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官路 262,办喜事〔4〕

小说:师道官路 作者:刚强与散淡 更新时间:2024-08-19 16:59:19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那人不是别个,就是喻洁。原来喻洁下课后没有看见南槐瑾,听说他和一个人冒雨到旁边办婚事的地方去了。她以为南槐瑾是去学习怎样办婚事呢,就也忍不住好奇,也过来了,见南槐瑾竟然坐在那里准备吃饭喝酒,就向他挥挥手,并做了一个鬼脸。

  喻洁本来就长得漂亮,走哪都是像一个牵线的人,把人们的目光牵着往前走。她向南槐瑾做鬼脸,让南槐瑾见了,也没有想到让知客先生看见了。

  南槐瑾,喻洁再加上柳翠这三个人就是杨柳大队老百姓注意的焦点。他们是金童玉女!

  知客先生当然知道喻洁是谁,也知道南槐瑾和喻洁的关系。大家不要奇怪,公众人物就是公众人物。

  可是在农村办这样的四六,客人一般男女不同席。知客先生觉得自己应该让喻洁坐第一发席。现在客人都坐好了,再去安排换人,对别人不礼貌,也很容易得罪客人的。

  知客先生就忙出去对喻洁说:“喻老师,不好意思,刚才安排时没有看见你。要饿一会儿了,先到厢房子喝茶。”

  知客先生说的厢房子就是南槐瑾刚才坐的位置。一般办四六只有贵重客人和长辈才安排到厢房子坐。

  喻洁不知道农村有这个礼行,以为就是这么安排的,她也听柳翠和张大理说了,老师们凑份子送礼了的,中午就在易大爹那里吃婚宴。喻洁没有见识过雎县的婚宴是什么样子的,很是向往,所以,一下课就跑来了,也不知道要么和老师们一起来,要么要办婚事家请的帮忙的人来请才好。喻洁又想到洪瑞芳自己去食堂吃饭也不好,就把她也带来了。

  知客先生把两个人引到厢房子,这时厢房子里还有些客人是次重要的,还在那里等着。还要等第一发吃完了,一起撤席了才开。农村过四六的规矩,一发席必须所有的客人吃完才收拾桌子,叫撤空。这些坐第一发的吃完后离席时还放一挂鞭。然后是第二发席。第二发席最后一个人吃完也才能撤空放鞭开第三发席,以此类推,这样的席叫流水席。农村说这样的场面叫路上不断人,锅里不熄火。有时中午的席可以一直这么开着吃到晚上,晚上也是这么开席,只不过结婚的四六晚上就没有十兄弟和十姊妹这样的安排了。

  晚席吃完了才是婚礼的**闹房。那时农村也没有什么文化生活,对于闹房那是知道某某要结婚了,新郎的好朋友,新郎的老表这样关系的人组成的闹房团就早早地安排,准备闹房的节目。送亲的人是不能去闹房的,因为闹房多数是拿新娘来整,没有娘家人整自己嫁出去的姑娘的闹法。

  喻洁被请到厢房子里等第二发席,这厢房子里为结婚准备的糖果瓜子要比别的地方充分些,而能在厢房子做的客人身份高,所以要装的矜持一些,最多吃点葵花瓜子或者花生。那时的糖果也很普通,但是稀罕物,一般是拿出来看不是拿出来吃的。做客人的都遵守一个默契,就是对待糖果和葵花籽的不一样。

  葵花籽和花生都是自己田里种的,所以可以敞开了吃。但是糖果是买的,一是买不到,要糖果票才买的到,二是没有钱。所以除厢房子里象征性的摆了些糖果外,其他坐客人的地方就只有瓜子和花生之类的了。

  一些客人也不会到厢房子来,厢房子坐着一些长辈,小年轻不喜欢和这些长辈坐到一起受拘束。所以那糖果就可以撑门面。

  南槐瑾见一见喻洁进了厢房子,知道受到上宾待遇,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席面上来了。

  这时已经上到第二道菜了。南槐瑾知道这时坐席也还是有讲究的,中餐尽管不像西餐一样分餐,但每道菜,就是那四个大碗的菜都是每人有量的约定的。鸡蛋糕每人只有两块,自己这一方两人四块鸡蛋糕,你只能吃两块,你如果想多吃,只有鸡蛋糕切的边角料填补在方正的鸡蛋糕旁边的部分,要吃到那还要东家大方,有的就是鸡蛋糕的边角料也不会填在旁边。

  有经验的客人见有边角料的鸡蛋糕填在旁边,下筷子时就先吃鸡蛋糕的边角料,然后再吃属于自己的那两块。吃饭也是有学问的。

  第二个大碗是方肉。就是把肥猪肉先卤个半熟,然后在肉皮上抹蜂蜜,然后放在菜油里炸,这时方肉的肉皮就是一种肉红色,很刺激人的味觉。

  方肉要上席前用刀在肉皮那面划上横竖线,肉看起来是一块,实际已经被分成了无数块。这样有利于用筷子拈起来。方肉的碗里面有垫菜,一般是炒熟的炸辣椒。

  第三个大碗是蹄膀。这蹄膀是先炒了再用火煮,煮到肉和骨头快要脱离时就起锅,上席时装盘。南槐瑾最喜欢吃这道菜了。

  第四个大碗是山药炒肚片。这是一个开胃的菜,炒肚片时放了醋,所以吃起来又是有点酸味的。

  这四个大碗一般上得很快。在南槐瑾这一桌又和别的一桌不一样,因为是客人中的首席,所以鸡蛋糕那个碗还有一个盖碗盖着。盖碗的碗上还有用胡萝卜等做的菜花。这菜花也不是随便让人可以拿开的,必须是厨房的局匠,也就是厨房的大师傅在场才能拿,菜花拿开后才由大师傅揭盖碗。谁拿那个花谁就要出赏钱给局匠,这个过程叫探花。

  这个仪式相当于奥运会比赛开幕时,有人宣布某某届运动会开幕一样,是个庄重的过程。也是个热闹的意思。

  探花后就像宣布开吃一样。

  当然能做这个探花是一个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很多德高望重的长者参加这样的庆典,都会在兜里揣上两到五块钱。出十块的相当少,那时五块钱就不少了,也许就会被传很远。

  有些自认为可以探花的又因为座位原因,没有这个权力很遗憾的把钱又揣回去了。

  这个探花的钱是不算人情的,而且是被局匠师傅得了的。它是东家客人是否大方的一个标志,也是主人有没有面子的表现,这局匠师傅从这时开始的,六个小碗的现炒现上的菜的质量与探花表达的尊重与否很有关系。所以,有时德高望重坐首席的又很拮据,办婚事的就会提前给这个长者准备探花币,免得寒碜。

  还有的讲究的每桌都有盖碗,都有探花的。那是征得主人家同意或者是主人家贵重客人多了无奈的选择。这样搞最高兴的是局匠了。

  四大碗上齐了,该探花了。大家都盯着南槐瑾旁边的老爷爷。

  那老爷爷就笑着对南槐瑾说:“南主任,请您把这个碗上的花拿下来。”这老爷爷是虚应故事。南槐瑾又从小到大没有坐过首发首席,不知道这个哈数,以为老人手脚不灵便或者是怕烫,而且这一桌自己岁数最小,放眼看去另外七个人最小的也有五十多岁了,南槐瑾以为年轻人多做点事没有关系,就伸出手抓到了胡萝卜花准备探花时,一只油腻腻的手按住了南槐瑾的手。-- by:dad856|65025|16700qiuyelou 平板电子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师道官路,师道官路最新章节,师道官路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