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屿山,宝莲禅寺。

  大雄宝殿。

  蔡东身穿黑色中山装,双膝跪软垫,五体投地,三拜九叩。

  供台上,释迦牟尼金身塑像高坐莲台,慈眉善目,怜悯众生,手掌向前,舒展五指,施“無畏印”

  乃佛陀救济终生,佈施无畏之相。

  主持僧人慧命和尚,身披袈裟,携众僧观礼。

  蔡振业戴着墨镜,一身高档西装,脚踩皮鞋,抽着一根万宝路,回头看向灯火香烛,壁画神像下祈福的村长,表情不屑,低声讥讽道:“包船过海来破岛上拜一座泥塑,真系浪费时间。”

  “海陆丰多的是庙,拜哪一座不好,偏偏要拜这一座!”

  一位个子较高,身材消瘦的年轻人,出声道:“振业哥,禅林宝境,少说两句。”

  “是啊。”

  “举头三尺有神明,不信都要敬三分。”

  四名守在宝殿前的同族青年都出声赞同。

  蔡振业只是觉得远道而来,拜一座小岛烂寺有些浪费工夫,心里还是多少有些迷信的。

  海陆丰人,耶稣都一起拜,论迷信,只把闽南佬当对手,港仔都排不上号啦。

  这时蔡东提起一个钱箱,放在桌子上,双手合什,鞠躬行礼:“大师,一点善款,了做供奉。”

  “替寺庙添些香油。”

  慧命和尚还礼,面带微笑,一副得道高僧之相:“多谢居士,本庙便一定善用供奉,布施乡邻,弘扬佛法。”

  在场众僧都是禅寺弟子,见多居士供奉的场景,但一箱一箱的港币捐款,面前的内地人还是头一个。

  他们有些好奇内地人做什么生意,又想探明箱子里究竟有多少钱。

  据说蔡居士进庙的第一日,便已经捐了一箱。唯有慧敏和尚心中知晓,箱子里放的不系港币。

  系一根根周大福金号的9999金条!

  自七年前,他帮一名内地官人卜中一卦,助人得道升天后,破败已久的宝莲禅寺,便迎来转机,香火不绝,供奉不断,兴建众多院舍,常办佛庆活动。

  在两年多前,便按照京城天坛和地坛的规格设计,在大屿山岛上弥勒山与凤凰山之间一座名叫“昂坪”风光高地上进行复刻。打造地坛与天坛,用以祭祀祈福。

  同时还启动青铜坐佛设计方案,光是设计部门便耗资千万港币,交由内地美术大师前往龙门石窟与敦煌石窟取经。

  正在准备打造一尊青铜大佛,放在天坛之上,以镇气运,正是将来港岛最著名的宗教景点之一,世界最高的户外青铜佛像——天坛大佛!

  宝莲禅寺也将随天坛大佛,名传世界,享誉东方。

  眼前的大雄宝殿,山后的法华塔等地亦是两年前新建,可谓羡煞港岛诸多宝刹禅林。

  当小僧人提起毛笔,要在供奉名单写上姓名时。蔡东轻捏住他的手腕,面带微笑,出声婉拒:“微不足道的一点供奉,就不在佛前献丑了。”

  慧命和尚道:“重在心诚,不在多寡,居士芳名足以刻碑立帖,但居士如此淡漠名利,我等也不好强人所难。”

  “庙中会为居士供奉禄位,祈求平安,事业顺遂。要是居士有心批命算字,贫僧也可稍作释疑。”

  蔡东脸型偏长,鼻梁高挺,有点鹰钩鼻,法令纹很深。

  “贵宝寺禄位可是一位难求,得佛祖保佑,感激不尽。有大师帮忙批命,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慧命和尚把笔交给蔡东,面容恬静:“请居士写下生辰八字。”

  蔡东提笔写来,凝神静听。

  大和尚看完八字,微微皱眉,出声道:“居士丁亥年、壬寅月、壬辰日、辛亥时生,命书云:日禄居时,青云得路,壬辰骑龙,辰多显官。”

  “居士的命格大,局面光,命大者,位越高越强,位越低越贱,行好事成大善,行坏事成大奸。”

  “居士只要多行好事,走正路,必前途无忧。”

  蔡东双眸有着一闪而逝的阴沉,但旋即朗声大笑,盛赞道:“大师果然佛法高深,见解独到,在下不枉此行。”

  慧命和尚眉间带忧虑,出声道:“居士正犯七杀,流年不利,切记少动刀兵,勿使七杀重逢。”

  蔡东微微颔首:“多谢大师。”

  蔡振业见到叔父走出大殿,带人跟上,低声道:“东叔,托忠义仔送到和永顺的那一批货被查到了。”

  蔡东似是没听见,望向天边正舒卷的苍云,面色感慨道:“宝莲寺中有真神啊!”

  蔡振业皱起眉头,重申道:“东叔,货被查了。”

  蔡东加快脚步,踩着台阶,走向客房,出声道:“一点点小事,不要咋咋呼呼的,几十公斤货而已,又不是几十吨。”

  “还指望一个忠义堂的四九仔帮村子运货啊?试试忠义堂的水平而已,代我去九龙一次,请尹先生到大屿山泡茶。”

  “记得客气点,将来他可是老社的大股东。”

  蔡振业乖乖低头,摆出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知道了,东叔。”

  但在见东叔带着振中,振乡几人离去后,他扶了扶眼镜,神情张狂的道:“一个古惑仔,切,值钱的就那一百多艘大飞了。”

  大炮把一个信封放在老板面前,低声道:“大佬,工厂主的身份已经查清楚,话事人叫蔡东,是老社村的村长。”

  “人在一周前过关进入港岛,暂时还没查到消息。”

  尹照棠打开信封,里面是几张彩色相片,相片中间都是穿着中山装,梳着油头,长着鹰钩鼻,气质沉稳的中年人。

  有的照片会戴上墨镜,身旁跟着几个年轻人。

  “蔡东,老社,海陆丰!”

  “八零年就开始创业,难怪老社能发展到两万多人,挑。”

  老社在海陆丰是一个名村,早年只有几千人,是一个多姓村。最早有三十几个姓,清朝开始其它姓氏外迁,只剩下林姓和蔡姓。

  整个村子共有一万多人,近几年,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赚到钱回乡盖房,有一部分人是来港岛。

  蔡姓一家独大后,开始排挤外人,同村的林姓迁往镇上的林厝巷,本地人称为“老社林”,跟林厝巷的“周仔林”合二为一。

  此后,老社便成为一个单姓村,村子大小事务都归姓蔡的话事,几家宗祠全部推翻,只留一个蔡氏宗祠。

  偶尔几个外姓都是林氏长辈,或者跟蔡姓通婚的林氏青年。因为,村子出五服的少,为避免近亲结婚,蔡林二姓,互相通婚。

  蔡姓特别热衷招林姓做上门女婿,以此扩充村中青壮,老社的村长,等于一个一万多人大字头的话事人。

  同时,字头以宗族、血缘、利益多方面为纽带,凝聚力强于三合会,除了在内地之外,硬实力不输港岛“四大”

  人家在一周前过海抵港,正好是头一批送上船时,可见已叫人足足等了一周。

  尹照棠顿觉脸面丢光,把照片甩在大炮脸上:“真系一条废柴,冇本事独当一面。”

  “下一批货开始,崩牙超会去协助你做事!”

  大炮明明被分权,却还感恩戴德,心服口服:“大佬,我会多用心的。”

  傻辉来到门口,朗声道:“顶爷,有个叫蔡振业的人,递了一份江湖拜帖,称他们话事人想约你见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最新章节,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