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第1427章 夺城,列阵

小说:蜀汉之庄稼汉 作者:甲青 更新时间:2025-02-16 05:04:1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崔校尉,还烦请你带人下去看着,莫要让那些兵卒多生事端。”

  王雄又对着崔校尉吩咐道。

  这些溃兵乱哄哄地涌入城内,若是不看好,说不得就有人趁乱逃了。

  崔校尉按着刀柄的手越发用力了:

  “喏!”

  绞盘终于开始发出吱呀声,厚实的城门渐渐被拉起,在城洞口亮起亮光的一刻,早就等不及的溃兵一拥而入。

  特别骑着马匹的几个将校,仗着人高马大,撞开前面的兵卒,抢到了最前面,引起一片赞叹:

  “挤你家阿翁做什么?着急着去找死?”

  守在城门洞后面的崔校尉,看着这些溃兵争先恐后地争抢,眉头一皱,心里总是有些隐隐不安。

  最先涌进来的那几个将校,他发现都面生得很。

  当然,他不可能认识军中的所有将校。

  可是这几个将校所骑的战马,也太过高大了一些。

  特别是领头的那一个,虽然人马皆是浑身血污,但仍能一眼就看出是极为少见的好马。

  这等上等好马,在大魏军中,就算是将军级别的人物,也未必拥有。

  怎么可能会落在这么一个小校手里?

  崔校尉心里顿生警惕,再看到这几匹马的马尾都修剪整齐——真正的溃兵早该割马尾包扎伤口!

  “嗒嗒嗒……”

  战马的马蹄声清脆无比。

  但听在崔校尉耳中,却如同炸雷一般。

  是西凉马!

  这些畜生蹄上都钉着蜀地蹄铁!

  “不好,是蜀……”

  崔校尉张嘴尖叫,下意识地扑向旁边的绞盘,想要斩断绞绳,重新落下城门。

  但还没等他喊完,一声尖锐的鸣镝响起,利箭一闪而过,直透崔校尉喉咙。

  “上!”

  赵广把手里的弓箭一扔,抽出斩马刀,一夹马腹,直扑绞盘。

  鸣镝就是信号,不用赵广提醒,紧随其后的刘浑,甩出藏在内袍的套马索,铁钩精准咬住绞盘齿轮。

  赵广手中的斩马剑在火光中灿若金扇,左劈右扫,剑脊上黏着碎肉,随着挥砍甩出扇形血雾,守军如割麦般栽倒。

  剑锋勾住不知谁的铁胄红缨,借马力将其甩向箭楼木柱——颅骨碎裂声与木裂声同时炸响!

  与此同时,秃发阗立的狼牙棒已经砸碎了一块盾牌,左手顺势揪住守卒发髻,狼牙棒第二次敲下去时,守卒的半边身子已经塌了下去。

  ……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城门口的魏军措手不及。

  “刘浑!”

  赵广一人一马,把绞盘周围的六七名魏兵劈了个精光,嘴里大喝一声。

  “明白!”

  刘浑用力一扯手里的套马索,借此用力,座下的战马似知主人之意,扬起四蹄,以最快的速度冲到绞盘旁边。

  扯紧绳索,再用力一甩,缠住绞链,直接把绞盘打了个死结。

  赵广头也不回,调转马头,如旋风般,直冲向城门不远处的跑马道:

  “秃发阗立,随我来!”

  “来了!”

  秃发阗立随手把眼前的魏兵脑袋砸烂,一夹马腹,紧随着赵广之后,向着跑马道冲去。

  后面不断涌进来的汉军,一部分结阵控制城门,一部分跟着最前面的赵广和秃发阗立,呐喊着杀过去。

  “常山赵义文在此!”

  一路通畅无阻地冲上城墙,赵广举着犹在不断滴血的长刀,大喝:

  “贼子何在?”

  往印象中王雄的位置看去,但见王雄正愣愣地看着这边,似乎这个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

  赵广为了装扮溃兵,脸上,身上,连坐骑本就全是血污。

  方才在城门又斩杀数人,一人一马已是如同刚从血池里捞出来,血煞之气极浓。

  此时不经意间,与王雄四目相对,王雄乍看到此等凶神,心神摇曳之下,吓得踉跄后退数步。

  “贼子,你家阿公来也!”

  赵广一看到明亮火光下的王雄,大喜过望,一勒缰绳,坐骑猛地人立而起,碗口大的铁蹄狠狠踏在城墙上,作势就要向前冲。

  王雄肝胆一颤,只觉得这马蹄踏到了自己心脏上。

  “拦住他,快拦住他……”

  王雄吓得声音都变了,尖叫着连连后退。

  身边的亲卫下意识地拔刀冲上去,想要阻拦。

  “滚开!”

  斩马刀一沾而过,刀锋一沾即碰出火星。

  “锵!”

  汉阳造3.0版本的兵器,在此时表现出对魏军兵器的巨大优势。

  斩马刀直接削断对方的兵器,余势不减,再削掉对方半边脸颊。

  血雾随着吼声炸裂,喷在正欲举枪的魏兵脸上,那人弃枪捂眼,跌倒在地,被战马踏碎大腿,发出凄厉的惨叫。

  “唰!”

  滴血剑尖停在王雄的鼻尖,顺势甩过来的几滴血液,溅到他的脸上。

  一股强烈无比的血腥味直扑而来。

  王雄再也站不稳,“扑通”一下,倒在地上。

  赵广咧嘴一笑,这一次,终于擒住个贼将,而不是莫名其妙地死在自己手里。

  ……

  烟花从城头升空而起,在夜空中显得璀璨无比。

  北边城门的骚乱还没有来得及波及他处,镇东将军在得到信号后,就已经率领主力入城,接管了所有城门。

  所有人这才发现,蓟县已经易主。

  亥时时分,镇东将军已经坐到了刺史府的大堂上,看着下面被押送上来的伪魏幽州刺史,开口问道:

  “你就是王雄?”

  狼狈无比的王雄,坐在地上,沉默不语。

  只是盯着地面,似乎没有听到镇东将军的问话。

  赵广一看,按剑而上,呼斥道:

  “将军问话,为何不答?”

  王雄这才抬起眼皮看了一眼赵广,再扫了一眼高高在上的镇东将军,又缓缓低下头去,道:

  “雄不识军略,败于尔等之手,失守蓟县,自惭无话。今既成阶下囚,死且死耳,又何必折辱于我?”

  镇东将军闻言,略有意外,认真看了一眼对方,点点头,说道:

  “没想到你倒是颇有自知之明,对我来说,你确实没有什么军略。”

  王雄嘴角一抽,强行忍住想要抬头冲动。

  “不过我在渔阳时,也曾听赵恺提起过你。他说你任幽州这些年,多有善政,百姓安宁,幽州士吏颇有称赞。”

  “如今大汉三兴在即,天下英雄渴慕大汉,如江河归海,公何不顺时应势,弃暴投明,效力大汉?”

  这一回,轮到王雄意外了。

  他略带惊讶地抬头,看了一眼镇东将军。

  再低头沉默了好一会,这才开口道:

  “某谢过将军厚爱。雄虽孤陋寡闻,亦知汉国多忠义之辈,汉寿亭侯关云长,更是忠义无双,为世人所称。”

  《忠义无双》一书,已在世间流传二十余年。

  桃园三结义故事,少有不闻者。

  “某既受大魏皇帝赏识,委以边事,自当尽心竭力,忠勤报国。今被将军所擒,已是有负国恩,纵蒙赏识,然岂敢做那无忠无义之辈?”

  “且某败军之将,才疏德薄,岂堪驱使?此身可陨,此志难夺,请将军勿复多言!”

  镇东将军听到对方提及自己的先父,脸上稍有复杂之色,定定地坐在那里,好一会这才说道:

  “也罢,人各有志,公不欲为大汉效力,那我就不勉强了。”

  “不过这一次,我本无心在蓟县逗留,公既受幽州士吏爱戴,不若继续暂代这刺史之位,安抚好城内百姓。”

  “只待河北战事事了,若是大汉收复河北,公彼时仍有离去之心,吾决不会阻拦。”

  “若是那司马懿能守住河北,公依旧能继续给那伪魏效力,也正好遂了心意。”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王雄这一回是真的惊讶了:

  “将军不杀我?”

  镇东将军看着他,忽然笑了一下:

  “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是真话。”

  只听得镇东将军语气幽幽:

  “真话就是,这些年你治理幽州,颇有可称之处,杀了你,只会失了幽州人心,损大汉仁义之名。”

  “且汝不过一文人,或有牧民之才,但却无治军之能,于我而言,毫无威胁。”

  “今日我能擒你,就算下一次再在阵前与你相遇,再擒你一次,又有何难?”

  好了,不要再说了。

  王雄的脸一下子变得涨红起来。

  你还不如直接杀了我呢!

  只见王雄猛地站起来,怒气冲冲地说道:

  “关翼虎,汝作此言,难道不知士可杀不可辱耶!”

  似是没有想到王雄会有这般激烈地反应,镇东将军奇道:

  “我之所言,句句乃实话实说,却不知哪里又辱到王公了?”

  “你,你说我无治军之能……”

  “我觉得你就是无治军之能,而且你自己也说了自己不识军略,有什么问题?”

  不杀你归不杀你,但你又不愿意降我大汉,难道还想让我与你虚与委蛇一番?

  名士相互吹捧,那是你们伪魏的陋习,我们大汉可不惯你这一套。

  王雄被镇东将军噎得当场语塞。

  只能是站在那里,咬牙狠盯着镇东将军。

  冯某人巧言令色之名,传闻于天下,没想到其麾下亦如此巧言如簧。

  一想到世人以后一提起王某人,就会来一句:

  “哦,就是那个不识军略王元伯啊……”

  王雄顿时就觉得浑身难受,只恨不得还不如在城墙上时被那汉将一刀攮死算了!

  镇东将军却是不再给他说话的机会,也懒得再理会他的想法,挥了挥手,让人把他带了下去。

  待王雄的身影一消失,赵广就迫不及待地站出来问道:

  “将军,下一步我们当如何?是不是伪造军情,引诱那居庸关的贼军前来救援,然后再……”

  说着,举手向下一砍。

  从破渔阳古关开始,镇东将军都是利用消息差和时间差,一路势如破竹。

  赵广只道这一次,也是如此。

  岂料镇东将军摇了摇头,自信道:

  “蓟县至居庸关,不过百余里,精骑朝发暮至,何须多此一举?”

  刘浑师从韩龙,对幽州也算是熟悉,闻言就是有些迟疑,然后提醒道:

  “将军,那居庸关藏于群山之中,扼军都陉要道,军都陉最窄处车不方轨,骑兵需单列通过。”

  “其南口到居庸关有三十余里,即便只算险要处,亦有十五里,若是不小心谋划,只怕未至关下,就会惊动了贼人。”

  镇东将军脸上有从容之色:

  “就是要惊动贼人啊,不惊动,怎么让鲜于辅知道我来了?”

  当下安排将士休息。

  次日天尚未明,镇东将军的赤缨盔已映着启明星转向西北。

  七千铁骑的马蹄踏过官道,如同雷神巡行。

  日头才偏西,军都陉南口的烽燧守军,忽见南方腾起沙暴。

  七千铁骑掀起的尘云如巨蟒翻腾,遮天蔽日间隐约可见赤缨盔的流光。

  等他们辨清那是骑兵掀起的尘云时,汉军前锋距关已不足三里。

  待马蹄掀起的尘云缓缓沉降,森然阵列赫然显露。

  七千铁骑在斜阳下炸开刺目赤浪,恍若血河倾泻人间。

  赵广策马立于阵前,反手将长枪插入地面,背后的三百先锋骑同时下马,将这一路来收获的魏军旌旗倒插成林。

  “大汉!”

  “万胜!”

  “大汉!”

  “万胜!”

  “风!”

  “风!”

  “大风!”

  ……

  怒吼撞上燕山峭壁,回音在妫川河谷荡出重重杀浪。

  大汉的旌旗似乎也被这声浪所鼓动,在热风中猎猎作响。

  “蜀…蜀虏!”

  瞭望卒的尖叫劈裂了烽燧的死寂。

  魏军都尉扒着箭垛探身,看到百余面残破的“魏”字旗,惊得他差点掉下城墙。

  下面这些,这些旌旗怎么回事?

  蜀虏的骑军又是怎么会出现在大后方?

  难道,难道……

  他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

  七千铁骑齐举刀惊雷般的战吼过后,但见一骑越众而出,来到城下喊话:

  “关上的贼军听着,炎汉旌旗所指,古关,渔阳,蓟县皆已复归大汉,尔等身后粮道已断……。”

  “若是不信,且看这些旌旗!”

  说着,举刀劈断一面倒插的魏旗。

  “大汉仁义,尔等父母妻儿,皆倚门靠户,盼子归家。”

  “若识天命,速速弃械归降,也好让幽州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阵前又推出百来名幽州战俘,齐齐哭诵: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十五从军征》,后汉乐府诗)

  听着熟悉的幽州乡音,烽燧里的士卒一阵骚动。

  这个口音,做不了假,确实是幽州口音!

  难道说,蓟县真的陷落了?

  汉军阵中赤旗突然前指,阵后射出十支鸣镝,在军都陉口发出凄厉的回荡声。

  一个首级被扔了出来:

  “古关贼将崔梓首级在此!尔等真要顽抗,那便与此贼一起殉葬!”

  “速去告诉鲜于辅,明日午时前,必须开关归降,若不然,皆视作附逆。”

  “凡弃械归降者,路凭归乡!赐田五十亩,田赋什税一,免口税,此乃大汉天子钦定!负隅者——杀无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蜀汉之庄稼汉,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蜀汉之庄稼汉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