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不要。
晋元帝为难地只好让户部清算变卖,然后悉数收缴进国库。
沈妙仪带着母亲柳氏,弟弟沈冠玉,以及女儿幸幸,穿着朴素,浑身没有一点金银点缀,她们跨出沈家的门槛时,只听哐当一声,沈家的匾额被拆了下来。
一家四口若想在京城生活,没有钱财也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故只能踏上回扬州的路,回去扬州柳家。
虽避免不了寄人篱下,但至少可以踏踏实实地活,不用再担心被沈益牵连,更不用担心沈益半夜起来掐死幸幸。
从哪儿来的,回到哪去,一切似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就此,悬崖绑架之事落下帷幕。
十日后,流放的犯人到了北地,三月的天,比十二月还冷。
京城的消息也传到了北地。
军营中,副营长兴奋地在人群中八卦着,忽见裴彻从营帐中走出,他大喊一声,“营长,有三桩跟你有关的喜事,不对,是四桩,你听是不听?”
裴彻抬头扔了一个沙袋过去,一天天的哪有那么多喜事。
风沙吹满腹,真是穷开心。
副营长见裴彻没当回事,但自己执意要说,“这第一桩啊,就是你那位红杏出墙的前夫人,她家被抄了,您就说这是不是大快人心!”
裴彻脸上一点没笑,质疑地看着副营长。
倒不是不信,而是,就算沈家被抄了,也不是喜事啊,谁人不知他大嫂也是沈家之女,沈家被抄了,对他裴家有何好处?不会牵连大嫂吧?
裴彻的确也问了,“为何抄家,可有牵连我兄嫂?”
副营长朝他走近一步,嘿嘿一笑,“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桩喜事,你大嫂成了公主哎。”
“……”裴彻脸上一言难尽,“你昨夜是不是偷喝酒了,军营里不让喝酒,你不知道?”
副营长忙摇头,极力证明自己清白,“真的,你别不信啊,你嫂嫂都改姓谢了,其实你嫂嫂是太子的亲生女儿,当年太子流落民间遭了算计,被沈伯爷横刀夺爱,其实你嫂嫂的生母是太子妃!现在太子回来了,你嫂嫂都住进东宫了,至于沈家,就是因为算计太子所以被抄了。”
裴彻:……
说实话是难以相信的,毕竟前世没有这茬。
反观副营长脸上的笑容更甚,细看还有些狗腿,三分讨好七分亲近道:“第三桩喜事就是你大哥要当驸马了,是太子的乘龙快婿啊!”
“营长,你前途不可限量,未来可莫要忘了弟兄我啊!”
裴彻:……
“营长你怎么不说话啊营长?”副营长担心地问。
裴彻反应许久,还是半信半疑,“第四桩喜事呢?”
副营长“噢”了一声,继续道:“这第四桩喜事,就是连抄三家后,国库充盈了,估摸着咱们的待遇也要提升了。”
“哦。”裴彻看似很平静。
他起身回营帐里取出这个月的俸禄,副营长问他,“营长,做什么去?”
裴彻出了营帐,独自朝远处去,“寄信。”
不是给京城寄信,而是给金陵的洛氏母子,寄信寄钱。
副营长看着他镇定远去的背影,挠了挠头,营长也太淡定了吧,这四件大喜事,难道还不够大喜吗?
……
远在京城的谢桑宁终于是出了月子,礼部已经挑了吉日,公主府也准备好了。
哦,公主府不是别的地儿,正是空置出来的李丞相府。
又经过工部修整,将偌大的李丞相府按照公主府的规制改了改,倒不用扩建,李家够大够阔,距离裴家也不远,都在北街。
匾额也由李府改为安阳公主府,本来谢欢想亲自题字的,被晋元帝阻止了,还是陛下题的字。
就等吉日到了,大婚之日搬去公主府了,届时阿舟也跟她一起搬去。
至于沈府,晋元帝做主改成了平昭郡主府,毕竟谢昭的年纪比谢桑宁还长一岁,再看谢昭与那个小太医成婚意愿挺强烈的,晋元帝大手一挥也赐了婚,不过婚期要晚些。
小太医宋息最近情绪大起大落,被赐了婚之后,心里有了安全感,整日跟掉进蜜罐似的,每当谢昭当值巡逻的时候,他都会偶遇、经过。
而谢昭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禁军中无人再敢对她不服气,上次那些生事的校尉都被替换了,包统领归来亦十分提携谢昭。
每每看见小太医在宫廷里偶遇谢昭,包统领及其他几个校尉都忍不住调侃,说这小太医像个小娇夫,而谢昭……不愧是谢昭。
晋元帝也因为周妙素的那番话,重新思量裴如衍的功劳,赈灾功不可没,加之公主与驸马查叶家账本有功,不升反降实在说不过去,遂下旨将裴家的爵位恢复。
李丞相的位置空缺了,晋元帝提拔心腹——吏部尚书鞠大人为丞相,这吏部尚书之位便空了出来,自然而然又由吏部右侍郎裴如衍顶了上去。
二十三岁的年纪,官职三品,在我朝史无前例。
一切听起来有些儿戏,原本按照晋元帝的计划,至少是要等裴如衍二十五以后才能升上来的,但李敬倒台突然,也怪李敬自己不争气。
在晋元帝心中,丞相之位,无人比鞠爱卿更合适。
吏部尚书空缺,没有人比裴如衍更合适。
所以一切又是水到渠成。
晋元帝心里苦,其实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只不过提早了几年,实在是当初设想让儿子谢欢回来后慢慢提拔裴家,并收为己用的,可人算不如天算,现在不用收也为己用了。
瞧朝堂上配合的模样,反衬得晋元帝是个外人,净瞎操心。
这下好了,总要有不知情的外人妄加揣测,觉得裴如衍升官是沾了孙女的光,晋元帝都怕这会影响孙女婚后感情生活。
另外,晋元帝也没忘了兑现承诺,平阳侯因寻找太子有功,再加上耗时多月协助太子查清石料案,劳苦功高,特升爵为一等平阳公。
皇宫外,平阳侯府改换匾额,上下一片喜气,与此同时裴家的匾额也换了。
宁伯府的匾额挂了一个月,就换上了新的国公府匾额,这次还是镶金边的。
晋元帝为难地只好让户部清算变卖,然后悉数收缴进国库。
沈妙仪带着母亲柳氏,弟弟沈冠玉,以及女儿幸幸,穿着朴素,浑身没有一点金银点缀,她们跨出沈家的门槛时,只听哐当一声,沈家的匾额被拆了下来。
一家四口若想在京城生活,没有钱财也没有养家糊口的能力,故只能踏上回扬州的路,回去扬州柳家。
虽避免不了寄人篱下,但至少可以踏踏实实地活,不用再担心被沈益牵连,更不用担心沈益半夜起来掐死幸幸。
从哪儿来的,回到哪去,一切似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就此,悬崖绑架之事落下帷幕。
十日后,流放的犯人到了北地,三月的天,比十二月还冷。
京城的消息也传到了北地。
军营中,副营长兴奋地在人群中八卦着,忽见裴彻从营帐中走出,他大喊一声,“营长,有三桩跟你有关的喜事,不对,是四桩,你听是不听?”
裴彻抬头扔了一个沙袋过去,一天天的哪有那么多喜事。
风沙吹满腹,真是穷开心。
副营长见裴彻没当回事,但自己执意要说,“这第一桩啊,就是你那位红杏出墙的前夫人,她家被抄了,您就说这是不是大快人心!”
裴彻脸上一点没笑,质疑地看着副营长。
倒不是不信,而是,就算沈家被抄了,也不是喜事啊,谁人不知他大嫂也是沈家之女,沈家被抄了,对他裴家有何好处?不会牵连大嫂吧?
裴彻的确也问了,“为何抄家,可有牵连我兄嫂?”
副营长朝他走近一步,嘿嘿一笑,“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桩喜事,你大嫂成了公主哎。”
“……”裴彻脸上一言难尽,“你昨夜是不是偷喝酒了,军营里不让喝酒,你不知道?”
副营长忙摇头,极力证明自己清白,“真的,你别不信啊,你嫂嫂都改姓谢了,其实你嫂嫂是太子的亲生女儿,当年太子流落民间遭了算计,被沈伯爷横刀夺爱,其实你嫂嫂的生母是太子妃!现在太子回来了,你嫂嫂都住进东宫了,至于沈家,就是因为算计太子所以被抄了。”
裴彻:……
说实话是难以相信的,毕竟前世没有这茬。
反观副营长脸上的笑容更甚,细看还有些狗腿,三分讨好七分亲近道:“第三桩喜事就是你大哥要当驸马了,是太子的乘龙快婿啊!”
“营长,你前途不可限量,未来可莫要忘了弟兄我啊!”
裴彻:……
“营长你怎么不说话啊营长?”副营长担心地问。
裴彻反应许久,还是半信半疑,“第四桩喜事呢?”
副营长“噢”了一声,继续道:“这第四桩喜事,就是连抄三家后,国库充盈了,估摸着咱们的待遇也要提升了。”
“哦。”裴彻看似很平静。
他起身回营帐里取出这个月的俸禄,副营长问他,“营长,做什么去?”
裴彻出了营帐,独自朝远处去,“寄信。”
不是给京城寄信,而是给金陵的洛氏母子,寄信寄钱。
副营长看着他镇定远去的背影,挠了挠头,营长也太淡定了吧,这四件大喜事,难道还不够大喜吗?
……
远在京城的谢桑宁终于是出了月子,礼部已经挑了吉日,公主府也准备好了。
哦,公主府不是别的地儿,正是空置出来的李丞相府。
又经过工部修整,将偌大的李丞相府按照公主府的规制改了改,倒不用扩建,李家够大够阔,距离裴家也不远,都在北街。
匾额也由李府改为安阳公主府,本来谢欢想亲自题字的,被晋元帝阻止了,还是陛下题的字。
就等吉日到了,大婚之日搬去公主府了,届时阿舟也跟她一起搬去。
至于沈府,晋元帝做主改成了平昭郡主府,毕竟谢昭的年纪比谢桑宁还长一岁,再看谢昭与那个小太医成婚意愿挺强烈的,晋元帝大手一挥也赐了婚,不过婚期要晚些。
小太医宋息最近情绪大起大落,被赐了婚之后,心里有了安全感,整日跟掉进蜜罐似的,每当谢昭当值巡逻的时候,他都会偶遇、经过。
而谢昭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禁军中无人再敢对她不服气,上次那些生事的校尉都被替换了,包统领归来亦十分提携谢昭。
每每看见小太医在宫廷里偶遇谢昭,包统领及其他几个校尉都忍不住调侃,说这小太医像个小娇夫,而谢昭……不愧是谢昭。
晋元帝也因为周妙素的那番话,重新思量裴如衍的功劳,赈灾功不可没,加之公主与驸马查叶家账本有功,不升反降实在说不过去,遂下旨将裴家的爵位恢复。
李丞相的位置空缺了,晋元帝提拔心腹——吏部尚书鞠大人为丞相,这吏部尚书之位便空了出来,自然而然又由吏部右侍郎裴如衍顶了上去。
二十三岁的年纪,官职三品,在我朝史无前例。
一切听起来有些儿戏,原本按照晋元帝的计划,至少是要等裴如衍二十五以后才能升上来的,但李敬倒台突然,也怪李敬自己不争气。
在晋元帝心中,丞相之位,无人比鞠爱卿更合适。
吏部尚书空缺,没有人比裴如衍更合适。
所以一切又是水到渠成。
晋元帝心里苦,其实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只不过提早了几年,实在是当初设想让儿子谢欢回来后慢慢提拔裴家,并收为己用的,可人算不如天算,现在不用收也为己用了。
瞧朝堂上配合的模样,反衬得晋元帝是个外人,净瞎操心。
这下好了,总要有不知情的外人妄加揣测,觉得裴如衍升官是沾了孙女的光,晋元帝都怕这会影响孙女婚后感情生活。
另外,晋元帝也没忘了兑现承诺,平阳侯因寻找太子有功,再加上耗时多月协助太子查清石料案,劳苦功高,特升爵为一等平阳公。
皇宫外,平阳侯府改换匾额,上下一片喜气,与此同时裴家的匾额也换了。
宁伯府的匾额挂了一个月,就换上了新的国公府匾额,这次还是镶金边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最新章节,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最新章节,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