复光,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便是杨复光将忠武军分为八都,王建便是其中一个。

  中和三年,六月,杨复光病逝,鹿晏弘率王建等都头前往巴蜀迎驾,王建与晋晖,韩建,张造,李师泰等人,被田令孜收买,随后八都分裂,鹿晏弘等三人,依旧留在山南西道。

  田令孜收他们为养子,并请天子赐号随驾五都,官拜卫将军,田令孜知道,要想把控朝政,最重要的,便是军权。

  王建和田令孜正说着话,忽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二人不约而同的停下话头。

  “使相,幽州武清郡王的奏疏。”

  听着外面的声音,田令孜冷哼了一声,陈从进,堂堂一个郡王,五万贯钱都要耍赖,真是贻笑大方。

  不过骂归骂,奏疏依然还是要看的,等奏疏呈递上来,田令孜看完后,忍不住骂道:“此皆狼子野心之辈!”

  王建好奇的问道:“义父,幽州出了什么事?”

  “陈从进在奏疏中,弹劾李克用,说他无诏侵攻他镇,幽州军想要为国除贼,征讨不臣。”田令孜冷冷的说道。

  消息迟滞的太多了,陈从进老早都出兵了,可请旨的奏疏,才刚刚送到成都。

  旁边的王建略一沉吟,随后问道:“义父的意思,是陈从进醉翁之意不在酒,打李克用只是借口。”

  “陈从进这等人,视财如命,卢龙镇又都是些要钱的武夫,而打李克用,要没好处,此人会出兵?乾符年间,朝廷下了最少十余道诏书,让他尽快出兵,可他呢,不还是拖拖拉拉的。”

  说到这,田令孜顿了一下,饮了口水,接着说道:“现在朝廷还没对李克用和赫连铎相争一事下定论,陈从进就迫不及待的请旨讨伐李克用,这其中能没有鬼?”

  “那以义父之见,陈从进这是想要做什么?”

  田令孜站了起来,长舒一口气,道:“陈从进必然是想要河东镇啊!”

  王建听到这,大吃一惊,声音不自觉的提高起来:“河东富庶大镇,若被陈从进所得,必成大患啊!”

  “本相又岂能不知。”

  随后,田令孜立刻命人写下诏书,严辞拒绝陈从进出兵大同一事,其言,武清郡王公忠体国,其情可嘉。

  然大同,雁门之变,朝廷已遣有司详察,自有宸断定论,幽州军当谨守藩篱,静候朝命,毋得轻举妄动,以乱法度云云。

  写完诏书后,田令孜一面让人速递至青羊宫用玺,一面从朝廷中选人,作为使者,出使幽州。

  这个使者肯定不能是寻常内侍,必须得是大宦官,亦或是宰相之身,田令孜本想让杨复恭去宣旨,一方面地位也够,另一方面也能让其离开的空挡中,趁机削弱杨复光留下的势力。

  但是让田令孜无奈的是,杨复恭突染恶疾,卧床不起,虽然太医的汇报是很严重,但田令孜压根就不相信。

  不过,田令孜现在还不太想和杨复恭硬杠,毕竟杨复光作为天下兵马都监,又有策定黄巢的功绩,就算他死了,作为弟弟的杨复恭,田令孜也不想做的过于难看。

  况且,杨复恭在神策军中,还是有些威望的,因此,在多方因素下,田令孜只能另寻他人为使。

  想了一圈,最后田令孜选了兵部侍郎,判度支加同平章事,郑昌图,作为传诏使者,前往幽州,制止陈从进出兵的打算。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唐末从军行,唐末从军行最新章节,唐末从军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