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知府陈廷敬的车驾,在苏知意的亲自引导下缓缓地驶入了知意村的地界。

  这位在云州府说一不二的封疆大吏,此刻早已收起了在公堂之上的所有官威。他掀开车帘,那双锐利如同鹰隼般的眼睛正一寸一寸地无比仔细地审视着眼前这个正在创造奇迹的村落。

  “苏姑娘,”他指着远处那条已经初具雏形,无数村民正在其中挥汗如雨的巨大沟渠,声音里带着一丝由衷的惊叹,“那便是你口中的引水渠?本府看这工程量怕是比朝廷修建官道还要浩大几分啊。”

  “回禀大人。”苏知意骑在马上与车驾并行,声音清朗,“此渠名为生命之渠。待到开春,它便能将后山神泉之水引至村中每一寸田地。有了它,我知意村便可再无旱涝之忧。”

  “好!好一个再无旱涝之忧!”陈廷敬抚掌赞道,“本府此次巡查灾情,所见皆是河井干涸,田地龟裂。唯有你这里竟还能有如此魄力兴修这等利在千秋的水利大工程!光是这份远见便足以让云州府所有县令都汗颜无地了。”

  车驾行至村南,一股混合着火焰的炽热与泥土芬芳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

  “大人,这里便是我村的砖窑与瓷坊。”苏知意翻身下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陈廷敬走下马车,当他亲眼看到那座如同巨龙般盘踞在山坡之上的知意窑时,他那双见惯了风浪的眼睛里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丝震撼。

  “东家!您怎么来了!”窑厂总把式王三一见到苏知意便满脸狂热地迎了上来。

  “王三师傅,”苏知意笑着介绍道,“这位是咱们云州府的父母官陈知府大人。他听闻了咱们知意瓷的名声特地前来视察。”

  “草民王三,叩见知府大人!”王三连忙就要下跪。

  “免了。”陈廷敬摆了摆手,他走到那一堆堆码放得整整齐齐在阳光下泛着青黑色光泽的砖垛前,伸出手轻轻敲了敲。

  “铛!铛!”

  那清脆悦耳的金石之音让陈廷敬的脸上露出了惊奇的表情。

  “好砖!质地坚密,火候上乘!本府在州府大牢里见过工部特供的城防砖,其品质怕是也远不如你这砖石!”

  “大人谬赞了!”王三一听这话,腰杆瞬间就挺得笔直,脸上是发自内心的骄傲,“这都是托了我们东家的福!若不是她画出的神仙图纸,若不是她发现的五色宝土,俺们就是再烧一百年也烧不出这等宝贝!”

  “哦?此话怎讲?”陈廷敬被勾起了兴趣。

  王三立刻唾沫横飞地,将苏知意如何设计知意窑,如何发明水火淬炼法的神迹添油加醋地又说了一遍。

  陈廷敬静静地听着,他看着王三那张因为极致的崇拜而涨红的脸,又看了看旁边那个云淡风轻的少女,心中的震撼已是无以复加。

  当他走进那间守卫森严的瓷坊,亲眼看到那些新出窑的温润如玉的白瓷时,他终于明白了为何京城里的那些权贵,会为这么一只小小的茶杯而疯狂。

  “苏姑娘,”他拿起一只白瓷碗,感受着那轻若无物的分量和光滑如镜的釉面,声音里充满了感慨,“本府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你这知意村最宝贵的不是这能点石成金的窑,也不是这价值连城的瓷。”

  “而是你这个人。”

  参观完了窑区,苏知意又领着陈廷敬来到了那座早已充满了朗朗读书声的知意学堂。

  “……故,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还未走近,一阵阵稚嫩却又充满了力量的读书声便传了出来。

  陈廷敬身为饱读诗书的进士出身,听到这熟悉的《千字文》,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可当他走进那间窗明几净的进学堂时,他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了。

  他看到了那面巨大的被称作黑板的墙壁,看到了上面那些他从未见过的、简洁而高效的阿拉伯神数,更看到了一个年仅十岁的少年正站在讲台之上,用一根小小的竹竿指着黑板,有模有样地为台下那些比他还小的孩子们讲解着一道复杂的鸡兔同笼应用题。

  那少年正是苏明理。

  “所以我们只需将总脚数减去总头数乘以二,再除以二,便可得出兔之数。此法,姐姐称之为假设之法。诸位同学,可听明白了?”

  “明白了!”台下的孩子们齐声应道,那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陈廷敬彻底呆住了。

  他看着苏明理那张稚嫩却又无比沉稳的脸,看着他那清晰的逻辑和远超同龄人的心智,他忍不住转过头,声音干涩地问向苏知意:“此子是何人?”

  “回大人,他是在下的胞弟,苏明理。”苏知意的声音里充满了骄傲。

  “状元之才!此子当有状元之才啊!”陈廷敬看着苏明理,那双锐利的眼睛里爆发出了一阵骇人的精光!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在窗外站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

  他看着那些孩子在林若雪和苏明理的教导下,时而诵读经义时而演算数理,时而又跑到格物堂里,去争论一块石头为何会往下掉。

  他那颗被官场俗物早已磨砺得坚硬无比的心,在这一刻竟是被狠狠地触动了。

  知意居,议事厅。

  两人再次分宾主落座。

  这一次,陈廷敬的脸上早已没了半分试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真正的平等的甚至可以说是带着几分请教的郑重。

  “苏姑娘,”他放下茶杯,开门见山地问道,“本府今日算是开了眼了。”

  “你这知意村农、工、商、学,四业并举,互为根基,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其制度之完善,其构想之宏伟,便是放眼整个大乾王朝怕是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本府就只问你一句。”他看着苏知意,那双锐利的眼睛充满了期盼,“你这知意村之法,可否复制于整个云州?”

  苏知意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回禀大人。”她不卑不亢地答道,“能,也不能。”

  “哦?此话怎讲?”

  “能,是因为我知意村所用之法,皆是顺应天时,合乎人力的务实之法,并无半分虚妄。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和人才,天下任何地方皆可复制。”

  “而不能,”她话锋一转,“则是因为这复制之法,绝非一道官府文书便可一蹴而就。它需要懂技术的人才,需要懂管理的章程,更需要一个能将所有人的力气都拧成一股绳的强有力的核心!”

  “大人您想,”她看着陈廷敬循循善诱,“如今云州大旱,百废待兴。您手上有朝廷下拨的赈灾银两,有无数嗷嗷待哺的灾民。您是想,将这银子层层下发,任由那些胥吏盘剥,最后落到百姓手里的十不存一?还是想将这些灾民聚于一处每日施粥,让他们坐吃山空,最终养成惰性沦为流民?”

  这番话句句都说到了陈廷敬的痛处。

  “那依苏姑娘之见,该当如何?”他虚心求教。

  苏知意笑了。

  她缓缓地站起身走到那巨大的沙盘前,那双清亮的眸子里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大人,”她的声音充满了无穷的蛊惑力,“与其由官府亲力亲为,劳心劳力,何不集天下之能者,让他们各展其才?”

  “我大乾王朝从不缺有本事的能人!缺的只是一个能让他们放手去施为的舞台!”

  “所以知意斗胆向大人提议。”

  “由官府出面,将这云州府内所有待兴的民生大计,无论是修水利,建官道,还是垦荒地,全都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工程!”

  “然后,”她一字一顿,无比清晰地说出了那个足以颠覆整个时代,也足以让任何一个有抱负的为政者都为之疯狂的构想!

  “面向全云州的商号、乡绅、乃至能人异士!”

  “公开——”

  “竞标!!”

  “能者上!庸者下!价低者得!质优者赏!”

  “官府只需做好监督和验收!如此一来,不仅能以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更能杜绝贪腐激发民力!不出三年,我敢保证这云州府必将焕然一新,成为我大乾王朝最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整个议事厅一片死寂。

  陈廷敬这位云州知府彻底被苏知意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给镇住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少女,看着她那双仿佛能洞悉未来的眼睛。

  许久,许久。

  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那声音因为极致的激动而剧烈颤抖!

  “好……好一个公开竞标!”

  “苏姑娘!此策若能功成!”

  “你,当为我云州立不世之功!!”

  苏知意迎着他那灼热的目光缓缓地笑了。

  “知府大人,”她对着陈廷敬深深一福,“如今云州百废待兴,正需雷霆手段。”

  “这第一座用以工代赈之法,修建的水利大坝。”

  “这第一条贯穿青石、下河二县的官道。”

  “我知意村,”她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与力量,“愿为大人,为这云州百万百姓立下这第一份投名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最新章节,神医农女:我靠种田富甲天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