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内地,对比外界而言,差距简直大到令人绝望。

  而在这种时期,如果有一个内地人能挤进世界青年代表,绝对能够振奋人心。

  陈庆宇想了许久,而宋金湘也不催促,默默等待着陈庆宇思考。

  宋金湘虽然是福布斯在港城的采访编辑,但是也只能够提名,没有决定谁能入选的资格。

  在他看来,如果将年龄限制放大到50岁,内地或许有人能够入选,然而卡在30岁这个节点,除了陈庆宇之外,其他人绝无可能。

  陈庆宇的成就太亮眼了,简直无法忽视。

  在此之前,内地最有名的商人是一个江湖大佬,被人称作牛老板,身家号称20亿,但那是最巅峰时期。

  来到96年的当下,先不说对方的身价是不是20亿,就算按照20亿来算,经过几年发展,对方的生意却有退无进,缩水到了十几亿。

  这十几亿兑换成美元,甚至才勉强达到两亿标准,而港城的首富呢?

  港城的首富,如果身家达不到100亿美元,甚至没有服众的资格。

  港城前五的首富,身家都突破了100亿美元。

  仅仅一个港城,几乎就能超过内地所有富豪。

  商业经济很难发展,尤其是在国家疲惫的当下,更是千难万难。

  在来陈庆宇这里之前,他刚刚采访了一个人,此人是联箱集团的老板。

  谈起自身的创业经历,这位已经年近5旬的柳老板,却依旧唏嘘不已。

  后世的联箱,已经变成了臭不可闻的垃圾品牌,虽然销量依旧很高,但是其名声却早已经臭了,只不过是依靠原有的积累在过活,但放在90年代的当下,联箱却是内地的骄傲。

  联箱的创业非常波折,因为各种不健全,其创业之初,柳老板就接连遭遇各种问题。

  先是合同毁约,又是资金被骗,其创业时的起始资金一共才20万,几个月的时间竟然被人骗走了多达15万之多。

  后续几年,联箱总算缓过了一口气,积累了几百万身家,然而好时候没过多久,再一次被骗。

  而这一次足足被骗了几百万,几乎把联箱的全部身家,给全部骗光。

  当时的柳老板,几乎发疯,恨不得找到对方与他拼命。

  这位柳老板的事迹,的确值得写一本书,但是对比世界而言,却又显得不够震撼。

  再反观眼前的小陈老板,却充满了传奇。

  根据他的调查,几个月前,此人还因为被骗导致身负百万的负债,几乎走投无路,但泰山压顶却没有击垮此人的心智,反而潜龙出渊,瞬间领悟了商业真谛,一举拥有了亿万身家。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从身负百万到亿万身家,此人简直是商业奇迹的化身。

  陈庆宇知道福布斯的调查能力强,而且有很多专业人士做分析团队。

  对于自己的身家,陈庆宇一直算的不太明白。

  他虽然有三个产业,但是每个产业的商业模式,都非常激进,这就导致了无论外人怎么看,他自己都会刻意压制,不敢把三家产业算的太过离谱。

  福布斯是世界财经杂志,以他们的眼光来看,显然更加客观,也更加有说服力。

  “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我就答应你参加这次评选。”

  陈庆宇笑着说道,提出了一个条件。

  宋金湘微微一愣,略带诧异的看着陈庆宇。

  自己有什么值得陈庆宇惦记的地方,竟然还要陈庆宇谈条件?

  对方是亿万富翁,而他只不过是一个财经记者,总不能是让自己写好话吧?

  “陈先生,您尽管说,只要我能办到,我一定努力。”

  宋金湘笑呵呵的说道,没把陈庆宇的话当成一回事,以为陈庆宇在开玩笑。

  陈庆宇没有直接说,而是回到一旁的书架,取来了三份杂志。

  一份曼妮时装,一份曼妮百货,还有一份曼妮派送。

  三份杂志,摆在桌前,陈庆宇分别介绍了一下三家,然后才说道:

  “我相信你调查过我,否则也不会来采访我,在你们眼里,我这三家产业的具体市值是多少?”

  听闻此言,宋金湘顿时松了一口气。

  回答别的,他或许没什么底气,但涉及到财经方面,他却张口就来。

  “陈先生,内地的潜力企业,基本都有港城的财经团队负责,您的这份资料正好由我亲自整理,您算是问对人了。”

  宋金湘笑呵呵的说道,伸出了两根手指,想了想又伸出了一根。

  “根据我们的分析,陈先生现在的身价,大约在2.5亿到3亿美金之间。”

  “多少?”

  陈庆宇脸上的笑容猛然一僵,略带震惊的看着他。

  他的确好奇自家的身家,但心中也有一个自己的数字。

  在他看来,自己的身家绝对不会超过10亿。

  宋金湘猛的说出3亿美金的数字,直接把他吓了一跳。

  按照宋金湘的算法,他至少给自己少算了一倍的身价,甚至更多。

  “你知不知道我现在有多少现金流?我连1亿都拿不出来,你怎么敢给我说20亿的身价?

  你们福布斯一向严谨和公正,这个数字太离谱了吧?”

  陈庆宇承认自己的确赚了点钱,依靠着先进的商业模型,的确也有了不小的身价,不仅仅他自己知道,恐怕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一点。

  而魔都的百姓,对此感受尤为深刻,一开始的百万饮料大奉送,后来的商超大补贴,又或者万国建筑群的新店开业。

  每一件事情,都刷新了民众对陈庆宇的认识,在他们看来,陈庆宇就算不是首富也绝对是超级富豪。

  但陈庆宇却从不觉得自己真有钱,因为他的钱再多,也赶不上扩张的消耗。

  无论是买卫星还是买商铺,又或者投资电子。

  他投资的产业太多,花销也太大,陈庆宇甚至打算先欠着王胖子的车钱。

  一辆车不算太贵,但架不住业务多,需求大,如果一次性买100辆车,就算10万块钱一辆也得花1000万。

  更何况,他远不止需要一百辆。

  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大生意本来就有所谓的结款周期,不可能现付现给。

  王胖子对此心知肚明,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最新章节,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