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时,喻洁在南家吃了晚饭,和南涧秋白芙蕖正在烤火时,王永胜来了。 *哈
“你们放心,槐瑾已经在学校,很安全。就是学校的食堂,保管室等塌了几间,他要在学校把房子维修好了才能回来,也许要几天。他要我给你们转个话,客车开通了的话,就叫喻洁先回家,可以和市里他的一个叫陈什么的朋友联系,叫他通知喻洁的父母去接站。还有,他说给喻洁父母准备的东西一定要带上。”王永胜坐下接过白芙蕖的茶后说。
“我们是这么计划的,明天叫洁洁先回去。”南涧秋说。
“有车吗?好像今天都封路了。”王永胜说。
“明天只开通一班车。还说是用钢链子绑在汽车轮子上的。”南涧秋解释说。
“哦,明天我和公社的领导步行到杨柳小学去,你们有什么东西带的吗?”王永胜问。
白芙蕖刚想说什么,南涧秋忙说:“谢谢啦,槐瑾到学校去的时候都带齐了。不带什么东西去。”
“好,你们早点休息,我走了。喻洁回家带问爸妈好。你也要注意安全。”王永胜就告辞走了。
“你刚才想说什么?”南涧秋问白芙蕖。
“我想给南槐瑾带点吃的去,现在放假了,又下着雪。”白芙蕖说。
“你没有听王组长说他们明天是步行去的,你带的东西不是要王组长给你儿子背去。人家也是一把年纪不说。这雪这么厚,难道走路不要力气?”南涧秋说,“我还要去打电话给陈强,通知亲……喻洁的父母去接站呢。”
“你是怎么说话的,怎么亲喻洁的父母?”白芙蕖挖苦南涧秋说。
南涧秋本来是准备说亲家的,但南槐瑾还没有过喻洁父母的关,现在喊亲家还早了点。
南涧秋就去打电话了不提。
第二天早晨,南涧秋,白芙蕖和喻洁拉着一个板车,把给喻洁父母准备的礼物拖着送到车站。车站比平时人要多很多,都是滞留的要回家的。毫无疑问,要乘车到蒹葭市的人大于车辆的承载量。车票看来是一票难求呀!
南涧秋就找到了郭站长。郭站长偷偷把票给南涧秋,南涧秋把车票款给他。南涧秋心里就踏实了。
南涧秋决定和喻洁开个玩笑。当南涧秋走到喻洁的面前,把车票用手指夹住,双手掌心向上,学西方人把肩膀耸了下。
喻洁一见就说:“我就感觉昨天听起来太顺利了不靠谱,所以今天就有一种预感,不会这么顺利的。”
“是呀。上车去。”南涧秋说完把手掌翻过来,票就在手上飘动。喻洁见了,刚想在南涧秋肩上拍一下,怪他戏弄自己,马上想到他可是未来的公公,就把举起的手去弄头发。
现在就一个班车可以上客人。乘务员站在门口,见一张车票上一个人。南涧秋和白芙蕖送喻洁时,乘务员嫌东西多了,要南涧秋把东西放到客车顶上的行李架上。
南涧秋就爬上车顶,喻洁就爬在到车顶的梯子上。白芙蕖在下面递。三人用传递的方法把东西弄到车顶。南涧秋就在上面捆绑。喻洁也上去帮忙。
喻洁和南涧秋下了车顶,喻洁就凭票上车了。喻洁对南涧秋两人挥挥手。要两人回家,外面天寒地冻的。
南涧秋和白芙蕖见喻洁一切都弄妥帖了,就走了。
喻洁等班车发车时,一个小女孩要上车,可是买不到票,乘务员不让上,那小女孩就哭哭啼啼的央求乘务员发发善心。说母亲病了,要回家去照顾。
乘务员说自己没有这个权利,再说也没有座位。
喻洁见了,受了感动,就对乘务员说,让她上车和自己挤着坐。乘务员根本就不理睬喻洁的。喻洁想了想就下车说去上厕所。
乘务员提醒说:“快点,车要走了。”
喻洁跑到车站办公室找郭站长。郭站长不认识喻洁。喻洁就说:“郭站长,我是游天的舅母子,今早请你买车票的。”
“车票给游局长的丈人了呀?”郭站长满脸写着疑问。
“是呀,可是我还有一个小姐妹要回蒹葭市。她的母亲病重。没有车票怎么办呀?”喻洁急中生智,编了一个故事。
“好,你到车上去,我马上来协调。”
喻洁就急慌慌到客车那里。客车已经着车,准备走了,喻洁一出现,乘务员就喊还不快点,车就要开了。
喻洁跑到车门口,那小女孩还扒着车门。
“同志,郭站长马上过来,等一下。”喻洁对乘务员说。
“你快上车,你不上车,车就走了。”乘务员不耐烦地说。
“我说了,郭站长马上就来解决这个小妹妹的困难的。”喻洁一只脚踏上车门,另一只脚还站在地下。车门关不了,司机催促喻洁上车。喻洁也见车上的人坐满了。都露出焦急的神情。
就在这时郭站长来了,就上车看了一眼,对喻洁说:“车上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又不能超载。怎么办呢?”
“我看这还有个座位。”喻洁指着车门的座位说。
“这是售票员的座位呀。”郭站长说。
“我替售票员售票,叫售票员不去不就行了。”喻洁出主意说。
“站长,这谁呀?”司机问郭站长。
“我的铁哥们的亲戚。”郭站长说。
“哦。站长,你看这一车人都是到蒹葭市的,估计回来时也会是一满车人,售票员就不去了。”司机出主意说。
“也是呢。好,就这样。你就不去了,算你还在上班,你可以回家搞自己的事情去。”郭站长对那个乘务员说。
“好叻。”乘务员欢天喜地的,要过年了谁家没有事情要做,更何况今天还是一个雪天。
喻洁见自己的好心得到落实,也是很高兴的。那个小姑娘首先感谢的是喻洁,然后对司机和郭站长说了谢谢。我们暂时停下喻洁回家不提。
南槐瑾和钱会成等来了王永胜和公社的顾主任,准确地说是顾副主任,他是公社分管教育卫生的主任。还有二个干事,一个是文教干事,一个是财政干事。五人见过面,就一起往杨柳小学走去。
到了杨柳小学五人一起看了倒塌屋面的房子,就在那估算要多少钱才能维修时,曾令伟来了。
六个人议了下,估计要六百元。顾主任表态这六百元公社解决,杨柳大队财政状况也不是很好,前段时间为教育出了不少力,这次就不给大队增加压力了。曾令伟也很高兴,表态自己多抽时间来督促维修,力争开学时不受影响。
“维修队伍要得力,槐瑾这就交给你了,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我给你说,这房子不搞好,你也就在学校过年算了。喻洁大约也回老家了,你就不用担心了。”王永胜把要说的话说完,也就快一点了。六个人就到大队吃了饭。本来要喝点酒的,王永胜说还要到松柏小学去,怕喝酒误事也就作罢。
南槐瑾送王永胜几人时,王永胜偷偷对南槐瑾说:“柳翠下学期要调到城关小学去,你这里肯定又差得力的老师了。有想要的人就说一声。
南槐瑾猛然就想到一个人,就悄悄地对王永胜说了。王永胜满脸露出诧异的表情:“你不是开玩笑吧?“
“不是。”南槐瑾心里不怀好意地笑,不是才怪。
“好,我答应你。你可要考虑清楚呀。”王永胜再次问道。
“考虑好了。”南槐瑾肯定地说。
王永胜等人走了。南槐瑾心里有了一种快感,做小人后的快感。
“南校长,为了抢时间,我叫老表赶紧准备队伍,力争明天就开工?”南槐瑾听钱会成说起这事也想,自己现在到哪里去抓现成的施工队伍,就把征询的目光投向曾令伟。
“可以叫万虎菊来搞,要他一保证质量,二保证进度就行了。费用由公社出,你们要经得起公社的验收。”曾令伟交代说。
“我马上去找他。”钱会成说完就迈开大步去喊他的老表万虎菊去了。
南槐瑾也告辞要到学校去。
“老弟,这几天你也回不了家,每天中午就到大队食堂和我们混个肚儿圆,晚上我们再想办法。”曾令伟对南槐瑾说。
“算了,我就用煤油炉子做点饭,或者在代销店买点面条之类混一下。”
“一顿两顿还可以,时间长了,你怎么受的了。听我的,反正路也不远。”
“好,不要搞得太隆重。”
“你想的美,我还准备扯条横幅说热烈欢迎杨柳小学代校长南槐瑾到大队部就餐哟。”
“不用了,搞两个站牌就可以了。”南槐瑾顺着开玩笑说。
两人嘻嘻哈哈几句后,南槐瑾就回到学校。
南槐瑾上楼时见门开着,路过原先赵晋成的房子时,林诗韵坐在里面看报纸。
“哟,林妹妹准备考秀才呀,还在用功。”南槐瑾开林诗韵的玩笑。
“我知道你中午到大队部吃饭去了,晚上就到我家去吃。也就多双筷子。”
“不麻烦了。中午吃的太多,晚上随便对付下。”
“那怎么行,你正在长身体的年龄,饿不得的。”
“没有关系,我知道晚上不见得有着落,中午就吃得撑着了。”南槐瑾说。
“这房子会被雪压塌,真是让人想不到呢。如果提前预防一下就好了。”林诗韵说。
“是呀,这就像治水一样,我们对于洪水来了,大多都是堵,可是大禹治水就是采用的不同于堵的方法。”南槐瑾展开自己的思路说。
“大禹治水,我老听人家说,不知是怎么回事。”林诗韵说。在那个时代,没有网络,人们的信息来源于书本与报刊。所以有学富五车之说。
“大禹治水是这样的。”南槐瑾就对林诗韵讲起大禹治水的故事。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他就偷了天上一种“息壤”、能自生自长的土,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因为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途上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两人相互十分爱慕,便成了亲。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知道妻子已经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就这样三次也没进家门。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定海神针。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故事真是感人,你刚才提到河图和黄河水神河伯是怎么回事?”南槐瑾的故事勾起了林诗韵的好奇心。
南槐瑾就接着讲:
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南槐瑾讲完后,满脸露出神往的表情。林诗韵听了,心里又有了疑惑。-- by:dad856|65025|16701263 -->
“你们放心,槐瑾已经在学校,很安全。就是学校的食堂,保管室等塌了几间,他要在学校把房子维修好了才能回来,也许要几天。他要我给你们转个话,客车开通了的话,就叫喻洁先回家,可以和市里他的一个叫陈什么的朋友联系,叫他通知喻洁的父母去接站。还有,他说给喻洁父母准备的东西一定要带上。”王永胜坐下接过白芙蕖的茶后说。
“我们是这么计划的,明天叫洁洁先回去。”南涧秋说。
“有车吗?好像今天都封路了。”王永胜说。
“明天只开通一班车。还说是用钢链子绑在汽车轮子上的。”南涧秋解释说。
“哦,明天我和公社的领导步行到杨柳小学去,你们有什么东西带的吗?”王永胜问。
白芙蕖刚想说什么,南涧秋忙说:“谢谢啦,槐瑾到学校去的时候都带齐了。不带什么东西去。”
“好,你们早点休息,我走了。喻洁回家带问爸妈好。你也要注意安全。”王永胜就告辞走了。
“你刚才想说什么?”南涧秋问白芙蕖。
“我想给南槐瑾带点吃的去,现在放假了,又下着雪。”白芙蕖说。
“你没有听王组长说他们明天是步行去的,你带的东西不是要王组长给你儿子背去。人家也是一把年纪不说。这雪这么厚,难道走路不要力气?”南涧秋说,“我还要去打电话给陈强,通知亲……喻洁的父母去接站呢。”
“你是怎么说话的,怎么亲喻洁的父母?”白芙蕖挖苦南涧秋说。
南涧秋本来是准备说亲家的,但南槐瑾还没有过喻洁父母的关,现在喊亲家还早了点。
南涧秋就去打电话了不提。
第二天早晨,南涧秋,白芙蕖和喻洁拉着一个板车,把给喻洁父母准备的礼物拖着送到车站。车站比平时人要多很多,都是滞留的要回家的。毫无疑问,要乘车到蒹葭市的人大于车辆的承载量。车票看来是一票难求呀!
南涧秋就找到了郭站长。郭站长偷偷把票给南涧秋,南涧秋把车票款给他。南涧秋心里就踏实了。
南涧秋决定和喻洁开个玩笑。当南涧秋走到喻洁的面前,把车票用手指夹住,双手掌心向上,学西方人把肩膀耸了下。
喻洁一见就说:“我就感觉昨天听起来太顺利了不靠谱,所以今天就有一种预感,不会这么顺利的。”
“是呀。上车去。”南涧秋说完把手掌翻过来,票就在手上飘动。喻洁见了,刚想在南涧秋肩上拍一下,怪他戏弄自己,马上想到他可是未来的公公,就把举起的手去弄头发。
现在就一个班车可以上客人。乘务员站在门口,见一张车票上一个人。南涧秋和白芙蕖送喻洁时,乘务员嫌东西多了,要南涧秋把东西放到客车顶上的行李架上。
南涧秋就爬上车顶,喻洁就爬在到车顶的梯子上。白芙蕖在下面递。三人用传递的方法把东西弄到车顶。南涧秋就在上面捆绑。喻洁也上去帮忙。
喻洁和南涧秋下了车顶,喻洁就凭票上车了。喻洁对南涧秋两人挥挥手。要两人回家,外面天寒地冻的。
南涧秋和白芙蕖见喻洁一切都弄妥帖了,就走了。
喻洁等班车发车时,一个小女孩要上车,可是买不到票,乘务员不让上,那小女孩就哭哭啼啼的央求乘务员发发善心。说母亲病了,要回家去照顾。
乘务员说自己没有这个权利,再说也没有座位。
喻洁见了,受了感动,就对乘务员说,让她上车和自己挤着坐。乘务员根本就不理睬喻洁的。喻洁想了想就下车说去上厕所。
乘务员提醒说:“快点,车要走了。”
喻洁跑到车站办公室找郭站长。郭站长不认识喻洁。喻洁就说:“郭站长,我是游天的舅母子,今早请你买车票的。”
“车票给游局长的丈人了呀?”郭站长满脸写着疑问。
“是呀,可是我还有一个小姐妹要回蒹葭市。她的母亲病重。没有车票怎么办呀?”喻洁急中生智,编了一个故事。
“好,你到车上去,我马上来协调。”
喻洁就急慌慌到客车那里。客车已经着车,准备走了,喻洁一出现,乘务员就喊还不快点,车就要开了。
喻洁跑到车门口,那小女孩还扒着车门。
“同志,郭站长马上过来,等一下。”喻洁对乘务员说。
“你快上车,你不上车,车就走了。”乘务员不耐烦地说。
“我说了,郭站长马上就来解决这个小妹妹的困难的。”喻洁一只脚踏上车门,另一只脚还站在地下。车门关不了,司机催促喻洁上车。喻洁也见车上的人坐满了。都露出焦急的神情。
就在这时郭站长来了,就上车看了一眼,对喻洁说:“车上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又不能超载。怎么办呢?”
“我看这还有个座位。”喻洁指着车门的座位说。
“这是售票员的座位呀。”郭站长说。
“我替售票员售票,叫售票员不去不就行了。”喻洁出主意说。
“站长,这谁呀?”司机问郭站长。
“我的铁哥们的亲戚。”郭站长说。
“哦。站长,你看这一车人都是到蒹葭市的,估计回来时也会是一满车人,售票员就不去了。”司机出主意说。
“也是呢。好,就这样。你就不去了,算你还在上班,你可以回家搞自己的事情去。”郭站长对那个乘务员说。
“好叻。”乘务员欢天喜地的,要过年了谁家没有事情要做,更何况今天还是一个雪天。
喻洁见自己的好心得到落实,也是很高兴的。那个小姑娘首先感谢的是喻洁,然后对司机和郭站长说了谢谢。我们暂时停下喻洁回家不提。
南槐瑾和钱会成等来了王永胜和公社的顾主任,准确地说是顾副主任,他是公社分管教育卫生的主任。还有二个干事,一个是文教干事,一个是财政干事。五人见过面,就一起往杨柳小学走去。
到了杨柳小学五人一起看了倒塌屋面的房子,就在那估算要多少钱才能维修时,曾令伟来了。
六个人议了下,估计要六百元。顾主任表态这六百元公社解决,杨柳大队财政状况也不是很好,前段时间为教育出了不少力,这次就不给大队增加压力了。曾令伟也很高兴,表态自己多抽时间来督促维修,力争开学时不受影响。
“维修队伍要得力,槐瑾这就交给你了,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我给你说,这房子不搞好,你也就在学校过年算了。喻洁大约也回老家了,你就不用担心了。”王永胜把要说的话说完,也就快一点了。六个人就到大队吃了饭。本来要喝点酒的,王永胜说还要到松柏小学去,怕喝酒误事也就作罢。
南槐瑾送王永胜几人时,王永胜偷偷对南槐瑾说:“柳翠下学期要调到城关小学去,你这里肯定又差得力的老师了。有想要的人就说一声。
南槐瑾猛然就想到一个人,就悄悄地对王永胜说了。王永胜满脸露出诧异的表情:“你不是开玩笑吧?“
“不是。”南槐瑾心里不怀好意地笑,不是才怪。
“好,我答应你。你可要考虑清楚呀。”王永胜再次问道。
“考虑好了。”南槐瑾肯定地说。
王永胜等人走了。南槐瑾心里有了一种快感,做小人后的快感。
“南校长,为了抢时间,我叫老表赶紧准备队伍,力争明天就开工?”南槐瑾听钱会成说起这事也想,自己现在到哪里去抓现成的施工队伍,就把征询的目光投向曾令伟。
“可以叫万虎菊来搞,要他一保证质量,二保证进度就行了。费用由公社出,你们要经得起公社的验收。”曾令伟交代说。
“我马上去找他。”钱会成说完就迈开大步去喊他的老表万虎菊去了。
南槐瑾也告辞要到学校去。
“老弟,这几天你也回不了家,每天中午就到大队食堂和我们混个肚儿圆,晚上我们再想办法。”曾令伟对南槐瑾说。
“算了,我就用煤油炉子做点饭,或者在代销店买点面条之类混一下。”
“一顿两顿还可以,时间长了,你怎么受的了。听我的,反正路也不远。”
“好,不要搞得太隆重。”
“你想的美,我还准备扯条横幅说热烈欢迎杨柳小学代校长南槐瑾到大队部就餐哟。”
“不用了,搞两个站牌就可以了。”南槐瑾顺着开玩笑说。
两人嘻嘻哈哈几句后,南槐瑾就回到学校。
南槐瑾上楼时见门开着,路过原先赵晋成的房子时,林诗韵坐在里面看报纸。
“哟,林妹妹准备考秀才呀,还在用功。”南槐瑾开林诗韵的玩笑。
“我知道你中午到大队部吃饭去了,晚上就到我家去吃。也就多双筷子。”
“不麻烦了。中午吃的太多,晚上随便对付下。”
“那怎么行,你正在长身体的年龄,饿不得的。”
“没有关系,我知道晚上不见得有着落,中午就吃得撑着了。”南槐瑾说。
“这房子会被雪压塌,真是让人想不到呢。如果提前预防一下就好了。”林诗韵说。
“是呀,这就像治水一样,我们对于洪水来了,大多都是堵,可是大禹治水就是采用的不同于堵的方法。”南槐瑾展开自己的思路说。
“大禹治水,我老听人家说,不知是怎么回事。”林诗韵说。在那个时代,没有网络,人们的信息来源于书本与报刊。所以有学富五车之说。
“大禹治水是这样的。”南槐瑾就对林诗韵讲起大禹治水的故事。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他就偷了天上一种“息壤”、能自生自长的土,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一定要把水治好。”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因为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禹到了30多岁还没结婚,在途上遇到一个名叫女娇的姑娘,两人相互十分爱慕,便成了亲。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知道妻子已经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就这样三次也没进家门。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定海神针。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故事真是感人,你刚才提到河图和黄河水神河伯是怎么回事?”南槐瑾的故事勾起了林诗韵的好奇心。
南槐瑾就接着讲:
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死。
冯夷死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死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死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死。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死死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南槐瑾讲完后,满脸露出神往的表情。林诗韵听了,心里又有了疑惑。-- by:dad856|65025|16701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