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沉声道:

  “袁耀有地,朕就没有?”

  董昭对曹丕道:

  “陛下,逆贼袁耀的地是怎么来的,陛下很清楚。

  他是靠着戕害世家,从士族手里抢来的。”

  “袁耀从士族手中夺取土地,手段狠辣,残忍至极,乃名副其实的暴虐之主。

  陛下总不会想要效仿逆贼,残害我大魏世家吧?

  若如此,恐怕会寒了世家的心啊…”

  曹丕闻言,顿时感觉胸口发闷。

  袁耀可以随意寒大乾世家的心,他曹丕却不行。

  或者说袁耀一开始这么做的时候也不行,后来才行了。

  袁耀成功的道路不可复制,他是跳出了淮南世家的圈子,直接打压江东世家。

  将江东整合完毕之后,再收荆州,压服荆州世家。

  最后转过头来收拾淮南世家,淮南世家就没有反抗能力了。

  当然了,淮南世家也不是没反抗,只是反抗的后果有点惨,直接被袁耀给灭得差不多了。

  袁耀的成功无法复制,除非曹丕用兵如神,北上伐燕或者南下灭乾。

  这样曹丕就可以学袁耀,利用外力来压服治下的世家豪门。

  可这可能吗?

  如果曹丕有这等本事,就不会在此发愁了。

  曹丕叹了一口气,对众人道:

  “袁耀为什么要开府兵,编练规模如此之大的大军,你们不会不知道吧?

  还不是为了要入寇我大魏?

  如果真让袁耀灭了我大魏,那尔等世家大族会是何等下场,不用朕多说了吧?”

  世家大族会如何,当然不用曹丕来说。

  淮南的一众世家,就给天下所有的世家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现在天下世家对大乾无比恐惧,对他们来说,曹丕、袁绍甚至是刘备任何一个皇帝得天下,都远远胜过袁耀。

  就如曹丕所言,袁耀打到魏地,所有的世家都得跟着倒霉。

  董昭想了想,咬牙道:

  “陛下,吾等皆是陛下忠臣,自然要为陛下尽忠,为我大魏效力。

  只是…袁耀这府兵制,我大魏实在没有实施的条件。”

  “陛下您看这样如何?

  我大魏世家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给陛下拉起一支人数在二十万的精兵。

  多了这二十万精兵,再加上我大魏原有的二十万大军,陛下就有四十万大军可用。”

  “有这些兵马在,就算不能平乾灭燕,至少也能护得我大魏安稳。”

  董昭说出这个数字,着实让曹丕心惊。

  二十万大军,大魏世家竟然能拉起二十万大军!

  这等规模的军队,已经跟曹丕所有能动用的军队差不多了。

  如果这些世家豪族有反意,那大魏岂不是危险?

  好在曹丕至少现在不用担心曹魏士族。

  在解决大乾的威胁之前,世家是不可能叛乱的。

  大魏的世家,跟曹丕现在算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曹丕要是被大乾灭了,世家也要跟着玩完。

  曹丕现在突然有点理解袁耀了,难怪袁耀要强征世家九成的财产,没收他们的土地和隐匿的人口。

  不收拾世家真不行啊,隐患太大了!

  曹丕暗暗下定决心,在局势稳定下来以后,一定要想办法限制世家,加强皇权!

  袁耀的科举之策就很不错,曹丕心中暗自琢磨,想着什么时候自己有机会也搞一搞。

  得了世家二十万大军的承诺,曹丕对众人道:

  “诸位爱卿忠君体国,朕心甚慰。

  那诸卿便尽快把军士招募上来吧,也好为朕抵御乾贼入寇。”

  “司马懿,陈群…

  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们来办了。”

  陈群闻言,对曹丕施礼道:

  “陛下,我大魏想要抵挡乾贼,甚至有朝一日灭掉乾贼,仅凭忠勇的将士还不够。

  还得有能臣干吏,为陛下分忧才是。”

  曹丕闻言额头隐隐露出青筋,这陈群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选拔人才,最好用的办法,那不也是人家大乾的科举吗?

  自己倒是想学,你们这些世家能同意吗?

  曹丕沉声对陈群试探道:

  “若论招揽人才,伪乾的科举制倒是很有效果。

  我大魏不少学子,都不惜冒着杀头的风险前往伪乾参加科举。

  难道诸卿想让朕效仿袁耀,也开科举选拔人才?”

  陈群似乎对曹丕的问题早有准备,笑着对曹丕应道:

  “陛下,伪乾的科举虽然能招揽到人才,可他们招揽到的,都是一些利欲熏心的小人。

  袁耀那么做,早晚要自食恶果,我大魏不可取也。”

  “臣最近这些时日与诸位大人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比科举制还妙的选官办法。

  陛下若行此策,我大魏的国力,定然会在短时间内赶超伪乾,成为当世最强!”

  陈群说得如此笃定,曹丕不由一愣。

  在他看来,袁耀的科举制已经十分巧妙了。

  陈群这帮人,能想出更妙的法子?

  自己怎么有些不相信…

  曹丕半信半疑,对陈群道:

  “既有妙法,呈上来给朕看看。”

  陈群等的就是此刻,连忙将编写多日的选官之法呈给曹丕。

  这选官之法,乃是陈群跟司马懿、董昭、吴质、华歆等众多世家之人联合商议出的良策。

  大魏施行此策,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世家的利益。

  他们这些人费尽心力扶曹丕上位,为的不就是给家族捞点好处吗?

  曹丕得了他们的资助,不付出相应的代价,那怎么能行呢?

  “九品中正制?”

  曹丕翻开书册,映入眼中的,正是《九品中正制》几字。

  这九品中正制选官法很简单,曹丕很容易就看明白了。

  通俗点来说,就是让名为‘中正’之人为国选才,选出的人才分为九个品级,按品级给予官职。

  那中正都是些什么人呢?

  陈群在书册里写的非常清楚,中正,分为大中正、小中正。

  大中正是由大魏各个郡推举而出,所推举的大中正,必须得是德才兼备之人,还必须在朝中担任要职。

  翻译成人话,就是由河内司马氏、颍川陈氏这样在郡中有影响力的家族,推举他们在朝中担任高管的家族子弟,也就是司马懿、陈群这样的人,来担任大中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最新章节,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