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书友仰望星空da成为拙作第81位粉丝,距100位粉丝只差19位了,好期待粉丝过百呀!书友们来呀!
谢好友糊涂小老头,时钟钰各588大洋,笑如幻和鸣凤山人各100大洋的打赏!谢南郭星人和钟二叔的月票!
出差在外,东奔西走,生活没有规律。有时上传稍迟,见谅!
---------------------------------------------------------------------------------------------------------------
“我还真以为你这么厉害呢。反正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管,我是要把这个人揪出来不可的。”付桂仁想到自己下午就被找去问话,水都没有喝的搞了半天,心里的气就不顺。这严且明问自己的话时那个不友好的态度,就像自己是和南槐瑾狼狈为奸了一样。
付老师再次问:“林老师,你是不愿意说,还是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林诗韵肯定地说。
“我自己想办法找出这个内鬼来。”付桂仁像表决心地说。说完就走了。
林诗韵想了想,就出门来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南槐瑾,见南槐瑾的门还半开着,屋里的灯光从半开的门里泄了出来,在走廊里就铺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光板。
南槐瑾正在屋里看书。见林诗韵来了,就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南槐瑾对林诗韵有种天生的亲近感。两人在一起也就没有了虚伪的客套。所以他不站起来,林诗韵也不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恭敬。
熟悉的地方无风景。熟悉的人之间也少礼数。要不就会有成语说屡见不鲜呢。你不要认为这鲜字是新鲜,这鲜字在这里是肉食。就是说你天天到人家家里去做客。主人就不会杀猪宰羊来招待你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见有人说某某两口子在一起相敬如宾,脸都没有红过。过几天听说他们离婚了还大惊小怪的。其实他们两个太客气,说明感情并不浓密。松散的夫妻关系很容易解体。
“你的定力还真强,今天发生了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你还看的下去书。”林诗韵笑南槐瑾。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南槐瑾字正腔圆地把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背了一遍,算是用亚圣的话作答。
“哟喂,酸掉牙了。我怕你倒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是我们农村常说的聋子不怕铳,死猪不怕开水烫哟。”林诗韵见南槐瑾那自得其乐的样子,故意气他说。
“我是响鼓不用重锤。不用扬鞭自奋蹄呢。”南槐瑾继续他的幽默。
“小小年纪还知桑榆晚呢。羞也不羞。”
“不羞不羞!”南槐瑾说完做了一个鬼脸。
“有什么羞与不羞的?”喻洁不知什么时候站在门口,看林诗韵和南槐瑾打嘴仗。
“他说生是为喻洁而生,活是为喻洁而活呢。所以我笑他羞不羞。”林诗韵挖苦南槐瑾说。
“不是吧。我就听你们两个像电影刘三姐中的刘三姐与阿牛哥在对歌呢。”喻洁笑着说。
“是南槐瑾在搞诗朗诵。”林诗韵接着开玩笑说,“算啦,不说笑了。刚才付老师找了我,要我们想办法把告刁状的人查出来,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然要查出来,弄清楚是哪个在中间捣鬼的。我们也可以要求教育局调查诬陷人,要不然大家都来写封信检举这个,那个的。要人哪还有心思搞工作。”喻洁也对这件事很恼火。她是坚定不移地站在南槐瑾立场上看问题的,当然对此事十分恼火。
喻洁虽然还没有和南槐瑾结婚,在她的心里早就把南槐瑾当夫婿来看了。夫贵妻荣是一个传统观念,在人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本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但我现在就来一个任尔东南西北风。”南槐瑾心里就是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林诗韵想,南槐瑾也许是故作姿态,现在教育局的人还在这里,我们就在查匿名信,显得既没有城府,也显得急躁。
三人聊了一会儿,林诗韵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喻洁就和南槐瑾抱了会儿,喻洁也回到房间,三人各自安歇不提。
第二天早晨,南槐瑾和喻洁照旧起来跑步。跑回来时,严且明三人也在学校操场溜达。南槐瑾和他们见面后就喊张大理领他们去吃早饭。南槐瑾就在学校大门口等曾队长。
不一会儿,曾队长就来了。
“怎么样?”曾队长很关切地问。
“麻烦你给我的老师打个电话,没有事情。是有人诬告。”南槐瑾对曾队长说。
“诬告你什么?”
“用公款大吃大喝,搞不正之风。”南槐瑾轻蔑地说。
“你搞清楚是哪个诬告的没有?”
“不清楚,也不想查,算啦。谣言止于智者吗。”
“这件事交给我,我会查清楚的。到时候要好点修理这个吹妖风的王八。”曾令伟说。
曾令伟没有想到的是他骂人的话竟然骂准,只是少骂了一个字。雎县骂人骂王八和骂王八蛋是一样的。这有些像本人在前面讲的随你过笑话。
“不费心了,公道自在人心。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个人也许自己会站出来承认的。”南槐瑾颇有几分自信。他想也许自己的道德感化会将此人挽救过来呢。
“你就这么自信?”曾令伟问。
“不是我自信,而是查的没有意思。”南槐瑾似乎看得很淡地说。
“好,我给王组长回个话。以后看样子还要谨慎呀。走啦。”曾令伟说完转身就走了。
南槐瑾把事情安排妥当后就到食堂吃早饭。
到了食堂,就见付老师陪着严且明等三人吃早饭。每人面前一个装馒头的盘子。
这馒头又黑又小,如果颜色还深一点的话就成黑面包了。看样子今天馒头的面发酵不够。每人一碗稀饭也是用糊锅巴熬得,颜色看见就会倒胃口。还有一碟酸白菜。
杨柳小学的酸白菜,干腌菜几乎是主打菜肴。南槐瑾只要看见这酸白菜,肚子就饱了。后来人们提倡健康饮食,大吃酸白菜的时候,南槐瑾也从不伸筷子。
南槐瑾见了略显诧异,这是自己到杨柳小学后见到的最差的早餐,刚想说什么,就看见付老师边使眼色边说:“校长,我们这条件是要改善,你看领导来了,我们才知道天天吃的猪狗食。我们还以为这是美味佳肴呢。”
“严书记,乡下小学食堂就这个水平,还请包涵。中午我们好好做点饭菜补偿。付主任,不是我批评你,你怎么能说这是猪狗食呢,难道我们是猪狗,我们不是天天就吃这吗。”南槐瑾明了付桂仁的用心,现在只能顺竿爬了,也顺便教训严且明不知柴米油盐贵。
严且明三人虽然在那时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但不至于早餐就差成这样,现在见老师的早餐水平后,对南槐瑾的小伙食团就有了些理解。
“不怪付主任这么说,说是猪狗食的话是我说的,对不起,冒犯各位了。”严书记连忙道歉说。
三人万难地吃完难以下咽的早餐后就告辞回教育局复命去了。
南槐瑾见“瘟神”走了,松了一口气。有些挑刺的人在这里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真的挑出刺来的。鸡蛋里虽然挑不出骨头来,但孵出小鸡了,你就不好说了。
日子又在平静有序中往前过着。喻洁指导柳翠的一堂好课也基本就绪。教材,教案都滚瓜烂熟了。
南槐瑾也不问林诗韵等人这检举信是谁写的,林诗韵也不提这件事,但林诗韵心里就暗暗想要查找证据,最后找到了写检举信的确凿笔迹。几次想把话题引向检举信,见南槐瑾并不感兴趣,也就放下了。
倒是付桂仁对此事耿耿于怀,经常找林诗韵问是否知道了是哪个无聊告状。找了几回,林诗韵推辞说不知道,付桂仁的心也就慢了。人们说时间是疗治伤口的良药,一点也没有说错。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似乎淡忘了这件事。
有一天中午,学生吃过午饭正在午休,老师在巡逻检查。
南槐瑾值周。自从南槐瑾代理校长职务以后就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排了一个值周顺序。每人在一周里就要按照值周要求履行职责。
南槐瑾就见三个穿着制服的警察来了。南槐瑾迎上去问:“这是学校,警察同志有什么事情吗?”
“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要来核实一个事情。请问老师,你们的校长在哪?”
“我就是。”
“请把你们的王霸丹老师叫到你的办公室来一下好吗?”三个警察中有一个说。
“他今天请假了。应该在家里吧。找他有事吗?”
“了解一个情况。你们学校能不能安排一个老师给我们带路?”
“行。”南槐瑾答应后就把钱会成叫来,让他给这几个警察带路到王霸丹家去找王霸丹。
钱会成见了警察,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毕竟有过不光彩的进局子的经历。见是找别人心里才放下心来。
但王霸丹是他在杨柳小学的死党,警察来找他一般不是好事。现在他想不带路也不敢,就只好乖乖地和他们往王霸丹家赶去。
王霸丹的老婆是个裁缝,在当时的农村,手艺人是很吃得开的。她还招了三个徒弟,都是十七八岁的妹子。在农村的女孩子,天天在农田里忙活,晒得皮肤漆黑,就是模样周正的也会打折扣。而做裁缝不会风吹太阳晒,显得皮肤就特别白皙,模样差点,皮肤好,人也就似乎变得漂亮些了。
王霸丹人在学校,心里经常惦记着这几个皮肤白皙的徒弟。有时候在家里也会抽空在几个徒弟身上摸摸捏捏,揩点油。徒弟们见是师公也不好说什么,更何况只是摸摸捏捏,自己也没有损失什么,有时候还觉得摸摸捏捏后有触电后的酥麻,很舒服呢。
有回王霸丹的老婆要到城里去赶人情,就带了两个徒弟帮助拿礼物。
因为雎县有个风俗,就是哪家添了人口,请客庆祝就被称为接祝米。而接祝米在当时去祝贺的人送的礼是实物,一般有糯米多少斤,油条几盒(一盒是十根),鸡蛋多少个,红糖多少斤,小孩衣帽鞋子多少等等。送礼的轻重多少就看关系的远近亲疏了。王霸丹的老婆这次去赶的人情有点大,本来是要王霸丹陪着去的,礼物一个人拿不了,需要帮手。但王霸丹说学校换了校长,年终设了全勤奖,请了假就拿不到了。女人都是看中利益的,而且是眼前利益。于是就带了两个徒弟去赶人情,留一个在家看门顺便赶一下活儿。
王霸丹就抽这个空档回家,半哄半逼让徒弟和他上了床。师公的身份使这个徒弟也不敢声张,王霸丹得手后对比起老婆来要细皮嫩肉的多的徒弟要喜欢得多。后来只要得空,王霸丹就要和徒弟来事。偷情就如吃鸦片,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不愁会有第二次,这徒弟自从和王霸丹好上后对师傅的言语也就缺了恭谨。有时候还会顶几句嘴。
开始的时候只是王霸丹的老婆训徒弟,徒弟顶嘴,王霸丹还帮徒弟的腔说老婆的不是。
王霸丹老婆见丈夫还帮外人来说话,只是以为王霸丹在讨好徒弟,她怕王霸丹会和徒弟发展感情,一气之下就要那个徒弟出师。这出师就是师傅认为你已经学会了手艺,可以自立门户了。可是这个徒弟连缝衣服都成问题,裁剪还根本没有学,现在**又失去学手艺的机会,真是鸡飞蛋打,怒火攻心就到公安局告王霸丹强暴了她。正巧遇到公安要搞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行动,现在就差目标和对象。王霸丹就成了靶子。
王霸丹被抓去了,这事在杨柳小学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王霸丹平时由于老婆是个手艺人,家境较宽裕。他又不像付老师那样经常给人方便。他的宽裕就成了显摆抖富的资本。所以人缘关系不是很好。他对钱会成倒是舍得投资,也寄希望钱会成会斗垮赵晋成后接班,他也分一杯羹。可是半路杀出个南槐瑾。
他对南槐瑾除了莫名的嫉妒和主观上认为挡了钱会成的路外,也没有什么个人恩怨,就在前不久写了一封匿名信告南槐瑾大吃大喝,搞不正之风。满以为会把南槐瑾整倒,他就没有想到,一个才被扶起来的干部,领导就是发现了问题,只要不是触及了国家的法律,大不了会内部批评了事。哪能你一告就倒,那官场还会有人?
南槐瑾虽然没有去查匿名信,但匿名信就在严且明递给他的那一瞬间,南槐瑾推开不接的时候,就已经认出了是王霸丹的笔迹,只不过不愿说出来而已。这样就是将来找到机会整治这个人,熟悉内情的人也不会认为南槐瑾是挟私报仇。因为他不知道是谁告的状。
南槐瑾在小时候就被南涧秋逼着临帖,所以对笔迹有种天生的敏感。到杨柳小学后,他又弄了一本书,就是从书写看人的性格方面的书。他就把学校老师平时写字的运笔习惯拿来比照研究,发现这本书还有些道理。
南槐瑾当时想的还只是从管理方面提供依据。搞教育的都知道因材施教,搞农业的知道因地制宜。当政客的知道在什么山唱什么歌。那么搞管理的就要知道了解人的性格的重要性,这样管理起来就会少很多麻烦与纠纷。
古话说闲时备忙时用。南槐瑾现在发现自己无意中掌握的一些本事,在关键时刻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学习是没有错的。
南槐瑾就有心观察王霸丹平时在做些什么。而且王霸丹的家离学校也就一两里路,是非常近的。最近南槐瑾暗中观察到他总是上班溜号。
开始南怀瑾还准备就这个现象批评他的,后来就改变策略,先给你把账记着,养肥了再杀。一般来说,当领导的发现下属有出问题的苗头都会提前善意地提醒。一旦领导掌握了你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特点后,又不想帮你就会让你发展,然后对你一招毙命。
南槐瑾对于和自己友好相处的人,帮起来也是尽自己的最大可能,但发现你对他暗中下手的时候,他的还击不会盲目进行,一定会找一个好机会,让你毫无还手之力。当时对赵晋成就这样做了的。
就在他用放大镜找王霸丹的问题并逐步记录在案时,就天赐良机。古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现在是他自作孽。南槐瑾不需要自己使什么坏,下什么力,他就自取灭亡了。
听说王霸丹被抓后林诗韵找南槐瑾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没到。”“林妹妹,你说什么呀?好像一个哲学家一样。”南槐瑾装聋作哑。“我现在觉得你也在变的阴险了,原来那个敦朴的南槐瑾正在走向成熟。”林诗韵也打哑谜说。-- by:dad856|65025|16701167 -->
谢好友糊涂小老头,时钟钰各588大洋,笑如幻和鸣凤山人各100大洋的打赏!谢南郭星人和钟二叔的月票!
出差在外,东奔西走,生活没有规律。有时上传稍迟,见谅!
---------------------------------------------------------------------------------------------------------------
“我还真以为你这么厉害呢。反正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管,我是要把这个人揪出来不可的。”付桂仁想到自己下午就被找去问话,水都没有喝的搞了半天,心里的气就不顺。这严且明问自己的话时那个不友好的态度,就像自己是和南槐瑾狼狈为奸了一样。
付老师再次问:“林老师,你是不愿意说,还是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林诗韵肯定地说。
“我自己想办法找出这个内鬼来。”付桂仁像表决心地说。说完就走了。
林诗韵想了想,就出门来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南槐瑾,见南槐瑾的门还半开着,屋里的灯光从半开的门里泄了出来,在走廊里就铺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光板。
南槐瑾正在屋里看书。见林诗韵来了,就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南槐瑾对林诗韵有种天生的亲近感。两人在一起也就没有了虚伪的客套。所以他不站起来,林诗韵也不会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恭敬。
熟悉的地方无风景。熟悉的人之间也少礼数。要不就会有成语说屡见不鲜呢。你不要认为这鲜字是新鲜,这鲜字在这里是肉食。就是说你天天到人家家里去做客。主人就不会杀猪宰羊来招待你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见有人说某某两口子在一起相敬如宾,脸都没有红过。过几天听说他们离婚了还大惊小怪的。其实他们两个太客气,说明感情并不浓密。松散的夫妻关系很容易解体。
“你的定力还真强,今天发生了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你还看的下去书。”林诗韵笑南槐瑾。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南槐瑾字正腔圆地把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背了一遍,算是用亚圣的话作答。
“哟喂,酸掉牙了。我怕你倒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是我们农村常说的聋子不怕铳,死猪不怕开水烫哟。”林诗韵见南槐瑾那自得其乐的样子,故意气他说。
“我是响鼓不用重锤。不用扬鞭自奋蹄呢。”南槐瑾继续他的幽默。
“小小年纪还知桑榆晚呢。羞也不羞。”
“不羞不羞!”南槐瑾说完做了一个鬼脸。
“有什么羞与不羞的?”喻洁不知什么时候站在门口,看林诗韵和南槐瑾打嘴仗。
“他说生是为喻洁而生,活是为喻洁而活呢。所以我笑他羞不羞。”林诗韵挖苦南槐瑾说。
“不是吧。我就听你们两个像电影刘三姐中的刘三姐与阿牛哥在对歌呢。”喻洁笑着说。
“是南槐瑾在搞诗朗诵。”林诗韵接着开玩笑说,“算啦,不说笑了。刚才付老师找了我,要我们想办法把告刁状的人查出来,你们是怎么想的。”
“当然要查出来,弄清楚是哪个在中间捣鬼的。我们也可以要求教育局调查诬陷人,要不然大家都来写封信检举这个,那个的。要人哪还有心思搞工作。”喻洁也对这件事很恼火。她是坚定不移地站在南槐瑾立场上看问题的,当然对此事十分恼火。
喻洁虽然还没有和南槐瑾结婚,在她的心里早就把南槐瑾当夫婿来看了。夫贵妻荣是一个传统观念,在人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本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但我现在就来一个任尔东南西北风。”南槐瑾心里就是郑板桥的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林诗韵想,南槐瑾也许是故作姿态,现在教育局的人还在这里,我们就在查匿名信,显得既没有城府,也显得急躁。
三人聊了一会儿,林诗韵就回到自己的房间,喻洁就和南槐瑾抱了会儿,喻洁也回到房间,三人各自安歇不提。
第二天早晨,南槐瑾和喻洁照旧起来跑步。跑回来时,严且明三人也在学校操场溜达。南槐瑾和他们见面后就喊张大理领他们去吃早饭。南槐瑾就在学校大门口等曾队长。
不一会儿,曾队长就来了。
“怎么样?”曾队长很关切地问。
“麻烦你给我的老师打个电话,没有事情。是有人诬告。”南槐瑾对曾队长说。
“诬告你什么?”
“用公款大吃大喝,搞不正之风。”南槐瑾轻蔑地说。
“你搞清楚是哪个诬告的没有?”
“不清楚,也不想查,算啦。谣言止于智者吗。”
“这件事交给我,我会查清楚的。到时候要好点修理这个吹妖风的王八。”曾令伟说。
曾令伟没有想到的是他骂人的话竟然骂准,只是少骂了一个字。雎县骂人骂王八和骂王八蛋是一样的。这有些像本人在前面讲的随你过笑话。
“不费心了,公道自在人心。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这个人也许自己会站出来承认的。”南槐瑾颇有几分自信。他想也许自己的道德感化会将此人挽救过来呢。
“你就这么自信?”曾令伟问。
“不是我自信,而是查的没有意思。”南槐瑾似乎看得很淡地说。
“好,我给王组长回个话。以后看样子还要谨慎呀。走啦。”曾令伟说完转身就走了。
南槐瑾把事情安排妥当后就到食堂吃早饭。
到了食堂,就见付老师陪着严且明等三人吃早饭。每人面前一个装馒头的盘子。
这馒头又黑又小,如果颜色还深一点的话就成黑面包了。看样子今天馒头的面发酵不够。每人一碗稀饭也是用糊锅巴熬得,颜色看见就会倒胃口。还有一碟酸白菜。
杨柳小学的酸白菜,干腌菜几乎是主打菜肴。南槐瑾只要看见这酸白菜,肚子就饱了。后来人们提倡健康饮食,大吃酸白菜的时候,南槐瑾也从不伸筷子。
南槐瑾见了略显诧异,这是自己到杨柳小学后见到的最差的早餐,刚想说什么,就看见付老师边使眼色边说:“校长,我们这条件是要改善,你看领导来了,我们才知道天天吃的猪狗食。我们还以为这是美味佳肴呢。”
“严书记,乡下小学食堂就这个水平,还请包涵。中午我们好好做点饭菜补偿。付主任,不是我批评你,你怎么能说这是猪狗食呢,难道我们是猪狗,我们不是天天就吃这吗。”南槐瑾明了付桂仁的用心,现在只能顺竿爬了,也顺便教训严且明不知柴米油盐贵。
严且明三人虽然在那时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但不至于早餐就差成这样,现在见老师的早餐水平后,对南槐瑾的小伙食团就有了些理解。
“不怪付主任这么说,说是猪狗食的话是我说的,对不起,冒犯各位了。”严书记连忙道歉说。
三人万难地吃完难以下咽的早餐后就告辞回教育局复命去了。
南槐瑾见“瘟神”走了,松了一口气。有些挑刺的人在这里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真的挑出刺来的。鸡蛋里虽然挑不出骨头来,但孵出小鸡了,你就不好说了。
日子又在平静有序中往前过着。喻洁指导柳翠的一堂好课也基本就绪。教材,教案都滚瓜烂熟了。
南槐瑾也不问林诗韵等人这检举信是谁写的,林诗韵也不提这件事,但林诗韵心里就暗暗想要查找证据,最后找到了写检举信的确凿笔迹。几次想把话题引向检举信,见南槐瑾并不感兴趣,也就放下了。
倒是付桂仁对此事耿耿于怀,经常找林诗韵问是否知道了是哪个无聊告状。找了几回,林诗韵推辞说不知道,付桂仁的心也就慢了。人们说时间是疗治伤口的良药,一点也没有说错。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似乎淡忘了这件事。
有一天中午,学生吃过午饭正在午休,老师在巡逻检查。
南槐瑾值周。自从南槐瑾代理校长职务以后就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排了一个值周顺序。每人在一周里就要按照值周要求履行职责。
南槐瑾就见三个穿着制服的警察来了。南槐瑾迎上去问:“这是学校,警察同志有什么事情吗?”
“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要来核实一个事情。请问老师,你们的校长在哪?”
“我就是。”
“请把你们的王霸丹老师叫到你的办公室来一下好吗?”三个警察中有一个说。
“他今天请假了。应该在家里吧。找他有事吗?”
“了解一个情况。你们学校能不能安排一个老师给我们带路?”
“行。”南槐瑾答应后就把钱会成叫来,让他给这几个警察带路到王霸丹家去找王霸丹。
钱会成见了警察,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毕竟有过不光彩的进局子的经历。见是找别人心里才放下心来。
但王霸丹是他在杨柳小学的死党,警察来找他一般不是好事。现在他想不带路也不敢,就只好乖乖地和他们往王霸丹家赶去。
王霸丹的老婆是个裁缝,在当时的农村,手艺人是很吃得开的。她还招了三个徒弟,都是十七八岁的妹子。在农村的女孩子,天天在农田里忙活,晒得皮肤漆黑,就是模样周正的也会打折扣。而做裁缝不会风吹太阳晒,显得皮肤就特别白皙,模样差点,皮肤好,人也就似乎变得漂亮些了。
王霸丹人在学校,心里经常惦记着这几个皮肤白皙的徒弟。有时候在家里也会抽空在几个徒弟身上摸摸捏捏,揩点油。徒弟们见是师公也不好说什么,更何况只是摸摸捏捏,自己也没有损失什么,有时候还觉得摸摸捏捏后有触电后的酥麻,很舒服呢。
有回王霸丹的老婆要到城里去赶人情,就带了两个徒弟帮助拿礼物。
因为雎县有个风俗,就是哪家添了人口,请客庆祝就被称为接祝米。而接祝米在当时去祝贺的人送的礼是实物,一般有糯米多少斤,油条几盒(一盒是十根),鸡蛋多少个,红糖多少斤,小孩衣帽鞋子多少等等。送礼的轻重多少就看关系的远近亲疏了。王霸丹的老婆这次去赶的人情有点大,本来是要王霸丹陪着去的,礼物一个人拿不了,需要帮手。但王霸丹说学校换了校长,年终设了全勤奖,请了假就拿不到了。女人都是看中利益的,而且是眼前利益。于是就带了两个徒弟去赶人情,留一个在家看门顺便赶一下活儿。
王霸丹就抽这个空档回家,半哄半逼让徒弟和他上了床。师公的身份使这个徒弟也不敢声张,王霸丹得手后对比起老婆来要细皮嫩肉的多的徒弟要喜欢得多。后来只要得空,王霸丹就要和徒弟来事。偷情就如吃鸦片,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不愁会有第二次,这徒弟自从和王霸丹好上后对师傅的言语也就缺了恭谨。有时候还会顶几句嘴。
开始的时候只是王霸丹的老婆训徒弟,徒弟顶嘴,王霸丹还帮徒弟的腔说老婆的不是。
王霸丹老婆见丈夫还帮外人来说话,只是以为王霸丹在讨好徒弟,她怕王霸丹会和徒弟发展感情,一气之下就要那个徒弟出师。这出师就是师傅认为你已经学会了手艺,可以自立门户了。可是这个徒弟连缝衣服都成问题,裁剪还根本没有学,现在**又失去学手艺的机会,真是鸡飞蛋打,怒火攻心就到公安局告王霸丹强暴了她。正巧遇到公安要搞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行动,现在就差目标和对象。王霸丹就成了靶子。
王霸丹被抓去了,这事在杨柳小学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王霸丹平时由于老婆是个手艺人,家境较宽裕。他又不像付老师那样经常给人方便。他的宽裕就成了显摆抖富的资本。所以人缘关系不是很好。他对钱会成倒是舍得投资,也寄希望钱会成会斗垮赵晋成后接班,他也分一杯羹。可是半路杀出个南槐瑾。
他对南槐瑾除了莫名的嫉妒和主观上认为挡了钱会成的路外,也没有什么个人恩怨,就在前不久写了一封匿名信告南槐瑾大吃大喝,搞不正之风。满以为会把南槐瑾整倒,他就没有想到,一个才被扶起来的干部,领导就是发现了问题,只要不是触及了国家的法律,大不了会内部批评了事。哪能你一告就倒,那官场还会有人?
南槐瑾虽然没有去查匿名信,但匿名信就在严且明递给他的那一瞬间,南槐瑾推开不接的时候,就已经认出了是王霸丹的笔迹,只不过不愿说出来而已。这样就是将来找到机会整治这个人,熟悉内情的人也不会认为南槐瑾是挟私报仇。因为他不知道是谁告的状。
南槐瑾在小时候就被南涧秋逼着临帖,所以对笔迹有种天生的敏感。到杨柳小学后,他又弄了一本书,就是从书写看人的性格方面的书。他就把学校老师平时写字的运笔习惯拿来比照研究,发现这本书还有些道理。
南槐瑾当时想的还只是从管理方面提供依据。搞教育的都知道因材施教,搞农业的知道因地制宜。当政客的知道在什么山唱什么歌。那么搞管理的就要知道了解人的性格的重要性,这样管理起来就会少很多麻烦与纠纷。
古话说闲时备忙时用。南槐瑾现在发现自己无意中掌握的一些本事,在关键时刻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学习是没有错的。
南槐瑾就有心观察王霸丹平时在做些什么。而且王霸丹的家离学校也就一两里路,是非常近的。最近南槐瑾暗中观察到他总是上班溜号。
开始南怀瑾还准备就这个现象批评他的,后来就改变策略,先给你把账记着,养肥了再杀。一般来说,当领导的发现下属有出问题的苗头都会提前善意地提醒。一旦领导掌握了你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特点后,又不想帮你就会让你发展,然后对你一招毙命。
南槐瑾对于和自己友好相处的人,帮起来也是尽自己的最大可能,但发现你对他暗中下手的时候,他的还击不会盲目进行,一定会找一个好机会,让你毫无还手之力。当时对赵晋成就这样做了的。
就在他用放大镜找王霸丹的问题并逐步记录在案时,就天赐良机。古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现在是他自作孽。南槐瑾不需要自己使什么坏,下什么力,他就自取灭亡了。
听说王霸丹被抓后林诗韵找南槐瑾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没到。”“林妹妹,你说什么呀?好像一个哲学家一样。”南槐瑾装聋作哑。“我现在觉得你也在变的阴险了,原来那个敦朴的南槐瑾正在走向成熟。”林诗韵也打哑谜说。-- by:dad856|65025|16701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