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官路 534,雪路

小说:师道官路 作者:刚强与散淡 更新时间:2024-08-19 16:59:19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书友57736726成为拙作的第85位粉丝,距100位粉丝只差15位了,好期待粉丝过百呀!书友们来呀!

  谢好友时钟钰588大洋的打赏!谢各位好友的推荐票!

  现在本类型站不安排推荐,好在有这么多书友一如既往的支持!给您们鞠躬了!

  ---------------------------------------------------------------------------------------------------------------

  南槐瑾觉得有些累了,就靠着一棵树歇了一会儿,喘匀了呼吸。这雪地里走路就像在淤泥里行走一样,特别耗体力。南槐瑾就感到很吃力了,像喻洁要是和他一起来早就累垮了。

  当年南槐瑾在《林海雪原》时对东北的漫天大雪十分向往。今天遇到了南槐瑾感觉最大的一场雪后,南槐瑾再次感受到,风景优美的地方的环境一定十分险恶。现在这地方也就是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大雪,如果坐在暖融融的屋子里只是欣赏外面的大雪,心情肯定又会不一样了。

  南槐瑾继续走,接着想那篇关于雪景的美文:下雪天不冷。积雪慢慢厚起来了,这雪地里也就热闹起来了。有老人怀抱孙娃儿的,这孙娃儿也许是第一次见到雪花,咿咿呀呀地不断试着挣脱老人的双臂,想自己触摸一下这片片朵朵的可爱的精灵。有相互追逐打闹的孩童,你抟一个雪球扔给另一个,另一个就又抟一个雪球扔回去。有几个孩子正在努力归集着厚厚的积雪,看样子是想堆雪人,但几番努力后也没堆成一个像样的雪人。孩子哪里知道,这时候的雪太疏松干燥是不好成形的,只要等雪在地面上沉积一段时间,或是到明天的时候,费不了多大气力,就能堆积起一个漂亮的雪人了。孩子们玩耍的不远处,谁家淘气的狗儿跑到雪地里来了,招惹得其他的狗儿也在雪地里来回奔跑着跳着,一个个小小的脚印,像傲雪而开着的朵朵梅花,显得那样的生动自然。数九寒天的一场雪,若非人工化雪除雪的话,十天半月的不会化掉。有时积雪凝固在地面上,加之车辆来来回回反复地碾压,光亮的都能照出人的影子来。即使道路上的积雪消失的干干净净,那背阴墙后面,杂草掩盖的田野里都还能觅到残雪的影子,直到第三场雪,第四场雪以至于第n场的到来,把遗留下来的残雪的印痕包裹得严严实实,使人再也分辨不出谁是谁了。

  如果说北方的雪事,当属东北地区最为壮观了。那里有广褒的土地,有漫无边际的大森林,也有峰峦叠嶂的绵长的山脉,还有奔流不息的河流。每当降雪季节,大片大片的雪花铺天盖地而来,天空里就像是若干个淘气的孩子在撕扯着的碎纸片,纷纷扬扬在天空飘个不停,遮住行人的双眼,覆盖了前行的道路。偌大的世界里,身着皮袍子的行人竟显得如此的渺小和弱不经风。此情此景,有兴致的朋友如再诵读一回毛爷爷的《沁园春.雪》,是不是那种最为宏大壮观的场面就跃然眼前了呢。

  自东北入关南行,黄河流域的雪事就远远没有东北了。好在这里的气温比东北暖和了许多,南方的朋友不用穿得异常臃肿,就可到雪地里和家人朋友拍拍照,到附近的滑雪场里滑滑雪,甚至于到小酒馆里温两碗酒,看着雪花飘落的柔美舞姿,看雪地里他人的玩乐,豆可以欣赏到这冬雪的浪漫。

  这就是北方的雪,来不得半点的做作。

  南槐瑾想着自己凭记忆记住的一些诗文,在路上走也就不觉得了。到了背丫子,主公路就走完了,剩下的路就是简易路了。如果说主公路还有路边的白杨树做标志的话,现在走的路就靠记忆与判断了。

  南槐瑾定了定神,就看出这路还是有痕迹可辨的。一是路都高于两边的耕地。有一个大致的模型。二是这路也穿过一些住户,凡是大门所对的就是路了。原先是水沟水渠的如果还有水就好分辨,那水渠就是黑的。所谓白山黑水就是这样的吧。南槐瑾最要担心的是那水沟没有了水,而且又是淤泥,还没有被冻住。南槐瑾知道自己穿的翻毛皮鞋虽然是高帮,但真的掉到这水渠里去了绝对不好玩。

  南槐瑾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虽然是冬天,但南槐瑾已经热得敞开了衣服,头上的热气腾腾而起。南槐瑾很想脱了羽绒服,就穿着毛衣往前走,可是衣服脱了后,衣服就又会成为累赘。

  南槐瑾往前走了三四里的时候,一看时间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左右了。农户烟囱里的炊烟让南槐瑾感到温暖。大多数村庄是安静的。有很多人还窝在被窝里。下雪天是农村生活里难得的冬闲。平日的冬闲只是理论上的冬闲。现在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如果晴天的冬天,一般要上山砍柴,修理农具等。

  有几只那时不多见的狗在雪地里撒欢,挥洒它们多余的精力。

  南槐瑾现在倒很羡慕那几只狗了。不知它们有没有忧虑呢。

  到了杨柳河。河水没有断流,就是河中间做桥的墩子上面落了一层雪,不知会不会滑跤。南槐瑾试探了一下,还好。

  走到茶场的位置。茶场十分安静,要过年了,又下了大雪。整个茶场十分安静,似乎没有住人一般。偶尔从宿舍里传出那么一两声咳嗽告诉你这里有人。南槐瑾望了一眼任小梅紧闭的窗户。犹豫了一下就继续往前走。到了化古台位置,南槐瑾也累了,饿了,就找了一块石头,拂去上面的积雪,坐在上面,放下马桶包就掏出盐蛋和香肠吃了起来。这盐蛋还不怎么咸。香肠就咸多了。南槐瑾吃了一个盐蛋,一根香肠,人似乎恢复了体力。但口渴的很。

  南槐瑾没有带饮水,就拂去地上表面的积雪,把中间的雪抓了把,喂进嘴里。雪在口中很快就融化了。

  南槐瑾吃了几口雪后,口里的咸味才减轻了许多。

  南槐瑾继续往杨柳小学走。心里有了怨恨。这大雪天的,难道自己就这么重要,几次恨不得往回走,可是一看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往前和往回走路程都差不多,还半途而废。也许这就是上苍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吧。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南槐瑾就大声朗诵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篇激励自己。

  南槐瑾走到杨柳大队三队也就是洪瑞芳家的那个队时,就想到老洪家先讨杯热茶喝。

  老洪见了大雪天来的南槐瑾就开玩笑说:“你不是黄世仁来讨债的吧。”

  当时有个歌剧叫《白毛女》,讲的就是杨白劳在大年夜,乘着下大雪回家被地主,也是债主的黄世仁堵在家里讨债的故事。

  “怎么不是呢,是来讨茶水债的。”南槐瑾也顺着开玩笑。

  待南槐瑾在火垄边坐稳,手上端上热茶后,老洪的老婆就把米子糖,灌香糖,炒苕皮子等自制的零食端了一葫芦瓢出来。洪瑞芳也从自己的屋里出来和南槐瑾打了照面就回到她自己的屋里去了。

  “姑娘,你去把喻叔叔请过来,陪南老师坐会儿,过会儿喝酒。”老洪吩咐洪瑞芳,洪瑞芳就出门,“南老师,你是太厉害了,我这丫头现在是只要有空闲就拿着书不放。她的姐姐们也很支持这个妹妹读书。也许将来这个妹妹还会很有出息呢。”

  “那当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话虽然被批判,但他是有道理的。宋皇帝赵恒就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洪瑞芳也许就是你们洪家光宗耀祖之人呢。”南槐瑾展望前景说。

  “借你的吉言。我们杨柳大队靠考学改变自身命运与前途的事情还没有出现过呢。”老洪说。

  “洪瑞芳等人就是开了先例。我有信心。”南槐瑾说。

  “我的南校长,李白在诗中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在这雪满山,也冰塞川的恶劣天气里,又放了假的时候不在家中烤火,还到我们这么艰苦的地方来,有什么重要事情非做不可呀?”喻会计进门还来了几句古诗。他一直想在南槐瑾面前抖落些学问,博得南槐瑾的认可。他这个杨柳大队的财务大臣也不是一般角色能够胜任的。

  “放心不下学校的几间遮风挡雨的教室,要是被大雪压垮了,开春儿们上学不就成了问题。”南槐瑾回答喻会计说。

  “你说的这倒是一个问题,学校已经建了很长时间了,遭遇这样的大雪还是第一次。当时大队的经济状况也不怎么样。这房子经不经得起考验还真是心里无数呢。我们队里就压垮了几家的猪栏屋。”喻会计说,“你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老师,这么差的天气还到学校来。我们学校好多年没有这种敬业精神的老师了。就像曾队长说的,你和喻洁老师到我们学校来是我们杨柳大队老百姓的福。”

  “不这么讲。我在读师范的时候有个老师就给我们专门做了一场报告,题目就叫尽人之天职。我们现在就是在践行尽人之天职这个信念。”南槐瑾心里有了崇高的感觉。自己刚才的一路辛苦也觉得有了意义。

  南槐瑾和喻会计,老洪聊了会儿,老洪的老婆就把一个炖钵炖到火垄边。还炒了几个菜。老洪就拿出两瓶楚园春酒说:“南老师,这酒本来是准备过年后请你来家喝的。今天我们先喝,喝完了我再买几瓶,过年了再来喝。”

  “就喝散装酒吧。把这酒留着过年时喝。”南槐瑾客套地说。南槐瑾耍了个心眼,知道老洪也不会把酒再拿进去换散装酒,除非这两瓶酒喝完了。

  洪瑞芳和她的妈就一人端了一碗饭,拈了些菜坐在火垄的另一边。喻会计和南槐瑾就在火垄边就着桌子,老洪和火垄隔着桌子,三人就对饮起来。

  “喻会计,刚才你还背了李白的诗,看来你肚子里还装了不少李白等人的诗篇。”南槐瑾就着酒就逗喻会计说。

  “还别说,每次喝酒我就会想背几首李白和酒有关的诗呢。可惜没有知音呀。”喻会计感叹说。

  “喻会计,你要是再背一首李白的和酒有关的诗,我就和老洪干了这杯酒。”南槐瑾继续逗喻会计。

  像喻会计这样的大队会计在全国是不计其数,他们有个共同特征,平时讷于言而慎于行,不愿张扬。今天也是这雪与酒惹的祸,让喻会计酒兴,诗兴大发。

  “当真?我也不愿你们吃亏,听我来首长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哇!好,我们喝了。”南槐瑾和老洪举起杯一碰就一饮而尽,“喻会计。我和你说实话,我从这首诗里看出李白不是一个好客人。”

  “为什么?”

  “我对于喝酒有个标准,喝好不喝醉,喝醉了就去睡。我最讨厌喝酒的人,逢酒必喝,逢喝必醉,逢醉必闹。你看李白,已经喝的东家没有酒了,还在要酒,还要把人家的东西典当了换酒喝。这样的客人,我是不欢迎的。”南槐瑾说出不喜欢李白的理由。

  “南校长,我倒觉得李白喝酒到这个份上是真性情的流露,是最自然最美好的人之间情感的表达呢。两人的感情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什么说的。”喻会计说。

  “不过喻会计这种理解也有道理。看来我看事物还不够全面。这也是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反应。”南槐瑾发挥说,“所以我们经常从哲学的角度说,我们对什么事物的判断无所谓对于错,主要看我们在什么角度来看。”

  “你们两个说的我像听古的,还是喝酒。搞得像诗会了,我一个粗人,传出去还说我附什么风雅呢。”老洪开玩笑说。

  “附庸风雅。”洪润芳接口说。

  “好,我们喝酒,不和你们附庸风雅了。”南槐瑾说。

  三人把两瓶酒喝了,都有了醉意。老洪提了一壶散装酒出来。

  “不能喝了。我还要到学校去的。”南槐瑾说。

  “我们反正闲着无事,就陪你到学校走一趟。”喻会计对老洪说,“怎么样?”

  “行。晚上接着喝。你今天回去也是不可能的了。”老洪应道,对南槐瑾说。

  “好,我们去看一下情况再说。”南槐瑾也觉得有几个人也有帮手。

  “喝酒也不喊我。”门开处一阵寒风卷进来。钱会成进来了,“我是听我婆娘说好像是南校长到老洪家来了。果然。”

  “钱主任,赶巧就喝一杯。”老洪邀请钱会成说。

  “我赶紧吃了中饭来的。”钱会成推辞着说。

  南槐瑾也不想再在酒上纠缠了。现在是四人一起往学校走。

  钱会成说:“一看见下雪,我就想起有关下雪的打油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你这还不叫绝。听我说一个,在一个也是这样的下雪天,有一位饥寒交迫的乞丐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乡间小路上,漫天大雪中实在无处可躲。突然,他发现在一块庄稼地边有很大一堆牛粪,这是农民堆在田间地头准备来年开春给地里施肥用的。乞丐灵机一动,在牛粪堆上挖了一个刚好能容纳下自己身体的洞,然后钻了进去。依偎着质地松软的牛粪,乞丐身上顿觉温暖不少,但是头还露在牛粪外面,正好手里拿着要饭用的瓢,顺手扣在了头上。

  哎呀,这下可舒服大了!乞丐心里的惬意,就吟道,大雪纷飞似鹅毛,身被牛粪头扣瓢。像我这样还好说,不如我的怎么着!”南槐瑾讲道。“现在这大雪天的,谁家会把牛牵出来呀。”老洪边笑边质谎地说。“人家编个故事取乐,你就在这煞风景。我还准备讲一个的,就怕你质谎了。”喻会计说。-- by:dad856|65025|16701253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师道官路,师道官路最新章节,师道官路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