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天地间那股逼人的寒意,如同隐匿身形的鬼魅,悄无声息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暖春那带着丝丝甜意的融融气息。

  然而,对于小皇帝宁辰而言,过去整整一月的时光,恰似一副沉重到令人窒息的枷锁,死死地桎梏着他的身心。

  这一个月,短暂却又漫长,他仿佛坠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渊,头顶之上,巨石悬于一线,随时都可能轰然坍塌,将他彻底掩埋。

  每一分每一秒,他都在提心吊胆中煎熬,度日如年。

  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光里,宁辰既要时刻紧盯着西南边军的风吹草动,又得密切留意宰相宋国忠的一举一动。

  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一旦宋国忠彻底撕破脸皮,赶在自己确认其罪状之前发动叛乱,那么大宁王朝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大乱之中……

  终于,在永王倾尽全力的襄助下,宁辰盼来了那封承载着最终确证的密函。

  当小安子将密函呈到他面前时,他的双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仿佛这看似薄薄的纸张,重逾千斤。

  打开密函,寥寥数语。

  却似一道曙光,奋力穿透了重重阴霾,让身处无尽黑暗中的宁辰,看到了一丝微弱却又无比珍贵的希望。

  太后已被自己巧妙压制在后宫,朝堂局势也已大多在自己掌控之中。

  只要能顺利除掉宋国忠,那他这张龙椅便能真正坐稳!

  无论是推行改革,还是洗刷大金带来的奇耻大辱,他都将能尽情施展抱负!

  当然,前提是自己身上的毒能解。

  但解不了又何妨?

  最起码,他能还大宁一个晴朗的蓝天。

  如此,就算自己毒发身亡,那也对得起孔老夫子、小安子、范大有这些人。

  更对得起自己当初立下的豪言壮语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

  三日后,晨光熹微,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整个京城还沉浸在一片朦胧之中。

  小安子脚步匆匆,神色间既紧张又兴奋,一路如疾风般疾奔进养心殿。他 “扑通” 一声跪倒在宁辰面前,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陛下,万事俱备!”

  宁辰原本正凝眸窗外,望着那刚刚破晓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

  听闻此言,他缓缓转身,身形挺拔如松,可面色却似生铁般凝重,眼神中透着决然与坚毅。他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说道:

  “即刻行动!”

  不多时,禁军统帅曹大海身披重甲,浑身散发着肃杀之气,率领着训练有素的禁军,在左都御史范大有神情肃然的引领下,如黑色的洪流般疾速朝着宰相府进发。

  范大有平日里总是一副沉稳持重的模样,此刻却也难掩眼中那交织的紧张与兴奋。

  终于!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宰相宋国忠那条老狐狸终于要完了!

  他甚至都有一种恍如梦境般的难以置信。小皇帝做到了!

  在成功扳倒太后后,他又一次成功扳倒了最大的敌人宋国忠!

  他坚信,未来,小皇帝一定能做到更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伟大成就。

  队伍行进间,脚步声如沉雷滚动,气势磅礴,仿佛要将京城的街道踏得震颤。这动静引得路旁早起的百姓纷纷侧目,心中暗自揣测着这浩浩荡荡的队伍,究竟要去执行何种重大使命。

  而与此同时,宁辰在养心殿内独自一人来回踱步,犹如一头被困在牢笼中的困兽,焦急而又无奈。

  他的眉头紧紧皱成一个 “川” 字,心中疑云密布,似有无数个谜团亟待解开。

  一月已逝,为何宋国忠仍未发动叛乱?

  是他精心筹备的计划出现了什么变故,导致筹备尚未周全?

  还是背后隐匿着更为深沉险恶的阴谋?

  或许,宋国忠正在等待一个更为绝妙的时机,一个能让他一击致命,彻底颠覆整个朝堂的时机。

  又或许,他已经察觉到了宁辰这边的动作,正布下天罗地网,等待着宁辰等人自投罗网……

  种种猜测在他脑海中如汹涌的潮水般翻江倒海,搅得他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另一边。

  当曹大海等人如疾风骤雨般抵达宰相府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大为诧异。

  宰相府外平静如常,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静静地蹲守着,仿佛一切都与往日并无不同,毫无剑拔弩张的迹象,仿佛之前所担忧的叛乱只是一场虚惊。

  然而,多年的征战经验与敏锐的直觉告诉曹大海,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曹大海与范大有对视一眼,彼此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警惕与疑惑。

  二人一挥手,率领众人毫不犹豫地冲进府中。

  偌大的宰相府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园中繁花似锦,却寂静得有些诡异,仿佛有一双双眼睛正隐藏在暗处窥视着他们。

  众人分头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然而,当他们搜遍了整个宰相府,却惊愕地发现,竟不见宋国忠的踪迹。

  曹大海与范大有面面相觑,心中顿生疑窦。

  范大有喃喃自语道:“这宋国忠,究竟耍的什么把戏?”

  曹大海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他深知,让宋国忠逃脱,无疑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他当机立断,立刻派人在全城展开地毯式搜捕。

  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出宰相府,分散到京城的各个角落,挨家挨户地搜寻。

  同时,他又差人快马加鞭回宫,向小皇帝宁辰禀明这一突发状况。

  养心殿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宁辰正焦急地等待着消息,每一刻的等待都仿佛是对他耐心的极限考验。

  当听到太监来报曹大海派人回宫时,他立刻起身,快步走到殿门口。

  来者跪地,将宰相府的情况详细禀明。

  宁辰听完,脸色愈发阴沉,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密布。

  心中暗忖:宋国忠究竟去了何处?他又在谋划着什么?

  就在众人焦急万分之际,太监小安子神色慌张地匆匆走进,手中拿着一封信,声音颤抖地禀道:

  “陛下,这是宋国忠派人送来的……”

  宁辰心中一凛,一种不祥的预感如电流般瞬间传遍全身。

  他伸手接过信,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写道:

  “陛下,若不想天下大乱,不想鱼死网破,便来皇陵一叙,若你怕了,可以不来,不过,那时一切可都没有挽回的余地了,考虑清楚!”

  看完信,宁辰陷入了沉思。

  小安子瞪大双眼,满脸惊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

  “陛下,万万不可去啊!”

  “此去凶险万分,皇陵定是宋国忠设下的陷阱!”

  “您若前往,便是自投罗网……”

  小安子深知皇陵的偏僻与寂静,一旦遭遇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哀求,甚至以死相逼,苦苦哀求宁辰放弃这个危险的决定。

  宁辰心中亦知皇陵之行危机四伏,犹如置身于刀山火海之中。

  但他只是神色凝重地遥望着远方,缓缓道:“此事,朕意已决。”

  午后,申时将至,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皇陵的青石小径上,光影交错,宛如一幅诡异而又神秘的画卷。

  皇陵四周静谧得可怕,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如鬼哭狼嚎般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阴森与恐怖。

  宁辰披着厚厚的披风,神色冷峻,每一步都迈得沉稳而坚定,仿佛在与命运进行一场殊死较量。

  在小安子一脸担忧、一步三回头的陪同下,缓缓迈向皇陵大殿。

  小安子的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手心已满是汗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仿佛稍有不慎,就会有致命的危险降临。

  此刻,皇陵大殿内,宋国忠正悠然独坐于桌前。

  桌上一壶清茶,茶香袅袅升腾,仿佛他并非置身于一场生死较量的漩涡中心,而是在自家花园中悠然品茗。

  他看上去极为淡定,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见宁辰踏入殿中,他微微抬头,看向宁辰,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与玩味,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平静说道:

  “没想到,陛下竟真的来了……”

  宁辰警惕地扫了眼大殿,冷笑道:“堂堂的大宁宰相相邀,朕怎能不卖这个面子?”

  宋国忠眉头皱了皱,那张老腊肉般的脸第一次在宁辰面前露出笑容,他的语气十分平静,仿佛这只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交谈。

  “过来坐会儿?”

  见宁辰不动于衷,他又不屑地笑了笑:

  “怎么,还怕我这个老头子?”

  宁辰皱了皱眉,刚迈开脚步,又被小安子拉了一下袖子。他回头深深看了眼小安子,示意他松手。

  小安子不愿,但见宁辰态度坚决,他最终还是担忧地松开了手,随时警惕着周围的环境。

  待小安子松手后,宁辰还是来到桌边坐下,端起桌上已然斟满的茶杯,打量了两眼,云淡风轻地问道:

  “宋国忠,朕其实一直有个疑惑,你都已经是宰相了,为何还要逼朕与太后决战?”

  宋国忠笑了笑,道:“你可知,其实你与我最应该成为盟友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最新章节,太后垂帘,寡人才九岁你怕什么?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