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驶过转接点时,轮胎在戈壁砂砾上碾出尖锐的脆响。

  李爱国望着后视镜里逐渐缩小的红色界碑,铁灰色地平线正被西北方向的赭褐色砂砾取代。

  他知道,真正的征程此刻才拉开帷幕。

  虽然陈文才事件给年轻技术员们蒙上过阴翳,但此刻车箱里《勘探队员之歌》的旋律依然昂扬。

  周筱梦抱着帆布挎包蜷在角落,前两日还低垂的眼睫此刻重新扬起,偶尔跟着旋律轻叩指节,碎发在颠簸中勾勒出柔和的弧度。

  车队经过两天奔驰,终于抵达了一个小县城郊区的火车站。

  说是火车站,其实就是一座孤零零的简易小平房立在铁道边。

  破旧的站牌早就在风吹日晒中龟裂,漆面斑驳,看不清楚站名。

  据马冬学介绍这是海晏站。

  海晏是距离221厂最近的一座小城市,同时也是221厂跟世俗的分界线。

  一个小年轻技术员从卡车上爬下来,有些好奇:“马领导,为什么咱们不直接乘坐卡车前往221厂,而要在这里换乘火车?”

  几个年轻人立刻围成半圆,三十多张晒得发红的面孔都转向马冬学。

  “你们已经是221厂的职工了,告诉你们也不算违反保密规定。”火柴上擦出橘色火星,马冬学深吸一口大前门,烟头明灭间解释道:

  “往西三十里是无人区,一旦卡车出了事故就得出人命。

  更重要的是,使用物资和人员使用火车专列运输,更便于管理,有利于保密。

  你们记住,过了海晏,抵达221厂这段区域,一旦发现有卡车运输,马上汇报给保密部门。”

  那些年轻人仔细一想,纷纷点头:

  “这还真是个好办法。”

  “是啊,保密部门的同志确实有办法。”说着话,马冬学抬眼看向老猫。

  老猫注意到他的眼神,嘴角抽抽两下,这种专线运输的办法确实是他向九局保密处提供的,但是真正的来源却是火车司机

  现在功劳全算到他的头上,是不是不太合适.老猫扭动僵硬的脖颈,冲远处打了个手势。

  远处传来铁轨震颤的嗡鸣,草绿色的专列正撕开晨雾驶来。

  负责运输的火车司机和乘务员全都是221厂的人。

  乘务员肩上的五六式冲锋枪泛着冷光,枪管随着查验动作不时扫过众人前胸。

  经过严格的盘问和查验后,李爱国和张严以及那些小年轻们登上了火车。

  火车并没有固定的发车时间,在老猫和张严出示了证件后,火车立刻鸣笛两声,冒着黑烟启动了。

  车速很慢,越向西走越感觉得荒凉,过了海晏就很难看到树木了,到处是光秃秃的荒山,一派萧瑟甚是苍凉。

  火车经过了“窑厂”、“二现场”等停靠站即抵达了它的终点——保密厂。

  据张严介绍,所谓的保密厂不是一座工厂,而是一个庞大的机务段。

  机务段由军马场的铁十师十六团负责,从全国各地来的物资在这里集合。

  李爱国走下车,果然在几条叉线上停着许多标有“02单位9002工程处专用车”字样的货车车皮。

  221厂也并不仅仅只有一座工厂,而是由总厂,一分厂,二分厂等十几座工厂组成。

  清晨,第一缕阳光毫无保留地洒落在221厂上空。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身着藏蓝色、黄褐色工装的同志,他们脚步匆匆,分工协作,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息,那是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使命感。

  李爱国感觉自己好像从水底一下子冒了出来,耳边充满了汽笛声,恍惚回到了前门机务段。

  正恍惚着,远处有一辆蒙了帆布棚的嘎斯卡车行驶过过来。

  “大家伙都上车吧。”那些年轻技术员在马冬学的安排下上了嘎斯卡车,看来这车应该是公交车。

  此时负责运输计算器的卡车也抵达了,李爱国正准备招呼装卸车,周筱梦跑了过来。

  “司机同志,咱们以后也许不会再见面了,谢谢你一路的照顾。”

  还没等李爱国来得及回应,周筱梦便甩着她那俏皮的两个马尾辫,快步跑开了,只留下一个匆匆的背影。

  “走吧,九所一室的领导正在等着咱们。”在老猫的催促下,李爱国收回目光,爬上了嘎斯卡车。

  卡车缓缓启动,一路扬起滚滚灰尘,朝着目的地奔驰而去。

  这年月的 221厂,更像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正在施工的现场,很难找到一条像样的公路。

  李爱国坐在车斗里,目光随着铁轨延伸的方向望去,只见铁轨沿着道路蜿蜒前行,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尽头。

  路边时不时能看到一个个小站台,看来 221厂的内部应该是通过铁轨紧密连接起来的。

  这些铁轨就像脉络,维系着各个部分的运转。

  “爱国,你是第一次来 221厂,按照规定,我得跟你介绍一下这里的保密规定。”

  老猫的声音适时响起,打断了李爱国的思绪。

  闻言,李爱国连忙从外面收回目光,全神贯注地听着。“这次咱们要前往的九所,是总厂内最核心的部分,保密等级为 1级,出入必须出示特定的通行出入证。

  而且这些通行证都做了细致的区分,持有者大多只能进入特定区域,严禁擅自闯入其他区域。

  同时,九所还规定,凡有关科研生产保密事项,必须记录在保密本上,并且专人专用。

  一旦保密本丢失,使用人将承担极其严重的后果,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科研会议也有着严格的保密规定,均使用代号进行。

  参会人员必须佩戴证件,出入都有保密干事进行验证。

  发放的文件全部要详细登记,并在会后及时收回,确保万无一失。

  说着话,老猫的声音越来越低:“下面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次负责接头的人物。

  九所一室的主任是邓教授,副主任是何教授,秦教授,周教授。

  这次需要使用计算器的是周教授,他负责中子物理组、数学组和计算组。”

  就在李爱国前往九所的路上,九所内部也正在召开一个简短的会议。

  主任邓教授向周教授通报了计算器即将运到九所的情况。

  “老周啊,跟你说个好事儿,咱们一直盼着的计算器,马上就要运到九所啦!

  有了这玩意儿,估计你们计算关键参数的进度,能往前大大跨上一步!”

  周教授,这位身形清瘦的中年人,闻言却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脸色看起来不太好看:“主任,这计算器,是不是就是计算机啊?

  去年京城那边送来了两台 103电子管计算机,可那东西,实在是不太中用啊!

  运算速度慢得像蜗牛,还动不动就出故障。

  每次运行,光前期准备工作就得花上五天时间,我看还不如咱们的老算盘好使呢!”

  听着周教授的抱怨,邓教授神情有些尴尬:“老周,计算机是新兴事物,上面把计算机送来,足以说明对咱们工作的支持,咱们应该包容。”

  言下之意很明显。

  就算这计算器不好用,也得耐着性子,可千万别跟京城来的专员闹僵了。

  邓教授这么担心,可不是空穴来风。

  周教授作为国内乃至世界顶尖的计算数学专家,工作能力那是没得说,可脾气也跟不少数学家一样,爱较真。

  就说去年,103电子管计算机吞了几组关键数据,大半个月的心血就这么付诸东流。

  要不是一众研究员拼命拦着,周教授当时非得把那台计算机给砸了不可。

  当然,这事儿被九所内部严严实实地压了下来,没让半点风声泄露出去。

  从那之后,算盘又重新扛起了九所计算工作的大旗,成了主力军。

  “我心里有数,老邓,我咋能不明白上面的一番好意呢。”

  周教授一提及往事,脸上微微泛起了红晕,赶忙站起身说道,“现在红星计算所的专员还没到,正好今天新来了几个好苗子,我得先去瞅瞅。”

  话还没落音,他人就已经出了办公室,动作快得让邓教授都来不及反应。

  “诶,这个老周啊!”

  ******

  李爱国一行人办理出入九所的手续,前前后后折腾了足足两个小时。

  从老猫手里接过那张标注有“一级”的通行证。

  李爱国有些好奇:“猫组长,这一级通行证,算是什么级别?”

  “221厂内才有七级保密制度,特级最高,七级最低,也就是说,除了种蘑菇的真正核心科室.比如存放图纸的档案室,你都能通行无阻。”

  “级别还真不低。”李爱国抬头看向老猫,“那你呢?什么级别。”

  老猫沉默片刻,叹口气:“二级,不能够进入机密办公室”

  虽说心里有点憋屈,在这儿辛辛苦苦工作了这么多年,才只有二级通行权限,李爱国一来就拿到了一级。

  可老猫也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话在 221厂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玩笑话。

  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邓主任的助手带着一个保密人员快步走了过来,抬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首长,邓主任在会议室内等着你们呢。”

  “麻烦你们帮着把箱子运过去,要小心一点。”

  李爱国跟着助手扛着箱子来到会议室外的时候,突然感到不对劲。

  会议室内,正传来一阵热烈的讨论声:“各位,我昨天又琢磨出一种新办法,用手摇计算器来解方程,至少能把计算速度提升百分之五……”

  李爱国停下脚步,透过窗户往里瞧。

  只见一个身着藏蓝色中山装的中年人,正站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地讲解着自己的新计算方法

  那些参会的同志一边听他讲解,一边提出各种意见,一场迎接会变成了学术讨论会。

  邓教授助手的脸色微微一红,有些尴尬地解释道:“李专员,邓教授他们确实是为了欢迎您,才特意召开这个会议的……”

  话还没说完,就说不下去了。

  因为会议室内,邓教授正讲得兴起,竟站起身,从那中年人手里抢过粉笔头。

  在黑板上奋笔疾书起来:“你们看,要是这里的 E=1/2mV,于是 E用量纲表示就是 E=ML/T。

  密度ρ用量纲表示,ρ=M/L……当然你也可以把 E放在等式的左边。

  只要用手摇计算器算出 E的数值,就能解出整个方程了……”

  可话刚讲到一半,邓教授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难看,小声嘟囔道:“要计算 E,就得先算出 L,要算 L……这计算量好像没减少啊。”

  那中年人揉了揉眼睛,紧盯着黑板看了好半天,尴尬起来:“邓教授,我好像疏忽了,把一个变量当成定量了。”

  “不对,不对,你这个思路是可行的,但是为什么.为什么.”

  此时的邓教授就像是一个宕机的计算机,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就差么一点点,却搞不明白。

  李爱国看着邓教授,心中一阵唏嘘,九所一室的主任,果然就是传说中的邓老。

  邓老年少成名,出身于出生于安徽怀宁的一个名门世家,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后来赴美国普渡大学

  留学,26岁便拿到博士学位回国,被人称为“娃娃博士”。

  所有人,包括邓老在国外的那些同学,都在等着这位少年天才能够在数学上作出惊人的发现。

  甚至邓老的老师预计邓老未来能够获得菲尔兹奖。

  然而,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邓老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彻底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那些昔日的同窗,无一不为这位天才的陨落而扼腕叹息。

  直到几十年后,221厂相关机密逐步解封。

  世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少年天才放弃了在数学领域的钻研,投身到了另一项伟大的事业当中。

  “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李爱国小声默念着邓老的这句肺腑之言,不由自主地举起了手:“如果先以 L为未知数,设计出一个方程组,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邓老此时正卡在关键处。

  听到这话,脑海中仿佛闪过一道灵光:“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们看,关于 L的方程组可以这么设,然后咱们再解方程组,可这方程组要怎么解呢,还需要 T……”

  “还是不对啊。这又多出一个未知数。”

  邓老拿着粉笔,在黑板前踌躇不前,“方程组越来越多,咱们非但没减少计算量,反而增加了不少,这可有点得不偿失了。”

  “不不不,咱们刚才已经把五元三次方程组化简为了二元一次方程。”

  “可数量增加了,工作量也跟着增大了。”

  邓老这才注意到,刚才从自己手里接过粉笔、发表见解的,是个陌生的年轻人。

  但他也没多想对方的身份。

  每次讨论会上,都有年轻人勇敢地站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诶,这人是谁啊?”

  “可能是今天来的那批计算人才吧。”

  “他化简的办法确实很巧妙,但是跟解十个二元一次方程相比较,我宁愿解一个五元三次方程。”

  下面的教授专家们一时间也议论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反对。

  邓老担心小同志的自尊心被打击了,笑着说道:“虽然你的办法其实是增加了计算量,思路却没什么问题。

  数学计算本身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只是现在计算量太大了,简并不如繁。”

  像这些大佬计算功底身后,解出一个五元三次方程也许只需要三秒,但是要解十个二元一次方程,却需要至少十秒。

  这就跟后世的CPU和GPU一样,CPU擅长解决困难问题,线程数少。

  GPU擅长解决简单并行问题,线程数多。

  现在李爱国搞出的计算器,实际上充当的是GPU的角色。

  “邓教授,如果我解决十个二元一次方程,只需要半秒呢?”

  这话一出口,邓老先是一愣,可紧接着就意识到了什么,上下打量着李爱国:“你……你难道是红星计算所的专员?”

  李爱国挺直胸膛,大声报告:“报告,李爱国向您报到!”

  “还真是年轻啊.”此时只有不到三十岁的邓老“凡尔赛”的嘟囔了一句,转身向那些教授和专家们介绍了李爱国的身份。

  “老周啊,这位是李爱国同志,等会你要好好招待。”

  周教授站起身,突然说道:“爱国同志,你刚才的话可当真?”

  “老周,计算器的事儿,你们私下交流,今天是欢迎会.”邓老见周教授竟然要当场实验,连忙出言拦住了他。

  李爱国笑道:“邓老,时间紧张,欢迎会的事儿就算了。既然周教授对我们红星计算所的计算器有所疑虑,那么今天正好当着大家伙的面演示一下,这样的话,有什么毛病,大家伙也可以集思广益。”

  邓老见着年轻人年轻气盛,还想再拦着,老猫已经让保密员把几个箱子送进了会议室内。

  看到几个大箱子,所有的教授专家都来了兴致,虽然明知道这玩意没啥用,但是能够看场大戏,也算是繁忙工作中的一种调剂。

  “现在打开吗?”一个保密干事问。

  李爱国扭头看向老猫:“这会议室内的人保密等级足够吗?”

  老猫让保密干事拿来名单检查了一遍,点头:“放心吧,都是核心人员,保密等级2级以上。”

  说着话,他心中有些感慨:这小子还是跟以前那样谨慎。

  此时李爱国已经打开了其中的一个箱子。

  里面是一个长方体状的铁箱子,箱子上面有几个按钮,几个接口,还有一些散热孔。

  “这就是你们红星计算所研制出的计算器?”邓老感觉到有些奇怪:“这设备应该成为计算机吧?”

  李爱国本来正在连接电源线,闻言,浑身一震。

  ‘这玩意这么大的体型,在后世确实应该被称为计算机。但是在这年月,体型又远小于电子管计算机,邓老为何认定它是计算机呢?’

  ‘难道邓老是某点的读者姥爷,也是穿越到这个世界的?’

  但是,等听了邓老的解释后,李爱国才意识到自己犯了知识浅薄的错误。

  “机和器在古文中有着明确的区别。”

  “机,通常都是具备可活动构件的一个组合装置,比如水磨、木马牛车、龙骨水车、水碓,都能被称为机。”

  “器,就是简单型体简单功能的工具。比如瓷器、漆器都是器。一根木棍是器,一根绳子也是器。”

  “但是,把棍子弯过来用绳子绑住两端,做成一张弓,就叫做机。”

  李爱国一直认为计算器和计算机是体型的差别,原来是功能的差别。

  功能复杂,需要和外界联动的是机。

  功能简单,可以独立运行的是器。

  从这方面看,计算器这个名字名副其实。

  只不过因为技术受限,需要外接能源,才被邓老认为是计算机。

  “确实应该成为计算机,不过我更喜欢计算器这个名字。”李爱国笑了笑。

  “你更喜欢.这么说,这个计算器,是你发明的了?”邓老诧异。

  李爱国:“.”

  他第一次感觉到这种天才数学家的可怕。

  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邓老,咱们就不要纠结这种细枝末节了。”李爱国说着话,又从箱子里取出一堆灯泡,灯泡的个头比一般白炽灯小很多。

  “这,这是霓虹灯?”下面几个教授专家的眼睛瞪大了。

  其实,在1926年,像国内的魔都等大城市已经出现了霓虹灯,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霓虹灯成了资本主义情调的象征,才在国内绝迹了,甚至,还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成了负面形象的象征。

  “咳咳,霓虹灯本身没问题,有问题的是那些使用霓虹灯的人。”老猫见会议室内有人小声议论,出言。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些东西能够送到这里,已经足以说明了一切。

  “爱国同志,这霓虹灯有什么用处?”邓老问。

  “等会你就明白了。”李爱国将霓虹灯挂在木板上,然后又掏出一个只有木头板子。

  木板上镶嵌有十几个塑料方块,方块的表面有字:“1、2、3、4 、-、×、÷,sin、cos等数学符号,以及开根、平方、倒数、积分、求和等中文符号”

  最让邓老吃惊的是,有个塑料方块上,赫然写着“解方程”的字样。

  “真能解方程?”他忍不住问。

  “只能一点点了,目前只能解二元一次方程。”

  说话间,李爱国已经把所有的准备工作准备好了。

  “你们谁出个题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最新章节,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