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悄然降临,黑暗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缓缓将世界笼罩。
宁辰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虚弱地躺靠在床上,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灵魂一般。
虽说葛连翘留下了治病的药方,小太监们也依照时辰,按时为宁辰煎药熬汤。
然而,这段时日的操劳奔波,早已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气色愈发显得憔悴萎靡。
如今,宋国忠终于倒台,宁辰长久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总算是达成了。
按道理,他该满心欢喜,可一想起宋国忠在自己眼前决然自杀的场景,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始终无法释怀。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他究竟为何要做出这样的举动?
一切都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怪异!或者说,整个过程都顺利得有些超乎寻常,有惊无险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宋国忠既然有本事安排众多杀手,为何不选择趁乱逃走?
再者,倘若他真的铁了心要置宁辰于死地,在小安子刺向他的那一刻,那群刺客理应不顾他的死活,直接对宁辰下手才对。
可事实却是,那群人仅仅围着小安子展开围杀,甚至没有一个人朝宁辰这个年仅九岁的孩童偷袭。
尤其是在最后关头,宁辰抓住试图逃走的宋国忠时,宋国忠身上明明藏着匕首,他完全可以顺势对宁辰动手,可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杀。
想到这里,宁辰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指,一股强烈的不安瞬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仔细想来,这场看似针对自己的刺杀,实则更像是宋国忠精心设计的一场以自杀为目的的局。
可他费尽心思设下此局,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
“小安子!”
宁辰像是突然被一道闪电击中,脑海中灵光一闪,大声呼喊起来。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另一个小太监。
这时,他才猛地想起,小安子身负重伤,此刻正在接受治疗。
宁辰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着来人问道:“小安子的情况怎么样了?”
来人毕恭毕敬地回道:“安公公恢复得很好,请陛下放心……”
“那范大有与曹大海那边清查的进展如何?”
来人又回道:“他们正马不停蹄地进行清算审查,目前还没有收到奏报。”
宁辰微微皱眉,叮嘱道:“去,告诉范大有,务必查清楚宋国忠那个义女的情况……”
来人立刻领命,匆匆离去。
宋国忠有一儿一女,不过知晓这个秘密的人少之又少。
对外,他宣称自己并无子嗣。
之前工部尚书于晓光曾交代,宋国忠还有一个义女,只是从未有人见过,于晓光也是偶然间发现的。
宁辰隐隐觉得,宋国忠故意设计这么一出看似刺杀,实则求死的戏码,应该不会是为了他那两个亲生子女。
那会不会是为了这个义女呢?
可目前,他手头没有任何关于这个义女的情报……
时光悠悠流转,不知不觉间,已然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这段时间,大宁朝堂可谓风云变幻。
先是工部尚书一家与礼部尚书一家惨遭灭门之祸,紧接着,堂堂宰相宋国忠又突然被定罪。
而后,宰相竟然意图刺杀大宁天子,结果落得个满门被抓的下场。
这一系列变故,在民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恐慌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迅速淹没了最初对宰相倒台的欢呼声。
但无论多大的风浪,终究会归于平静。对于百姓而言,他们最关心的不过是每日的吃食,国家大事、朝廷局势,顶多只是他们填饱肚子后闲聊的谈资罢了!
然而,没有人真正清楚,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范大有与曹大海等人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宋国忠一党如同山崩一般,迅速被连根拔起。
此次所涉官员,上上下下共计二百余人。
当名单呈送到宁辰面前时,宁辰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凡是主动认罪的,一律从轻发落;那些冥顽不灵的,该抄家的抄家,该砍头的砍头,绝不容情!”
范大有点头领命:“是,陛下!”
“对了,陛下,宋国忠义女的身份已经查明。”
“此女今年十二岁,是宋国忠早前外出巡查时捡到的一个小女孩,祖籍江南……”
“臣等经过仔细调查,并未发现可疑之处,此女十分配合,没有任何隐瞒。”
宁辰眉头微皱,追问道:“你确定?”
范大有回道:“回陛下,臣等万分确定。”
宁辰点了点头,可神色依旧凝重。
既然不是为了义女,那宋国忠以性命布局,到底所图何事?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愚蠢,亦或是彻底放弃了挣扎?
“对了,陛下……”
正思索间,已然被提拔为首辅的范大有掏出一本奏折,恭敬地说道:
“陛下,这是吴宴宁呈上来的密奏,今日早上刚送到内阁,请陛下御览。”
早已恢复的小安子立刻上前,接过奏折递给宁辰。
看着密奏上完好无损的油封,宁辰微微挑起眉毛:
吴宴宁,宋国忠的儿子?
他此时送来密奏,所为何事?
拆开信件一看,宁辰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冷笑:
没想到,这宋国忠竟然还是个如 “潘仁美” 般的人物!
信中,吴宴宁坦白了他与宋国忠的关系,直言宋国忠早年中举为官后,便绝情地写了一封休书,抛弃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这么多年来,对他们母子三人不闻不问。
吴宴宁兄妹无奈之下,改随母姓。
恰逢西南战乱,吴宴宁毅然参军,凭借着赫赫军功,一路晋升成为将军。
他的妹妹也因缘巧合,成为了王妃。
他在信中强调,他们一路走来,与宋国忠没有丝毫关联,甚至直言,像宋国忠这样的人,早就该受到律法的制裁。
吴宴宁在信中主动请罪,言辞恳切,态度诚恳得让人咂舌,称愿为这么多年隐瞒与宋国忠的关系一事负荆请罪。
看完信,宁辰露出不屑的神色。
可笑!
朕岂是如此好糊弄的?
一个平民百姓,仅凭自身军功,就能一路高升成为镇守西南的大将军,其妹又能成为王妃?
若说背后没有宋国忠的助力,谁能相信?
但宁辰却并未打算就此追究此事。只要吴宴宁没有谋反之心,只要大宁能够保持稳定,这便是目前最好的结果。
宁辰看向范大有,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缓缓说道:“帮朕拟旨,重重赏赐吴将军!”
范大有一愣,疑惑道:“陛下,这是为何?”
宁辰笑了笑,并未做出解释。
太后已然被自己掌控,宋国忠也已倒台。接下来,宁辰的目标清晰明确,那便是两手抓。
一手抓改革,大力推行新政!
一手抓兵权!
而要掌握兵权,首先要拿下的便是京都四营!
宁辰收起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关于摊丁入亩的新政,你们研究得怎么样了?”
范大有看了看其余两位内阁成员,示意他们也该发表看法。
夏言当即起身说道:“陛下,新法固然是好,只是所涉及的范围太过庞大。”
“别的不说,仅仅是重新丈量土地、统计人数这两项工作,就必然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
“如今的大宁,乡绅门阀遍布各地,只怕推行起来会遭遇不小的阻力……”
正说着,陈伯礼也起身附和道:“是啊,陛下,如果直接在全国推行新政,会不会显得过于激进了……”
宁辰微微一笑,说道:“确实,直接在全国推行是有些激进,朕也没打算这么做。”
“江南水灾刚刚平息,朕的想法是,不如将江南一带设为试验区,先在小范围内试行新政……”
正说着,夏言兴奋地一拳砸在手上,说道:
“不错,这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陛下高见!”
“江南一带百废待兴,此次宋国忠一党倒台,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都被清查了一遍,正是作为试验区的首选之地。”
“臣有个不情之请,希望陛下能让臣负责此次新政的试验……”
宁辰笑了笑:“人选问题不急于一时!”
“除了新政的推行,朕还有一个想法。”
三人皆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宁辰。
见三人满怀期待地看着自己,宁辰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考成法!”
三人不禁异口同声地问道:“陛下,何为考成法?”
……
新年伊始,皇宫里新添了一些侍女和太监。
“柔儿是吧?”
领班看着面前这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忍不住挑了挑眉。
心中暗自惊叹:好一个漂亮的小妮子!
这眉眼,这气质,长大后必定是举世无双的大美人。
若是好好培养,说不定将来能得到圣上的青睐。
一朝得势,便可飞上枝头变凤凰……
领班上下打量着柔儿,眼神中透着几分审视与算计,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柔儿,从今日起,你便跟着我好好学规矩。”
“这皇宫里,规矩可大着呢,若是犯了错,那后果可不是你能承受的!”
柔儿怯生生地点点头,声音如蚊蝇般细小:“是,柔儿定会用心学。”
领班见她这般乖巧模样,心中更是满意。
跟着领班熟悉了宫里的环境,柔儿的注意力却一直都在凤仪殿。
义父!
您放心,柔儿定会帮你报仇的……
宁辰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虚弱地躺靠在床上,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灵魂一般。
虽说葛连翘留下了治病的药方,小太监们也依照时辰,按时为宁辰煎药熬汤。
然而,这段时日的操劳奔波,早已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气色愈发显得憔悴萎靡。
如今,宋国忠终于倒台,宁辰长久以来为之奋斗的目标,总算是达成了。
按道理,他该满心欢喜,可一想起宋国忠在自己眼前决然自杀的场景,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始终无法释怀。
这究竟是为什么?
他究竟为何要做出这样的举动?
一切都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怪异!或者说,整个过程都顺利得有些超乎寻常,有惊无险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宋国忠既然有本事安排众多杀手,为何不选择趁乱逃走?
再者,倘若他真的铁了心要置宁辰于死地,在小安子刺向他的那一刻,那群刺客理应不顾他的死活,直接对宁辰下手才对。
可事实却是,那群人仅仅围着小安子展开围杀,甚至没有一个人朝宁辰这个年仅九岁的孩童偷袭。
尤其是在最后关头,宁辰抓住试图逃走的宋国忠时,宋国忠身上明明藏着匕首,他完全可以顺势对宁辰动手,可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杀。
想到这里,宁辰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指,一股强烈的不安瞬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仔细想来,这场看似针对自己的刺杀,实则更像是宋国忠精心设计的一场以自杀为目的的局。
可他费尽心思设下此局,究竟是出于何种目的?
“小安子!”
宁辰像是突然被一道闪电击中,脑海中灵光一闪,大声呼喊起来。
然而,回应他的却是另一个小太监。
这时,他才猛地想起,小安子身负重伤,此刻正在接受治疗。
宁辰无奈地叹了口气,对着来人问道:“小安子的情况怎么样了?”
来人毕恭毕敬地回道:“安公公恢复得很好,请陛下放心……”
“那范大有与曹大海那边清查的进展如何?”
来人又回道:“他们正马不停蹄地进行清算审查,目前还没有收到奏报。”
宁辰微微皱眉,叮嘱道:“去,告诉范大有,务必查清楚宋国忠那个义女的情况……”
来人立刻领命,匆匆离去。
宋国忠有一儿一女,不过知晓这个秘密的人少之又少。
对外,他宣称自己并无子嗣。
之前工部尚书于晓光曾交代,宋国忠还有一个义女,只是从未有人见过,于晓光也是偶然间发现的。
宁辰隐隐觉得,宋国忠故意设计这么一出看似刺杀,实则求死的戏码,应该不会是为了他那两个亲生子女。
那会不会是为了这个义女呢?
可目前,他手头没有任何关于这个义女的情报……
时光悠悠流转,不知不觉间,已然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这段时间,大宁朝堂可谓风云变幻。
先是工部尚书一家与礼部尚书一家惨遭灭门之祸,紧接着,堂堂宰相宋国忠又突然被定罪。
而后,宰相竟然意图刺杀大宁天子,结果落得个满门被抓的下场。
这一系列变故,在民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恐慌的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迅速淹没了最初对宰相倒台的欢呼声。
但无论多大的风浪,终究会归于平静。对于百姓而言,他们最关心的不过是每日的吃食,国家大事、朝廷局势,顶多只是他们填饱肚子后闲聊的谈资罢了!
然而,没有人真正清楚,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范大有与曹大海等人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宋国忠一党如同山崩一般,迅速被连根拔起。
此次所涉官员,上上下下共计二百余人。
当名单呈送到宁辰面前时,宁辰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凡是主动认罪的,一律从轻发落;那些冥顽不灵的,该抄家的抄家,该砍头的砍头,绝不容情!”
范大有点头领命:“是,陛下!”
“对了,陛下,宋国忠义女的身份已经查明。”
“此女今年十二岁,是宋国忠早前外出巡查时捡到的一个小女孩,祖籍江南……”
“臣等经过仔细调查,并未发现可疑之处,此女十分配合,没有任何隐瞒。”
宁辰眉头微皱,追问道:“你确定?”
范大有回道:“回陛下,臣等万分确定。”
宁辰点了点头,可神色依旧凝重。
既然不是为了义女,那宋国忠以性命布局,到底所图何事?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他愚蠢,亦或是彻底放弃了挣扎?
“对了,陛下……”
正思索间,已然被提拔为首辅的范大有掏出一本奏折,恭敬地说道:
“陛下,这是吴宴宁呈上来的密奏,今日早上刚送到内阁,请陛下御览。”
早已恢复的小安子立刻上前,接过奏折递给宁辰。
看着密奏上完好无损的油封,宁辰微微挑起眉毛:
吴宴宁,宋国忠的儿子?
他此时送来密奏,所为何事?
拆开信件一看,宁辰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冷笑:
没想到,这宋国忠竟然还是个如 “潘仁美” 般的人物!
信中,吴宴宁坦白了他与宋国忠的关系,直言宋国忠早年中举为官后,便绝情地写了一封休书,抛弃了自己的糟糠之妻。
这么多年来,对他们母子三人不闻不问。
吴宴宁兄妹无奈之下,改随母姓。
恰逢西南战乱,吴宴宁毅然参军,凭借着赫赫军功,一路晋升成为将军。
他的妹妹也因缘巧合,成为了王妃。
他在信中强调,他们一路走来,与宋国忠没有丝毫关联,甚至直言,像宋国忠这样的人,早就该受到律法的制裁。
吴宴宁在信中主动请罪,言辞恳切,态度诚恳得让人咂舌,称愿为这么多年隐瞒与宋国忠的关系一事负荆请罪。
看完信,宁辰露出不屑的神色。
可笑!
朕岂是如此好糊弄的?
一个平民百姓,仅凭自身军功,就能一路高升成为镇守西南的大将军,其妹又能成为王妃?
若说背后没有宋国忠的助力,谁能相信?
但宁辰却并未打算就此追究此事。只要吴宴宁没有谋反之心,只要大宁能够保持稳定,这便是目前最好的结果。
宁辰看向范大有,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缓缓说道:“帮朕拟旨,重重赏赐吴将军!”
范大有一愣,疑惑道:“陛下,这是为何?”
宁辰笑了笑,并未做出解释。
太后已然被自己掌控,宋国忠也已倒台。接下来,宁辰的目标清晰明确,那便是两手抓。
一手抓改革,大力推行新政!
一手抓兵权!
而要掌握兵权,首先要拿下的便是京都四营!
宁辰收起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道:“关于摊丁入亩的新政,你们研究得怎么样了?”
范大有看了看其余两位内阁成员,示意他们也该发表看法。
夏言当即起身说道:“陛下,新法固然是好,只是所涉及的范围太过庞大。”
“别的不说,仅仅是重新丈量土地、统计人数这两项工作,就必然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
“如今的大宁,乡绅门阀遍布各地,只怕推行起来会遭遇不小的阻力……”
正说着,陈伯礼也起身附和道:“是啊,陛下,如果直接在全国推行新政,会不会显得过于激进了……”
宁辰微微一笑,说道:“确实,直接在全国推行是有些激进,朕也没打算这么做。”
“江南水灾刚刚平息,朕的想法是,不如将江南一带设为试验区,先在小范围内试行新政……”
正说着,夏言兴奋地一拳砸在手上,说道:
“不错,这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陛下高见!”
“江南一带百废待兴,此次宋国忠一党倒台,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都被清查了一遍,正是作为试验区的首选之地。”
“臣有个不情之请,希望陛下能让臣负责此次新政的试验……”
宁辰笑了笑:“人选问题不急于一时!”
“除了新政的推行,朕还有一个想法。”
三人皆是一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宁辰。
见三人满怀期待地看着自己,宁辰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考成法!”
三人不禁异口同声地问道:“陛下,何为考成法?”
……
新年伊始,皇宫里新添了一些侍女和太监。
“柔儿是吧?”
领班看着面前这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忍不住挑了挑眉。
心中暗自惊叹:好一个漂亮的小妮子!
这眉眼,这气质,长大后必定是举世无双的大美人。
若是好好培养,说不定将来能得到圣上的青睐。
一朝得势,便可飞上枝头变凤凰……
领班上下打量着柔儿,眼神中透着几分审视与算计,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柔儿,从今日起,你便跟着我好好学规矩。”
“这皇宫里,规矩可大着呢,若是犯了错,那后果可不是你能承受的!”
柔儿怯生生地点点头,声音如蚊蝇般细小:“是,柔儿定会用心学。”
领班见她这般乖巧模样,心中更是满意。
跟着领班熟悉了宫里的环境,柔儿的注意力却一直都在凤仪殿。
义父!
您放心,柔儿定会帮你报仇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最新章节,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最新章节,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