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48章 少爷饿了

小说: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作者:武文弄沫 更新时间:2025-08-16 02:05:18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生产单位能不能搞销售工作?

  这不是一个简单到随便谁都能回答的问题,这里面情况太复杂。

  按照现如今的政策和市场,还没出现汽车销售商店的情况下,厂家就是销售的终端。

  不仅仅是汽车制造厂,酱油制造厂也是一样,有购车指标的单位会安排专人去汽车制造厂找关系买车提车,有副食品票证的老百姓也会拎着酱油瓶子去酱油厂打酱油,道理是一样的。

  那为什么在红星钢铁集团会出现销售端和生产端的协调不畅以及矛盾呢?

  “老庄还是太面了,销售总公司下属分公司又太多,哪里顾得过来。”

  电话是董文学打来的,不算是求情,但也是想为庄苍舒说句话。

  庄苍舒倒是实实在在地求到了他那里,董文学也是觉得好笑。

  集团上下几位领导,真正让下面那些分厂、分公司一把忌惮畏惧的只有李学武一个人,就连李怀德都不行。

  李怀德哪有动真格的时候,对下面那些人更多的是威,少有严的面孔。

  要是豁得出去,舍得下脸的那个,就去他办公室里耍无赖都能蒙混过关。

  所以大家都说李主任为人和善可亲,是一个值得跟随和尊敬的领导。

  那他们如何评价集团秘书长李学武呢?

  这个不方便评价,也没人敢评价,谁知道身边有没有保卫处的眼线。

  什么?你说李学武已经不是保卫处的领导了?

  集团秘书长不是保卫处的领导是什么?谁敢怀疑李学武对保卫处的影响力。

  所以李学武前脚撂了庄苍舒的电话,后脚他就麻了,来不及训斥下面的人乱作为,赶紧就给董文学打电话。

  求情呗,反正他是不敢找别人,更不敢再直接给李学武打电话软磨硬泡。

  “首先我得肯定他的态度。”董文学没一上来就给他讲情,而是绕着弯地讲了庄苍舒正在做的工作。

  高度重视,查找问题,处理问题,举一反三,杜绝此类事情再发生呗。

  “他是没认真学习政策。”

  李学武也不等董文学将其他理由说完,淡淡地讲道:“更没有把销售工作当业务工作来做,他是做管理的。”

  “嗯嗯,这一点我也想到了。”

  董文学的脾气一向很好,自己的学生不满意、发脾气,他都很理解。

  李学武发脾气虽然不是冲着他,可要是搁别人讲情,他这么不给面子,早就不高兴了,董文学倒是都能接受。

  “他跟我解释,是汽车销售分公司副总王琼在上个月讲话中提到的这个意见。”

  董文学语气平和地讲道:“他的下属出了问题,他要解决,你也得允许人家犯错误,给人家改正错误的机会。”

  “毕竟你现在也负责业务工作,往后你手底下犯错误,你多难为情啊。”

  “他倒是会找人讲情。”

  李学武哼笑了一声,略有不满地讲道:“就这种乱指挥的行为,不给他个全集团通报都算便宜了他。”

  “算了吧,都不容易。”

  董文学那边明显是在抽烟,这会儿吹了吹烟灰,讲道:“今年年底各分支机构负责人都要交作业,他要是背个处分,到时候差了个一级半级的,他哭尿个脸,你看着也不舒心,对吧?”

  “这顿敲打就先记着吧。”

  李学武也认同了董文学的意见,今年年底大考,明年年初正式集团化,到时候他们这些分支机构负责人都要过龙门。

  不用说啊,大家比成绩呗,成绩合格的就跳龙门,成绩不合格的就原地踏步,或者给好人让位置。

  跳龙门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肩膀一边齐,到时候比什么?

  上比荣誉下比处分,荣誉差不多,庄苍舒要背个处分,整不好龙门都过不去。

  你当龙门每年都有呢?

  红星厂到红星钢铁集团只有这么一次了,再往后都没有这次的好时候了。

  庄苍舒怕什么?怕的就是这个。

  李学武真要在会议上给他来这么一句,那他就别想着进步了。

  集团公司有几个独立运营的总公司啊,销售总公司在所有总公司机单位里算是最容易出成绩的。

  要不是当初有李学武和景玉农的肯定,他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他不是老李的人,是景玉农后来提拔任用的,在李学武这边也很有面子。

  要以他的资历,想要销售总公司的位置实在是排不上号。

  “您就跟他说,下去都一年多了,要还掌握不了局面,那就换人吧。”

  李学武故作严肃地讲道:“我给他找个分公司少的单位去上班。”

  “呵呵呵——”董文学笑着看了眼坐在对面面色紧张的庄苍舒,点点头说道:“行,我说说他,不过你也别吓唬他了,销售这一块我看他干的还行。”

  “你收他什么礼了,这么维护他。”李学武开玩笑道:“他要把这份能耐用在销售工作上,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当不了下属分公司的家。”

  董文学抬了抬眉毛,看着面色惭愧和尴尬的庄苍舒,同李学武讲过几句便撂了电话,同时也拧灭了手里的烟头。

  “他不是给我面子,是很信任你,还支持你的工作啊。”

  “是,我明白,是我做的不好。”

  庄苍舒惭愧地点头讲道:“下面的分公司多不能是借口,我回去一定抓纪律,抓管理,抓业务。”

  “刚刚秘书长的话你也听见了。”

  董文学手指点了点桌子,认真地讲道:“全集团数得上来的业务型领导,他说话你服不服?”

  “服,我服。”庄苍舒连连点头。

  他真服,李学武是保卫干部出身,但在其他业务领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得到了时间和组织考验的。

  要没有实打实的业务成绩,上面能允许他担任集团秘书长?能默许他去辽东主持集团的工业企业管理工作?

  “他要说你业务水平不行,那别人给你说再多的好话也没用。”

  董文学手指点了点他,提醒道:“你服这句话,李主任,包括其他领导也服这句话,所以怎么干你自己想。”

  ***

  李学武在业务工作上真的能做到高瞻远瞩,算无遗策吗?

  这么说吧,至今没有败绩。

  李主任那么多疑的人,这几年又畏惧李学武的成长速度,又愈加离不开李学武的辅助和支持,这是为什么?

  业务、后勤、服务等工作,李怀德自己都没那个水平,也不瞎指挥。

  但他有自己的判断力和管理思维,人事和组织工作抓的很牢固啊。

  7月初决定相应政策要求,通知全集团各分支机构积极准备响应号召,做好组织建设工作的准备工作,7月中旬,一等文件下来以后便开始了执行。

  全集团范围内开展组织建设工作,对组织成员进行程序化筛选工作。

  步骤和形式正如月初通知的那样,以个人申请、群众评议和组织批准为基础,以岗位工作评比,群众推荐的形式开展评选活动。

  这个就很让人抓马了。

  以前老李的工作风格可不是这样的,组织工作就是组织工作,轻易不会跟业务工作挂钩。

  在考察组织工作能力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评业务能力,这还是第一次。

  前面已经透过风了,大家该议论的也议论了,该怀疑的也怀疑了,就等着李主任清醒过来,取消这一决定呢。

  谁能想到呢,按原通知执行!

  “李主任可越来越敏感了啊。”

  杨宗芳同栗海洋在李学武的办公室谈工作,结束后眼瞅着要到下班时间了,两人便都没有着急走,坐在沙发上闲聊,品着好茶,抽起了香烟。

  “前几天我还琢磨呢,这组织工作怎么同业务工作结合在一起考察。”

  他看向李学武笑着讲道:“结果李主任就给咱们来了这么一手儿。”

  “这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李学武笑着看了一眼栗海洋,端起茶杯说道:“你说呢?海洋同志。”

  “我也觉得李主任有点敏感了。”

  栗海洋是李怀德的秘书,三个人坐在一起讨论李怀德,他压力最大。

  你就说吧,李学武和杨宗芳讲李主任的坏话,他是听还是不听?

  听了有两种考量,是说给李主任还是不说给李主任?

  怎么说都不讨好。

  要是不听呢?

  放心,也讨不着好。

  他不听这些话,回头有人说给李主任,他也会被李主任怀疑听了不汇报。

  所以啊,他决定出淤泥而不染,反正两人又没说李主任的坏话。

  快要下班了,坐在一起扯会蛋呗。

  “不过李主任在《联合工业报》发表的那篇文章倒是值得学习和思考。”

  栗海洋探着身子在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看向两人讲道:“我觉得这是李主任未来对组织工作的思考和思路。”

  “您给做的参考和建议?”

  听栗海洋如此说,杨宗芳认真了起来,因为他知道集团重要的组织工作和业务工作关键文件都是李学武起草的。

  就算不是李学武亲自起草,那也一定是他审阅通过的,没有可能这种重要文件不经过李学武的手就宣发出去。

  李主任看文件有个习惯,别人不知道栗海洋还能不知道吗?

  没有秘书长的意见和签字,就算有主管领导的意见好签字也不行。

  尤其是重要文件,关于业务立项、合作谈判等等,李怀德谨慎的很。

  “没有,我也是刚看见。”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看向栗海洋说道:“我还以为是你写的呢。”

  “您太看得起我,我哪有那个水平呦——”栗海洋明显知道是谁写的,这会儿笑容很是尴尬,“我的文笔和功力您又不是不知道,可别磕碜我了。”

  “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嘛。”

  李学武微笑着点了点头,道:“有点意思,你回去可以学习学习。”

  他又看向了杨宗芳讲道:“李主任的意思是要将组织建设工作活动的开展从科学研究院开始。”

  “从研究院开始?”杨宗芳惊讶道:“这又是唱得哪一出儿?”

  “这叫先礼后兵——”

  李学武点了点他,提醒他注意语言,栗海洋在这呢,玩笑可以开,但别啥话都往外说。

  他是想了,栗海洋想要在冶金厂立足,想要在辽东工业做出成绩,是要完全摒弃过去的光环,脚踏实地地开始。

  可谁敢保证他是这么想的,万一他想走捷径呢?

  把身边的同事当垫脚石,这种事在机关里还少见吗?

  “我想,李主任是要在科学研究院掀起一股清正之风啊。”

  李学武喝了一口温茶,道:“如果研究院组织建设工作做的好,那下一步就是要从研究院提拔组织干部了。”

  “搞技术和学术的更纯粹一些?”

  杨宗芳为什么能做李学武的常务副,就因为他能跟得上李学武的思维节奏,能完全理解他讲话的意思。

  “如果单纯地以工作思维模式来考虑,我觉得这也是个办法。”

  李学武笑了笑,抬手轻轻拍了一下膝盖讲道:“这算刻板印象了吧?”

  “什么?书呆子吗?”

  杨宗芳问了这么一句,随后自己也笑了起来,李学武说的都对呗。

  栗海洋也跟着笑,他不说话不是插不上话,而是怕自己说错了话。

  他还年轻,现在来冶金厂做副职,还是以学习和经历为主。

  当初李主任问他要去哪锻炼,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钢城冶金厂。

  他这个时候下来是对的,有李主任的支持,他能借东风,跨龙门,走的更远。

  来冶金厂还能跟秘书长多学习学习,这种近距离的同事关系,可是成长最快的办法。

  他仔细听着两人的对话,分析着他们讲话的习惯和风格。

  栗海洋的父亲是原财务科的副职,后来调去了三产单位,现在劳服公司。

  调来调去,怎么调都还是原来的职级,好像逃不出这个圈了似的。

  为什么?

  栗海洋的父亲自己知道,栗海洋也知道,尤其是他现在的职级比他父亲都高,更能理解中年干部魔咒的意义。

  能坐在这间办公室里谈笑风生的,都是早早地躲开了魔咒的人。

  要不就是有人拉一把,要不就是有人推一把,最后就是自己的努力了。

  栗海洋是有人拉,有人推,自己还努力,否则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从办公室里出来,三人是准备一起下班的,中途杨宗芳又被张兢叫走了。

  “现在的称呼你还习惯吗?”

  李学武笑着看了一眼走在自己身边,稍稍慢了自己半步的栗海洋。

  这位年轻人最大的能力和优点是什么?他有什么能耐值得老李用他五年。

  答案是懂得分寸。

  或许从小受他父亲的影响,对工作有“先见之明”,很少踩坑,更有运气跟着李怀德一飞冲天。

  你看看现在还有人想着杨元松和杨凤山的秘书是谁吗?

  曾经的大秘和二秘,都成了小秘。

  这就是运气,栗海洋不缺运气,他这些年顺极了,可从来不敢说自己顺。

  “您是说组织架构改制?”

  栗海洋看了看李学武的侧脸,点头回答道:“还行吧,没什么差别。”

  “无非就是叫总经理、经理、副经理。”他微微摇头讲道:“其实我以前还挺羡慕这种称呼的。”

  “嗯?羡慕什么?”李学武好笑地看了他一眼,问道:“称呼还有好听和不好听?”

  “其实是感官上的意义。”

  栗海洋笑了笑,解释道:“毕竟公司很少嘛,叫总经理的也很少,物以稀为贵,我就觉得这称呼很稀奇。”

  这个年代有没有总经理和经理的称呼?

  当然有,不然怎么翻译啊。

  从建国后便一直有公司制企业,称呼上都延顺了过去的形式。

  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等。

  当然了,就是没有董事长,也没有总裁了,这称呼听起来就够资本的。

  国内的公司最高管理者就叫总经理,组织内职务则就多了,你都分不清这个主任和那个主任哪个更大。

  “我还以为你要说这是进步的体现,是现代化和先进的表征呢。”

  李学武玩笑着边走边说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更希望红星厂从形神两端共同向集团型企业演变。”

  “您的意思是——”

  栗海洋微微愣了一下,问道:“这三年集团的进步和变化,只在形式上有了集团型企业的样子?”

  “你知道集团型企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吗?像一七厂那样的?”

  李学武回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讲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可以研究研究这个课题,回头咱们讨论一下。”

  “好,秘书长。”栗海洋答应的倒是很痛快,笑着送了他到车门前说道:“回家我就找资料学习,尽快给您答案。”

  “年轻就是奋斗和学习的理由。”

  李学武抬手拍了拍他的胳膊,由着于喆给开了车门上了汽车。

  栗海洋站在原地,看着李学武的汽车离开后,这才上了自己的车。

  集团型公司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太简单也太玄奥了,难道在秘书长的眼里,对于他来说已经是骄傲和自豪的红星钢铁集团还不算正经的现代化、具有绝对核心竞争力的集团型企业?

  那在秘书长的心里,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才算是真正的集团型企业?

  -----------------

  “你真要去京城生活啊?”

  麦庆兰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周亚梅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周亚梅倒是很坦然,同李学武聊过以后,她的心情已经好多了。

  “行李都收拾好了,你觉得我是在跟你开玩笑啊?”

  她笑着拉了麦庆兰的手说道:“这个表情看着我干什么,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以后每两周我都会回来一次。”

  “那你以后就要在京城工作了?”

  麦庆兰拧了拧眉头,轻声问道:“李文彪能从港城回来吗?”

  “这个你得问他,或者问你李哥。”周亚梅不好回答这个问题。

  她在回收站的身份和地位还不足以做这样的参考和决定。

  “那就是回不来了。”

  麦庆兰也不是说失望,因为一瞬间的猜测也没给她带来多少惊喜。

  “谁来接替你?”她睁了睁眼眸,问道:“我是说,谁来接手你在钢城的工作。”

  都是一家人,她当然知道周亚梅接手了李文彪在钢城的工作,现在周亚梅要去京城,自然而然还会有人接替她。

  “闻瀚泽会来钢城工作。”周亚梅点点头,解释道:“我的工作暂时不会办理交接,这次去京城也有交流的目的。”

  一群收破烂的,有什么好交流的。

  这话看热闹的可以说,但真正参与这一环的麦庆兰可不会这么认为。

  她现在优渥的生活可不就是李文彪同李学武兄弟几个通过回收站挣来的。

  再说了,你敢说现在的回收站是正经的回收站吗?

  “那孩子你也带回京?”

  麦庆兰示意了正坐在沙发上,同付之栋一左一右陪着李学武看书的棒梗,问道:“他出来也半年了,该想家了吧。”

  “恰恰相反,他不回家。”

  周亚梅无奈地摇了摇头,道:“他会留在钢城,同你李哥一起生活。”

  “他们?两个?”麦庆兰好笑又好奇地瞪大了眼睛,“他们怎么生活?”

  “你怀疑他们会饿死吗?”

  周亚梅好笑地拍了拍她,道:“两个大活人,棒梗都十四了,咋就饿死了。”

  “我是怀疑他们怎么做家务。”麦庆兰好笑地问道:“是棒梗做家务吗?他可不比李哥懒呢。”

  “会有办法的。”周亚梅无奈又好笑地看了沙发那边的三人一眼,回头对麦庆兰问道:“你父母来钢城了?”

  “嗯,我爸在这儿住了一星期,又回京城去了。”麦庆兰同样无奈地笑了笑,说道:“他说有工作要忙。”

  “男人总是舍不得停下脚步等一等女人,更不愿意花时间看看路边的风景。”

  周亚梅说话总带着小资情调,这也是麦庆兰喜欢同她相处的原因。

  她十几岁那会儿家里的条件优渥,父母又只有她一个闺女,自然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记住了,只要国泰民安,社会稳定,文艺工作者永远都比普通人来钱快,挣的多。

  为什么?

  这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才能解释得通的道理。

  麦庆兰年轻的时候就很向往小资生活,现在看到了活生生的小布尔乔亚,自然心向往之。

  当然了,周亚梅不是那种绿茶型的小资,更不是那种矫揉造作只会矫情的小婊子。

  她是那种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贤惠女人,也是那种高谈阔论,成熟睿智能跟你产生灵魂共鸣的聪明女人。

  既贤惠又聪明,从小接受贵族式教育,又度过了养尊处优的青年时代,这不是妥妥的小布尔乔亚是什么。

  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小资情调是自然的,是吸引人的。

  你看吧,就连李学武这种花丛老手都被她所吸引了,能说她没有吸引力嘛。

  “永远不要相信男人的承诺。”

  麦庆兰也是有感而发,微微鼓起腮帮子讲道:“也永远不要指望男人能信守承诺,李文彪就是这样的人。”

  好像很怕周亚梅误会,也怕李学武注意到这边的动静,更怕因为她的话引起两人不必要的误会,所以在感慨的最后还做了范围性的注解。

  就是说的李文彪——

  “哈哈哈——”周亚梅爽朗地笑着,看了麦庆兰讲道:“等他回来,你好好收拾收拾他。”

  “顺便再要一个,一个孩子还是太孤单了。”她凑到麦庆兰的耳边轻声叮嘱道:“男人还是喜欢男孩子的。”

  “家里有皇位要继承吗?”

  麦庆兰好笑地看向了沙发那边,她今天没有带着闺女来,毕竟是来送周亚梅的,带着虎妞太闹腾了。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就已经承认这是一种现象了。”

  周亚梅看着麦庆兰说道:“你一定要有个小男子汉,好好教养他,他会在你真正需要他的时候成长起来,给你一个惊讶又亮眼的表现。”

  “我相信付之栋会是这样的好孩子。”麦庆兰有些认同地点点头。

  ***

  好孩子付之栋在干什么?

  他在央求叔叔不要放他走,就让他留在钢城。

  他母亲已经同他解释过了,两个人要去京城生活,他会在京城继续上学,下半年就是三年级了。

  而母亲也需要到京城工作,他们会在那有个同样温馨的家。

  可没有武叔的家就算再温馨他也舍不得,他想留在钢城。

  “武叔,你就跟我妈妈说说吧。”

  小孩子总是天真地把矛盾看偏,他觉得母亲带着他去京城是因为工作。

  实际上呢?

  是周亚梅对儿子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仔细考量,李学武的身边太危险。

  你当她对李学武讲有人跟踪她是胡说的?那韩战为什么要安排人保护她?

  那些年付海波得罪的人多了,现在找不到付海波,祸不及家人那一套可不是所有的江湖人都信奉。

  她的生活一直都很低调,不与人为争,可哪里禁得住李学武的影响力巨大,很多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她家。

  不走不行了,再不走她就真逃不离李学武的手掌心了。

  她是心理医生,看破人心是为了治病救人,李学武同样拥有她的能力,可不见他有医者仁心,这就是个阴谋家。

  7月中旬,周亚梅将家里她和儿子一切的痕迹通通擦拭干净,好像从来没有在这里生活过一般,然后毅然决然地上了李学武的汽车,直奔火车站。

  就连去京城,都有人跟着护送,周亚梅的担忧绝对不是多想。

  上火车以前,付之栋哭的伤心欲绝,他有点怨武叔不帮他说话,更没有主动挽留他,一个人跑去了车厢。

  周亚梅有些尴尬地看了看他的表情,这个男人一如既往的和煦阳光。

  “早饭做多了,你们留着中午吃吧。”

  “你为啥不做出两周的,这样我们就省的出去吃饭了。”

  李学武扯了扯嘴角,他还能不知道周亚梅的小心思,以前哪顿早饭做多过?

  “给你们烙一张大饼吗?”

  周亚梅被他逗笑了,讲了傻儿子饿死的笑话,玩笑过后,她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消失,忽然冲动之下抱住了李学武。

  只是还没等李学武反应,她已经转身小跑着上了车厢,留下李学武站在站台上,被那些过往的旅客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

  这个年代很少有这么奔放的情侣,大街上你都找不见手拉手的恋人。

  不过这里是站台,分别之际再亲密的表现都会被原谅,就是有点好奇。

  李学武没给他们好奇的机会,就在列车离开后,他便出了站台回家。

  今天是周日,他休息。

  ***

  “武叔……”棒梗犹豫着是否要叫醒他,可他真的饿了。

  “干啥?”李学武依旧没动地方,躺在沙发上微微眯着眼睛冲嘴。

  周亚梅和付之栋走了,不是买菜去了,也不是上学去了,是真的走了。

  这个家里突然空落落的,棒梗和他都有些不适应。

  为了缓解这种不适,他选择在沙发上睡一个回笼觉。

  结果这一觉睡的有点狠了,棒梗看看墙上的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

  城里人,有谁注意过睡到下午一点和睡到下午两点有什么不一样吗?

  或许很少,行色匆匆,大家都在忙,得着机会当然是使劲睡。

  即便睡醒了也不愿意起床,就在被窝里躺着。

  但小孩子心思细腻,观察专注,很少有人能睡到下午两点钟,时代的慢节奏让人睡眠充足,你会觉得时间很慢。

  中午只需要休息二十分钟就足够缓解一上午的疲惫,下午又会精神抖擞。

  你想想,精神抖擞这个词距离你有多远,你有多久没像小时候那么精神了。

  李学武就是在找寻这种专注,躺在沙发上,抬起手,会有灰尘在阳光中飞舞,穿过手指缝,就像时间在缓慢流动。

  “我饿了——”棒梗有气无力地回了一句,“我真的饿了。”

  早晨他吃的很多,但并不耽误睡了晌午觉醒来会饿的现实。

  其实他早就饿了,十一点钟的时候就饿了,只是他跟武叔说了以后,武叔告诉他先睡一觉,睡着了就不饿了。

  你听听这话,啊,多有道理。

  他当然很听话了,睡觉的时候确实不饿,结果醒来饿死了都要!

  “你想吃点啥?”李学武懒洋洋地说道:“我现在还是很困。”

  “要不咱们就吃早饭吧。”

  棒梗实在没辙了,想不出要吃什么,只能提议周姨走时的叮嘱。

  却没想他武叔就在这等着他呢:“行啊,现在这个家你说了算,你去热一下早饭吧。”

  “哦,好吧。”棒梗对他是无条件服从的,关键武叔还说了,这个家现在他说了算,想想就有点小欢喜呢。

  所以去热饭这件事,棒梗没觉得很辛苦。

  不仅不觉得辛苦,他还觉得很幸福和,两个老爷们相依为命,他有傻叔教的手艺,自然要照顾啥也不会的武叔。

  责任感和自豪感一下子涌上来,他干活的身影更有劲了,还哼起了歌呢。

  李学武从沙发上坐了起来,听着厨房里的欢愉,也是觉得好笑。

  等他趿拉着拖鞋走到厨房门口的时候,棒梗已经将饭菜准备好了。

  “嗯,做的真好啊。”

  李学武懒洋洋地坐在了餐桌旁,看向等着他夸奖的棒梗点头说道:“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

  “武叔,以后家务活你就甭管了,我都包了!”

  棒梗太激动了,武叔对他的信任和依赖是对他最大的支持和鼓励了。

  他一激动,这些话说的十分自信。

  李学武却有些犹豫了,看向棒梗问道:“这样……不太好吧?”

  “没关系,我都十四了,什么家务都会做,周姨教过我的。”

  棒梗很怕武叔怀疑他的业务水平,开口保证道:“真的,我跟傻叔也学了一些手艺,做饭没问题的。”

  “那……洗衣服呢?”

  李学武故作怀疑地问道:“这个你应该不会吧?你不可能这么全面。”

  “我当然会!”棒梗急了,武叔怎么能怀疑他的忠诚呢!

  “您放心,以后家里的衣服都有我来洗,您就不用操心了——”

  “哦哦,原来你这么厉害呢。”

  李学武微微摇头讲道:“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呢,哎呀,真是全面啊!”

  “那是当然!”被忽悠瘸了的棒梗从座位上起身,示意了灶台那边问道:“我现在给你露两手啊?”

  “行、行、行了——”

  李学武好笑地按住了大脸猫的肩膀,示意他好好吃饭。

  这小子这么好忽悠,他都有点于心不忍了,多好的孩子啊。

  当然了,李学武让他做饭洗衣服都是闹着玩的,他又不是没手没脚。

  真正决定要在这里住的原因是他需要一个远离工作的生活环境。

  周亚梅觉得她离开以后李学武和棒梗就无法生活了,事实上恰恰相反。

  吃完了像是下午饭的中午饭,李学武有了一些精神,便带着棒梗出门了。

  “我才吃饱呢——”棒梗有些不舍地看了看自己的小肚腩,抬起头看了武叔一眼。

  李学武也看了他一眼,这小子是什么意思?

  合着是怕吃了这顿没下顿,不想出去走动,想靠这顿饭多撑些时间?

  “想不想吃香的喝辣的?”

  他拍了拍大脸猫的肩膀,很认真地问道:“如果你想,就点点头。”

  棒梗都快把自己脸上的肥肉抖成海浪了,他太想吃香的喝辣的了。

  “武叔,咱们去哪啊?”

  他兴奋地问道:“是去下馆子吗?”

  “下馆子多没意思,再说了,他们做的也不好吃,都是酱油味儿。”

  李学武背着手,漫步在大街上,棒梗就跟小跟班似的在后面跟着。

  知道的是他们吃晚饭闲的溜食儿,不知道的还以为爷俩被娘们赶出家门了呢。

  主要是棒梗的身影有些萧瑟低沉,他已经准备好跟着武叔三天饿五顿了。

  两人一前一后走了许有半个多钟头,棒梗吃的那顿中午饭消耗的差不多了,见前面的武叔还没有停下的迹象。

  “武叔,咱们这是去哪啊?”

  他奋力追了上来,好奇地问道:“您该不会是想把我给卖了,然后吃香的喝辣的吧?”

  “放心,少爷,以你的体型,在我看来全钢城也没人敢买你回家。”

  李学武背着手依旧溜溜达达地往前走着,嘴里讲道:“你一顿能吃人家两天的,搁谁家都得饿死全家的那种。”

  棒梗在吃饭这件事上尤为没有自信,他也知道自己吃太多了。

  “可我就是饿了嘛——”

  “才吃完多大一会儿你就饿了。”

  李学武不满地瞪了他一眼,道:“等会儿!等会儿就到了!”

  棒梗被他吓唬着继续往前走,直到街市繁华,他才确定武叔是带着他出来找吃的,而不是卖了他换吃的。

  “这是哪?”当他们走到一处拥有四个幌子的饭店门前时,棒梗发现武叔站住了脚,正在打量着那处门面。

  “曾经故人。”李学武抬了抬眉毛,带着棒梗迈步便往里面走。

  棒梗不太理解他的解释,但他知道这里是饭馆,吃就完了。

  正好,他们走了许久,下午吃的那顿实则是复制早饭的中午饭已经消化完全了,瞅瞅天儿,可以吃晚饭了。

  他也不懂啊,就是愣,也不知道这里是哪儿,反正跟着往里闯。

  “一份酸菜白肉,加血肠啊,再来一份尖椒肥肠,两碗二米饭。”

  李学武就着回忆中点了菜,还不忘回头看了看大脸猫问道:“你想吃啥?”

  “啥都行啊,管饱就行。”

  棒梗挨着椅子坐了,翘首以盼地讲道:“先上两碗二米饭我先垫吧垫吧也行。”

  “瞧见没,无底洞来了。”

  李学武笑着对服务员讲道:“再来两道青菜,你看着上,随便都行。”

  服务员打量着这对儿奇怪的组合,是有点精神不好吧。

  可看着手里的票和钱,又有了一点点自信,这人吃完一定走吧?

  她是正常服务,只是拿着菜单回前台的时候,却发现经理有些不正常了。

  她平时叫经理,实际这店就是老板娘的,有关系就能开呗。

  “经理,那桌客人点菜。”

  “啊?哦,好的,点菜。”

  女人哆嗦着手接过菜单,排前面的两道菜名彻底击垮了她。

  “去……去叫胜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之饮食男女,四合院之饮食男女最新章节,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