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书友仙兔的100大洋的打赏!谢书友1888504067的月票鼓励!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站不安排推荐,对***排行榜,粉丝排行榜都屏蔽了,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
话说南槐瑾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教南拥玙打上大人牌。 *哈辫茨嫌但_和南涧秋,游天三人打牌。南拥玙经常把“上”和那张作“筋”的牌抓来,三张“上”就凑成一招。三个“筋”也是一招。别人还以为下面有“上”和“筋”。
南拥玙总在和牌。
“你们的五十块钱这么打下去,够吗?”南槐瑾笑南涧秋和游天。
“不要紧,我们自己多少还有几块钱呀。”南涧秋说。
南槐瑾见南拥玙逐渐熟练,就说:“你可以出师了。”
“槐瑾,你也来玩,三个人容易偏火。”游天说。
游天是老牌的大学生,对玩一类很自负,没有想到今天被南拥玙一个学家子打得落花流水。在打牌上面有种说法,如果出现偏火,如果换一个人,风向标就会换。牌场上说的就是换人如换刀。
凌晨,外面开始有放鞭炮的了,逐渐的鞭炮声就密集起来,这是雎县的风俗,叫“出行”。有些地方叫除夕。这出行和除夕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完全不一样。主要是出行表达的是出门做事顺遂。而除夕讲究的是除害。
夏历,也被称为农历,阴历,夏历的腊月除夕,人们喜欢贴红对联,放鞭炮,这也有个来历。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躲在楼上的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这一天,便去砍许多竹子来烧,竹子“劈劈啪啪”一爆响,“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拍鲜红的颜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批符。以后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就代替了爆竹,红对联代替了批符。
南槐瑾就和南拥玙出门放鞭炮,南涧秋和游天也出门来看热闹。就在南槐瑾的巷子里,这时家家户户大门打开,每家每户搬出长短不一的炮竹来燃放,有的还有焰火。每当鞭炮炸响,地上的雪都被炮竹炸响时的红光映红。成了红雪。
然后左邻右舍就相互拱手拜年。
一阵热闹过后,到处就归于安静。南槐瑾四人进门,白芙蕖和白珍珠就端来包面做宵夜,还有几个冷盘。
南槐瑾四人吃罢包面,几人就接着打牌,直到天色微亮,守岁才算结束,白芙蕖睡了一觉后给打牌守岁的一人煮了一大碗水饺。四个人吃罢就各自找床休息。游天就和南槐瑾挤一张床。十点钟的样子,白芙蕖就喊南槐瑾几人起床,说到姑妈家拜年。
雎县习俗,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母,初三开始走亲戚。这亲戚走的时间有些长,有的说青草盖田地,还有拜年的。
另外一种说法是拜年拜到初七八,一无烟二无茶。
像南槐瑾到姑妈家去拜年是符合习俗规定的。初一拜父母主要就是父系的。在雎县被称为自家人。
而且从南槐瑾知事起,初一到姑妈家拜年是每年过年的必须程序。
到了姑妈家。姑妈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姑妈总是说,初一才出门,怎么也要把第一顿饭吃上,要不然,一年挨饿。
南涧秋,南槐瑾,南拥玙,白珍珠就毫不客气上了桌子吃饭。这拜年,南涧秋是有时来有时不来,南槐瑾的姑妈是南涧秋的姐姐,所以该南涧秋给她拜年。
白芙蕖在初一是不能出门的,因为这一天家里不能没有人,还有街坊邻居来互相走动,家里没有人就会没有人气,也不发市。
南槐瑾吃了午饭要回家,南涧秋就对南槐瑾说:“今天你给你的两个老师王永胜和古秋月应该都去拜年的。古老师住在乡下,路上还有雪,走路不方便,你就到王老师家去拜年。”
“不是初一不能到别人家吗?”南槐瑾说。
“天地君亲师,老师应该和父母是一个范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呢。”南涧秋说。
“以往都没有这样。”南涧秋的话,南槐瑾还是不想听。这繁文缛节的只要开了头,以后就要年年如此了。
“原先你没有参加工作,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现在不一样了,你应该是‘成’人了。”南涧秋坚持说。
南槐瑾就不想在一个大年时节引起争论,就准备去:“拿礼物吗?”
“要拿,回家拿些烟酒茶就行,我们给你准备了的。”南涧秋说。南槐瑾想原来是有预谋的呀。
南槐瑾到姑妈家拜年就不拿什么礼物,这是两家早就约定了的。过年时提点什么所谓的礼物要送来送去,礼尚往来嘛,麻烦。所以两家既然作为最亲的就不要这虚礼。有好东西互相交流,没有,就算了。两家都不计较。
南槐瑾要回家时,他的姑妈说:“快去快回,然后到我这里吃晚饭。”
“你们不等我。要来吃晚饭我会按时来到的。”南槐瑾想假设王永胜留自己吃饭,我不还要来说一声。
南槐瑾回家,白芙蕖说:“是不是你爹安排你给老师拜年去的?”
南槐瑾点点头。白芙蕖就把一个藤篓提出来,南槐瑾一看,两条香烟,两瓶酒,两斤红糖,还有两包茶叶。总共四样八件。
“妈,你们都是想好了的?”南槐瑾问。
“嗯,还有同样的一份给你的古老师准备的。”白芙蕖说。
南槐瑾也不多说就到王永胜家去拜年。
路上积雪化的不多,南槐瑾就走到王永胜家。
南槐瑾到了王永胜家才发现南涧秋和白芙蕖到底是吃的盐比自己吃的饭要多。在王永胜家里,河州公社似乎在开校长会。南槐瑾进门时就遇到五个拜年后出来的,王永胜正在送他们。
他们见了南槐瑾也就说了句新年好,就赶紧走了。南槐瑾倒觉得有些尴尬。进门后见双井小学,南门小学等八个校长还在王永胜家里吸烟喝茶,嗑瓜子。
平时略显宽敞的房子,现在显得有些拥挤。王永胜的老婆见了南槐瑾来拜年就满脸堆欢地说了句雎县的套话:“来就来嘛,还提些子。”
“一点心意,不值什么子。”南槐瑾也用套话回答。
南槐瑾坐下,师娘就给他把茶泡来了。王永胜的父亲就给南槐瑾敬烟,南槐瑾忙说:“爷爷,不会抽烟。”
南槐瑾屁股还没有做稳又来了几个校长。南槐瑾在搞民转公期间和这些校长都打过照明,互相算认识,就彼此拜年。
南槐瑾觉得这里不是久坐之地,就要告辞。
王永胜把南槐瑾拉住说:“你还没有在我家吃过饭呢。今天无论如何你就在这吃晚饭。”
南槐瑾刚才观察比较了的。南槐瑾留其他人吃晚饭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留一下,人家一说还有事,他就作罢。可是对南槐瑾却是拉着他的衣服,不让南槐瑾走。南槐瑾想也是的,这半年来,南槐瑾从到杨柳小学到现在,王永胜没有请自己吃过一餐饭,今天一个大过年的,外面还下着大雪。自己来拜年,应该说是出门的第一站,讨个彩头也要在这吃一顿算了。
南槐瑾客套了下就安心坐下。
王永胜屋里还是有客不断出入,南槐瑾发现自己在这坐着不好,就似无事般从王永胜的堂屋转到后面的厨房,师娘现在在准备晚饭,南槐瑾就坐到灶门帮助添柴。和师娘说着话。
“小南呀,好好干呀。我听我们那口子说你很能干,而且知书达理懂得人情世故,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呢。”
“还不是老师和您教育的好。老师给我了机会,我只有努力才行呀。”
两人说话基本属于闲聊的范围,南槐瑾知道王永胜也不会把自己的大事小事都给老婆念叨。无非是自己到他家送过几次礼,请示过什么事后他们提到过自己的一些事情而已。
晚饭时,南槐瑾就有些后悔了,一桌子人都是王家的子侄,就自己一个外人。南槐瑾稍微客套一下,坚决没有喝酒,吃了些饭菜就说过年真好,一天到晚肚子都是饱饱的。
“年饱年饱呢。”王永胜说。
南槐瑾就乘势说吃饱了,本来要等到大家吃好才能离席的,但现在外面雪没有化,天黑了摸夜路不方便。王永胜也就没有再使劲留南槐瑾。反正大家意思尽到就行了。
新年的一天就在这吃了两餐饭,拜了两家年中结束了。南槐瑾在回家的路上就想,不是说初二拜岳父母吗?不值父母是不是这样安排自己的。
对了,到车站去看一看。
南槐瑾到了车站,车站黑漆漆的,南槐瑾到停车场一看,这停车场上的客车停的整整齐齐,车身也干干净净的。南槐瑾推断交通还没有恢复。
就在南槐瑾一家人念叨白握瑜时,白握瑜也和冰清一起到了冰清的家。
冰清所生长的地方是蒹葭市的另一个县的农村。冰清的家紧靠天朝第一大河,那里被冰清的乡亲称作鱼米之乡。
白握瑜就一直以为冰清家附近会有很多湖泊港汊,可是去了才发现和雎县差不多,是一个丘陵地带,冰清家附近有几口堰塘。这堰塘也不是专门用来养鱼的,主要是用来做生活用水的源泉。堰塘附近的农民用这堰塘的水来洗衣洗菜,饮牛灌田。白握瑜开始见冰清这里饮水是这样的状况就觉得奇怪,这样的水怎么就养得出像冰清这么水灵灵的大姑娘呢?
可是没有办法。冰清回家就像小鸟归巢一般,后来才发现白握瑜对她家的茶水有些犹豫,就说祖祖辈辈如此,大家还是健康长寿地活着。白握瑜也就不好说什么,担着心把茶喝下去,开始觉得这茶有土腥味,喝了几口后就没有了感觉。真是久居芝兰之室,不知其香。
白握瑜到冰清家时是腊月二十九。冰清老家和白握瑜的老家虽都属于蒹葭市,但处于丘陵向平原过渡的地带。雪虽然也很大,但化了不少,所以,从蒹葭市到冰清的家的交通就恢复了,只不过有警察执勤,不允许高速行驶。
白握瑜到冰清家最让他感到意外和感动的是她家的那只大黄狗。冰清刚刚下车,这公路离冰清家有两里多路,其中还有住户将冰清的家到公路的视线遮挡,那只大黄狗欢呼雀跃地来迎接冰清。这狗也太通人性了吧。
黄狗见了冰清又是晃头又是摆尾,那个欢喜劲儿就像遇到老朋友一样。有时还人立般只用两条后腿站立。白握瑜见了就摸了下黄狗的头,黄狗就绕着白握瑜把尾巴一阵猛摇。
冰清和白握瑜一起往家走,黄狗就跑前跑回地像献殷勤一样。
冰清的家旁边有一口大堰塘,形状像人的肾脏,当地人把肾脏又叫做腰子,所以这堰塘冰清家乡人就叫它腰子堰。
黄狗的叫声把冰清家里的人都吸引出来。冰清就一一介绍,父母,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姐三姐夫。还有四个侄子辈的。
白握瑜就一一和他们问好。并把见面礼一一派送。当然都是投其所好。有冰清卧底,家里那个喜欢什么都是清楚的。
进门刚刚坐稳,大侄子当时正在读小学五年级,个头肯长,和白握瑜相差不远了。他端了一碗鸡蛋茶过来。冰清老家规矩,贵客进门都有一碗鸡蛋茶。这鸡蛋茶就是水煮的四个荷包蛋,荷包蛋里放了红糖,猪油。
在当时大家肚子里缺油水的情况下,这荷包蛋还是实惠又诱人的。
冰清见白握瑜接过了荷包蛋就准备吃的时候轻咳了一声。白握瑜见他暗示给侄子压岁钱。
冰清提前没有交代这个礼仪,白握瑜在兜里一掏就掏出了一张大团结,又不好意思换,就直接给了冰清的大侄子。
冰清的大侄子只是稍作推辞就笑纳了。白握瑜心里就幽了一默,这荷包蛋好贵,二元五角钱一个。这事过了接近四十年后,白握瑜还知道鸡蛋也没有涨到二元五角钱一个。
白握瑜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个打发给侄子的压岁钱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说冰清找了一个很有钱的婆家,出手阔绰。当地人见了白握瑜的眼神也有了很多恭敬。
冰清就悄悄对白握瑜说,还有三个侄姑娘,你派压岁钱在五块以下,一块以上就行了。
白握瑜说不一视同仁行吗?
“没有问题,就大哥的老大是儿子,其他的都是姑娘,他们争不起。再说你有那么多压岁钱派吗?”冰清告诉白握瑜说。
中午就吃了一顿非正式的饭,说晚上按照当地的习俗,还有些菜没有做出来。比如鸡蛋糕。
白握瑜一听,怎么和雎县一样也有鸡蛋糕。
下午,冰清在厨房帮母亲做饭菜,白握瑜无事可做,就找事情,冰清的母亲就要他坐在灶门口往灶里加柴。实际就是要白握瑜烤火。
冰清老家烤火和白握瑜的雎县不一样。雎县烤火是烤的白炭火。而冰清的老家烤火烤的是柴火。那柴火烟熏火燎的,像白握瑜根本就受不了那烟子的熏。所以准丈母娘是心疼女婿才要他帮助架火的。
白握瑜见丈母娘用菜刀在一条刮好鱼鳞,剖好的草鱼肉身上不断的刮,这主要是刮鱼肉末。白握瑜和南槐瑾不同,南槐瑾见了不懂的就会直接问,而白握瑜好观察,喜思考。就看冰清的母亲做。
一条鱼被冰清的母亲刮的只剩下鱼刺了。这时,冰清的父亲要白握瑜去烤火。
白握瑜说就在这里帮助架火,也顺便烤火了。
“你的大哥,二哥专门来陪你的,你这厨房的事就不管了。
白握瑜知道这是两个舅老倌在考察自己了。
白握瑜就随着冰清的父亲到旁边的厢房子烤火。
冰清的老家是用土坯做的房子,虽然和雎县的干打垒不一样,但也属于土屋的范畴。现在冰清的老家有两个大门,分别是大哥二哥住的。三姐已经出嫁。冰清的父母在正屋旁边做的类似于雎县干打垒的蒲水之类的房子。雎县的蒲水是从屋面往后拖。而冰清父母的房子是在侧面拖过来的蒲水。房子比较矮,也没有顶棚,坐在屋里就看得见屋面的瓦。白握瑜的两个哥哥已经成家另立门户,冰清现在的家庭成员就是三个人。两个舅老倌是尽哥哥的职责要为冰清把把关。白握瑜心想要过堂了!-- by:dad856|65025|16701318 -->
现在本类型站不安排推荐,对***排行榜,粉丝排行榜都屏蔽了,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
话说南槐瑾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教南拥玙打上大人牌。 *哈辫茨嫌但_和南涧秋,游天三人打牌。南拥玙经常把“上”和那张作“筋”的牌抓来,三张“上”就凑成一招。三个“筋”也是一招。别人还以为下面有“上”和“筋”。
南拥玙总在和牌。
“你们的五十块钱这么打下去,够吗?”南槐瑾笑南涧秋和游天。
“不要紧,我们自己多少还有几块钱呀。”南涧秋说。
南槐瑾见南拥玙逐渐熟练,就说:“你可以出师了。”
“槐瑾,你也来玩,三个人容易偏火。”游天说。
游天是老牌的大学生,对玩一类很自负,没有想到今天被南拥玙一个学家子打得落花流水。在打牌上面有种说法,如果出现偏火,如果换一个人,风向标就会换。牌场上说的就是换人如换刀。
凌晨,外面开始有放鞭炮的了,逐渐的鞭炮声就密集起来,这是雎县的风俗,叫“出行”。有些地方叫除夕。这出行和除夕虽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完全不一样。主要是出行表达的是出门做事顺遂。而除夕讲究的是除害。
夏历,也被称为农历,阴历,夏历的腊月除夕,人们喜欢贴红对联,放鞭炮,这也有个来历。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躲在楼上的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这一天,便去砍许多竹子来烧,竹子“劈劈啪啪”一爆响,“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拍鲜红的颜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批符。以后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就代替了爆竹,红对联代替了批符。
南槐瑾就和南拥玙出门放鞭炮,南涧秋和游天也出门来看热闹。就在南槐瑾的巷子里,这时家家户户大门打开,每家每户搬出长短不一的炮竹来燃放,有的还有焰火。每当鞭炮炸响,地上的雪都被炮竹炸响时的红光映红。成了红雪。
然后左邻右舍就相互拱手拜年。
一阵热闹过后,到处就归于安静。南槐瑾四人进门,白芙蕖和白珍珠就端来包面做宵夜,还有几个冷盘。
南槐瑾四人吃罢包面,几人就接着打牌,直到天色微亮,守岁才算结束,白芙蕖睡了一觉后给打牌守岁的一人煮了一大碗水饺。四个人吃罢就各自找床休息。游天就和南槐瑾挤一张床。十点钟的样子,白芙蕖就喊南槐瑾几人起床,说到姑妈家拜年。
雎县习俗,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母,初三开始走亲戚。这亲戚走的时间有些长,有的说青草盖田地,还有拜年的。
另外一种说法是拜年拜到初七八,一无烟二无茶。
像南槐瑾到姑妈家去拜年是符合习俗规定的。初一拜父母主要就是父系的。在雎县被称为自家人。
而且从南槐瑾知事起,初一到姑妈家拜年是每年过年的必须程序。
到了姑妈家。姑妈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姑妈总是说,初一才出门,怎么也要把第一顿饭吃上,要不然,一年挨饿。
南涧秋,南槐瑾,南拥玙,白珍珠就毫不客气上了桌子吃饭。这拜年,南涧秋是有时来有时不来,南槐瑾的姑妈是南涧秋的姐姐,所以该南涧秋给她拜年。
白芙蕖在初一是不能出门的,因为这一天家里不能没有人,还有街坊邻居来互相走动,家里没有人就会没有人气,也不发市。
南槐瑾吃了午饭要回家,南涧秋就对南槐瑾说:“今天你给你的两个老师王永胜和古秋月应该都去拜年的。古老师住在乡下,路上还有雪,走路不方便,你就到王老师家去拜年。”
“不是初一不能到别人家吗?”南槐瑾说。
“天地君亲师,老师应该和父母是一个范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呢。”南涧秋说。
“以往都没有这样。”南涧秋的话,南槐瑾还是不想听。这繁文缛节的只要开了头,以后就要年年如此了。
“原先你没有参加工作,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现在不一样了,你应该是‘成’人了。”南涧秋坚持说。
南槐瑾就不想在一个大年时节引起争论,就准备去:“拿礼物吗?”
“要拿,回家拿些烟酒茶就行,我们给你准备了的。”南涧秋说。南槐瑾想原来是有预谋的呀。
南槐瑾到姑妈家拜年就不拿什么礼物,这是两家早就约定了的。过年时提点什么所谓的礼物要送来送去,礼尚往来嘛,麻烦。所以两家既然作为最亲的就不要这虚礼。有好东西互相交流,没有,就算了。两家都不计较。
南槐瑾要回家时,他的姑妈说:“快去快回,然后到我这里吃晚饭。”
“你们不等我。要来吃晚饭我会按时来到的。”南槐瑾想假设王永胜留自己吃饭,我不还要来说一声。
南槐瑾回家,白芙蕖说:“是不是你爹安排你给老师拜年去的?”
南槐瑾点点头。白芙蕖就把一个藤篓提出来,南槐瑾一看,两条香烟,两瓶酒,两斤红糖,还有两包茶叶。总共四样八件。
“妈,你们都是想好了的?”南槐瑾问。
“嗯,还有同样的一份给你的古老师准备的。”白芙蕖说。
南槐瑾也不多说就到王永胜家去拜年。
路上积雪化的不多,南槐瑾就走到王永胜家。
南槐瑾到了王永胜家才发现南涧秋和白芙蕖到底是吃的盐比自己吃的饭要多。在王永胜家里,河州公社似乎在开校长会。南槐瑾进门时就遇到五个拜年后出来的,王永胜正在送他们。
他们见了南槐瑾也就说了句新年好,就赶紧走了。南槐瑾倒觉得有些尴尬。进门后见双井小学,南门小学等八个校长还在王永胜家里吸烟喝茶,嗑瓜子。
平时略显宽敞的房子,现在显得有些拥挤。王永胜的老婆见了南槐瑾来拜年就满脸堆欢地说了句雎县的套话:“来就来嘛,还提些子。”
“一点心意,不值什么子。”南槐瑾也用套话回答。
南槐瑾坐下,师娘就给他把茶泡来了。王永胜的父亲就给南槐瑾敬烟,南槐瑾忙说:“爷爷,不会抽烟。”
南槐瑾屁股还没有做稳又来了几个校长。南槐瑾在搞民转公期间和这些校长都打过照明,互相算认识,就彼此拜年。
南槐瑾觉得这里不是久坐之地,就要告辞。
王永胜把南槐瑾拉住说:“你还没有在我家吃过饭呢。今天无论如何你就在这吃晚饭。”
南槐瑾刚才观察比较了的。南槐瑾留其他人吃晚饭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留一下,人家一说还有事,他就作罢。可是对南槐瑾却是拉着他的衣服,不让南槐瑾走。南槐瑾想也是的,这半年来,南槐瑾从到杨柳小学到现在,王永胜没有请自己吃过一餐饭,今天一个大过年的,外面还下着大雪。自己来拜年,应该说是出门的第一站,讨个彩头也要在这吃一顿算了。
南槐瑾客套了下就安心坐下。
王永胜屋里还是有客不断出入,南槐瑾发现自己在这坐着不好,就似无事般从王永胜的堂屋转到后面的厨房,师娘现在在准备晚饭,南槐瑾就坐到灶门帮助添柴。和师娘说着话。
“小南呀,好好干呀。我听我们那口子说你很能干,而且知书达理懂得人情世故,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呢。”
“还不是老师和您教育的好。老师给我了机会,我只有努力才行呀。”
两人说话基本属于闲聊的范围,南槐瑾知道王永胜也不会把自己的大事小事都给老婆念叨。无非是自己到他家送过几次礼,请示过什么事后他们提到过自己的一些事情而已。
晚饭时,南槐瑾就有些后悔了,一桌子人都是王家的子侄,就自己一个外人。南槐瑾稍微客套一下,坚决没有喝酒,吃了些饭菜就说过年真好,一天到晚肚子都是饱饱的。
“年饱年饱呢。”王永胜说。
南槐瑾就乘势说吃饱了,本来要等到大家吃好才能离席的,但现在外面雪没有化,天黑了摸夜路不方便。王永胜也就没有再使劲留南槐瑾。反正大家意思尽到就行了。
新年的一天就在这吃了两餐饭,拜了两家年中结束了。南槐瑾在回家的路上就想,不是说初二拜岳父母吗?不值父母是不是这样安排自己的。
对了,到车站去看一看。
南槐瑾到了车站,车站黑漆漆的,南槐瑾到停车场一看,这停车场上的客车停的整整齐齐,车身也干干净净的。南槐瑾推断交通还没有恢复。
就在南槐瑾一家人念叨白握瑜时,白握瑜也和冰清一起到了冰清的家。
冰清所生长的地方是蒹葭市的另一个县的农村。冰清的家紧靠天朝第一大河,那里被冰清的乡亲称作鱼米之乡。
白握瑜就一直以为冰清家附近会有很多湖泊港汊,可是去了才发现和雎县差不多,是一个丘陵地带,冰清家附近有几口堰塘。这堰塘也不是专门用来养鱼的,主要是用来做生活用水的源泉。堰塘附近的农民用这堰塘的水来洗衣洗菜,饮牛灌田。白握瑜开始见冰清这里饮水是这样的状况就觉得奇怪,这样的水怎么就养得出像冰清这么水灵灵的大姑娘呢?
可是没有办法。冰清回家就像小鸟归巢一般,后来才发现白握瑜对她家的茶水有些犹豫,就说祖祖辈辈如此,大家还是健康长寿地活着。白握瑜也就不好说什么,担着心把茶喝下去,开始觉得这茶有土腥味,喝了几口后就没有了感觉。真是久居芝兰之室,不知其香。
白握瑜到冰清家时是腊月二十九。冰清老家和白握瑜的老家虽都属于蒹葭市,但处于丘陵向平原过渡的地带。雪虽然也很大,但化了不少,所以,从蒹葭市到冰清的家的交通就恢复了,只不过有警察执勤,不允许高速行驶。
白握瑜到冰清家最让他感到意外和感动的是她家的那只大黄狗。冰清刚刚下车,这公路离冰清家有两里多路,其中还有住户将冰清的家到公路的视线遮挡,那只大黄狗欢呼雀跃地来迎接冰清。这狗也太通人性了吧。
黄狗见了冰清又是晃头又是摆尾,那个欢喜劲儿就像遇到老朋友一样。有时还人立般只用两条后腿站立。白握瑜见了就摸了下黄狗的头,黄狗就绕着白握瑜把尾巴一阵猛摇。
冰清和白握瑜一起往家走,黄狗就跑前跑回地像献殷勤一样。
冰清的家旁边有一口大堰塘,形状像人的肾脏,当地人把肾脏又叫做腰子,所以这堰塘冰清家乡人就叫它腰子堰。
黄狗的叫声把冰清家里的人都吸引出来。冰清就一一介绍,父母,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三姐三姐夫。还有四个侄子辈的。
白握瑜就一一和他们问好。并把见面礼一一派送。当然都是投其所好。有冰清卧底,家里那个喜欢什么都是清楚的。
进门刚刚坐稳,大侄子当时正在读小学五年级,个头肯长,和白握瑜相差不远了。他端了一碗鸡蛋茶过来。冰清老家规矩,贵客进门都有一碗鸡蛋茶。这鸡蛋茶就是水煮的四个荷包蛋,荷包蛋里放了红糖,猪油。
在当时大家肚子里缺油水的情况下,这荷包蛋还是实惠又诱人的。
冰清见白握瑜接过了荷包蛋就准备吃的时候轻咳了一声。白握瑜见他暗示给侄子压岁钱。
冰清提前没有交代这个礼仪,白握瑜在兜里一掏就掏出了一张大团结,又不好意思换,就直接给了冰清的大侄子。
冰清的大侄子只是稍作推辞就笑纳了。白握瑜心里就幽了一默,这荷包蛋好贵,二元五角钱一个。这事过了接近四十年后,白握瑜还知道鸡蛋也没有涨到二元五角钱一个。
白握瑜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个打发给侄子的压岁钱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说冰清找了一个很有钱的婆家,出手阔绰。当地人见了白握瑜的眼神也有了很多恭敬。
冰清就悄悄对白握瑜说,还有三个侄姑娘,你派压岁钱在五块以下,一块以上就行了。
白握瑜说不一视同仁行吗?
“没有问题,就大哥的老大是儿子,其他的都是姑娘,他们争不起。再说你有那么多压岁钱派吗?”冰清告诉白握瑜说。
中午就吃了一顿非正式的饭,说晚上按照当地的习俗,还有些菜没有做出来。比如鸡蛋糕。
白握瑜一听,怎么和雎县一样也有鸡蛋糕。
下午,冰清在厨房帮母亲做饭菜,白握瑜无事可做,就找事情,冰清的母亲就要他坐在灶门口往灶里加柴。实际就是要白握瑜烤火。
冰清老家烤火和白握瑜的雎县不一样。雎县烤火是烤的白炭火。而冰清的老家烤火烤的是柴火。那柴火烟熏火燎的,像白握瑜根本就受不了那烟子的熏。所以准丈母娘是心疼女婿才要他帮助架火的。
白握瑜见丈母娘用菜刀在一条刮好鱼鳞,剖好的草鱼肉身上不断的刮,这主要是刮鱼肉末。白握瑜和南槐瑾不同,南槐瑾见了不懂的就会直接问,而白握瑜好观察,喜思考。就看冰清的母亲做。
一条鱼被冰清的母亲刮的只剩下鱼刺了。这时,冰清的父亲要白握瑜去烤火。
白握瑜说就在这里帮助架火,也顺便烤火了。
“你的大哥,二哥专门来陪你的,你这厨房的事就不管了。
白握瑜知道这是两个舅老倌在考察自己了。
白握瑜就随着冰清的父亲到旁边的厢房子烤火。
冰清的老家是用土坯做的房子,虽然和雎县的干打垒不一样,但也属于土屋的范畴。现在冰清的老家有两个大门,分别是大哥二哥住的。三姐已经出嫁。冰清的父母在正屋旁边做的类似于雎县干打垒的蒲水之类的房子。雎县的蒲水是从屋面往后拖。而冰清父母的房子是在侧面拖过来的蒲水。房子比较矮,也没有顶棚,坐在屋里就看得见屋面的瓦。白握瑜的两个哥哥已经成家另立门户,冰清现在的家庭成员就是三个人。两个舅老倌是尽哥哥的职责要为冰清把把关。白握瑜心想要过堂了!-- by:dad856|65025|16701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