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朝堂决议(五)
此刻站在堂下的众位官员,三三两两歪着脖子,互相之间进行着低声交谈,一时间,整个大殿如蜜蜂乱飞一样,发出嗡嗡之声。
坐在高堂上的有施国国君,双眉颦蹙,脑海里回荡着司徒的话。
在主宫的时候,当乌曹第二次提及妹喜,他就考虑过这些问题,只是当时没有往深处去想。
现在跟随司徒的思路,他依稀有些明悟,从使臣的言行举止上,很容易看出,乌曹几人是匆忙的赶来有施国。
虽然不敢断定,路上几人分毫没有停歇,但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出,几名使臣赶路很急,就好像这件事情特别重要一样。
在乌曹进入主宫以后,喝水的情形也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人只有在极度缺水的时候,才会出现豪饮的情况。
宗主国的使臣出使治下的方国,本是争破头皮的好事,然而在乌曹几人的身上,嫣然却成了一份苦差事。
这就从侧面引出了一个情况,夏桀在下达王命的时候,特地限制了传达的时间。
如此着急八荒的赶来有施国,只是让有施国国君送妹喜入王宫,此事的确是咄咄怪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夏桀如果想要哪个女人,伸手便可得到,何需如此猴急?推迟一天能有多大的区别?
这只能说明,夏桀是在听闻妹喜的消息之时,立刻派出使臣前往有施国。而他压根就没有去考虑,消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换种说法就是,这个信息无非就是一条实施他计划的道路。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通使臣赶路匆促的原因。
思绪来到这里的时候,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高堂上的有施国国君,对着堂下众人,压压手,道:“众位爱卿,都安静一下!”
闻声,瞬间安静下来的众人,转头看向高台,目光锁定在有施国国君的身上。
有施国国君环顾四周,最终看向司徒,说道:“爱卿是想说,王上根本就不清楚妹喜的情况?”
“正是!”司徒拱手回道。
“司徒大人,既然王上对公主不了解,那为何还要如此?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司马不解的问道。
“非也!”司徒摇了摇头,“正因为王上不知道公主的具体情况,本官才会这样说,也只有这样才能串联好事情的始末。
其实,整件事情就是一个阴谋,这背后是有人在操控,他想要借刀杀人,他想要借王上的手,除掉我有施氏。
但是,这么粗浅的离间之计,王上岂会不知?宗主国朝堂之上能人辈出,为何没有人阻拦?”
司徒扫视一圈面露思索的众人,继续道:“本官猜测,王上这是在将计就计!”
“爱卿的话,寡人怎么越听越糊涂,照爱卿这么说,那这些跟妹喜有何关系?又是何人处心积虑谋划这一切?”有施国国君皱眉,连连摇头,想不通其中的关键。
“不知君上可还记得洪德?”
“寡人自然记得,洪德此人谋略过人,是我族中难得的人才,寡人也曾委以重任,对其甚是器重!
只可惜他却与寡人的侧夫人有男氏密谋,企图在寡人合眼以后,颠覆朝纲,拥立侧夫人之子继承大统。
此事后来走漏了风声,寡人想要拿他是问,不成想,侍卫前去捉拿之时,他早已逃之夭夭,不知所踪!
之前寡人曾派人多方寻找,也安排使臣支会了其它方国。
只是,时至今日也未曾寻得他的一丝踪迹!不知……”有施国国君说到这里,脑中灵光一闪,猛地向前挺了挺胸膛,双眼冒着精光,震惊的说道:“爱卿是说,布局之人是洪德?”
“不错!”
“不可能!”有施国国君晃了晃脑袋,“洪德如果在王上身边,以他的才智,怎么会此时才有所行动?”
“君上!洪德并没有在我大夏境内,而是在东夷!”司徒拱手施礼,语气非常的坚定。
“爱卿是不是太武断了?”有施国国君觉得司徒的话不可捉摸。
“回君上!臣下并非臆断之言,而是有迹可循。”
“哦?爱卿且说来听听!”
“诺!”司徒双手握拳,颔首道:“臣下基于两点分析,其一,能够知道公主信息之人,必是对我有施氏知根知底之人。
除了我有施氏直系贵族和朝堂中部分旁系官员,仅剩下洪德一人,除此之外,臣下实难想到他人。
其二,公主的讯息传入王上的耳中,绝对不会超过三日,这点,从宗主国使臣的身上,能够得到证实。
而这条信息传出的时间,刚好是东夷战争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这难道会是巧合吗?
就算是巧合,王上为什么要相信?他的目的是恢复朝贡,想要杀鸡儆猴,选择强大的方国不是更好吗?
也正如这位大人所说,王上打败一个实力强盛的方国,不是更有震慑力吗?
像如此简单的道理,我们都能想到,王上没有理由想不到。
可王上最终还是选择了我有施国,这只能说明,事情的背后还暗含着另外一层深意。
透漏消息之人,投王上之喜好实则是暗藏祸心,他想看到我大夏国烽火连天,内乱不止!”
…………
(本章完)
此刻站在堂下的众位官员,三三两两歪着脖子,互相之间进行着低声交谈,一时间,整个大殿如蜜蜂乱飞一样,发出嗡嗡之声。
坐在高堂上的有施国国君,双眉颦蹙,脑海里回荡着司徒的话。
在主宫的时候,当乌曹第二次提及妹喜,他就考虑过这些问题,只是当时没有往深处去想。
现在跟随司徒的思路,他依稀有些明悟,从使臣的言行举止上,很容易看出,乌曹几人是匆忙的赶来有施国。
虽然不敢断定,路上几人分毫没有停歇,但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出,几名使臣赶路很急,就好像这件事情特别重要一样。
在乌曹进入主宫以后,喝水的情形也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人只有在极度缺水的时候,才会出现豪饮的情况。
宗主国的使臣出使治下的方国,本是争破头皮的好事,然而在乌曹几人的身上,嫣然却成了一份苦差事。
这就从侧面引出了一个情况,夏桀在下达王命的时候,特地限制了传达的时间。
如此着急八荒的赶来有施国,只是让有施国国君送妹喜入王宫,此事的确是咄咄怪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夏桀如果想要哪个女人,伸手便可得到,何需如此猴急?推迟一天能有多大的区别?
这只能说明,夏桀是在听闻妹喜的消息之时,立刻派出使臣前往有施国。而他压根就没有去考虑,消息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
换种说法就是,这个信息无非就是一条实施他计划的道路。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通使臣赶路匆促的原因。
思绪来到这里的时候,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
高堂上的有施国国君,对着堂下众人,压压手,道:“众位爱卿,都安静一下!”
闻声,瞬间安静下来的众人,转头看向高台,目光锁定在有施国国君的身上。
有施国国君环顾四周,最终看向司徒,说道:“爱卿是想说,王上根本就不清楚妹喜的情况?”
“正是!”司徒拱手回道。
“司徒大人,既然王上对公主不了解,那为何还要如此?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司马不解的问道。
“非也!”司徒摇了摇头,“正因为王上不知道公主的具体情况,本官才会这样说,也只有这样才能串联好事情的始末。
其实,整件事情就是一个阴谋,这背后是有人在操控,他想要借刀杀人,他想要借王上的手,除掉我有施氏。
但是,这么粗浅的离间之计,王上岂会不知?宗主国朝堂之上能人辈出,为何没有人阻拦?”
司徒扫视一圈面露思索的众人,继续道:“本官猜测,王上这是在将计就计!”
“爱卿的话,寡人怎么越听越糊涂,照爱卿这么说,那这些跟妹喜有何关系?又是何人处心积虑谋划这一切?”有施国国君皱眉,连连摇头,想不通其中的关键。
“不知君上可还记得洪德?”
“寡人自然记得,洪德此人谋略过人,是我族中难得的人才,寡人也曾委以重任,对其甚是器重!
只可惜他却与寡人的侧夫人有男氏密谋,企图在寡人合眼以后,颠覆朝纲,拥立侧夫人之子继承大统。
此事后来走漏了风声,寡人想要拿他是问,不成想,侍卫前去捉拿之时,他早已逃之夭夭,不知所踪!
之前寡人曾派人多方寻找,也安排使臣支会了其它方国。
只是,时至今日也未曾寻得他的一丝踪迹!不知……”有施国国君说到这里,脑中灵光一闪,猛地向前挺了挺胸膛,双眼冒着精光,震惊的说道:“爱卿是说,布局之人是洪德?”
“不错!”
“不可能!”有施国国君晃了晃脑袋,“洪德如果在王上身边,以他的才智,怎么会此时才有所行动?”
“君上!洪德并没有在我大夏境内,而是在东夷!”司徒拱手施礼,语气非常的坚定。
“爱卿是不是太武断了?”有施国国君觉得司徒的话不可捉摸。
“回君上!臣下并非臆断之言,而是有迹可循。”
“哦?爱卿且说来听听!”
“诺!”司徒双手握拳,颔首道:“臣下基于两点分析,其一,能够知道公主信息之人,必是对我有施氏知根知底之人。
除了我有施氏直系贵族和朝堂中部分旁系官员,仅剩下洪德一人,除此之外,臣下实难想到他人。
其二,公主的讯息传入王上的耳中,绝对不会超过三日,这点,从宗主国使臣的身上,能够得到证实。
而这条信息传出的时间,刚好是东夷战争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这难道会是巧合吗?
就算是巧合,王上为什么要相信?他的目的是恢复朝贡,想要杀鸡儆猴,选择强大的方国不是更好吗?
也正如这位大人所说,王上打败一个实力强盛的方国,不是更有震慑力吗?
像如此简单的道理,我们都能想到,王上没有理由想不到。
可王上最终还是选择了我有施国,这只能说明,事情的背后还暗含着另外一层深意。
透漏消息之人,投王上之喜好实则是暗藏祸心,他想看到我大夏国烽火连天,内乱不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