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目光落在那个紫檀木盒里。马邈的头颅静静地躺在丝绸衬垫上,双目微阖,面容青白,脖颈处的断口已经变得暗沉。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如意的纹路,另一只手翻动着那卷捷报文书。羊皮纸上的墨迹犹新,“江油复”“马邈伏诛”几个字格外醒目,仿佛还带着战场上的血腥气。
殿内的熏香袅袅升起,却掩不住那股若有若无的铁锈味。刘禅的视线在首级和文书间来回移动,先前被黄皓和谯周搅乱的心绪渐渐平定。
他抬眼时,目光已恢复了往日的浑浊中带着几分清明。
“既然卫将军有文书送来。”刘禅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沉闷,“那……刘谌打胜仗的事,想来是真的了。”
黄皓急忙上前,脂粉厚重的脸上挤出几分忧色,低声说道:“陛下,北地王毕竟……”
“行了。”刘禅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玉如意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微弱的光,不满的说道:“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北地王在外征战辛苦,你们却在这里说这些闲话。”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冷哼道:“传朕旨意,派个得力之人去江油,看看卫将军那边的情形,顺便问问北地王战事的细节。”
这番话看似公允,却对“假传圣旨”“抢夺兵权”只字未提。黄皓的脸色顿时变得青白交错,却只能喏喏应下。谯周站在殿柱的阴影里,眼角的皱纹拧成一团。
他望着刘禅重新拿起玉如意的模样,心中的绝望如野草般疯长——如此昏聩的君主,如此荒唐的朝堂,蜀汉岂能不亡?
待旨意拟好发出,刘禅摆了摆手让众人退下。他重新靠回锦榻,示意伶人继续唱曲。但此刻那靡靡之音入耳,却再也品不出先前的滋味了。
谯周走出宫城时,夕阳正将宫墙染成血色。他的身影在石阶上被拉得老长,干瘦的身子在暮色中踉跄了一下。回首望了眼巍峨的宫阙,他冷哼一声,转身向东宫而去。
太子刘璿正在书房临摹钟繇字体。听闻谯周求见,他有些意外地放下笔。这位光禄大夫素来深居简出,若非大事绝不会主动来访。
“谯大人突然造访,不知有何要事?”刘璿将谯周引入殿内,亲自为他斟酒。
谯周饮罢酒水,开门见山道:“殿下可知北地王矫诏夺兵权之事?胜败尚且不论,此举名为抗敌,实为谋逆。监军乃陛下亲派,他说杀就杀;兵权乃国之重器,他说夺就夺,眼中可还有陛下?可还有国法?”
刘璿的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苦笑道:“孤也听闻了,五弟确实打了胜仗。邓艾、诸葛绪六万大军溃败,武都、江油皆已收复,这是大功一件。”
“功过岂能相抵?”谯周的声音陡然提高,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颤抖,反驳道:“他手握七万大军,在外屡传捷报,军中将士只知有北地王,不知有陛下!当年汉武帝时,戾太子便是因握兵自重,才酿成巫蛊之祸啊!”
刘璿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锐利,摇头说道:“谯大人过虑了。五弟素有忠勇之名,若真有反心,何必与邓艾死战?眼下魏军未退,正是用人之际,若此时追究此事,岂不寒了将士的心?”
谯周盯着太子年轻的面容,心中暗惊。他原以为太子会因刘谌的功绩而感到威胁,却不料对方如此镇定。
他压低声音道:“殿下宅心仁厚,可曾想过北地王回京之后,凭功要权,您与陛下该如何自处?”
刘璿的神情微微一滞。他何尝不知父亲偏爱六弟刘恂?这些年来,他这个太子之位坐得如履薄冰。他拿起方才临摹的字帖,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
“若五弟真能保蜀汉无虞,便是大功一件。莫说要权,就是更大的封赏也是应当的。”刘璿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低声道:“孤身为太子,只盼国家安定,百姓安康。至于其他,从未多想。”
谯周看着太子坦然的神情,一时语塞。他沉默片刻,起身告辞时背影显得有些佝偻。
送走谯周后,刘璿独自走到窗前。天边的晚霞如血般绚烂,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扣着窗棂,喃喃自语:
“五弟,你当真要夺这太子之位吗?”
与此同时,郤正正快步走向长乐宫。作为秘书令,他刚刚听闻了江油大捷的消息,苍老的面容上难得露出喜色。蜀汉在,他的富贵就在;蜀汉亡,他的九族难保。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郤正躬身行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刘禅正把玩着玉如意,闻言头也不抬,摆手说道:“郤正,拟一道圣旨存档。令北地王刘谌统领羽林军马,诸葛瞻为副将,抵挡邓艾进攻。”
郤正脸上的喜色瞬间凝固。他端着朝笏的手微微一颤,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低头看着脚下冰凉的金砖,方才的热血仿佛被冰水浇透。
“陛下……”他喉结滚动,声音干涩,“这道圣旨是……”
刘禅终于抬眼,目光幽深如古井,幽幽的说道:“圣旨不是早就放在金石室了吗?”
郤正猛地抬头,鬓角的白发在宫灯下微微颤抖。他侍奉蜀汉两代,掌典文书三十余年,从未见过如此荒唐之事。伪造圣旨乃是株连九族的大罪,皇帝非但不追究,反而要以正旨圆谎?
“陛下!”他深吸一口气,朝笏在手中嗡嗡作响,正容道:“文书乃国之信史,一字一句皆系纲常。若北地王真有矫诏之举,此刻补拟圣旨,便是以陛下之尊掩臣子之过。后世史笔如铁,该如何评说?”
刘禅幽幽地望着他,玉如意在指间转了个圈。
“他精兵在手,现已拥兵十余万,光复汉室江山有大功于国。不如此,又能如何?杀了他吗?”
殿内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熏香依旧袅袅,却再也掩不住权力博弈的血腥气。郤正垂下头,看着自己的影子在金砖上微微晃动,仿佛看到了这个王朝飘摇的未来。
夕阳终于完全沉没在宫墙之后,暮色如潮水般涌入大殿。在那片渐深的黑暗中,每个人都清楚地感觉到:这场关于权力与忠诚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殿内的熏香袅袅升起,却掩不住那股若有若无的铁锈味。刘禅的视线在首级和文书间来回移动,先前被黄皓和谯周搅乱的心绪渐渐平定。
他抬眼时,目光已恢复了往日的浑浊中带着几分清明。
“既然卫将军有文书送来。”刘禅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显得格外沉闷,“那……刘谌打胜仗的事,想来是真的了。”
黄皓急忙上前,脂粉厚重的脸上挤出几分忧色,低声说道:“陛下,北地王毕竟……”
“行了。”刘禅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玉如意在空气中划出一道微弱的光,不满的说道:“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北地王在外征战辛苦,你们却在这里说这些闲话。”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冷哼道:“传朕旨意,派个得力之人去江油,看看卫将军那边的情形,顺便问问北地王战事的细节。”
这番话看似公允,却对“假传圣旨”“抢夺兵权”只字未提。黄皓的脸色顿时变得青白交错,却只能喏喏应下。谯周站在殿柱的阴影里,眼角的皱纹拧成一团。
他望着刘禅重新拿起玉如意的模样,心中的绝望如野草般疯长——如此昏聩的君主,如此荒唐的朝堂,蜀汉岂能不亡?
待旨意拟好发出,刘禅摆了摆手让众人退下。他重新靠回锦榻,示意伶人继续唱曲。但此刻那靡靡之音入耳,却再也品不出先前的滋味了。
谯周走出宫城时,夕阳正将宫墙染成血色。他的身影在石阶上被拉得老长,干瘦的身子在暮色中踉跄了一下。回首望了眼巍峨的宫阙,他冷哼一声,转身向东宫而去。
太子刘璿正在书房临摹钟繇字体。听闻谯周求见,他有些意外地放下笔。这位光禄大夫素来深居简出,若非大事绝不会主动来访。
“谯大人突然造访,不知有何要事?”刘璿将谯周引入殿内,亲自为他斟酒。
谯周饮罢酒水,开门见山道:“殿下可知北地王矫诏夺兵权之事?胜败尚且不论,此举名为抗敌,实为谋逆。监军乃陛下亲派,他说杀就杀;兵权乃国之重器,他说夺就夺,眼中可还有陛下?可还有国法?”
刘璿的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苦笑道:“孤也听闻了,五弟确实打了胜仗。邓艾、诸葛绪六万大军溃败,武都、江油皆已收复,这是大功一件。”
“功过岂能相抵?”谯周的声音陡然提高,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颤抖,反驳道:“他手握七万大军,在外屡传捷报,军中将士只知有北地王,不知有陛下!当年汉武帝时,戾太子便是因握兵自重,才酿成巫蛊之祸啊!”
刘璿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锐利,摇头说道:“谯大人过虑了。五弟素有忠勇之名,若真有反心,何必与邓艾死战?眼下魏军未退,正是用人之际,若此时追究此事,岂不寒了将士的心?”
谯周盯着太子年轻的面容,心中暗惊。他原以为太子会因刘谌的功绩而感到威胁,却不料对方如此镇定。
他压低声音道:“殿下宅心仁厚,可曾想过北地王回京之后,凭功要权,您与陛下该如何自处?”
刘璿的神情微微一滞。他何尝不知父亲偏爱六弟刘恂?这些年来,他这个太子之位坐得如履薄冰。他拿起方才临摹的字帖,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
“若五弟真能保蜀汉无虞,便是大功一件。莫说要权,就是更大的封赏也是应当的。”刘璿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低声道:“孤身为太子,只盼国家安定,百姓安康。至于其他,从未多想。”
谯周看着太子坦然的神情,一时语塞。他沉默片刻,起身告辞时背影显得有些佝偻。
送走谯周后,刘璿独自走到窗前。天边的晚霞如血般绚烂,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扣着窗棂,喃喃自语:
“五弟,你当真要夺这太子之位吗?”
与此同时,郤正正快步走向长乐宫。作为秘书令,他刚刚听闻了江油大捷的消息,苍老的面容上难得露出喜色。蜀汉在,他的富贵就在;蜀汉亡,他的九族难保。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郤正躬身行礼,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刘禅正把玩着玉如意,闻言头也不抬,摆手说道:“郤正,拟一道圣旨存档。令北地王刘谌统领羽林军马,诸葛瞻为副将,抵挡邓艾进攻。”
郤正脸上的喜色瞬间凝固。他端着朝笏的手微微一颤,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低头看着脚下冰凉的金砖,方才的热血仿佛被冰水浇透。
“陛下……”他喉结滚动,声音干涩,“这道圣旨是……”
刘禅终于抬眼,目光幽深如古井,幽幽的说道:“圣旨不是早就放在金石室了吗?”
郤正猛地抬头,鬓角的白发在宫灯下微微颤抖。他侍奉蜀汉两代,掌典文书三十余年,从未见过如此荒唐之事。伪造圣旨乃是株连九族的大罪,皇帝非但不追究,反而要以正旨圆谎?
“陛下!”他深吸一口气,朝笏在手中嗡嗡作响,正容道:“文书乃国之信史,一字一句皆系纲常。若北地王真有矫诏之举,此刻补拟圣旨,便是以陛下之尊掩臣子之过。后世史笔如铁,该如何评说?”
刘禅幽幽地望着他,玉如意在指间转了个圈。
“他精兵在手,现已拥兵十余万,光复汉室江山有大功于国。不如此,又能如何?杀了他吗?”
殿内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熏香依旧袅袅,却再也掩不住权力博弈的血腥气。郤正垂下头,看着自己的影子在金砖上微微晃动,仿佛看到了这个王朝飘摇的未来。
夕阳终于完全沉没在宫墙之后,暮色如潮水般涌入大殿。在那片渐深的黑暗中,每个人都清楚地感觉到:这场关于权力与忠诚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最新章节,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最新章节,三国:我刘谌,三十天拯救炎汉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