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奇山异水(上)

  翌日,天刚刚发亮,船就出发了,从枕下响起的潺潺水声就能感觉到,由于实在太累,我没能到甲板上去观瞿塘峡,而是靠坐在船舱里的行李上,手捧一张新买的三峡旅游全图,透过宽敞明亮的客舱玻璃,一处一处地对照着、欣赏着、领略着晨雾弥漫中的雄山秀水。船上的喇叭一路反复播放着的乐曲是陈慧娴的粤语《飘雪》,那灵动而美妙的曲调,与船外的山水协调统一,让人心旌荡漾,好似牵手我的手,在高峡上空飘飞。早餐时间一到,导游就准时来敲门了,让我们去餐厅就餐,但我没去,同室的那两位也没去,相信大部分人都没去,有了昨日的“前车之鉴”,谁还愿意再去“重蹈覆辙”。我取出了昨日在石宝寨景区买的一些小食品,随意嚼了些,就算解决了问题。出门在外,岂可像在家时那样讲究,凡事凑合着过去就可以了。

  披着朝雾迷漫的晨曦,船迅速掠过夔门,驶入瞿塘峡,进入了大三峡的第一峡。峡谷左右的山峰又高又陡峭,如刀削斧劈过一样,将江水挤成一根窄长的丝带,在曲折中蜿蜒而下。船在其中,就像落入了地缝地沟。再看头顶上,云天只剩一线,玫瑰色的轻雾环绕着金黄色的山峰;而船舱边的流水,也变得急流滚滚,浪花与白沫不时涌上甲板。啊,这就是气势磅礴的长江,从高原雪山一路走来的长江,千百年来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我深深地爱着你啊,在这个世界上,“我爱你”这个词汇,我仅对自己真心爱着的她使用过,现在,我要由衷地对你说了!我爱你,长江!

  瞿塘峡虽短,但景点并不少,形象逼真的风箱峡、古老闻名的石栈道、千姿百态的奇石、空旷深邃的溶洞,不时出现在视野之中。在目不暇接的美景中,九点钟,船到巫山县码头,众人跟着邓导下了船,大队人马步行着,向导游所说的大宁河一路走去。足足走了二十分钟,才来到河边,换上了一条较小的船,开始了令人期待的小三峡一日游。我们乘坐的是一条半敞篷柴油动力船,船的一半座位露天,一半罩在船篷里。这就意味着,坐在船篷里边的人将受限于视野,无法欣赏到沿途之景的全貌,不像露天而坐的游客,前后、左右、上下各个方位都能一览无余。上船后,一些手脚利索、行动敏捷的游客,都抢先一步,占到了位置较好的敞篷座位,而一些行动迟缓的游客,尤其是年老者,则不得不坐在篷子里。坐在里边的,有几个忍不住发起了牢骚,不停地向导游抱怨着。

  邓导,这位漂亮的年轻女子,好像经验很足,微笑着安慰说,大家的心情我理解,每位都不远千里而来,来一趟不容易,既然来了,谁都想看好、玩好,但条件实在有限,没法保证人人都有好座位坐,但大家相互之间关照着点,谦让着点,“百年修得同船渡”嘛,所以每走一段,里边和外边的朋友就交换一下座位。导游刚说完,船篷里的人马上就鼓起掌来,外边的人虽有点不情愿,但也无话可说,因为这个办法很公平。

  欢声笑语中,船在原地转了半圈,扭正方向,就突突着前行了。登船的时候,我发现,来小三峡旅游的人真是太多太多了,岸边仅有的几处小码头,皆被河里的小船围得严严实实,岸上的游客也排成了一条条长龙,摩肩擦踵地、一批一批地轮流着。小船每载满一批游客,就立即拨转船头,驶离码头,把空下的位置让给下一条空船。好在我们是团游,提前定好了船,无须排队等候,就被导游直接领到了指定码头,轻松地登上了一条提前守候在那里的船。船以合适的速度前行着,导游立在船头,侧着身子给我们讲解着沿途所见的景点。

  经介绍,我们得知,巫山小三峡是长江三峡第一大支流大宁河下游在巫山县境内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全长50公里。峡内碧水奔流,奇峰相对,林密草葱,曲径通幽,如百里画廊,是一处难得的天然胜景。船初行的时候,大宁河河面开阔,水流缓慢,几乎看不出在流动,全没有滚滚长江那种奔腾浩荡的样子,但却比长江之水更加清澈、碧绿、深邃。船越往前行,河面越变得狭窄,不久,在正前方,可见一桥临空架于左右两边的峭壁上,宛如一道长虹悬在天边。导游伸手指了指说,这就是著名的“龙门”大桥,“龙门”大桥是小三峡的入口,进了这个口子,就进入小三峡的第一峡――龙门峡了。船从桥下经过的时候,众人都忍不住抬头仰视,对头顶上这座雄伟壮观、气势恢宏的拱桥流露出一种惊叹。大桥两边,则高峰突立,山峦迭翠,峭壁如削,气势森严,用“龙门”一词比喻,真是恰如其分。而船下那一江清水,也完全变成了流动的翡翠,闪着幽幽的绿光与宝气。船移水动,水随船移,一道长长的水痕紧拖在船后,看上去又漂亮,又柔和,又宁静。

  船过“龙门”之后,左右两边的山势开始变化不定,时而异峰对峙,不见天日,时而平缓如丘,豁然开朗。沿途的岩壁上,不时可见一个个四方形、三角形样的或大或小的凿孔。导游告诉我们,那就是古栈道遗迹。“龙门”峡里,船遇到了几个小险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银窝滩。船到银窝滩的时候,由于河槽突然变窄、变深,水流便陡然增大,缓缓上行的船竟一下止步不前了,任凭船尾的马达轰轰作响,船也只在原地打转,进不得半步。此时,蹲在船头的两位一直不引人注目的船工,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边站边动作娴熟地将各自手里的一根细长竹竿,迅速扎向左右两舷的水底,然后使劲向后一推,船就前移了一点点。船工拨出竹竿又一扎,船马上又前进了一点点。随着船工手里的竹竿不停地扎向水里,船终于开始不停地慢慢前移。

  不久,在人工与机械的合力下,船终于摇摇晃晃、歪歪扭扭着驶离了银窝滩。导游说,这还是在冬天的枯水期,若是夏天,水流更急,更费劲,船让冲回去几十米的情况常常发生。看着两位船工坐下来不停地擦汗,我忽然想起了曾在影视中看到的纤夫拉纤的画面,那些苦难的纤夫,为了生计,成年累月地头顶烈日,脚踏乱石,任粗重的绳索勒破肩膀,任艰辛的汗水撒满脚下。时代不同了,有了现代机械,他们再不用那么辛苦了,他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和游人欣赏这山水一体、仪态万方的美景了。

  “龙门”峡内有一段水路,水面舒缓宽阔,两岸山峰矮平,青山绿水之间不时可见一层层修得十分齐整的梯田和一簇簇散落在浓荫之间的竹篱茅舍。而在两岸,几乎每走几百米,就能看见三五个孩子立在岸边。初见的时候,我脑子里马上就闪出一个问题:孩子们为什么不去上学?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前面那条船上,突然有人抛出去一张纸币,纸币在空中打了几个转儿后,如落叶一般飘在了孩子们脚下的水面上。见此,众人顿像听到了发令枪响的游泳运动员,嗖地一下,就射入水里。在水花四溅中,一个个争先恐后,拼命向纸币游去。很快,纸币就名花有主了,那个幸运的孩子一手高举着湿漉漉的战利品,一手潇洒地划着水,游到了岸上。一上岸,就兴奋得手舞足蹈、又喊又叫。

  而那些两手空空的孩子则或回到岸上,眼睛瞪得溜圆,满怀期待地望着水里的船;或依然浮在水面上,全身心地等待着机会的出现。受前船“启发”,我们这条船上,很快也有人扔钱了,钱一脱手,马上就被眼尖的孩子们补捉到并翻着浪花追去。船在前行,眼前这一幕便不断地重复着。扔钱的游客很高兴,逮到钱的孩子更高兴,观赏的人们也忍不住欢呼起来。后来,一个屡逮不住的孩子,追着我们的船,游了好长时间,游至深水处了,还不肯停下。直到有人扔给他一张10元钞票,才抓在手里游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趟过青春河的男人,趟过青春河的男人最新章节,趟过青春河的男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