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老板 479李渊御子

小说:隋朝大老板 作者:李四叹花 更新时间:2024-08-19 16:41:52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裴世矩的住处与苏游的府邸足有两里之遥,好在裴世矩‘精’神矍铄,又是奔‘波’惯了的,这几步路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哈,

  此时街上的新人并不多,但所有人看见穿着朝服的裴世矩,都难免皱起了眉头。

  裴世矩此刻的形象,在三山城中实在有些违和。

  裴世矩来到苏游府邸的‘门’口,郑重其事地给守卫递了名刺,并没有明说自己是朝廷派来的,但这又何须说出来?

  苏游接到裴世矩的名刺后,一迭声叫着“快请”,同时他也降阶迎了出来,远远就对裴世矩道,“果然是裴公,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横‘波’是大忙人啊,想要见你真不容易啊。”裴世矩听苏游说得客气,却也知自己是为何而来,随后便理所当然说到了重点。

  苏游对于杨广给自己的虚名自是欣然笑纳,能堂而皇之地带着自己的士卒进入中原,也是他早就盼望了的。

  裴世矩大概也猜到了苏游心中的想法,但自己使命也因此完成了一半,遂又趁热打铁道,“横‘波’何时能带人去瓦岗剿匪?”

  苏游倒有些为难起来,“我听说配公来此也近十日了,岂不知我三山城有多少兵?满打满算也不过六七千而已啊,不过我早就计划好‘春’耕之后会募兵了。两个月吧,两个月后我就能带领五万大军进入中原......”

  裴世矩也知苏游所言不虚,但还是难免皱起了眉头。

  若是拖到五月,东都只怕是黄‘花’菜都凉了;若是苏游现在带着这点兵出发,只怕也无济于事。难道苏游去年腊八前后破高丽王城的那部分‘精’锐都借出去了?

  心中存着这些想法,裴世矩当下便婉转地问了起来。

  苏游也没炫耀自己用火炮破高丽王城的壮举,只是含糊其辞地说道,“我的大部分士卒如今正与罗艺的‘精’兵收复辽东,裴公最近怕是没能及时获悉如今的天下大事吧?......”

  “哦?”裴世矩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王世充与李密在洛河两岸僵持了七十多天后,于三月初一展开决战,王世充只带着不足万人败回东都;李密势如破竹,以金墉城为根据地包围了东都......”

  “那横‘波’你就更应当抓紧时机出发啊,怕是只有你才能解东都之围了。qiuyelou 平板电子书若是去得晚的话,只怕是.......只怕是.......”裴世矩听说东都目前的形势后,声音有些哽噎起来。

  杨广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外地巡视,裴世矩更是如此,其实他呆在东都的时间并不算长,总共加起来大概连三年都不到!

  裴世矩真的如此着紧东都?

  如果苏游不知裴仁基和裴元庆都加入了瓦岗军,或许会相信他的眼泪吧?

  古代的高官心中,家族才是第一位的,国家灭不灭亡则与他们关系不大;皇帝宝座可以轮流来,可以取而代之,但哪个国家不需要相关的人才来管理?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

  每次王朝更迭之后,前朝的文臣大多能留下来,这便是他们负心的原因。

  想通了这一点,苏游禁不住想要招揽裴世矩了,但现在显然不是时候。

  “还有一个消息,就是太原的李渊勾结突厥,正式起兵进军河东了,他的下一步肯定是关中.......若是他再与李密签订什么协议的话,我去打他们不是找死吗?”

  听完苏游的这几句话,裴世矩只觉得眼前一黑。

  天下之‘乱’,裴世矩在近两个月的跋涉中,已明了了七七八八,但还是想不到会‘乱’成这种程度了。

  同一时刻,金墉城中。

  祖君彦取出怀中的书信,边递向李密,边说道,“主公,这是太原方面的书信。”

  李密点了点头,双眉微扬,“大概是李渊的。”

  “李渊说什么?”祖君彦兴奋起来,低声问道。

  李密一目十行地阅信毕,冷笑道,“我前段时间劝他结盟共创伟业,他回信说自己平庸老迈,不过是因为继承祖宗地功业才有今日地职位;国家有难就要出来扶助,不然会让贤人君子责备!他现在招募义兵与突厥‘交’好都是为天下苍生着想,志在尊崇隋朝王室……”

  “这老鬼说得大义凛然,却是再虚伪不过。”祖君彦感觉一阵恶心,摇了摇头。

  “想夺天下之辈哪个不是假仁假义的?我李密或许是真小人,他们却是个个都是伪君子,就说苏横‘波’进军高丽,又何尝不是想光明正大地图谋中原?”李密早知祖君彦有隙,所以在他面前说几句苏游的坏话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实际上李密对苏游还是很佩服的,仅仅只是苏游能够做出火‘药’这种大杀器,就不是天下哪个英雄能够比肩的。

  但李密在中原腹地开拓了这么大一片地盘之后,心中也难免膨胀起来,有时候就会想,“若是苏游不在了,是不是该我来领导瓦岗军来夺取天下?”

  不管是李密有意还是无意,他已经在试图削弱苏游的影响了,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谈及与苏游有关的事。

  关键是,哪儿有那么多万不得已?

  在这一点上,祖君彦和李密志同道合,此时自是连连点头,“主公说的极是。”

  李密继续看下去,“他说自己过了知命之年,苟且残喘而已,又希望我早日应‘李氏当为天子’之言,只要还封他唐地就心满意足了。”

  “主公,这老小子只捡好听的说,没一句真话。”

  “是啊。李渊起兵太原明显是要取关中,可恨朱粲这厮太硬,我们的士卒又多半来自山东,地利人和尽失啊.......”李密叹了口气。

  早在杨玄感起兵时,李密就曾建言说取关中才是上策,魏征投靠李密之后,也重复着说起他当年的三策。

  可李密到底还是取了围攻东都这下下之策,这就是现实!

  “主公,那咱们怎么做?”祖君彦此时没有半分谋士的觉悟,反向李密问计起来,这也能看出他对李渊夺取关中的惶恐。

  李密皱眉道,“李渊在汾晋颇有威望,取关中地可能极大,他现在指望我们一直扼住要道对抗大隋,这才专心去取关中。既然咱们暂时不能动他,不如回信敷衍他,暂时与他‘交’好。”

  此时的河东,李渊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河东郡县纷纷附依,应者云集。

  李渊的军纪严明,秋毫不犯,深得士民之心;加上李渊家族声望卓著,投效李渊军者不计其数,短短半个月,他的兵力便从十万暴增到二十万。

  李建成认为兵力太多会增加人民负担,赘而不‘精’不利于作战,良莠不齐难以管束军纪,劝父裁军;谋士刘文静也劝李渊少招河东人,多用关陇军。

  李渊深为赞同,遂下令整军;整顿之后,李渊的兵力剩下十三万人,战斗力却有增无减。

  而此时,隋将宋老生率两万‘精’兵在霍邑部署,占据险要之处;李世民则抢占了贾胡堡,率三万军与之对峙。

  李渊正在中军大帐内与刘文静商议军情时,有亲兵在帐‘门’前禀报,“陇西公和敦煌公求见!”

  陇西公和敦煌公就是李建成和李世民,他们的称号是前几天李渊登坛分封的;李渊自封自己为大将军,也被人称为唐公。

  “命他们进来!”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一身戎装,他们走进大帐后一齐躬身施礼道,“参见父亲!”

  “你们怎么凑到了一处?前来何事?”李渊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问道。

  “其实我和世民只是在军营前相遇的,倒是凑巧为的是同一件事。”建成当即开口道。

  “哦?”李渊扫了他们兄弟一眼,示意李建成继续。

  李建成正要说话时,世民却抢先道,“父亲,孩儿如今兵驻贾胡堡已有多日,不知何时能进攻霍邑?孩儿要斩宋老生的人头献给父亲。”

  李渊算是听明白了,遂转头问建成道,“你也是想领兵打霍邑?”

  “父亲,孩儿至今寸功未立,故特来请战。孩儿只用三万人,保证在十日之内夺下霍邑。”李建成躬身回应道。

  “上兵伐谋,何须强攻?我只用五千人,五天之内拿下霍邑县。”李世民笑了笑,前几天夺西河郡斩高德儒就属于他的功劳,他只赢了一战便内心强大起来了。

  李渊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斥道,“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如果你们是互相推举对方,或是你们互相配合要打霍邑的话,我会比看到你们只为自己抢攻开心。”

  “父亲息怒,孩儿知错。”建成和世民听着父亲的怒喝,顿时吓得双‘腿’一软,一齐跪了下来。

  两人认完错,李世民又强笑道,“父亲言重了,世民和大哥都只是单纯地想为父亲分忧罢了。”

  裴寂与李渊‘交’好,又是乡愿之流,此时忙上前劝后者道,“俗话说,‘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人人都想立功获奖,这也是人之常情,唐公何必责怪他们兄弟?”

  “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是苏横‘波’的大俗话吧?”李渊哼了一句,遂收敛起自己的怒气。

  李渊深知利用部下的矛盾来掌控他们,才是高明的御下之术;只是李渊不愿意是自己的儿子出现矛盾,尤其在刚刚起兵之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隋朝大老板,隋朝大老板最新章节,隋朝大老板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