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府花园,王若英领着两位贵女悠闲散步。
邹府毕竟是尚书府,面积不小,其中包含的,象征着实力和闲情雅致的后花园,规模十分可观。
毕竟,只有实力不俗的家族,才有精力在满足家人居住条件的情况下,去摆弄那些没什么用的花花草草。
“小姐。”
银釉匆匆来到李云依身边,轻声提醒。
李云依心领神会,接着对王若英和谢晚棠表示歉意:“姨母,晚棠,小女失陪一会儿。”
“贵女请便,不用见外。”
棠宝则眨了眨眼睛,道:“姐姐快去快回。”
李云依微笑回应:“好。”
远离王若英后,李云依小声问银釉:“怎么了?发现什么异常了吗?”
“小姐跟我来。”
银釉说完,默默带路。
两人一路前行,直奔着一处莫名其妙的地方而去。
此地是个院墙的折角,一无人迹,二无景色,三无异常,看起来仅仅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府宅的角落。
“这地方,怎么了?”
银釉手指一面院墙,道:“小姐,你用百炼真气,探查此处试试。”
李云依伸手,摸在院墙上面,真气缓缓流入其中,试图分析院墙的内部结构。
“这墙,好像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小姐,您让真气再往前一点,进入对面的院子里。”
李云依操控真气,继续往前试探。
一墙之隔的对面的院子里,似乎有不少竹制的架子,架子上摆放着或干或湿的布料……
李云依眉头一皱,道:“那个院子,是邹府的洗衣房?院中的竹竿是晾衣架,布料则是邹府上下的衣物?”
银釉点了点头,再问:“小姐,您没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依宝还不明白,奇怪道:“大户人家人口多,会单独设立一处浆洗衣服的地方,这有何不对劲的?”
银釉略感无奈,道:“小姐,您没晾晒过衣服。咱们楚国屋舍的大门朝南,是因为太阳东升西落,一年之中多位于南方。大门朝南,阳光充足,方便获得更多的日照。咱们晾晒衣服,也需要太阳,因而晾衣架和大门一样,东西走向,面对南方。”
“东西走向,面对南方?”
李云依向来聪慧,哪怕缺乏生活经验,但在银釉的提醒下,一点就通。
“邹府的晾衣架是南北走向,面朝东方的。这便是你找我来的奇怪之处。”
银釉继续点头,道:“小姐,邹府上下这么多人,不可能连晾衣架摆放的方向都不知道。所以……”
“所以,这个方向是邹府夫人,王若英故意安排的。但是,她为什么要这么摆放呢?晾衣架不朝向太阳,难道是为了将衣服展示什么人看吗?”
李云依一边思考,一边抬起螓首。
她蓦地看到,在邹府西面不远处,有一座老旧的瞭望塔。此塔应该是楚国京城早期,仅有内城范围时设立的,后来京城扩张,防御之事由外城的城墙和瞭望塔承担。内城城墙和瞭望塔,渐渐成为摆设,仅仅保留一些维系日常巡逻的京城守备力量。
京城守备控制的瞭望塔,邹府面朝瞭望塔摆放的晾衣架……
李云依不是傻子,她仅用一瞬间就全想明白了。
这些晾衣架之所以不朝太阳摆放,而要朝瞭望塔摆放,就是为了方便王若英将一些带有信息的布料,展示给京城守备。
瞭望塔上的京城守备获得消息,再转送给魏淳!
至于魏淳用什么方式解读这些信息,或者魏淳如何联系王若英,这些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能确定王若英的内鬼身份,一切就好办多了。
……
“王姨母,晚棠。”
李云依微笑着和两女打招呼。
哪怕她明知王若英是投靠魏淳的内鬼,但她此刻依旧保持着友善和微笑,未见与离开前有丝毫不同。
“贵女方才去做什么了?离开这么长时间?”王若英笑问道。
谢晚棠同样看向她的云依姐姐,似乎也想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但李云依不动声色,应付道:“小女自幼体弱,方才是丫鬟提醒我该服药打坐修炼了。”
“原来如此,那贵女不如……”
“不用,今日好不容易出来玩,该尽兴才是。”
……
邹府外。
某处小道墙边。
何书墨蹲守此地,等着他的依宝和棠宝出来。
不过,不等他等到依宝和棠宝,另一个女子悄然来到他的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何书墨回头一瞧,只见一位身穿常服,玉腿修长的女郎,俏生生站在他的面前。
“霜姐!你怎么来了?”
林霜面露无奈:“不是你转达娘娘的旨意,让我盯着几个大臣的吗?”
何书墨一拍脑门,道:“对,我看见霜姐太激动了,把这回事给忘了。”
林霜由于远离玉霄宫,对局势进展和贵妃娘娘当前的旨意并不了解:“你和贵女来邹府做什么?莫非是试探邹天荣?”
“不是试探邹天荣,而是试探邹府夫人,王若英。”
“试探她?”
“不错。姐姐这几天盯守大臣,可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没什么明显异常的地方。不过你说起王若英的话,我倒是感觉有一处地方不太对。”
“什么地方?”
“你跟我来。”
林霜带着何书墨,跳上邹府后方的一处三层小楼。
在这小楼的楼顶,可将邹府大半一览无余。
何书墨甚至还能看见邹府院中,小小的依宝和小小的棠宝。
“此地是我这几天经常观察邹府的地点,你看那里。”林霜说完,手指一指。
顺着林霜的手指,何书墨看到了邹府晾晒衣服的院落。
“邹府的晾衣架是南北走向,面朝东西,这很奇怪,浪费了许多阳光,眼下这天气还好,再冷一些,他们府上的衣服会迟迟晒不干。”
“南北朝向的晾衣架?”
何书墨还是有些生活常识的,他近乎下意识地观察邹府的周围,不远处,由青石所堆砌而出的眺望塔,顺利映入何书墨的眼帘。
“霜姐,那瞭望塔还有人用吗?”
林霜摇头:“没有人用,但会有京城守备巡逻维护,以备不时之需。”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如果是京城守备负责的,那邹家晾衣架的朝向问题,便很容易解释了。”
……
玉霄宫客殿,寒酥命宫女从童太医手中接过汤药饭盒,自己取出银针,当着童太医的面以针试毒。
银针完好,显示无毒。
随后,寒酥又命宫女试药,宫女喝完汤药,同样安然无恙。
“给我吧。我亲自喂她吃药。童太医,辛苦你负责煎药。”寒酥道。
童太医客气拱手,“应该的,为娘娘服务,都是分内之事。”
寒酥端着汤药走入内殿,来到玉蝉的床前。
玉蝉直起身子,准备吃药。
但寒酥却道:“别动,这药不能吃。”
“为什么,不是都试过毒了吗?”
“试过毒也不能吃。小姐亲耳听到,项文殊传话给童太医,让他把你杀了,斩草除根。怎么能吃他端来的药呢?”
“那……”
“我有药方,已经让人去煎了,等会端过来。”
“好。”
寒酥这边照顾好玉蝉,然后便亲自端着童太医煎煮的药来找娘娘。
童太医虽然口头上答应了项文殊,准备除掉玉蝉,但眼下还不能确定他真的做出了行动。
如果他只是口头答应,实则什么都没干,老实煎药帮玉蝉恢复身体,那或可能活。
如果他确实准备替魏淳做事,那必死无疑。
“娘娘,这是童太医的药。银针和宫女都试过了,没发现有什么异常。”
寒酥将汤药放在桌上。
厉元淑扫了一眼汤药,她不懂医术,但懂御下之术。
“让白太医也煎一份药,然后说他煎的药有毒,意欲谋害玉蝉。最后把这一份端给他自证。”
“是,奴婢明白!”
寒酥得了思路,高高兴兴下去做事。
不一会儿,玉霄宫外又响起匆匆的脚步声。
这脚步声略沉,不像是寒酥的。但玉霄宫中,除了寒酥,谁敢用这么急的脚步走路?
难道是……
厉元淑抬起螓首,果然看到了那个男人。
何书墨兴冲冲地来到淑宝的殿中,乐道:“娘娘,你猜我有什么好消息了?”
厉元淑微微蹙眉,不满道:“你的礼数呢?别以为当上本宫心腹,本宫就会一直惯着你。下次再不知道行礼,以后先去净身房,再来玉霄宫。”
何书墨轻咳一声,正经地弯腰拱手,道:“臣何书墨,拜见贵妃娘娘。”
“平身。”
“谢娘娘。”
淑宝虽然板着脸,一副不好惹的样子。
但现在的何书墨可不怕。
他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在淑宝心里占有一席之地,只要不犯原则性问题——对淑宝不忠诚,其余小事,淑宝根本不会拿他怎么样。
淑宝如果现在把他开除心腹队伍,谁来帮她忙前忙后,既要抓内鬼,又要对付魏淳,还要主持改革成立锦衣卫?
综上所述,何书墨仗着淑宝的宠爱,所以才言行随便,而不是真的不知轻重,敢在贵妃娘娘面前放肆不堪。
“娘娘,臣是真有好消息。”
“说。”
“臣找到另一个内鬼了!”
贵妃娘娘玉手一顿,美眸不由得狐疑地看向某个喜笑颜开的男子。她记得她昨天才把抓另一个内鬼的事情吩咐下去,原本预计某人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找到那人的马脚。
没想到,某人今天就来告诉她。
说人已经找到了。
“真找到了?”
“真找到了。娘娘,骗您可是欺君,臣何时骗过您啊。”
“那你说,此人是谁?”
何书墨小小卖了个关子:“此人既不是邹天荣,又不是曹子敬。”
娘娘凤眸闪过一丝茫然,道:“不是他们?”
何书墨笑道:“不是。”
娘娘见自己没有猜中,不由得凤眸微恼,道:“还卖关子?不想说可以退下,本宫换别人来查。”
何书墨面露严肃,但心里乐开了花。
淑宝又耍贵女脾气了,可爱捏。
她还说要换人查。酥宝走不开,蝉宝在养伤,霜姐不会查案,淑宝这是想吓唬谁呢?
不过,明面上,何书墨还是老老实实交代结果,不敢在淑宝不高兴的时候,继续火上浇油。
虽然继续火上浇油,大概率也不会怎么样。
但在淑宝生气的时候,哄她开心,毕竟是一件费心费力的麻烦事。
而且还可能失手,属于能不用就不用的下策。
“是邹天荣的夫人,王家嫡女王若英。”
“是她?”
娘娘烟眉微蹙,继续问道:“她可是王家的嫡女,怎么会跑到魏淳那边去?本宫听说,她与邹天荣恩爱和睦,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的确另有隐情。”
何书墨根据原书的一部分情节,再加上他这段时间的调查和猜测,道:“邹天荣娶的第一任王家嫡女,名叫王若清,据臣打听,王若清在王家是个远近闻名的才女。诗词歌赋均有涉猎。”
“这和诗词有什么关系?”
“因为诗词可以说一些,书信不能说的话。王若清是因为联姻才嫁去的邹家,因此她和邹天荣并无任何感情基础,再加上她爱诗词,感春悲秋的敏感性格,导致她在邹府并不得宠,郁郁寡欢,最终身亡。不过王若清毕竟是王家嫡女,自然不可能背地里说自家夫君的坏话。但是她却可以写诗词,寄送回家。”
贵妃娘娘明白过来,道:“你的意思是,王若英投靠魏淳,是为了给她姐姐报仇?”
“臣以为,不是报仇,是报复。王若英想报复王家,她和姐姐都是王家维系利益的工具,王家不在乎她们。她姐姐死得不明不白,王家非但不怎么追查,还要把她继续送来邹府。哪怕她正值芳龄,而邹天荣已经半截入土。所以,她要报复。”
娘娘安静听完何书墨的分析,缓缓道:“王若英见过本宫,她若有冤,为何不向本宫提,而要自暴自弃,去找魏淳?”
“娘娘,一边是王家,另一边是一个女子,王若英大概知道,您不会站在她们这一边。”
娘娘凤眸看向何书墨,语气悠远,道:“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来找本宫吗?”
何书墨不假思索:“当然,臣相信娘娘一定会为臣做主。”
……
……
……
ps:虽然之前说过了,但还有人问为什么不是8k。这里特别再说一下。
因为年后腰疼,疑似强制性脊柱炎,去查,二月观察到七月确诊是脊柱炎,早期,症状轻,但治不好,医生让半年观察一次,防止复发加重。
前几天,耳朵闷,去医院查,结合2020年确诊的神经性耳聋,以及后来复发一次,最近是第三次的经历。医生说突发耳聋不常复发,应该是梅尼埃病,会导致眩晕呕吐,听力波动性下降,最后丧失大部分听力,致聋,一样治不好。目前处于暂无眩晕,但是耳闷耳鸣的阶段。
作者一个月内被连环打击,开书到现在一天假都没请过。
现在摊上这种事情,情绪确实内耗、焦虑,而且也不敢像之前一样写到凌晨三点了。
耳朵稳定之前应该不会再写很多,后面好一些再8k吧,见谅。
邹府毕竟是尚书府,面积不小,其中包含的,象征着实力和闲情雅致的后花园,规模十分可观。
毕竟,只有实力不俗的家族,才有精力在满足家人居住条件的情况下,去摆弄那些没什么用的花花草草。
“小姐。”
银釉匆匆来到李云依身边,轻声提醒。
李云依心领神会,接着对王若英和谢晚棠表示歉意:“姨母,晚棠,小女失陪一会儿。”
“贵女请便,不用见外。”
棠宝则眨了眨眼睛,道:“姐姐快去快回。”
李云依微笑回应:“好。”
远离王若英后,李云依小声问银釉:“怎么了?发现什么异常了吗?”
“小姐跟我来。”
银釉说完,默默带路。
两人一路前行,直奔着一处莫名其妙的地方而去。
此地是个院墙的折角,一无人迹,二无景色,三无异常,看起来仅仅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府宅的角落。
“这地方,怎么了?”
银釉手指一面院墙,道:“小姐,你用百炼真气,探查此处试试。”
李云依伸手,摸在院墙上面,真气缓缓流入其中,试图分析院墙的内部结构。
“这墙,好像没什么奇怪的地方。”
“小姐,您让真气再往前一点,进入对面的院子里。”
李云依操控真气,继续往前试探。
一墙之隔的对面的院子里,似乎有不少竹制的架子,架子上摆放着或干或湿的布料……
李云依眉头一皱,道:“那个院子,是邹府的洗衣房?院中的竹竿是晾衣架,布料则是邹府上下的衣物?”
银釉点了点头,再问:“小姐,您没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依宝还不明白,奇怪道:“大户人家人口多,会单独设立一处浆洗衣服的地方,这有何不对劲的?”
银釉略感无奈,道:“小姐,您没晾晒过衣服。咱们楚国屋舍的大门朝南,是因为太阳东升西落,一年之中多位于南方。大门朝南,阳光充足,方便获得更多的日照。咱们晾晒衣服,也需要太阳,因而晾衣架和大门一样,东西走向,面对南方。”
“东西走向,面对南方?”
李云依向来聪慧,哪怕缺乏生活经验,但在银釉的提醒下,一点就通。
“邹府的晾衣架是南北走向,面朝东方的。这便是你找我来的奇怪之处。”
银釉继续点头,道:“小姐,邹府上下这么多人,不可能连晾衣架摆放的方向都不知道。所以……”
“所以,这个方向是邹府夫人,王若英故意安排的。但是,她为什么要这么摆放呢?晾衣架不朝向太阳,难道是为了将衣服展示什么人看吗?”
李云依一边思考,一边抬起螓首。
她蓦地看到,在邹府西面不远处,有一座老旧的瞭望塔。此塔应该是楚国京城早期,仅有内城范围时设立的,后来京城扩张,防御之事由外城的城墙和瞭望塔承担。内城城墙和瞭望塔,渐渐成为摆设,仅仅保留一些维系日常巡逻的京城守备力量。
京城守备控制的瞭望塔,邹府面朝瞭望塔摆放的晾衣架……
李云依不是傻子,她仅用一瞬间就全想明白了。
这些晾衣架之所以不朝太阳摆放,而要朝瞭望塔摆放,就是为了方便王若英将一些带有信息的布料,展示给京城守备。
瞭望塔上的京城守备获得消息,再转送给魏淳!
至于魏淳用什么方式解读这些信息,或者魏淳如何联系王若英,这些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能确定王若英的内鬼身份,一切就好办多了。
……
“王姨母,晚棠。”
李云依微笑着和两女打招呼。
哪怕她明知王若英是投靠魏淳的内鬼,但她此刻依旧保持着友善和微笑,未见与离开前有丝毫不同。
“贵女方才去做什么了?离开这么长时间?”王若英笑问道。
谢晚棠同样看向她的云依姐姐,似乎也想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但李云依不动声色,应付道:“小女自幼体弱,方才是丫鬟提醒我该服药打坐修炼了。”
“原来如此,那贵女不如……”
“不用,今日好不容易出来玩,该尽兴才是。”
……
邹府外。
某处小道墙边。
何书墨蹲守此地,等着他的依宝和棠宝出来。
不过,不等他等到依宝和棠宝,另一个女子悄然来到他的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何书墨回头一瞧,只见一位身穿常服,玉腿修长的女郎,俏生生站在他的面前。
“霜姐!你怎么来了?”
林霜面露无奈:“不是你转达娘娘的旨意,让我盯着几个大臣的吗?”
何书墨一拍脑门,道:“对,我看见霜姐太激动了,把这回事给忘了。”
林霜由于远离玉霄宫,对局势进展和贵妃娘娘当前的旨意并不了解:“你和贵女来邹府做什么?莫非是试探邹天荣?”
“不是试探邹天荣,而是试探邹府夫人,王若英。”
“试探她?”
“不错。姐姐这几天盯守大臣,可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没什么明显异常的地方。不过你说起王若英的话,我倒是感觉有一处地方不太对。”
“什么地方?”
“你跟我来。”
林霜带着何书墨,跳上邹府后方的一处三层小楼。
在这小楼的楼顶,可将邹府大半一览无余。
何书墨甚至还能看见邹府院中,小小的依宝和小小的棠宝。
“此地是我这几天经常观察邹府的地点,你看那里。”林霜说完,手指一指。
顺着林霜的手指,何书墨看到了邹府晾晒衣服的院落。
“邹府的晾衣架是南北走向,面朝东西,这很奇怪,浪费了许多阳光,眼下这天气还好,再冷一些,他们府上的衣服会迟迟晒不干。”
“南北朝向的晾衣架?”
何书墨还是有些生活常识的,他近乎下意识地观察邹府的周围,不远处,由青石所堆砌而出的眺望塔,顺利映入何书墨的眼帘。
“霜姐,那瞭望塔还有人用吗?”
林霜摇头:“没有人用,但会有京城守备巡逻维护,以备不时之需。”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如果是京城守备负责的,那邹家晾衣架的朝向问题,便很容易解释了。”
……
玉霄宫客殿,寒酥命宫女从童太医手中接过汤药饭盒,自己取出银针,当着童太医的面以针试毒。
银针完好,显示无毒。
随后,寒酥又命宫女试药,宫女喝完汤药,同样安然无恙。
“给我吧。我亲自喂她吃药。童太医,辛苦你负责煎药。”寒酥道。
童太医客气拱手,“应该的,为娘娘服务,都是分内之事。”
寒酥端着汤药走入内殿,来到玉蝉的床前。
玉蝉直起身子,准备吃药。
但寒酥却道:“别动,这药不能吃。”
“为什么,不是都试过毒了吗?”
“试过毒也不能吃。小姐亲耳听到,项文殊传话给童太医,让他把你杀了,斩草除根。怎么能吃他端来的药呢?”
“那……”
“我有药方,已经让人去煎了,等会端过来。”
“好。”
寒酥这边照顾好玉蝉,然后便亲自端着童太医煎煮的药来找娘娘。
童太医虽然口头上答应了项文殊,准备除掉玉蝉,但眼下还不能确定他真的做出了行动。
如果他只是口头答应,实则什么都没干,老实煎药帮玉蝉恢复身体,那或可能活。
如果他确实准备替魏淳做事,那必死无疑。
“娘娘,这是童太医的药。银针和宫女都试过了,没发现有什么异常。”
寒酥将汤药放在桌上。
厉元淑扫了一眼汤药,她不懂医术,但懂御下之术。
“让白太医也煎一份药,然后说他煎的药有毒,意欲谋害玉蝉。最后把这一份端给他自证。”
“是,奴婢明白!”
寒酥得了思路,高高兴兴下去做事。
不一会儿,玉霄宫外又响起匆匆的脚步声。
这脚步声略沉,不像是寒酥的。但玉霄宫中,除了寒酥,谁敢用这么急的脚步走路?
难道是……
厉元淑抬起螓首,果然看到了那个男人。
何书墨兴冲冲地来到淑宝的殿中,乐道:“娘娘,你猜我有什么好消息了?”
厉元淑微微蹙眉,不满道:“你的礼数呢?别以为当上本宫心腹,本宫就会一直惯着你。下次再不知道行礼,以后先去净身房,再来玉霄宫。”
何书墨轻咳一声,正经地弯腰拱手,道:“臣何书墨,拜见贵妃娘娘。”
“平身。”
“谢娘娘。”
淑宝虽然板着脸,一副不好惹的样子。
但现在的何书墨可不怕。
他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在淑宝心里占有一席之地,只要不犯原则性问题——对淑宝不忠诚,其余小事,淑宝根本不会拿他怎么样。
淑宝如果现在把他开除心腹队伍,谁来帮她忙前忙后,既要抓内鬼,又要对付魏淳,还要主持改革成立锦衣卫?
综上所述,何书墨仗着淑宝的宠爱,所以才言行随便,而不是真的不知轻重,敢在贵妃娘娘面前放肆不堪。
“娘娘,臣是真有好消息。”
“说。”
“臣找到另一个内鬼了!”
贵妃娘娘玉手一顿,美眸不由得狐疑地看向某个喜笑颜开的男子。她记得她昨天才把抓另一个内鬼的事情吩咐下去,原本预计某人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找到那人的马脚。
没想到,某人今天就来告诉她。
说人已经找到了。
“真找到了?”
“真找到了。娘娘,骗您可是欺君,臣何时骗过您啊。”
“那你说,此人是谁?”
何书墨小小卖了个关子:“此人既不是邹天荣,又不是曹子敬。”
娘娘凤眸闪过一丝茫然,道:“不是他们?”
何书墨笑道:“不是。”
娘娘见自己没有猜中,不由得凤眸微恼,道:“还卖关子?不想说可以退下,本宫换别人来查。”
何书墨面露严肃,但心里乐开了花。
淑宝又耍贵女脾气了,可爱捏。
她还说要换人查。酥宝走不开,蝉宝在养伤,霜姐不会查案,淑宝这是想吓唬谁呢?
不过,明面上,何书墨还是老老实实交代结果,不敢在淑宝不高兴的时候,继续火上浇油。
虽然继续火上浇油,大概率也不会怎么样。
但在淑宝生气的时候,哄她开心,毕竟是一件费心费力的麻烦事。
而且还可能失手,属于能不用就不用的下策。
“是邹天荣的夫人,王家嫡女王若英。”
“是她?”
娘娘烟眉微蹙,继续问道:“她可是王家的嫡女,怎么会跑到魏淳那边去?本宫听说,她与邹天荣恩爱和睦,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的确另有隐情。”
何书墨根据原书的一部分情节,再加上他这段时间的调查和猜测,道:“邹天荣娶的第一任王家嫡女,名叫王若清,据臣打听,王若清在王家是个远近闻名的才女。诗词歌赋均有涉猎。”
“这和诗词有什么关系?”
“因为诗词可以说一些,书信不能说的话。王若清是因为联姻才嫁去的邹家,因此她和邹天荣并无任何感情基础,再加上她爱诗词,感春悲秋的敏感性格,导致她在邹府并不得宠,郁郁寡欢,最终身亡。不过王若清毕竟是王家嫡女,自然不可能背地里说自家夫君的坏话。但是她却可以写诗词,寄送回家。”
贵妃娘娘明白过来,道:“你的意思是,王若英投靠魏淳,是为了给她姐姐报仇?”
“臣以为,不是报仇,是报复。王若英想报复王家,她和姐姐都是王家维系利益的工具,王家不在乎她们。她姐姐死得不明不白,王家非但不怎么追查,还要把她继续送来邹府。哪怕她正值芳龄,而邹天荣已经半截入土。所以,她要报复。”
娘娘安静听完何书墨的分析,缓缓道:“王若英见过本宫,她若有冤,为何不向本宫提,而要自暴自弃,去找魏淳?”
“娘娘,一边是王家,另一边是一个女子,王若英大概知道,您不会站在她们这一边。”
娘娘凤眸看向何书墨,语气悠远,道:“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来找本宫吗?”
何书墨不假思索:“当然,臣相信娘娘一定会为臣做主。”
……
……
……
ps:虽然之前说过了,但还有人问为什么不是8k。这里特别再说一下。
因为年后腰疼,疑似强制性脊柱炎,去查,二月观察到七月确诊是脊柱炎,早期,症状轻,但治不好,医生让半年观察一次,防止复发加重。
前几天,耳朵闷,去医院查,结合2020年确诊的神经性耳聋,以及后来复发一次,最近是第三次的经历。医生说突发耳聋不常复发,应该是梅尼埃病,会导致眩晕呕吐,听力波动性下降,最后丧失大部分听力,致聋,一样治不好。目前处于暂无眩晕,但是耳闷耳鸣的阶段。
作者一个月内被连环打击,开书到现在一天假都没请过。
现在摊上这种事情,情绪确实内耗、焦虑,而且也不敢像之前一样写到凌晨三点了。
耳朵稳定之前应该不会再写很多,后面好一些再8k吧,见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最新章节,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最新章节,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