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第1426章 蓟县城下

小说:蜀汉之庄稼汉 作者:甲青 更新时间:2025-02-16 05:04:1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扫了一眼黑压压的战俘,镇东将军开口问道:

  “贼将何在?”

  无人回答。

  一脸兴奋骑着战马立在镇东将军身后的赵广,看到无人站出来,眨了眨眼,只觉得眼前的场面似乎有些熟悉。

  镇东将军眉目含煞,冷冷道:

  “怎么?不站出来,就以为我找不出来?”

  赵广咽了咽口水,悄悄地退了半步,试图削弱自己的存在感。

  一个人有些颤巍地走了出来,对着镇东将军行礼:

  “小人是,是军司马,叩见将军……”

  “军司马?”镇东将军眉头一皱,“你们的主将呢?”

  “死,死了。”

  赵广缩了缩脖子。

  这场面,感觉更熟悉了。

  镇东将军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侧头,目光似乎在赵广身上扫过。

  不过幸好,她没有多说什么。

  收编好这些降兵,再让人审问完降将,已经是夜幕降临。

  ——

  百里之外的蓟县,王雄并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五千援军已经全军覆没,匹马不得还。

  但这并不妨碍他心神不安。

  作为幽州刺史,而且还是在任十多年的幽州刺史,王雄远比渔阳太守赵恺更了解幽州的情况。

  早年他能轻松排挤走田豫,除了自身的背景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出了朝廷的战略调整方向,以及皇帝的心思。

  但他主张对胡人进行怀柔,并不代表他是对胡人无底线退让,或者纵容。

  事实上,与田豫主张对胡人强硬的莽夫做法相比,王雄只是希望在维护边塞安定的同时,用更小的代价,尽量不引起反弹的情况下削弱、分化胡人。

  从这方面讲,王雄与田豫的做法看起来虽是截然相反,但目的却是殊途同归。

  鲜卑步摇部为什么这么听话?

  除了每年从与幽州的交易中能得到大量好处以外,还在于王雄答应,冬天的时候他们的部族可以在辽西郡入塞过冬。

  对此花摇部可谓是感恩戴德。

  但他们却不知道,他们被允许在辽西活动,并非王雄心善,而是他要利用他们部落,阻隔辽东公孙氏骚扰幽州。

  就像司马懿答应拓跋部日后可以居在辽东一样,就算日后打不下辽东,也可以让他们暂居辽西。

  到时候,以草原胡人的习性,拓跋部与步摇部之间,不用多久就会起争执,大魏居中调解,便可制衡两大部落。

  正是因为怀着这样的心思和目的,所以王雄这些年可没少在塞外安排细作。

  步摇部首领莫护跋但有异心,王雄就有办法在他睡觉的时候割掉他的脑袋。

  所以对于此次渔阳古关的大起狼烟之事,王雄在得到渔阳传骑送来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感觉不对劲。

  他有九成的把握狼烟和胡人无关。

  剩下的一层,则是因为负责塞外警戒的步摇部,居然没有提前送来消息。

  就算退一万步来说,步摇部真的背叛了大魏,那些细作呢?

  为什么连细作也同样没有送来密报?

  所以,除了胡人之外,还有谁?

  王雄已经有些不敢再想象下去了,他只觉得心乱如麻。

  这种心情,在援军出发后的两日,几乎达到了顶点。

  “为何渔阳的传骑还没有送信过来?”

  在等了三天之后,王雄忍不住地发了火,“赵恺到底在干什么!”

  按道理来说,第一次派出传骑后,就应该马上核实关口的情况,然后立刻把消息送到蓟县。

  再怎么晚,第二批传骑也不应该晚于今天。

  但他等了整整一天,眼看着日头已经落山,暮色开始降临,渔阳的传骑还是一点影子都没有,这让王雄的不安越发扩大。

  直呼赵恺之名,可见他已经有些急怒交加了。

  “不行,不能再等了,明日必须立刻派出快马,前去质询一番。”

  这些年大魏军中缺马缺得厉害,传骑使用的马匹,很多已经算是驽马了。

  但就算如此,河北战事一起,蓟县的传骑,首先要保证西边消息往来的通畅。

  所以是不能轻易乱用的。

  因为渔阳的迟钝,逼的王雄不得不决定提前往那边派出传骑。

  这让本就坐立不安心情烦躁的他,越发恼怒起来。

  “待战事一了,看我如何向太傅告你失职!”

  正当王雄坐立不安的时候,突有下属前来禀报:

  “使君,不好啦,城外来了一群溃兵,吵嚷嚷地要进城!”

  王雄一听,心里立刻升起一股不祥之感:“溃兵?什么溃兵?”

  下属脸上有惊慌之色:“好像正是前日派往渔阳的援军,听他们说是被人伏击了,如今溃兵聚于城下,鼓噪着要进城。”

  王雄大惊失色,霍然而起:“什么?走,去看看!”

  暮色混沌如砚中残墨,数百来名溃兵拖着十几面残破旌旗涌过护城河的吊桥,来到城下,乱糟糟地对着城头大呼:

  “开门,快开门!”

  “开城门!蜀虏追来了!”

  “我们要进去!”

  ……

  城头守卒被惊动了,有人探出半张脸看向下边,但见城下一片混乱,城门口处更是挤作乱蚁。

  拖回来的十几面残破旌旗有五六支倒插着,不少人脸上还有半凝固的血迹。

  跑在最前面的十余“溃兵”推搡哭喊着,将混着碎骨的马粪甩向城头守军:

  “开门啊,耳聋了吗?快开门!”

  有人甚至高举起已经被污秽涂抹得斑驳难辨的旗帜,正中还有个碗口大的破洞,对着城楼火把高呼:

  “眼瞎了吗?看不到这是什么?快开门,让我们进去!”

  看到下边这般动静,守城的校尉越发不敢轻易开门,只能是让人以最快的速度去请王使君。

  眼看着城门久久不开,城下的溃兵里,一名断臂的士卒突然扑跪在淤泥里,高举的断肢处露出森森白骨——实为削尖的羊腿骨裹着染血的麻布。

  他对着城楼疯狂叩首,额角撞在碎石上迸出血花:

  “崔校尉!俺是第三曲的王阿牛啊!你忘了吗?我去年还到你家庄子干过活呢……”

  城头的校尉看不清城下那个自称王阿牛的家伙是什么模样。

  就算是看清了,他也不知道对方是谁,因为每年给他庄子上干活的人多了去。

  但两日前派出去的援军里,确实有他庄子上的人。

  当然,他也不在意城下这些贱民的死活。

  但他却很在意自己的死活:

  才不到三天的功夫,派出去的援军就变成了这个模样,他们究竟遇到了什么?

  最重要的是,蜀虏在哪里?!

  “蜀虏在哪里?!”

  似乎是听到了他的心声,有人在他耳边喊出了这句话。

  王雄趴在城墙上,使劲伸长了脖子地往下看,似乎想要看城门口的一切。

  但此时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城头的火把,并不足以驱散城下的黑暗。

  城下一片哄乱,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也可能是没有人听到他的问话。

  王雄连问数遍,得到的回应都是混乱的谩骂和哀求。

  气得他转过头,吩咐道:

  “扔下去几个火把!”

  然后又让人向下射了数箭,这才让稍稍止了城门口的混乱。

  “你们的将军呢?你们领头的人是谁?”

  又是一阵嚷嚷,好一会,一个狼狈不堪的披甲将校这才被推到了最前面。

  “王使君,是我啊,我们在半路就被蜀虏埋伏了,将军他,他已经阵亡,只有我们这些人逃了回来,这是将军的尸首……”

  军司马把火把举到自己面前,好让王雄看清自己的脸面,然后又吩咐后面的人抬出一具尸体。

  但见那尸体衣甲不知被什么劈裂,胸腹处刀伤淋漓,一片腥红肉糜,首级不知去向。

  除了铠甲确实是大魏中高级将领所有,其余部分已经模糊得看不出一点这副躯体本来究竟属于谁。

  城下的火光忽明忽暗,照得虽不是很清楚,但仍让王雄差点呕吐出来。

  “王使君,蜀虏随时会追来,吾等性命危在旦夕,恳求王使君能怜悯一二,开了城门,让我们入城……”

  军司马泪涕齐下,苦苦哀求。

  他身后的溃兵也跟着哭喊。

  城下哀嚎一片。

  甚至还有人匍匐在地上,不断磕头。

  “为什么你们会被埋伏?渔阳呢?渔阳怎么样了?”

  “吾等不知王使君啊!我们还没到渔阳城,在鲍丘水渡水的时候,就被蜀虏伏击,我们连那蜀虏从哪里冒出来的都不知晓……”

  王雄一听,差点气得破口大骂“废物”。

  王雄转头吩咐:“开门,让他们进来。”

  崔校尉一听,连忙上前,低声劝说道:

  “使君三思,城下情况不明,且天色已晚,此时贸然开门,会不会有些不太妥当?”

  论起治理地方,王雄倒还算是有些信心。

  但论起治军信领兵,却是多有不足。

  听到崔校尉这么一说,他顿时就有些迟疑:

  “依你之见,当如何?”

  “可吊些吃食下去,让他们在城墙下呆上一宿,明日天亮确认无误后,再放他们入城。”

  王雄踌躇一番,然后点了点头,说道:

  “那就依你之见。”

  然后示意城下,让崔校尉喊话。

  崔校尉愣了好一会,这才迟疑地指了指自己,嘴巴无声地吐字:“我?”

  王雄点了点头。

  崔校尉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

  我多个什么事?

  伸出脑袋,喊道:

  “天色已晚,城门已关,按律夜里不得开门,诸位请委屈在城下呆一宿,只待明日……”

  “我待你阿母!”

  不等崔校尉说完,预料中的怒骂扑面而来。

  城下的溃兵有人用幽州土话破口大骂:

  “崔老六!你养的外室就在葫芦巷的宅子里!别人不知道,你以为我不知道?”

  “你开不开门?你现在敢不开门,你最好让你家祖宗保佑,让你家阿翁今晚就死于蜀虏刀下!”

  “若不然,待明日你家阿翁进了城,天天叫兄弟们去帮你照顾外室!曹!”

  “别人你不认识,难道我你还不认识?按你家阿母的律呢?装什么装?”

  ……

  污言秽语,当场就把崔校尉骂得面色胀紫。

  崔校尉虽说不是清河崔氏嫡系出身,但好歹也是沾了关系,平日里自诩世家子弟。

  哪里遇到过这场面?

  偏偏城下混乱一片,也不知道是谁在指名道姓骂自己。

  崔校尉气得浑身哆嗦。

  匹夫!

  死兵卒!

  粗鄙恶心!

  ……

  看到崔校尉被人骂得堵住了嘴,王雄上前,轻声问道:

  “崔校尉,你当真在葫芦巷养有外室?”

  崔校尉听到这个话,只恨不得抱着王雄跳下城墙,也好一了百了。

  “下走,下走确实,确实有一外室,在,在……”

  王雄看到对方没有否认,看向城下,略有叹息道:

  “那军司马你我都认识,此时又有人连你这等私事都能知晓,看来城下确实是三日前派出的无疑。”

  “不如就让他们进来吧,也免得别生事端。”

  如今蓟县城守兵严重不足,这城下数百人,好歹也能补充一下城内的守卫力量。

  而且此次汉国大举来犯,本就兵力空虚的幽州,不得不临时征发百姓组成军伍,其中掺杂了不少青皮流氓,甚至囚犯。

  平日里还好说,像如今被蜀虏杀败,主将又阵亡,能溃逃回来已经算是不易。

  还想指望他们听从军令,主动在城下呆上一晚,未免强人所难。

  怕不是到了半夜,就会一哄而散。

  最重要的是,眼下渔阳情况不明,蜀虏从何而来,主将是谁,有多少人,谁也不清楚。

  而见过蜀虏的,就只有城下这些人,不让他们入城,真要半夜全逃了,到时候他找谁去问敌情?

  王雄表面看起来是询问崔校尉的意见,但崔校尉此时哪还有别的选择?

  “使君所言极是,是下走前番考虑不周。”

  王雄点头,然后探头出女墙,向下边说道:

  “吾乃幽州刺史王雄,尔等所求,吾已尽知矣。既是大魏将士,又是大魏子民,吾岂有拒之城外的道理?”

  “来人,开城门!”

  连喊数遍,城下溃兵听到这个话,欢声如雷。

  “王使君大恩!”

  “使君仁义!”

  “谢过使君!”

  ……

  听着城下感恩戴德的声浪,与前番叫骂形成了鲜明对比。

  崔校尉的手用力地按了按刀柄,看向轻而易举就收拢溃兵之心的王使君,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感觉自己似乎被人利用了,当了一回垫脚石,但是又没有证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蜀汉之庄稼汉,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蜀汉之庄稼汉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