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狄莹三女的到来,郡王府变得热闹起来。
以前只有袅袅三女住在里面,偌大的郡王府难免显得有点冷清,府里数十名下人,上百名禁军高手,可真正的主人只有赵孝骞和袅袅她们。
如今,她来了,她来了,她带着主母的威风走来了。
郡王妃的到来,着实令郡王府上下紧张万分,下人们战战兢兢,不知郡王妃是什么脾性,生怕惹她不高兴。
赵孝骞的六个女人,如今全都在这座郡王府里齐聚,府里的下人们可谓压力山大。
短短一天过去,下人们渐渐发现,郡王妃好像没那么严厉,对下人的态度很和气,根本不端什么郡王妃的架子,做事也是风风火火,干脆利落,一看就是大户人家教养出来的千金小姐。
一天的时间,狄莹将郡王府进行了整合,以前有些混乱的管理方式也纠正了。
不少下人被重新调整了岗位,还当着众人的面辞退了几个偷奸耍滑的丫鬟,并且顺利接手了郡王府的账目和库房,最后宣布给府里的下人每人发一两银子的见面礼。
一天时间,狄莹顺理成章地坐稳了当家主母的位置,恩威并济之下,府里上下无不对狄莹敬畏感恩,俯首帖耳。
这管理能力,赵孝骞都不得不写个“服”字。
“官人,咱家在真定城只有府邸,没有产业的吗?”狄莹翻看着府里的账簿问道。
赵孝骞一脸懵:“咱家需要产业吗?”
“当然需要,府里每月都是开销,没个进项可不行。此地是宋辽边城,来往客商货物多,城里买下几家商铺,雪盐和茶叶买卖都能做起来,而且直接跟番邦异国做,获利更多。”
“呃,夫人决定就好,我没意见。”赵孝骞果断交权。
狄莹满意地笑了笑,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如此,妾身就不客气了,先让人拿钱买商铺,明日妾身去城里走走,找几个繁华的地方……”
赵孝骞指了指门外,道:“不必走了,繁华的地方就在咱家郡王府附近,家门外面这条街,是全城最繁华的地方。”
狄莹愕然:“官人当初买这座宅子,居然选的是最繁华的地方?这得多贵呀。”
“夫人说反了,是因为我的宅子在这里,所以附近才成了最繁华的地方。”赵孝骞纠正道。
狄莹惊奇地道:“官人在真定府竟如此威风?看来官人在本地很受百姓商人爱戴呀。”
“那是,一个温润如玉又手握大权,潇洒倜傥又爱民如子的翩翩少年,试问谁不喜欢?”
狄莹白了他一眼,道:“可惜这位少年家里的女人实在太多,都快住不下了,少年,咱家府里后院就那么几间屋子,昨日为了安排你这些女人,可知妾身耗了多少心力吗。”
赵孝骞一身王者之气,帅气地一挥手:“无妨,扩建便是,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
狄莹咬牙狠狠拧了他一下:“今晚你等着,妾身看看你收那么多女人,究竟多有能耐!”
合上账簿,狄莹利落地道:“既然咱家门外最繁华,倒也省事了,明日便着人打听一下附近的商铺什么价,最少买上三五间。”
“府里能干的下人不多,怕是要从汴京楚王府调一批人才过来。”
赵孝骞无所谓地道:“你决定,我没意见。”
顿了顿,赵孝骞不放心地叮嘱道:“买商铺好好跟人聊价,莫抬出郡王府吓唬人,我在真定府挣这点名声不容易,别给我毁了。”
狄莹瞪了他一眼,道:“还用你说?妾身可从来没干过仗势欺人的事,夫妻一体,官人的名声就是妾身的名声,妾身当然会珍惜爱护。”
赵孝骞悠悠地道:“我觉得吧,其实咱家不需要什么产业,找个笼子把我关里面,跟全城百姓收门票,欢迎进来参观,赚爆了。”
“好主意,这么一搞,咱家名声全毁了,世世代代都翻不了身。”
夫妻二人正聊着,一名丫鬟端着托盘从身前路过,狄莹叫住了她。
“何物?给谁送的?”狄莹问道。
丫鬟战战兢兢道:“给袅袅夫人送的,殿下吩咐的大补食膳。”
狄莹朝托盘打量了一眼,道:“人参鸡汤?每日都是这道食膳吗?”
丫鬟怯怯地道:“是,殿下吩咐,每日炖一只老母鸡。”
狄莹扭头恨恨地捶了赵孝骞一下,道:“有身孕的人也不能乱补呀,官人以为每天喝人参鸡汤就是补了?补得过了头,到时候娘俩儿都遭罪。”
赵孝骞莫名其妙道:“疯了吧?每天有人参鸡汤喝还错了?”
狄莹懒得理他,指着丫鬟道:“鸡汤端回去,叫人从城里找个有名望的大夫过来,给袅袅开个食补安胎的方子,以后袅袅的饮食严格按照方子办。”
丫鬟慌忙跑远,狄莹缓缓收回目光,不善地瞪了赵孝骞一眼。
“袅袅肚里可是咱家的第一胎,官人可要谨慎,尤其是吃进嘴里的东西,更要小心,凡事听大夫的总没错,官人就不要胡乱做决定了,幸好袅袅刚怀孕不久,不然恐会酿成祸。”
赵孝骞眨了眨眼,好吧,两辈子都没当过爹,这方面确实没经验。
不过前世好像也没那么多讲究,基本就是孕妇想吃啥就给啥,民间有一种神奇的说法,人想吃什么,就说明身体缺这个元素了,必须及时补充。
这个迷信的说法,不知给多少减肥的胖子带来了完美的借口。
狄莹这般做派不多见,赵孝骞饶有兴致地打量她:“以前怎么没见夫人竟有如此凌厉的主母气势?难道你嫁给我以前都在装柔弱千金小姐?”
“妾身何曾装过柔弱?”狄莹白了他一眼。
“当年闺阁之时,家里便教过妾身如何操持打理府邸,维护开拓家中产业,小门小户的没资格学这些,但大户人家的小姐是必须要学的,不然嫁了人会被夫家嫌弃。”
赵孝骞恍然:“难怪夫人这么厉害,原来是深藏不露,以后府里交给你,我也就放心出去征战了。”
狄莹一怔,神情有些恍惚道:“官人又要出征了?”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兴许快了吧,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差不多了,我们这代人把该办的事办了,让后世子孙安享太平。”
扭头看着她,赵孝骞笑道:“你爹上次立了个大功,可有写家书告诉你?你们狄家从此以后快起来了。”
“对了,老丈人如今就在拒马河大营练兵,最近无战事,要不要我给他放几天假,让他来一趟真定城,你们父女也好聚一聚。”
狄莹摇头:“军国大事为重,不能因为妾身而耽误了官人练兵,否则妾身百死莫赎,父亲就不必见了,妾身等你们凯旋归来。”
…………
汴京,延福宫。
赵颢坐在庆寿殿内,正与向太后谈笑风生。
以前赵颢频频送礼求见,向太后怕惹出风言风语,对赵颢的求见不胜其烦,又不好得罪他,毕竟赵颢的儿子赵孝骞如今风头正盛,成了大宋的砥柱之臣,官家正需要他的辅佐。
于是对赵颢的求见,向太后通常十次有八次是婉拒,剩下的两次答应见他,也是让殿内站满了宦官宫女,聊的话题都是皇族宗亲的闲事。
后来赵颢约莫知道了向太后的顾虑,于是后来求见之时,赵颢拉上了其他几位宗亲,每次这个王那个王来作陪,说起来都是皇族的亲戚,大家一同坐在大殿里聊天,共叙亲情,倒确实没了风言风语。
当然,赵颢送礼的力度依旧强劲,这一年多来,他给向太后送的礼价值至少百万贯以上。
为了寡居的嫂嫂,小叔子可谓下血本了。
嫂嫂很彷徨,有些话实在不方便当面问,可嫂嫂实在不知小叔子到底是啥意思,送礼就送礼,送这么贵的礼,你到底存了什么龌龊心思?
本宫可是你的嫂嫂啊畜生……
今日的庆寿殿内,赵颢又求见向太后,太后本来又要婉拒,然而一听宫女禀奏,陪同楚王来的还有老宗正赵宗晟,这位可是相当于赵氏皇族族长的存在了,向太后可以不见赵颢,但绝对不敢怠慢赵宗晟。
于是向太后不得不堆起笑脸见客。
看看,贵为太后,也有挤出笑脸不得不应酬的时候,人生在世,哪有那么多称心如意,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这句话比毒鸡汤还毒。
三人在大殿内闲聊家常,年已快八十的赵宗晟直到进了庆寿殿,他的脑子还是有点懵。
这把年纪,人也快糊涂了,一个时辰前,赵颢强行把他从府里拽出来,一个时辰后,他与赵颢就出现在太后的庆寿殿,赵宗晟都不知自己来干嘛的。
赵颢是来拉近感情的,纯洁干净的叔嫂感情,顺便送礼。
赵宗晟是被拉来凑数的,用他的名头让向太后不得不见他,赵宗晟的利用价值就没了。
三人正聊得热闹,突然一名宫女惊慌失措地赶来,也不顾礼仪,闯进殿便大呼一声:“太后,不好了!小皇子病得厉害!”
以前只有袅袅三女住在里面,偌大的郡王府难免显得有点冷清,府里数十名下人,上百名禁军高手,可真正的主人只有赵孝骞和袅袅她们。
如今,她来了,她来了,她带着主母的威风走来了。
郡王妃的到来,着实令郡王府上下紧张万分,下人们战战兢兢,不知郡王妃是什么脾性,生怕惹她不高兴。
赵孝骞的六个女人,如今全都在这座郡王府里齐聚,府里的下人们可谓压力山大。
短短一天过去,下人们渐渐发现,郡王妃好像没那么严厉,对下人的态度很和气,根本不端什么郡王妃的架子,做事也是风风火火,干脆利落,一看就是大户人家教养出来的千金小姐。
一天的时间,狄莹将郡王府进行了整合,以前有些混乱的管理方式也纠正了。
不少下人被重新调整了岗位,还当着众人的面辞退了几个偷奸耍滑的丫鬟,并且顺利接手了郡王府的账目和库房,最后宣布给府里的下人每人发一两银子的见面礼。
一天时间,狄莹顺理成章地坐稳了当家主母的位置,恩威并济之下,府里上下无不对狄莹敬畏感恩,俯首帖耳。
这管理能力,赵孝骞都不得不写个“服”字。
“官人,咱家在真定城只有府邸,没有产业的吗?”狄莹翻看着府里的账簿问道。
赵孝骞一脸懵:“咱家需要产业吗?”
“当然需要,府里每月都是开销,没个进项可不行。此地是宋辽边城,来往客商货物多,城里买下几家商铺,雪盐和茶叶买卖都能做起来,而且直接跟番邦异国做,获利更多。”
“呃,夫人决定就好,我没意见。”赵孝骞果断交权。
狄莹满意地笑了笑,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如此,妾身就不客气了,先让人拿钱买商铺,明日妾身去城里走走,找几个繁华的地方……”
赵孝骞指了指门外,道:“不必走了,繁华的地方就在咱家郡王府附近,家门外面这条街,是全城最繁华的地方。”
狄莹愕然:“官人当初买这座宅子,居然选的是最繁华的地方?这得多贵呀。”
“夫人说反了,是因为我的宅子在这里,所以附近才成了最繁华的地方。”赵孝骞纠正道。
狄莹惊奇地道:“官人在真定府竟如此威风?看来官人在本地很受百姓商人爱戴呀。”
“那是,一个温润如玉又手握大权,潇洒倜傥又爱民如子的翩翩少年,试问谁不喜欢?”
狄莹白了他一眼,道:“可惜这位少年家里的女人实在太多,都快住不下了,少年,咱家府里后院就那么几间屋子,昨日为了安排你这些女人,可知妾身耗了多少心力吗。”
赵孝骞一身王者之气,帅气地一挥手:“无妨,扩建便是,听蝲蝲蛄叫还不种庄稼了。”
狄莹咬牙狠狠拧了他一下:“今晚你等着,妾身看看你收那么多女人,究竟多有能耐!”
合上账簿,狄莹利落地道:“既然咱家门外最繁华,倒也省事了,明日便着人打听一下附近的商铺什么价,最少买上三五间。”
“府里能干的下人不多,怕是要从汴京楚王府调一批人才过来。”
赵孝骞无所谓地道:“你决定,我没意见。”
顿了顿,赵孝骞不放心地叮嘱道:“买商铺好好跟人聊价,莫抬出郡王府吓唬人,我在真定府挣这点名声不容易,别给我毁了。”
狄莹瞪了他一眼,道:“还用你说?妾身可从来没干过仗势欺人的事,夫妻一体,官人的名声就是妾身的名声,妾身当然会珍惜爱护。”
赵孝骞悠悠地道:“我觉得吧,其实咱家不需要什么产业,找个笼子把我关里面,跟全城百姓收门票,欢迎进来参观,赚爆了。”
“好主意,这么一搞,咱家名声全毁了,世世代代都翻不了身。”
夫妻二人正聊着,一名丫鬟端着托盘从身前路过,狄莹叫住了她。
“何物?给谁送的?”狄莹问道。
丫鬟战战兢兢道:“给袅袅夫人送的,殿下吩咐的大补食膳。”
狄莹朝托盘打量了一眼,道:“人参鸡汤?每日都是这道食膳吗?”
丫鬟怯怯地道:“是,殿下吩咐,每日炖一只老母鸡。”
狄莹扭头恨恨地捶了赵孝骞一下,道:“有身孕的人也不能乱补呀,官人以为每天喝人参鸡汤就是补了?补得过了头,到时候娘俩儿都遭罪。”
赵孝骞莫名其妙道:“疯了吧?每天有人参鸡汤喝还错了?”
狄莹懒得理他,指着丫鬟道:“鸡汤端回去,叫人从城里找个有名望的大夫过来,给袅袅开个食补安胎的方子,以后袅袅的饮食严格按照方子办。”
丫鬟慌忙跑远,狄莹缓缓收回目光,不善地瞪了赵孝骞一眼。
“袅袅肚里可是咱家的第一胎,官人可要谨慎,尤其是吃进嘴里的东西,更要小心,凡事听大夫的总没错,官人就不要胡乱做决定了,幸好袅袅刚怀孕不久,不然恐会酿成祸。”
赵孝骞眨了眨眼,好吧,两辈子都没当过爹,这方面确实没经验。
不过前世好像也没那么多讲究,基本就是孕妇想吃啥就给啥,民间有一种神奇的说法,人想吃什么,就说明身体缺这个元素了,必须及时补充。
这个迷信的说法,不知给多少减肥的胖子带来了完美的借口。
狄莹这般做派不多见,赵孝骞饶有兴致地打量她:“以前怎么没见夫人竟有如此凌厉的主母气势?难道你嫁给我以前都在装柔弱千金小姐?”
“妾身何曾装过柔弱?”狄莹白了他一眼。
“当年闺阁之时,家里便教过妾身如何操持打理府邸,维护开拓家中产业,小门小户的没资格学这些,但大户人家的小姐是必须要学的,不然嫁了人会被夫家嫌弃。”
赵孝骞恍然:“难怪夫人这么厉害,原来是深藏不露,以后府里交给你,我也就放心出去征战了。”
狄莹一怔,神情有些恍惚道:“官人又要出征了?”
赵孝骞嗯了一声,道:“兴许快了吧,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差不多了,我们这代人把该办的事办了,让后世子孙安享太平。”
扭头看着她,赵孝骞笑道:“你爹上次立了个大功,可有写家书告诉你?你们狄家从此以后快起来了。”
“对了,老丈人如今就在拒马河大营练兵,最近无战事,要不要我给他放几天假,让他来一趟真定城,你们父女也好聚一聚。”
狄莹摇头:“军国大事为重,不能因为妾身而耽误了官人练兵,否则妾身百死莫赎,父亲就不必见了,妾身等你们凯旋归来。”
…………
汴京,延福宫。
赵颢坐在庆寿殿内,正与向太后谈笑风生。
以前赵颢频频送礼求见,向太后怕惹出风言风语,对赵颢的求见不胜其烦,又不好得罪他,毕竟赵颢的儿子赵孝骞如今风头正盛,成了大宋的砥柱之臣,官家正需要他的辅佐。
于是对赵颢的求见,向太后通常十次有八次是婉拒,剩下的两次答应见他,也是让殿内站满了宦官宫女,聊的话题都是皇族宗亲的闲事。
后来赵颢约莫知道了向太后的顾虑,于是后来求见之时,赵颢拉上了其他几位宗亲,每次这个王那个王来作陪,说起来都是皇族的亲戚,大家一同坐在大殿里聊天,共叙亲情,倒确实没了风言风语。
当然,赵颢送礼的力度依旧强劲,这一年多来,他给向太后送的礼价值至少百万贯以上。
为了寡居的嫂嫂,小叔子可谓下血本了。
嫂嫂很彷徨,有些话实在不方便当面问,可嫂嫂实在不知小叔子到底是啥意思,送礼就送礼,送这么贵的礼,你到底存了什么龌龊心思?
本宫可是你的嫂嫂啊畜生……
今日的庆寿殿内,赵颢又求见向太后,太后本来又要婉拒,然而一听宫女禀奏,陪同楚王来的还有老宗正赵宗晟,这位可是相当于赵氏皇族族长的存在了,向太后可以不见赵颢,但绝对不敢怠慢赵宗晟。
于是向太后不得不堆起笑脸见客。
看看,贵为太后,也有挤出笑脸不得不应酬的时候,人生在世,哪有那么多称心如意,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这句话比毒鸡汤还毒。
三人在大殿内闲聊家常,年已快八十的赵宗晟直到进了庆寿殿,他的脑子还是有点懵。
这把年纪,人也快糊涂了,一个时辰前,赵颢强行把他从府里拽出来,一个时辰后,他与赵颢就出现在太后的庆寿殿,赵宗晟都不知自己来干嘛的。
赵颢是来拉近感情的,纯洁干净的叔嫂感情,顺便送礼。
赵宗晟是被拉来凑数的,用他的名头让向太后不得不见他,赵宗晟的利用价值就没了。
三人正聊得热闹,突然一名宫女惊慌失措地赶来,也不顾礼仪,闯进殿便大呼一声:“太后,不好了!小皇子病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