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人不解当时意,今日世途非昨日

  试问,那个不去红尘闹,回头望,功名尽在长安道。

  熟料,今日少年明日老,却道青山依旧。

  年少轻狂虽是少年的独有,但老夫轻狂也不是少有。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会越来越沉稳,少有如公孙瓒这般还这等的激进。

  正坐于公孙瓒面前的司马朗深邃的眼眸中藏纳着一丝思量。

  他一人在此,固然有好处,但对于公孙瓒的大业却是不利。

  一人智短

  一封家书,记载着千万思绪,万般的衷肠。

  “载余年未归,侍奉左右,孩儿不孝。”

  简单的家书,简短的字眼,却能看出离家的游子思故之情。

  然,司马家的人却是非常人。。。

  书房内

  三代尽数坐在房内,作为老太爷的司马儁年事已高,精神不复以往,神色间颇有些颓靡,然人老成精,在司马儁还未人老糊涂的时候,还是能提出一些精于事故的意见的。

  至于司马防,在司马家第三代未成长起来的时候,司马家还是需要司马防来主持大局,司马一家祖孙三代,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未出现那种青黄不接的情况。

  “兄长感情用事了。”

  年龄最小的司马懿却是开口了,从祖父到父亲并未面露不满,反而看向司马懿的眼神满是欣慰。

  “仲达作何解?”

  “禀祖父,兄长这次虽是家书,可却是向祖父要人。”

  年纪轻轻却展露出与年龄完全不符的沉稳和成熟。

  “若是你以为怎么做?”

  司马儁并未给出建议或者反驳,笑眯眯慈祥的眼神看着这个自己最满意的孙子。

  “禀祖父,既兄长有所求,满足兄长又有何不可?”

  话音刚落,无论是司马儁亦或是司马防都讶异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司马懿会反对而不是同意,不过司马懿的决定并没有让司马儁、司马防感到不满,反而他们看向司马懿的眼神越来越慈祥。

  冷静掌权者固然对于家族而言乃是一件妙事,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却不见得乃是一件好事。

  今司马懿能如此,纵然今后他掌握大权,对其兄弟姊妹想来也能手下留情。

  “该派任何前往?”

  “可让族中子弟前往,亦可让河内名士前往。”

  司马儁人老成精旋即听懂司马懿话中的真意,看向司马懿的眼神越来越满意,同样的眼眸中也藏着一丝的遗憾,遗憾未能见孙儿成家立业。

  “此事,建公你去做。”

  “诺。”

  人有私心,同样的司马儁也想要看看当他百年之后,司马防是否有资格扛起河内司马这个牌子的重担。

  “建公,你且退下吧。”

  祖孙二人静坐在书房内,摇曳灯火,随时都会熄灭。

  “仲达,吾犹如这盏烛火。”

  指着摇曳的灯火,司马儁喃喃自语道。

  或许人年纪到了,越是能感受到自己的死期,话就开始变得多了起来,总是说一些令人悲伤的事情。

  闻言,司马懿不知该说什么是好,面色悲怆。

  人将有一死,只是死到临头时,如何能洒脱的了。

  “回想当年。。。。”

  昔年安帝治世,祖父贵为征西将军,父身为豫章太守,他更是了不得,李膺、荀淑等人皆皆为至交好友,交友甚广的他在大汉王朝建立了一条又一条的人际网。

  这一生,司马儁可谓是风光无限。

  越是如此,司马懿心里越是难受,自小他就是祖父教授,能有如今的成就,一方面乃是他的天赋,一方面则是来自于祖父十年如一日的教诲。

  “仲达,吾知汝意,去吧。”

  良久后,叨叨絮絮的司马儁回过神后,轻轻抚摸着司马懿的脑袋,眼神中流溢着慈爱。

  “这。。。”

  其祖父越是如此,司马懿越是不舍。

  “离去前,去山上见见孔明先生,他毕竟是你的授业恩师。”

  师者传道解惑也

  胡昭做为一名是师长可以说他做到了。

  “诺。”

  颔首拱手应允。

  这些年忙,他倒是忘记了。。。

  次日,晨鸡初鸣,天微微亮,司马懿便在仆人的带领下前往后山中。

  “老师。”

  经年不见,胡昭依旧风采依旧,比起外面的名士,司马懿觉得自己的这位授业恩师,更有一种出尘之感,给他的第一感觉,犹如世外高人。

  “你长大了。”

  简短的四个字,却道尽了司马懿这些年的变化。

  “叔弼带你见了这个世道,有何感想?”

  “妙!妙不可言。”

  面容上的笑容不绝,显然出去一趟,倒是让司马懿大开眼界。

  “外面凉,里面坐。”

  师徒二人少有的这般谈话,谈天说地论世间之事,席间,胡昭看向司马懿的眼神,满是感慨,在胡昭看来年少聪慧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生在河内司马这样的家庭中。

  少年聪慧,未必好

  人皆有苦,无法一一道全。

  “老师。。。。。”

  “莫开口,今后你的路要怎么走乃是仲达你的事,无论这条路的终点是何处,起码当初选择走上这条路的时候,你可曾后悔过?”

  “若有人强加干涉,仲达你今后要是后悔了,该如何?”

  徒知师,师明徒

  司马懿欲要开口询问的,胡昭心如明镜,正是因为如此,胡昭就在司马懿准备开口的时候,直接把司马懿的话给堵死,恰如在他看来,司马懿的人生就要他自己去选择,自己去走,其他的人最好不要加以干涉。

  如此百年之后,方能不留后悔。

  “懿明白了。”

  起身深深行礼。

  师者传道解惑也,在胡昭这里,以往一些困扰在心头,犹如萦绕山间的云雾,慢慢的被拨开。

  恰如,其师所言,人生路途上,终究要有些事需要自己来定。

  比如今后的路要怎么走?

  人生无悔

  恰如叔弼兄长?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闲暇时,吟诗作赋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南阳宛城山上小屋内,司马隼紧随在陈欢的身边,护卫着陈欢的安全。

  远眺四周,身后站着司马隼,感受着四面凉爽的山风。

  “隼叔,你找一可信之人,托人带一句话告诉伯符。”

  司马隼心里一咯噔,不知想到了什么,整个人身体绷紧了。

  “南阳陈欢不负兄长托。”

  “今功成身退。”

  “不回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之乱世谋士,三国之乱世谋士最新章节,三国之乱世谋士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