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656章 长才未尽

小说: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作者:武文弄沫 更新时间:2025-02-15 00:56:5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李学武从保卫楼到主办公楼的这一路上,撞见好几对正嘀嘀咕咕什么的职工。

  也只有机关职工会这么做,但凡有点身份的也不会在单位瞎传闲话。

  “李组长好——”

  不断地有人同他问好,李学武都是微笑着点头应了,并未做其他回答。

  直到遇见栗海洋主动迎出来了,他这才轻声问道:“领导在呢吧?”

  “听说您来,延迟了一个行程。”

  栗海洋倒是很直白,一边请李学武进屋,一边微笑着有什么说什么了。

  “学武,来——”

  李怀德见着他进屋,也是点了点头,示意了对面的位置。

  “早晨看见你出去了?”

  “是,去了趟工地,要做复工准备。”

  李学武随口解释了一句,便单刀直入,讲起了今天来汇报的主题。

  “还是工业资源整合,以及各工业项目生产进度的统筹工作。”

  他翻开笔记本汇报道:“昨天办公会上就想提来着,没来得及。”

  “主要还是为了即将开始的对外贸易工作做的准备,销售处那边给了一份清单。”

  李学武将手边带来的文件递了过去,讲道:“今年的商务谈判改了一下规制。”

  “贸易管理中心的意见是请专家和谈判代表组建专业化谈判团队。”

  他表情认真地解释道:“主要还是考虑从专业的角度切入对外贸易合作,更系统化。”

  “这个没什么难度吧?”

  李怀德看着手里的材料,抬起头说道:“我说过了,这种事你来定就好了。”

  “我看接待的流程已经拿出来了,”他从手边的文件堆里拿出了对应的材料,说道:“对外办的工作已经步入正轨了?”

  “是,正在有序地推进。”

  李学武点点头,汇报道:“目前正在做最后的梳理和补充,协调各部门做最后检查。”

  “嗯,你做事我还是放心的。”

  李怀德翻看着手里的材料,说道:“关于工业生产这一块儿,你找开元同志问一下。”

  “需要催促的请生产管理处督促相关的业务,尽快把实际数据拿上来。”

  他翻看到了数据的那一页,问道:“销售预估做的是比去年高了……35%?这么多?”

  “去年是三千多万,今年能做到……”他在本子上简单算了一下,惊讶地问道:“能做到五千万的销售?”

  “相比较去年,电器、食品、汽车等工业的出口贸易额有了显著的提升。”

  “那也太高了,五千万啊。”

  李怀德敲了敲桌子,提醒道:“步子迈大了,小心扯着蛋。”

  “汽车和电器工业有望完成一千万的订单。”

  李学武算计道:“飞行器工业能完成一千万,船舶工业五百万,五金工业两千万。”

  “食品和药品,以及其他工业项目差不多能够拿下五百万的订单。”

  他将大概的贸易目标做了估算,又详细汇报了各项目的重点工业产品和对口方向。

  “汽车工业还是不能形成外贸有效规模吗?”

  李怀德看着资料问道:“红星厂已经具有了吉普车、轿车、客车的生产能力了。”

  “确实,咱们的汽车工业已经起步。”

  李学武点了点头,汇报道:“但起步的基础太差,目前只能以廉价汽车作为主要营销目标,否则没有竞争力。”

  “如果按照相对单价来计算,汽车工业在出口贸易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的支柱作用。”

  “嗯,还是自主生产能力差啊——”

  李怀德放下手里的材料,抱着胳膊说道:“缺少必要的工业技术,缺少一定的创新能力,拿不出代表产品啊。”

  “是这样的,”李学武认同地讲道:“汽车工业的发展还是应该由内而外地进行推进。”

  “利用国外引进的技术转化生产,供应国内的汽车供销市场,获取资金研究技术和创新。”

  他介绍道:“只有整体生产水平提升上来,才能匹配对应的技术研发和创新。”

  “在这一期间,技术上追赶国外先进水平,生产上磨练技术和总结经验,培养合格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嗯,时间还来得及。”

  李怀德点了点头,思考着问道:“这一周期预计需要多长时间?在外贸拓展上有什么竞争力吗?”

  “周期预计在五年左右。”

  李学武想了想,回答道:“技术上的壁垒还是需要时间来攻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主要还是体现在同等类型产品的价格优势,以及对贸易渠道和经销商的建设。”

  他特别强调道:“定期邀请外商来厂考察和谈判,是红星厂有区别于羊城对外贸易会的核心优势。”

  “重点就在于核心商品的生产能力,同类别产品的大胆仿制和开发。”

  “嗯,这一点我有了解。”

  李怀德翻找了具体的数据,点在了一页上,抬起头讲道:“五金工业兵器项目去年盈利颇丰,竟然是利润最高的项目。”

  “是66-6式狙击步枪吧。”

  李学武微微一笑,道:“今年的贸易谈判,这个项目应该还是谈判桌上的重点。”

  “推陈出新啊——”

  李怀德缓缓点头,道:“与轻兵所合作,代工轻武器和单兵作战装具,是一个很好的引子啊。”

  “去年下了1600万订单的阿特又来了。”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笑着说道:“去年的订单还在陆续交付之中,他已经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

  “商人逐利,锱铢必较。”

  李怀德哼笑了一声,看着他说道:“是怕咱们货卖三家,耽误了他的订单交付进度吧?”

  “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李学武轻笑着附和道:“东非兵器市场出现了大量的SVD仿制狙击步枪,他赚的盆满钵满呢。”

  “同SVD做对比,66-6式狙击步枪做了对应的性能调整和提升,毛子的生产和设计工艺还是太毛糙了。”

  “已完成交付的订单净利润两百多万元,”李怀德笑着说道:“今年土建项目的工程预算出来了。”

  “兵器仿制的红利还能吃几年。”

  李学武是汇报,也是提醒道:“国际兵器贸易市场还是以高精尖科技为主,盈利水平更高。”

  老李听明白了,李学武这是在提醒自己,别太期望轻兵器能支撑起工业基础建设。

  “还是那句话,步子别迈大了。”

  李怀德轻笑着摇了摇头,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似是随意地问道:“聂成林同志的后事安排的怎么样了?”

  “委办和工会在做,梁作栋同志负责。”

  李学武收敛了笑意,认真地汇报道:“昨天我同聂小光谈了谈。”

  “嗯,怨气很大啊——”

  李怀德长叹一声,说道:“一直以来,红星厂作为走在工业变革前沿的企业,一些政策受到了部分同志的非议。”

  “但作为企业的掌舵者,大集体的班长,我还是对得起问心无愧这四个字的。”

  “年轻人还是冲动了些。”

  李学武并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拉回话题讲了聂小光的情况。

  “我同他通报了聂成林同志的坠亡调查结果,他还是比较能够接受的,答应会配合厂里完成后事的处理。”

  “嗯,那就好啊——”

  李怀德长出了一口气,手掌按在桌子上,语气萧索地说道:“尽量消除影响吧,妥善处理后事。”

  “家属的情绪正在做工作。”

  李学武犹豫了一下,还是汇报道:“但机关里的非议比较大,这方面单凭纪律监督是不好压下来的。”

  “如果压的狠了,容易反弹,形成更难以处理的风波就麻烦了。”

  “嗯,这一点我考虑到了。”

  李怀德目光从窗外收回来,看向李学武问道:“你有什么意见?”

  “昨天维洁主任叫了我和薛副主任谈话,凑巧看到了聂小光这件事,就提到了这一点。”

  李学武先是做了个铺垫,而后直白地讲道:“机关里各部门的思想动态还是以同情和反思为主。”

  “同情?反思?哼——”

  李怀德重复了他话里的重点,轻哼了一声,表情似有不屑。

  李学武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维洁主任和薛副主任的意见也是尽快平息这股情绪和思想波动,消弭影响。”

  “主要提到了彻底调查大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错误行为,重新审议和纠正错误。”

  他很是认真地讲道:“必须立即停止相关人员的劳动改造程序,妥善安置,待审查结束后再做决定。”

  “同时,对已经调查清楚的错误要加以改正和补偿……”

  李学武讲了很多,李怀德听的很认真,并不是最初他表现的那样不屑一顾。

  很大程度上,李学武现在讲的话,就是谷维洁和薛直夫的态度,只不过是通过他进行委婉的表达罢了。

  甚至两人的态度已经代表了班子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以及群众的心声。

  他当然不会忽视掉李学武的群众基础,更不会怀疑李学武在处理这件事情上的意见和态度。

  李学武既然已经坦白,他参加了谷维洁和薛直夫的讨论,并且将实际内容转达给了他。

  李怀德当然不会怀疑他的动机和态度,可见李学武也是支持这一观点的。

  直到李学武讲完,他想了好一会,这才幽幽地问道:“你觉得调查得清楚?”

  “且不论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有多少人牵扯其中,调查的工作有多大的难度。”

  他敲了敲桌子,道:“目前的形势又哪里会允许红星厂倒查倒追,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嘛。”

  “还要就相关的错误决定进行否定和补偿,这对于高速发展的红星厂有弊无利啊。”

  “但这件事势在必行了。”

  李学武提醒道:“当前最要紧的是平息影响,团结一心,清除掉晋级工作前的最后障碍。”

  “我的意见是积极表态,认真调查,妥善处理。”

  “嗯——”

  李怀德还是很能听得进去李学武的意见的,尤其是他讲到的这几点。

  表态放在了第一位,调查要认真,那就需要更久的时间,也给了妥善处理的空间。

  李学武见他缓缓点头,便继续说道:“停止劳动改造,启动组织调查,迫在眉睫。”

  “更重要的是,不能给有些人以引狼入室的机会,这才是我最担心的问题。”

  “嗯?”

  李怀德听到这,眼皮忍不住地一跳,看向李学武的目光里瞬间凝实了几分。

  从李学武的眼里他看出了浓浓的担忧和认真,这是对敌人的警惕和防范啊。

  谁是“有些人”,谁能“引狼入室”。

  这两个问题很容易找到答案,他仍然记得一机部办公厅韩主任的话。

  苏维德在部里表现得很是活跃,与三支代表丁志山联系紧密,在大学习活动中做了很多工作,至今依旧是他防范的重点对象。

  这“有些人”指的就是苏维德了,引狼入室的“狼”指的就是丁志山这一类人了。

  李学武早与他有过沟通,针对苏维德要尽快拿出态度和程序来。

  请卫三团王小琴来红星厂交流任职,就是针对苏维德做的一个布置。

  三支代表必须安排给合适的人,否则李怀德都得靠边站。

  李学武绝对不是在吓唬他,一想到苏维德到任以后,调研没有,一心扑在了资料上。

  查过去两年时间里,纪监和保卫工作的资料,查厂里组织管理的材料等等。

  他到底要干什么!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翻旧账,当然是搞清算了,难道还能是表彰遗漏啊。

  不用想,就是针对他来的。

  李怀德手掌忍不住地捏成了拳头,眼睛微微一眯。

  苏维德的调查和审查方向应该是他当初抛开谠委和厂委,另行组建管委会的合规性。

  这就是要抄他的后路啊!

  甘霖娘,老子都没算计你,你倒是来算计我了!

  李怀德现在心里发突,脑门见汗,一想到苏维德查到了什么把柄,掀起再一次的变革。

  现在不用李学武提醒,他也能想起丁志山来,那是个阴翳的老秃鹫啊。

  “其实咱们厂早就完成了大学习的改造任务,已经进行到了稳步恢复和发展的过程。”

  李学武喝了口热茶,给了老李以思考的时间,他又继续汇报道:“相关思想落后,急需要改造和提高的人员可以转回京城教育了。”

  这话就是在提醒老李,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变革这种手段带来的力量了。

  相反,老李作为既得利益层阶,红星厂的管理层,更应该主动消化掉这些不稳定因素。

  “我是有过相关考虑的。”

  李怀德思索着说道:“但其中的风险太高,就目前形势而言,可谓是冒险了啊。”

  他当然想消除这一部分不稳定因素,正如李学武所说,他确实不需要变革的力量了。

  但是,过去的历史是事实,他又如何否定自己来时的路啊。

  否定历史不就等于否定现在了嘛,难道还要自我放逐?

  而且,由过去几年引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苏维德一定是发现了什么,不然哪能这么消停,蛰伏起来准备给他致命一击嗯。

  “我还是建议您主动处理。”

  李学武认真地提议道:“至少主动比被动要强,现在处理还来得及。”

  “首先要强调正治站位,思想正确,将接下来的行动赋予正确的指向意义。”

  “其次要下定决心彻底清查和整顿过去几年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工作过程中的弊端。”

  “然后是积极推动思想建设和善后处理,恢复相关人员的身份和工作岗位。”

  他提醒李怀德道:“这一次聂成林意外坠亡事件就是个很好的契机,化被动为主动。”

  “我的建议是积极客观且实事求是地对其在红星厂的工作和成绩做出评价。”

  “你是想让我参加他的追悼会?”

  李怀德听出了李学武话里隐含着的意思,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不是变相地承认了聂成林的正确,他李怀德的失败嘛。

  “最好亲自见一下家属。”

  李学武的建议比他想象中的更具有挑战性,这不禁让李怀德想到了那个吵嚷着要弄死他的聂小光,这是主动送上门去了啊。

  “按照组织规定,聂成林同志的家属应该享受一定的政策照顾和补偿。”

  李学武更进一步地建议道:“如果您能同聂小光心平气和地见一面,谈一谈……”

  他顿了顿,还是讲道:“我相信效果会更好,之于红星厂、管委会以及您个人。”

  千金买马骨吗?

  李怀德听他说完便明白了这背后的逻辑。

  表情上的不耐和烦躁已经消失了许多,眉头散开过后,是沉默的深思。

  李学武的话句句都是站在他的角度来思考的,更不难看出这是解决问题,消弭影响的最佳手段,他应该主动理解和认同。

  “对于目前相对复杂的组织生态环境,”李学武语气慎重地讲道:“还是尽快落实管理班子成员的为好。”

  “要尽快完成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布局,”他提醒道:“不能再拖了,迟则生变。”

  这都是大实话,切中时弊,李怀德连反驳的意见都想不出来,只能是同意了。

  什么叫尽快完成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布局?

  组织结构调整和布局李怀德一直都在做,可这工作不可能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既然说是尽快了,那就是在提醒他要分权了。

  目前上级对红星厂管理班子的改造力度很大,成员要扩展到十一人。

  他如果不把权利分出去,又怎么能笼络人心,继续开展管理工作呢。

  可这个意见对于李怀德来说无异于从身上往下割肉了。

  他的眉头再一次皱了起来。

  能够想到的是,晋级前后,红星厂管委会班子会呈现更加松散的状态。

  薛直夫表现的如此坚决和活跃,说不定会同谷维洁联系在一起。

  说三足鼎立都差了,这特么是群豪并起啊!

  真怕苏维德高呼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他这管委会主任还做不做了?

  谷维洁、景玉农、薛直夫、苏维德、董文学、程开元,算上他和工会熊本成,以及还没来报到的张劲松,这才是九个人。

  也就是说,管委会想要达到十一个人组班的目标,红星厂至少还需要两个人。

  他已经从上面获悉,领导有意从外经贸安排干部来红星厂组班,提升对外贸易的管理能力,交流经验。

  在此基础上,李怀德能做的除了催促上级尽快落实外经贸相关干部的配置工作外,还能操作的便是最后一个名额了。

  他的手在桌子下面捏了又松,松了又捏,好半晌才看向李学武,目光锐利地说道:“你的建议很好,很及时,但我需要你做更多。”

  不等李学武表态,他便已经说出了自己的安排:“我会向部里申请,纳你进入管委会,担任副主任,完成最后一块版图的拼凑。”

  “这……我不合适啊。”

  李学武眉头一皱,提醒道:“以我现在的工作资历和能力,完全没有资格担此重任。”

  “谦虚的话这里就不要讲了,你的能力我比谁都了解。”

  李怀德见他表现的很是抗拒,倒是符合了他内心的猜测。

  刚刚也是有了试探的意味,看看李学武这次表现的这么激进是否有自私的一面。

  现在看来是没有的,有的只是顾虑和谨慎。

  李学武当然会有所顾虑,钢过易折,进步太快容易造成后劲不足,影响了往后的发展。

  如果按照原本的设计,李学武按部就班地发展和进步,五年之后他才能登台表演呢。

  现在揠苗助长,对于李学武来说是一种风险,他当然会抗拒。

  但李学武越是抗拒,李怀德越是放心。

  如果这是李学武的谋算,他才不敢用呢。

  董文学和谷维洁在管委会联手,就已经是个问题了,再引李学武入局,十一票去其三。

  李怀德最担心的便是管委会班子成员结构的问题,这是他掌握红星厂的关键。

  但现在等上面安排一个未知数下来,倒不如拉李学武上去。

  下定了决心,李怀德已经没有了退后的余地。

  他语气坚决地讲道:“这个时候为了红星厂的稳定和团结,你也要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于资历问题,我想过了。”

  李怀德敲了敲桌子,说道:“这完全不是问题,你的成绩和表彰足够弥补这一缺陷。”

  “咱们厂还是太保守了。”

  他手指向南讲道:“你看看人家,牧首一方,比你年轻的不有的是?”

  好家伙,激进的李学武被李怀德说太保守了,他保守了吗?

  “名不正,言不顺啊!”

  李学武犹豫了一下,还是讲道:“我担心冒进过后,引起其他领导的意见反弹。”

  “到时候会引起更多的变量,于目前的形势没有正向意义。”

  “嗯——”

  李怀德听得出他话语里拒绝的意味,强扭的瓜不甜,也能看得出李学武值得信任。

  提拔任用李学武,并不断地给予信任,是他在红星厂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了。

  “你讲的也不无道理。”

  李怀德思考着说道:“我和维洁同志这边不会有意见,文学那边不用说了。”

  “直夫同志与你有过合作和交往,但他的思想较为保守,不一定能同意。”

  他捏着手指念叨着:“其他同志那里,意见应该更为突出,我最担心的是玉农同志。”

  讲到这里,李怀德叹了一口气,遗憾地说道:“我还是建议你多维护和缓和与玉农同志的关系,工作上的矛盾有什么不可调和的。”

  “是,我知道了——”

  李学武答应的很是勉强,态度上明显能看出为难。

  “我知道,我理解你。”

  李怀德点点头,说道:“你们两个的工作思路正好相反,难免的要产生矛盾。”

  “但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你应该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一想到栗海洋讲到的,财务处处长付语堂亲眼所见两人在办公室吵起来了,景玉农还动了手,老李就有点头疼了。

  他当然不能批评景玉农态度恶劣,竟然对下属动手。

  当然了,打人是不对的,可动手的是景玉农,这就没法说了。

  关键是景玉农处处与李学武为难,这一次纳李学武进班子,想都不用想,她一定反对。

  唉,以前看李学武同景玉农有矛盾,他还姑且任之听之。

  现在他是有点后悔了,早该劝劝的。

  “那就不进副主任,改任秘书长。”

  李怀德愁眉苦脸地憋了半天,一拍沙发扶手道:“你先享受集团班子的岗位!”

  “这——我——”李学武愣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可又说不出来了。

  李怀德见他如此,长出了一口气,道:“既然各分公司和分厂已经开始布局和筹划,集团班子的岗位先定下来有啥问题?”

  “关键是这个岗位在班子内,又不用特别征求所有成员的意见,就这么定了吧。”

  秘书长是李学武参与集团化组织结构建设时设置的一个职务,对应的便是业务结构的总经理助理。

  集体企业,管理结构一般会有两个,暂时是管委会统一管理,未来还会细分管委会和厂务管理班子。

  秘书长便是管委会的职务,总经理助理是常务管理班子的岗位。

  李学武提前上岗,就等于垫了半步,以最微末席进了管理层。

  虽然不是主管业务的副主任,却成了组织和协调业务的大管家。

  “虽然是脱裤子放屁,”李怀德怕他有思想负担,宽慰李学武道:“但很有必要。”

  “这样一来你的压力小一些,也并不耽误后面的发展和安排。”

  确实不耽误,任满后接董文学的班,更进一步是以副主任的身份去钢城,还是以秘书长的身份去,都能拿得起红星辽东工业的大局。

  李学武思索片刻,便也认命似的,无奈地讲道:“组织需要,义不容辞。”

  ——

  从李怀德办公室里出来,李学武还没来得及复盘一下刚刚的谋算,便见程开元的秘书小何好像正巧路过,拿着文件同他打了声招呼。

  两句半不到,便见程开元从办公室里出来,招手招呼了他进屋。

  不是吧?刚算计完老李,老程这边就主动跳坑。

  他都没准备好呢,你说手重了,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借力打力,布局景玉农、刺激谷维洁、推出薛直夫、拉拢程开元、围攻苏维德。

  一圈下来让老李有了危机感,认同了他的建议,还主动提出了他的预想目标。

  今天的收获已经很大了,程开元又主动送上门,给他扩大战果,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也不打听打听去,谁不知道他最是纯良敦厚,诚实可靠,安分守己,谦恭仁义……

  这份贤良的品质多少成语都夸不完啊!

  现在让他坑程开元,真有点下不去手。

  “领导,您有啥吩咐?”

  一进屋,李学武便笑着说道:“刚想来您这汇报工作,咱们这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哦?那还真是心有灵犀。”

  程开元打量了他一眼,笑着说道:“我正巧也有点事跟你聊聊,咱们谁先说啊?”

  “那当然是我先汇报,您再吩咐。”

  李学武微笑着给小何摆了摆手,道:“甭麻烦了,刚在李主任那边喝饱了。”

  “呵呵呵,小何白准备了。”

  程开元见他表现的轻松,便也玩笑道:“知道你喜欢喝红茶,特意家带来的。”

  “那真的谢谢了——”

  李学武认真地给小何说道:“我多来领导这叨扰,这茶一定有机会品尝的。”

  “您客气了,我就是一点心意。”

  小何也是会说话的,这会儿玩笑了一句,便主动退了出去。

  “刚在李主任那边谈了外贸旅行团下周进京来厂考察和谈判的程序。”

  李学武严肃了态度,汇报道:“来找您主要是请示针对各工业项目建设和生产情况摸底的工作安排。”

  “生产管理处这边给出的各项数据有所滞后,且统计周期比较长,不利于接下来的考察安排和谈判准备。”

  “这个好办,协调几个工作组下去。”

  程开元点点头,捡了办公桌上的香烟点了,吹了口气,说道:“双管齐下,缩短工业相关数据的统计周期,或者另列收集对象。”

  老程在工业生产管理上还是有些能力和门道的,上面安排他来红星厂真有培养他担任厂长的意思。

  只是在几轮的对抗中暴露了太多的缺点,思想和正治上缺乏成熟的表现,让上面失望了。

  不过放在红星厂,管理工业生产,尤其是生产管理处将三产工业纳入管理范围以后,他表现出来的管理能力并不输给景玉农。

  其实这么对比是不公平的,对景玉农不公平。

  一个搞经济和财务的,跟管生产出身的干部对比,景玉农能跟他打个平手,完全是有李学武在打辅助呢。

  两人说了好一会儿,这才收住了话题。

  李学武知道他有话要说,汇报完便停了下来,等着对方的下文。

  程开元经历过年前的事以后,看起来倒是放开了手脚,没有了以前的顾忌,轻松了许多。

  毕竟错误都已经展露出来了,该处理的也都处理了,这就算恢复出厂模式了。

  “薛副主任约我聊了聊。”

  他开口第一句,便奠定了两人今天谈话的基础和目标。

  “谈到了目前厂里的形势,组织的压力,以及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还得是经历过锻炼和考验的干部,看看这三句总结的,这就告诉李学武四个字:懂的都懂!

  薛直夫跟他聊了什么,一定是跟李学武有关的,否则不会说的这么隐晦和刻意。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那也是断定李学武一定能知道,并且听得懂了。

  而后顿了好半晌,这才看向窗外说道:“我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呢,又哪里来的能力逆流而上,勇担重任啊。”

  这是要条件来了,薛直夫教给他的?

  李学武就说机关里出来的哪有老实人啊,薛直夫被他推了一下,半点利益都不舍得呢。

  合着安抚程开元的工作留给了自己,他要坐享其成,招兵买马。

  李学武觉得有点亏得慌啊!

  “薛副主任这是不忘初心呢。”

  李学武先是DISS了一句薛直夫,而后缓缓讲道:“他跟我说唇亡齿寒,匹夫有责呢。”

  “呵呵——呵呵呵——”

  他的这两句彻底给程开元逗乐了,幽怨愁苦的表情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呵呵——哈哈哈——”

  李学武见他笑的明白,便也明白地笑了。

  以前是单打独斗,现在没有落井下石,还给你雪中送炭,救你狗命,还要啥自行车啊。

  诈我,我就能给你了?——

  周三上午,管委会主任李怀德主持召开了周一没开完的管委会办公会。

  在会议召开前,李怀德叫了谷维洁和苏维德在办公室里开了个小会儿。

  具体内容班子里早有猜测,大概都知道。

  当工作会议议程一个接着一个地处理结束后,李怀德做了总结讲话。

  在同谷维洁沟通了一句过后,他在会议上直接提出了应对聂成林坠亡一事的处理意见。

  除了今天全体班子成员结束会议后直接乘车前往殡仪馆参加追悼会外,他还讲到了李学武传达给他的建议。

  首先是向上级申请,督促张劲松同志到任,尽快补齐对应的班子成员,完成晋级。

  其次便是彻查和整顿大学习活动在过去造成的错误影响,改变劳动改造的方式,安排相关有问题人员到联合学校学习和劳动。

  ……

  相关提议得到了班子内所有成员的认同,形成了决议。

  只是看苏维德的脸色不怎么好,他是没想到李怀德反应的这么快,回马枪扎他身上了。

  ——

  办公会议结束后,按照行程安排,一行人从三楼下来,直接上了鸿途一号小巴车。

  十二人座,算上李学武和熊本成八个人,班子现有的领导,董文学和张劲松没法参加。

  梁作栋已经去了现场,车上又叫了四个宣传处和委办的同志。

  反倒是领导的秘书们没有上车,这次去也用不到他们,没有随行计划。

  当然也包括彭晓力,李学武不可能坐自己的车去,他就没有随行的资格了。

  保卫科副科长王一民乘坐红星羚羊吉普车在前面开路,警灯闪烁,气势不凡。

  鸿途一号随后,两台车轻车简从,奔赴西城殡仪馆。

  依旧是八保山,不过是普通公墓,聂成林的身份享受不到那个待遇。

  聂成林的棺木是从钢城转运回来的,厂管委办和工会组织的后事事宜。

  两台车来到殡仪馆的时候,这里已经有了不少人,但不是聂家的亲朋。

  这年月能使用殡仪馆的人还不是很多,有钱都不成的那种。

  再说了,普通人谁会浪催的往殡仪馆停灵去,这都是给公家组织追悼会准备的。

  但架不住公墓少,红星厂的车队足够低调,可还是引起了很多人驻足观看。

  毕竟这年月,行政小巴还是没见过的。

  当看见一行人均是同样行政套装的装束从车上下来时,看热闹的人便知道这是公家人。

  看下车的顺序,以及下车后简单沟通,一起往里走的时候,还有专人引领就知道了。

  聂成林活着的时候并不奢靡高调,走的时候也没有铺张浪费。

  简单的小厅,棺椁打开着,头顶是黑白遗照,纸质挽幛上写着长才未尽四个字,遗容已经做过处理和修整了,看不出死亡的原因。

  大冬天的,也没给准备鲜花,是一些黄白相间的纸花,应该是殡仪馆的标准道具。

  周围墙边摆放着花圈和挽联,均是红星厂几位班子成员所送,当然也包括了李学武。

  董文学虽然没在,但李学武帮他准备了。

  红星厂班子成员一出现在门口,里面的人便都察觉了,纷纷迎了过来。

  就在李怀德进屋的时候,聂小光突然冲了上来,悲愤地喊道:“你还敢来!我……”

  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他的两个哥哥从身后死劲拦住了,也堵住了他的嘴。

  李怀德只是瞅了瞅他,并没有在意,甚至脚步不停,径直向聂成林遗体做了告别。

  而后在委办副主任梁作栋的引领和介绍下慰问了聂成林的遗孀和其他家属。

  聂小光的母亲却是很有涵养和隐忍,忍着悲痛微微鞠躬同李怀德握手,道了感谢。

  “万分悲痛,但请节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之饮食男女,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最新章节,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