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心理学 第十二章 插章—数字之谜

小说:深层心理学 作者:莲花九天落 更新时间:2024-08-20 12:02:12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各位,首先对迟来的深表歉意,如果仅从态度而言。qiuyelou

  但是,从客观角度来看:

  心理学的内容实在难以像玄幻之类的小说那般呼之则来,而是要发自内心最深处地触动。

  太快的,反而不真实;且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因为这样势必会注入水分。

  结果就是既不娱乐也不学术、不伦不类。

  如果大家有足够的耐心,就现有的章节而言,应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接受并举一反三,这也就弥补了的不足和延迟。

  言归正传。

  从前面的章节中,大家应该能够看到,记忆的细节,往往能够引起内心的巨大转变。

  就比如前面所说的“微笑强迫”。

  如果单就这一症状而言,大家或许会认为这只是纷繁芜杂的心理症状中的一种。

  但从深层来看,这是一个纵向的递进或演变过程,而非横向的心理症状种类。qiuyelou

  也就是说:所有复杂的心理问题,都可以集中到“微笑强迫”这一细节上。

  但前提一定要能够前后连贯,否则会转瞬即逝;认为这不能代表所有心理问题;随即便被轻描淡写而过,转移到对其他症状的关注上。

  所以,本节从另一个细节入手,从另一角度阐述同一本质。

  这个细节就是――数字。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对数字的敏感,就像人们偏爱数字8,对4则较为敏感。

  在这里,我要描述的是更深层的数字敏感。

  这种数字敏感,就是抑郁者度日如年,数着分分秒秒的煎熬;和强迫者如履薄冰、步步为营的悸动。

  就抑郁者而言,他们有时会感觉人生漫漫、度日如年;但转移到另一个极端就是――面对亲人的老去,或对自己青春的逝去,总是很伤感。

  更严重地,他们会在内心深处计算着年华的流逝,绝望与灾难的逼近。

  任何的安慰都只是一种暂时的转移,或者说是一种醉生梦死的麻痹或逃避状态。

  等到现实的不幸真正降临时,足以令他们产生错乱与崩溃。

  就像强行要一个长年躲在黑屋子里的人见阳光,特别不适。

  对于强迫者而言,他人的一言一行,都极有可能成为他症状发生的诱因。

  甚至于担心下一秒就会疾病发作,或者危机临近。

  对数字的敏感自然不言而喻。

  他们何以对数字如此敏感?

  恐怕难以解释。

  就像为何失眠时候数星星,可能会催人入眠;玄幻小说爱好者对升级流痴迷一样。

  很难明白为何人们对数字的慢慢积累,会产生一种快感。

  不要小看这种数字之谜。

  就如一个有所好转的心理疾患者,他们总会有一种担心――对现有的快乐严格维护,因为他们害怕下一次,这种快乐就不复存在;或者说在N久以后,疾病会再现。

  又比如他们在某项比赛中获得了胜利,但害怕多次参加这种比赛,因为他不敢保证每次都胜利;还不如见好就收。

  这样固然安全,但压制了本不该压制的追求快乐的动力,无形中培养了忧郁。

  这是一种隐形的数字敏感。

  实际是一种安全感的缺失。

  如果大家如果记得:儿时在母亲的依靠中,对待外界是如何好奇和朦胧,仿佛一切都是绵绵不断地,没有象征着悲伤与绝望地终结和分离;融入、妥协于社会过多,和母亲的心灵分离后,则会对外界患得患失,过分敏感于每人每事、一事一物。

  形象点说:把数字分离后,变成1、2、3、4……整数,没有分离,则会是1、1.1、1.2……绵绵不断。

  也就不会有度日如年的压抑和步步危机地焦虑。(未完待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深层心理学,深层心理学最新章节,深层心理学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