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李爱国开着摩托车,带着陈柏雅来到了红星轧钢厂。
李副厂长已经接到了刘副段长的电话,紧紧的握住李爱国的手。
“大侄子,你放心,只要你把任务交给我们轧钢厂,我保证质量绝对不会有问题。”
也难怪李副厂长会如此激动。
现在正是他对抗杨厂长的关键时刻,要是拿下这笔定单,在厂委会上的声音就能大几分。
“李叔,我还能信不过您嘛。”李爱国进到办公室里,把图纸和材料递了过去。
两家合作过好几回,熟门熟路的。
李副厂长当即拍板,让生产科长亲自挂帅当组长,负责这批配件生产。
科长一走,李爱国递根烟过去,笑着说:“我瞅着上次那个刘海中,干活挺实在的。”
“这批配件大多得靠锻工车间,就让刘海中当副组长,配合你们前门机务段。”李副厂长也觉得他合适。
不管咋说,刘海中是贴着自己标签的人,绝不可能倒向杨厂长那边。
站队这事儿是门学问,要是跟墙头草似的左右摇摆,最后准得被两边都嫌弃。
就像易中海,这阵子想往自己这边靠,结果杨厂长那边也惹了不快,两头不落好。
副组长这个职务只是个临时职务,不用走人事程序,不用上厂委会。
李副厂长的行动很迅速,刘海中正在车间内带着一群工人搞生产的时候,得到了通知。
“刘海中同志,前门机务段跟咱们轧钢厂有个合作项目,现在厂里面任命你担任工作组副组长,你有没有信心完成?”
刘海中一听,差点蹦起来,赶紧拍着胸脯保证:“厂长放心!我刘海中指定豁出命干,绝不给咱厂丢人!”
“行,从今天起,你配合陈柏雅同志工作。”
一个临时的副组长也不值得李副厂长特别重视,叮嘱几句后就离开了。
车间内却热闹了起来,刘海中的几个徒子徒孙和那些跟他交好的工人纷纷上前表示恭喜。
“海中啊,你现在是越来越进步了。”
“当了副组长,干出成绩,车间副主任的位置还远吗?”
面对那些恭喜,刘海中强淡定的摆摆手说道:“这是领导器重我,咱们还是要积极进步,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刘海中当上副组长的消息很快在轧钢厂内传播开来。
中午,刘海中到食堂吃饭,其他车间的工友也纷纷对他表示祝贺。
易中海的脸色阴沉得能滴下水。
刘海中现在升任了副组长,等于更进了一步,不但在厂里面,就算是在四合院内也能再压他一头了。
贾东旭瞅出易中海不痛快,冷哼一声:“那狗东西就是李爱国的跟屁虫,没李爱国,他能当上副组长?”
“东旭,注意点。”易中海担心贾东旭惹祸,连忙拦住了他。
“师傅,您这胆子是越来越小了。”贾东旭现在有点瞧不上易中海了。
南易看到两人在那边嘀咕,催促道:“你们还要不要打饭了?别耽误后面的同志!”
“来了来了。”贾东旭赶紧把饭盒递过去,要了一勺米饭一勺萝卜菜,瞅见打饭的是马华,赔笑道:“马华,我跟你师傅傻柱是哥们儿,多给点呗。”
“傻柱不是我师傅,我师傅是南师傅。”马华听到这个,本来不打算颠勺的,手猛地抖了两下,一勺子萝卜菜等到了贾东旭的饭盒里,只剩下小半勺了。
贾东旭气得脸都绿了,可也没辙。
刘海中早早吃完饭,就等着陈柏雅了。
一见面,他热络得不行:“柏雅同志,往后可得多指点!”
“我师父还有别的工作,这边的工作暂时交给我负责了,刘师傅您经验足,咱互相配合。”陈柏雅很有礼貌的说道。
“那是当然,你放心吧。”刘海中心中极为震撼。
现在李爱国竟然能派自己的徒弟担任驻厂代表了!
这边的工作也极为重要,李爱国到底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才没有出现呢?
此时的李爱国已经骑上摩托车便来到了地铁施工工地,找到了张团长。
摩托车配件的生产已经在进行中了,安全头盔也得赶紧搞出来。
地铁工地这边正在进行大生产活动,铁道兵们加班加点的工作。
身为地铁这边的顾问,李爱国太清楚地铁工地的危险性了,铁道兵同志们更需要安全头盔。
玻璃钢在当前属于军用物资,由铁道部或前门机务段出面协调均不妥当,最佳方案是由队伍上的同志介入。
铁道兵隶属于队伍编制,由其出面协调更为适宜。
张团长正指挥盾构机作业,见李爱国到来,立即安排副团长代行指挥职责,将李爱国引至僻静处。
“头盔?你的意思是,那种玻璃材质能用于头盔制造?”张团长揉了揉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
“玻璃钢并非传统玻璃,而是一种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李爱国简要介绍了玻璃钢的属性。
“具备轻质、高强度及优良缓冲性能的头盔?这可是好事!”张团长精神一振,“这样,我亲自陪你去,务必尽快将头盔研制出来。”
张团长常年佩戴钢盔,早已对其重量不满,尤其在磕碰时,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如今得知有轻便且安全的替代方案,自然不愿错过。
李爱国见张团长反应积极,深知此次找对了人。
显然,安全头盔尚未量产,已初步锁定了一个重要用户。
这也符合他的研制思路,脱离实际应用场景的产品,只会造成精力与物资的双重浪费。
随后,张团长向铁 12师师部作了汇报。
师部起初虽有疑虑,但看到报告中李爱国的名字,当即批复:“你们直接与玻璃陶瓷研究院接洽即可。”
李爱国倒是想让张团长开上吉普车,这货却觉得坐在摩托车上更舒服。
没办法,拿到了全套手续,李爱国只能骑上摩托车,载着张团长来到了建材部玻璃陶瓷研究院。
建材部相对于其他几个部委显得格外寂静。
玻璃陶瓷研究院的领导见铁道兵的同志找上门,都感到很奇怪。
他们是负责研究砖瓦陶瓷,跟铁道兵部门没有业务往来。
“玻璃钢?”研究院一位主任看着采购清单,面露困惑,“这东西早就被判定为应用价值有限,试验车间已停止生产了。”
“我们需要一吨的玻璃钢。”李爱国听说实验室还在,顿时松口气。
研究院的主任虽不清楚这些人为什么需要这种没用处的材料,还是按照规定,联系了负责试验车间的宋远征教授。
宋远征教授是第一批研制玻璃钢的7名同志之一。
当年正是他带着研究小组在无设备、无技术、无资料的情况下,研制出了玻璃钢,还得到了上面的表彰。
本以为这种新型材料能发挥重大作用,只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出乎了宋远征教授的预料。
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玻璃钢在坦克实验失败后,就变成了一堆废品。
目前宋远征教授的主要工作就是带着几个研究员继续优化玻璃钢的生产,同时想办法开发用途。
听闻有人要大规模采购,宋远征满心疑惑。
他给李爱国和张团长倒上茶,问道:“同志,你们了解玻璃钢的特性吗?”
“轻质高强、耐腐蚀、绝缘隔热。”李爱国喝口茶水,说道:“缺点也很明显,主要力学性能、耐候性和温度适应性,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刚性不足,容易弯曲,不耐高温,温度超过100摄氏度,将会融化。”
当年正是因为这两个缺点,玻璃钢制成的坦克护板才被淘汰。
你想啊,对方一发炮弹过来,温度上升至数千度,坦克的护板竟然融化了,这还了得?!
“那你们为何还要采购?”宋教授愈发不解。
“宋教授,一种材料是不是合用,要看它用在哪里。”李爱国拿出一份图纸递给宋教授:“这是一种头盔的图纸,麻烦您看看。”
宋教授拿过图纸认真看了一番,最开始的时候还不在意,很快脸色顿时浮现出喜色。
“头盔的工作环境温度不超过六十度,正是玻璃钢最合适的温度,钢性不足可以用内部夹层结构来解决.玻璃钢简直是为头盔量身定做的材料。”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李爱国笑了。
开玩笑,玻璃钢这种材料可是经过几十年工人严选的。
就算在后世各种新型材料频出,玻璃钢还是制造头盔的最主要材料。
“我马上下令重启试制车间,组织玻璃钢生产!”
对老教授而言,莫过于看到自己倾注心血研制的材料得以应用更令人振奋的事了。
“老刘,立即到实验室集合,咱们的玻璃钢有新用途了!”
“老陈,铁道兵的同志来了,速来支援!”
宋远征教授拿起电话,联系了研究小组的成员们。
同时李爱国也请张团长跟研究院打了招呼,仓库内的尘封已久的材料被调了出来。
两天后,试制车间重新启动。
玻璃钢在这个年代属于高科技产品,那些教授专家们充当了工人的角色,试制车间内一片忙碌。
跟一般的实验车间不同,这里的设备竟然是木工车床、木工刨床、木工圆锯.要是不提前知道试制车间的用途,还以为来到了木工厂。
李爱国戴着口罩在里面转了一圈,出来后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说道:“宋教授,你们使用的是手糊工艺吧?”
“你还懂得这个?”宋远征教授有些吃惊了,重新审视了这位火车司机出身的同志。
根据玻璃钢的材质特性来生产头盔,可以说是运气好,脑子灵活。
能够说出如此专业的工艺名称,说明此人对玻璃钢也有深刻的研究。
“手糊工艺成本低,制造方便,设计出这种办法的人真是个天才。”李爱国没回答,而是笑呵呵的看着宋远征教授说道。
“咳咳.这个办法是我想出来的,只是天才肯定是当不得。”宋远征差点被呛到,放下搪瓷缸子说道:“玻璃钢确实是好材料,只是用途少了点”
“宋教授,您这话的就不多,玻璃钢因为其特点,有很广泛的用途。”李爱国回想起前世的一些知识,说道:“我觉得用来做窗框挺不错的。”
“窗框?是不是太昂贵了?”宋远征教授迟疑道。
“目前产量比较小,成本确实很高,如果改进生产方法,大批量生产的话,成本肯定能降下来。”李爱国盘算一遍说道:“不过我觉得就算是如此,制造火车窗框也极为合适。”
目前火车窗框使用的钢材料,特别沉重并且在常年的颠簸中,还容易变形。
每隔一段时间,整备车间就得派人上车修理窗框。
玻璃钢因为具备弹性,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你这么说,还真能派上用场啊!轻便又抗颠,再不用听哐当哐当的响!”宋远征瞪大眼,他还是第一次知道玻璃钢能这么玩。
他上下打量这位火车司机,心中感到一阵不可思议,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如此灵活。
更让宋远征更惊讶的是,李爱国当场拿出铅笔和尺规,画了火车窗框的标准图。
“宋教授,麻烦你做两个样品出来,我带回去试验下。”
“你放心吧!”宋教授激动的拿起了图纸。
有了安全头盔的订单,要是再拿到窗框的订单,玻璃钢试制车间就能正常运转了。
李爱国看着宋教授,微微笑了笑,这宋教授并不知道自己抱着个大宝藏。
玻璃钢可是个好玩意,在后世应用极为广泛,最关键的是,它还能运用于运载火箭,人造卫星领域。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现在先帮着把试制车间搞起来,再想办法将玻璃钢运用于其他领域。
头盔的成型需要一定时间冷却。
临近下班时间,李爱国戴着口罩跟着宋教授在试制车间里转了一圈后,便骑上自行车回了四合院。
李副厂长已经接到了刘副段长的电话,紧紧的握住李爱国的手。
“大侄子,你放心,只要你把任务交给我们轧钢厂,我保证质量绝对不会有问题。”
也难怪李副厂长会如此激动。
现在正是他对抗杨厂长的关键时刻,要是拿下这笔定单,在厂委会上的声音就能大几分。
“李叔,我还能信不过您嘛。”李爱国进到办公室里,把图纸和材料递了过去。
两家合作过好几回,熟门熟路的。
李副厂长当即拍板,让生产科长亲自挂帅当组长,负责这批配件生产。
科长一走,李爱国递根烟过去,笑着说:“我瞅着上次那个刘海中,干活挺实在的。”
“这批配件大多得靠锻工车间,就让刘海中当副组长,配合你们前门机务段。”李副厂长也觉得他合适。
不管咋说,刘海中是贴着自己标签的人,绝不可能倒向杨厂长那边。
站队这事儿是门学问,要是跟墙头草似的左右摇摆,最后准得被两边都嫌弃。
就像易中海,这阵子想往自己这边靠,结果杨厂长那边也惹了不快,两头不落好。
副组长这个职务只是个临时职务,不用走人事程序,不用上厂委会。
李副厂长的行动很迅速,刘海中正在车间内带着一群工人搞生产的时候,得到了通知。
“刘海中同志,前门机务段跟咱们轧钢厂有个合作项目,现在厂里面任命你担任工作组副组长,你有没有信心完成?”
刘海中一听,差点蹦起来,赶紧拍着胸脯保证:“厂长放心!我刘海中指定豁出命干,绝不给咱厂丢人!”
“行,从今天起,你配合陈柏雅同志工作。”
一个临时的副组长也不值得李副厂长特别重视,叮嘱几句后就离开了。
车间内却热闹了起来,刘海中的几个徒子徒孙和那些跟他交好的工人纷纷上前表示恭喜。
“海中啊,你现在是越来越进步了。”
“当了副组长,干出成绩,车间副主任的位置还远吗?”
面对那些恭喜,刘海中强淡定的摆摆手说道:“这是领导器重我,咱们还是要积极进步,把精力放在工作上。”
刘海中当上副组长的消息很快在轧钢厂内传播开来。
中午,刘海中到食堂吃饭,其他车间的工友也纷纷对他表示祝贺。
易中海的脸色阴沉得能滴下水。
刘海中现在升任了副组长,等于更进了一步,不但在厂里面,就算是在四合院内也能再压他一头了。
贾东旭瞅出易中海不痛快,冷哼一声:“那狗东西就是李爱国的跟屁虫,没李爱国,他能当上副组长?”
“东旭,注意点。”易中海担心贾东旭惹祸,连忙拦住了他。
“师傅,您这胆子是越来越小了。”贾东旭现在有点瞧不上易中海了。
南易看到两人在那边嘀咕,催促道:“你们还要不要打饭了?别耽误后面的同志!”
“来了来了。”贾东旭赶紧把饭盒递过去,要了一勺米饭一勺萝卜菜,瞅见打饭的是马华,赔笑道:“马华,我跟你师傅傻柱是哥们儿,多给点呗。”
“傻柱不是我师傅,我师傅是南师傅。”马华听到这个,本来不打算颠勺的,手猛地抖了两下,一勺子萝卜菜等到了贾东旭的饭盒里,只剩下小半勺了。
贾东旭气得脸都绿了,可也没辙。
刘海中早早吃完饭,就等着陈柏雅了。
一见面,他热络得不行:“柏雅同志,往后可得多指点!”
“我师父还有别的工作,这边的工作暂时交给我负责了,刘师傅您经验足,咱互相配合。”陈柏雅很有礼貌的说道。
“那是当然,你放心吧。”刘海中心中极为震撼。
现在李爱国竟然能派自己的徒弟担任驻厂代表了!
这边的工作也极为重要,李爱国到底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才没有出现呢?
此时的李爱国已经骑上摩托车便来到了地铁施工工地,找到了张团长。
摩托车配件的生产已经在进行中了,安全头盔也得赶紧搞出来。
地铁工地这边正在进行大生产活动,铁道兵们加班加点的工作。
身为地铁这边的顾问,李爱国太清楚地铁工地的危险性了,铁道兵同志们更需要安全头盔。
玻璃钢在当前属于军用物资,由铁道部或前门机务段出面协调均不妥当,最佳方案是由队伍上的同志介入。
铁道兵隶属于队伍编制,由其出面协调更为适宜。
张团长正指挥盾构机作业,见李爱国到来,立即安排副团长代行指挥职责,将李爱国引至僻静处。
“头盔?你的意思是,那种玻璃材质能用于头盔制造?”张团长揉了揉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
“玻璃钢并非传统玻璃,而是一种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李爱国简要介绍了玻璃钢的属性。
“具备轻质、高强度及优良缓冲性能的头盔?这可是好事!”张团长精神一振,“这样,我亲自陪你去,务必尽快将头盔研制出来。”
张团长常年佩戴钢盔,早已对其重量不满,尤其在磕碰时,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如今得知有轻便且安全的替代方案,自然不愿错过。
李爱国见张团长反应积极,深知此次找对了人。
显然,安全头盔尚未量产,已初步锁定了一个重要用户。
这也符合他的研制思路,脱离实际应用场景的产品,只会造成精力与物资的双重浪费。
随后,张团长向铁 12师师部作了汇报。
师部起初虽有疑虑,但看到报告中李爱国的名字,当即批复:“你们直接与玻璃陶瓷研究院接洽即可。”
李爱国倒是想让张团长开上吉普车,这货却觉得坐在摩托车上更舒服。
没办法,拿到了全套手续,李爱国只能骑上摩托车,载着张团长来到了建材部玻璃陶瓷研究院。
建材部相对于其他几个部委显得格外寂静。
玻璃陶瓷研究院的领导见铁道兵的同志找上门,都感到很奇怪。
他们是负责研究砖瓦陶瓷,跟铁道兵部门没有业务往来。
“玻璃钢?”研究院一位主任看着采购清单,面露困惑,“这东西早就被判定为应用价值有限,试验车间已停止生产了。”
“我们需要一吨的玻璃钢。”李爱国听说实验室还在,顿时松口气。
研究院的主任虽不清楚这些人为什么需要这种没用处的材料,还是按照规定,联系了负责试验车间的宋远征教授。
宋远征教授是第一批研制玻璃钢的7名同志之一。
当年正是他带着研究小组在无设备、无技术、无资料的情况下,研制出了玻璃钢,还得到了上面的表彰。
本以为这种新型材料能发挥重大作用,只是随后发生的事情,出乎了宋远征教授的预料。
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玻璃钢在坦克实验失败后,就变成了一堆废品。
目前宋远征教授的主要工作就是带着几个研究员继续优化玻璃钢的生产,同时想办法开发用途。
听闻有人要大规模采购,宋远征满心疑惑。
他给李爱国和张团长倒上茶,问道:“同志,你们了解玻璃钢的特性吗?”
“轻质高强、耐腐蚀、绝缘隔热。”李爱国喝口茶水,说道:“缺点也很明显,主要力学性能、耐候性和温度适应性,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刚性不足,容易弯曲,不耐高温,温度超过100摄氏度,将会融化。”
当年正是因为这两个缺点,玻璃钢制成的坦克护板才被淘汰。
你想啊,对方一发炮弹过来,温度上升至数千度,坦克的护板竟然融化了,这还了得?!
“那你们为何还要采购?”宋教授愈发不解。
“宋教授,一种材料是不是合用,要看它用在哪里。”李爱国拿出一份图纸递给宋教授:“这是一种头盔的图纸,麻烦您看看。”
宋教授拿过图纸认真看了一番,最开始的时候还不在意,很快脸色顿时浮现出喜色。
“头盔的工作环境温度不超过六十度,正是玻璃钢最合适的温度,钢性不足可以用内部夹层结构来解决.玻璃钢简直是为头盔量身定做的材料。”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李爱国笑了。
开玩笑,玻璃钢这种材料可是经过几十年工人严选的。
就算在后世各种新型材料频出,玻璃钢还是制造头盔的最主要材料。
“我马上下令重启试制车间,组织玻璃钢生产!”
对老教授而言,莫过于看到自己倾注心血研制的材料得以应用更令人振奋的事了。
“老刘,立即到实验室集合,咱们的玻璃钢有新用途了!”
“老陈,铁道兵的同志来了,速来支援!”
宋远征教授拿起电话,联系了研究小组的成员们。
同时李爱国也请张团长跟研究院打了招呼,仓库内的尘封已久的材料被调了出来。
两天后,试制车间重新启动。
玻璃钢在这个年代属于高科技产品,那些教授专家们充当了工人的角色,试制车间内一片忙碌。
跟一般的实验车间不同,这里的设备竟然是木工车床、木工刨床、木工圆锯.要是不提前知道试制车间的用途,还以为来到了木工厂。
李爱国戴着口罩在里面转了一圈,出来后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说道:“宋教授,你们使用的是手糊工艺吧?”
“你还懂得这个?”宋远征教授有些吃惊了,重新审视了这位火车司机出身的同志。
根据玻璃钢的材质特性来生产头盔,可以说是运气好,脑子灵活。
能够说出如此专业的工艺名称,说明此人对玻璃钢也有深刻的研究。
“手糊工艺成本低,制造方便,设计出这种办法的人真是个天才。”李爱国没回答,而是笑呵呵的看着宋远征教授说道。
“咳咳.这个办法是我想出来的,只是天才肯定是当不得。”宋远征差点被呛到,放下搪瓷缸子说道:“玻璃钢确实是好材料,只是用途少了点”
“宋教授,您这话的就不多,玻璃钢因为其特点,有很广泛的用途。”李爱国回想起前世的一些知识,说道:“我觉得用来做窗框挺不错的。”
“窗框?是不是太昂贵了?”宋远征教授迟疑道。
“目前产量比较小,成本确实很高,如果改进生产方法,大批量生产的话,成本肯定能降下来。”李爱国盘算一遍说道:“不过我觉得就算是如此,制造火车窗框也极为合适。”
目前火车窗框使用的钢材料,特别沉重并且在常年的颠簸中,还容易变形。
每隔一段时间,整备车间就得派人上车修理窗框。
玻璃钢因为具备弹性,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你这么说,还真能派上用场啊!轻便又抗颠,再不用听哐当哐当的响!”宋远征瞪大眼,他还是第一次知道玻璃钢能这么玩。
他上下打量这位火车司机,心中感到一阵不可思议,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如此灵活。
更让宋远征更惊讶的是,李爱国当场拿出铅笔和尺规,画了火车窗框的标准图。
“宋教授,麻烦你做两个样品出来,我带回去试验下。”
“你放心吧!”宋教授激动的拿起了图纸。
有了安全头盔的订单,要是再拿到窗框的订单,玻璃钢试制车间就能正常运转了。
李爱国看着宋教授,微微笑了笑,这宋教授并不知道自己抱着个大宝藏。
玻璃钢可是个好玩意,在后世应用极为广泛,最关键的是,它还能运用于运载火箭,人造卫星领域。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现在先帮着把试制车间搞起来,再想办法将玻璃钢运用于其他领域。
头盔的成型需要一定时间冷却。
临近下班时间,李爱国戴着口罩跟着宋教授在试制车间里转了一圈后,便骑上自行车回了四合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最新章节,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最新章节,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