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时间里,蒋干几乎都是待在府内紧闭大门,不敢外出。
不过,蒋干却是派了大量的家仆出去打探消息。
仅仅是第二日,寿春便是全城戒严。
而如蒋钦、甘宁等原本在外训练水军的将领,日夜兼程地赶回了寿春,且还与围困丞相府的士卒爆发了冲突。
这让蒋干的危机感更甚,眼见刘备隐隐已有彻底控制四面城门,以维稳局势之状。
蒋干连忙再派人送出了第三份密信,进一步言明着寿春剧变,请魏王早做打算。
这一连三份密信,几乎是不分先后地送到了曹操的面前。
等曹操看完这三份密信后,脸上的神色不可谓不复杂,震惊、狂喜以及遗憾……
以着曹操的政治敏锐性判断,若是蒋干所言为实,那么李基必死无疑,刘备治下也必将爆发一场巨大的内乱。
即便为刘备所统御的大汉不会因此而四分五裂,也必将随之元气大伤,尽失臣民之心。
蒋干所提及的司马懿与郭嘉等门生,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方才不惜代价地联络各地将领入寿春。
像……
太像了……
曹操脸上不禁流露出几分感慨。
这一幕,无疑像极了大将军身死的前夕。
不过,曹操也从密信中判断出了刘备或许一开始是一时胡涂,但随后封锁丞相府的做法,背后则必有高人指点。
这个时机,恰到好处。
既然已决裂,那么显然就需要做绝之余,尽可能不落人口实。
‘只要围困了丞相府,那么最终李子坤是病死的,还是因其余意外而死,又有何人说得清楚?’
‘事后,刘大耳再为李基大哭一场,自罚三杯,也就能将此事的影响消弭许多。’
曹操忍不住起身来回走动着,琢磨着其中的细节。
‘不过,李子坤也可谓是教徒有方,那些门生迅速就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不惜号召在外掌握着兵权的将领入寿春,以此逼迫刘备退步,或者设法救出李子坤,倒也是谋得了一线生机。’
曹操忍不住抚掌而笑,赞叹着。
“精彩!当真是精彩之极!”
“若不是蒋干恰好爬到了李基的身边,外人怎能知悉这般的明争暗斗?怕是一切结束了,事后方才有消息传出。”
不过大笑过后,曹操亦忍不住为李基叹息了起来,喃喃道。
“子坤啊,子坤,汝算尽了外敌,又可曾算到了人心易变,帝王心术的道理?”
“仁德?不过是刘大耳标榜自身之言罢了,可叹多智如你,却是深信此言,以至于陷入这般死地之中。”
一念至此,曹操略加犹豫后,提笔写了一份密信设法传回给蒋干,令蒋干保全自身之余,伺机而动。
若有机会,须尽力将李基抢来魏国,向其言明孤愿领大军接应,以丞相之位相待之。
而等这份密信送出后,曹操即刻又发了密令送往坐镇青州的曹仁,令曹仁密切关注徐州边境是否出现兵力调动状况。
倘若寿春之变为真,刘备背后亦仍有智囊指点,那么必然会明白动了李基,最大的隐患在乎其所拥有的民心以及军中威望。
民心尙可瞒之,就怕有大军作乱。
因而,刘备必然会紧急调兵前往各处进行钳制或防备。
“可惜这个时机有点不太好,将近深秋,否则趁其内乱内斗,无疑是与吕布那厮合力发兵共讨刘大耳的大好机会。”
曹操不得不压下即刻调兵的心思,明白有些来不及了,唯有静观寿春之变,待到来年开春,再做打算。
而在曹操的密切关注下,青州很快就有消息传来。
潜入到了徐州的斥候与探子,均探查到了有一股股兵力在不断调动。
得了此消息,曹操进一步确认了蒋干送来的密信内容非虚。
若非是寿春剧变,临近深秋之际,刘备断然不会无缘无故地如此大动干戈在境内调动兵力,徒耗钱粮。
且曹操亦知李基此番能活的可能性极小,逃至魏国更是机会渺茫。
一念至此,悲喜交加之下的曹操干脆派人召来木匠,让其依据李基的画像雕刻木身,准备在魏国替李基立一衣冠冢,以免其被刘备所杀后,魂无所依。
……
而在此刻的寿春城内,已无半点昔日的喧嚣繁华,一队队士卒不断地在城内穿梭巡视,可谓是一片肃杀。
在李基重伤后的每天,几乎都不断有在各地统兵练兵的将领赶至寿春。
等到了第八天,就连远在荆豫的关羽、张飞都赶了回来。
在这段时间里,蒋干每日都可谓是心惊胆战,生怕什么时候外面就响起激烈的厮杀声,更怕身为丞相长史的自己会被李基所牵连。
如今,已是第九天。
蒋干屈着手指头数着日子,明白第十天必然会出一个结果,这也是原定的张机与华佗判断丞相李基能不能醒来的日子。
也就在寿春城许多人都焦虑不安之际。
阿斗偷偷窃了刘备的印信,进了被围困的丞相府之中。
“世子?!”
阿斗的出现,令满脸忧色的李相惊愕不已。
“大兄。”
在见到数日不见就消瘦了许多的李相,阿斗的眼眶当即就红了起来。
“世子怎来了?”
旋即,李相注意到了阿斗手中拿着的汉王印信,急声道。“速速离开,此处不是世子该留之地。”
阿斗顾不得抹泪,连忙将手中的印信塞入到李相的手中,急声道。
“该走的是大兄与亚父。”
“世子,你……”
李相有些发愣,然后脸上强装出一抹笑,道。
“世子这是在作甚,父亲只是与汉王闹了点小矛盾。待明日父亲醒来后,也就没事了,什么都没有发生的,世子且回去就是了,可莫要让汉王发现了印信丢失之事。”
阿斗双眼泪水连串连串地滴着,道。
“大兄莫要诓我了,弟自知愚笨,却不是蠢人。”
“今父王与亚父已成水火之势,弟实不忍亚父与大兄蒙难,还请大兄劫持弟以作要挟,再持父王印信速速逃离寿春。”
这一幕,不仅让向来早慧沉稳的李相也跟着哭成泪人,还有躲在角落的两人也是神色各异。
刘备脸色有些涨红,整个人都隐隐在抖着,道。
“子坤,你看看,你看看阿斗这……”
李基则是满脸的尴尬。
阿斗提着印信上门之时,恰好刘备怕李基一个人装病无聊,从后门溜了过来。
如此一来,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悉了阿斗这个意外来客的到来。
然后,刘备就拉了李基过来,想要看看阿斗意欲何为。
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好让刘备与李基都听了个正着。
李基连忙开口低声就劝慰了起来。“大王勿怒,阿斗这也是一时糊……”
不等李基说完,刘备的手掌一合,接着说道。
“阿斗这说得好,真好,知父王与亚父闹出了矛盾,还知向着势弱的一方,不惜冒死相护,可谓之大孝也。”
……
李基。
刘备这一番话,却算是把李基给整不会了。
顿了顿,刘备满意地轻捋着胡须,小声道。
“孤本以为阿斗这孩子过于愚笨,有些不堪大用,但今日知其心性如此,甚好甚好。”
“孤意已决,若有一统天下之日,便立阿斗为太子,如此孤便是遭遇什么意外,也能放心国事了。”
不过,蒋干却是派了大量的家仆出去打探消息。
仅仅是第二日,寿春便是全城戒严。
而如蒋钦、甘宁等原本在外训练水军的将领,日夜兼程地赶回了寿春,且还与围困丞相府的士卒爆发了冲突。
这让蒋干的危机感更甚,眼见刘备隐隐已有彻底控制四面城门,以维稳局势之状。
蒋干连忙再派人送出了第三份密信,进一步言明着寿春剧变,请魏王早做打算。
这一连三份密信,几乎是不分先后地送到了曹操的面前。
等曹操看完这三份密信后,脸上的神色不可谓不复杂,震惊、狂喜以及遗憾……
以着曹操的政治敏锐性判断,若是蒋干所言为实,那么李基必死无疑,刘备治下也必将爆发一场巨大的内乱。
即便为刘备所统御的大汉不会因此而四分五裂,也必将随之元气大伤,尽失臣民之心。
蒋干所提及的司马懿与郭嘉等门生,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方才不惜代价地联络各地将领入寿春。
像……
太像了……
曹操脸上不禁流露出几分感慨。
这一幕,无疑像极了大将军身死的前夕。
不过,曹操也从密信中判断出了刘备或许一开始是一时胡涂,但随后封锁丞相府的做法,背后则必有高人指点。
这个时机,恰到好处。
既然已决裂,那么显然就需要做绝之余,尽可能不落人口实。
‘只要围困了丞相府,那么最终李子坤是病死的,还是因其余意外而死,又有何人说得清楚?’
‘事后,刘大耳再为李基大哭一场,自罚三杯,也就能将此事的影响消弭许多。’
曹操忍不住起身来回走动着,琢磨着其中的细节。
‘不过,李子坤也可谓是教徒有方,那些门生迅速就意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不惜号召在外掌握着兵权的将领入寿春,以此逼迫刘备退步,或者设法救出李子坤,倒也是谋得了一线生机。’
曹操忍不住抚掌而笑,赞叹着。
“精彩!当真是精彩之极!”
“若不是蒋干恰好爬到了李基的身边,外人怎能知悉这般的明争暗斗?怕是一切结束了,事后方才有消息传出。”
不过大笑过后,曹操亦忍不住为李基叹息了起来,喃喃道。
“子坤啊,子坤,汝算尽了外敌,又可曾算到了人心易变,帝王心术的道理?”
“仁德?不过是刘大耳标榜自身之言罢了,可叹多智如你,却是深信此言,以至于陷入这般死地之中。”
一念至此,曹操略加犹豫后,提笔写了一份密信设法传回给蒋干,令蒋干保全自身之余,伺机而动。
若有机会,须尽力将李基抢来魏国,向其言明孤愿领大军接应,以丞相之位相待之。
而等这份密信送出后,曹操即刻又发了密令送往坐镇青州的曹仁,令曹仁密切关注徐州边境是否出现兵力调动状况。
倘若寿春之变为真,刘备背后亦仍有智囊指点,那么必然会明白动了李基,最大的隐患在乎其所拥有的民心以及军中威望。
民心尙可瞒之,就怕有大军作乱。
因而,刘备必然会紧急调兵前往各处进行钳制或防备。
“可惜这个时机有点不太好,将近深秋,否则趁其内乱内斗,无疑是与吕布那厮合力发兵共讨刘大耳的大好机会。”
曹操不得不压下即刻调兵的心思,明白有些来不及了,唯有静观寿春之变,待到来年开春,再做打算。
而在曹操的密切关注下,青州很快就有消息传来。
潜入到了徐州的斥候与探子,均探查到了有一股股兵力在不断调动。
得了此消息,曹操进一步确认了蒋干送来的密信内容非虚。
若非是寿春剧变,临近深秋之际,刘备断然不会无缘无故地如此大动干戈在境内调动兵力,徒耗钱粮。
且曹操亦知李基此番能活的可能性极小,逃至魏国更是机会渺茫。
一念至此,悲喜交加之下的曹操干脆派人召来木匠,让其依据李基的画像雕刻木身,准备在魏国替李基立一衣冠冢,以免其被刘备所杀后,魂无所依。
……
而在此刻的寿春城内,已无半点昔日的喧嚣繁华,一队队士卒不断地在城内穿梭巡视,可谓是一片肃杀。
在李基重伤后的每天,几乎都不断有在各地统兵练兵的将领赶至寿春。
等到了第八天,就连远在荆豫的关羽、张飞都赶了回来。
在这段时间里,蒋干每日都可谓是心惊胆战,生怕什么时候外面就响起激烈的厮杀声,更怕身为丞相长史的自己会被李基所牵连。
如今,已是第九天。
蒋干屈着手指头数着日子,明白第十天必然会出一个结果,这也是原定的张机与华佗判断丞相李基能不能醒来的日子。
也就在寿春城许多人都焦虑不安之际。
阿斗偷偷窃了刘备的印信,进了被围困的丞相府之中。
“世子?!”
阿斗的出现,令满脸忧色的李相惊愕不已。
“大兄。”
在见到数日不见就消瘦了许多的李相,阿斗的眼眶当即就红了起来。
“世子怎来了?”
旋即,李相注意到了阿斗手中拿着的汉王印信,急声道。“速速离开,此处不是世子该留之地。”
阿斗顾不得抹泪,连忙将手中的印信塞入到李相的手中,急声道。
“该走的是大兄与亚父。”
“世子,你……”
李相有些发愣,然后脸上强装出一抹笑,道。
“世子这是在作甚,父亲只是与汉王闹了点小矛盾。待明日父亲醒来后,也就没事了,什么都没有发生的,世子且回去就是了,可莫要让汉王发现了印信丢失之事。”
阿斗双眼泪水连串连串地滴着,道。
“大兄莫要诓我了,弟自知愚笨,却不是蠢人。”
“今父王与亚父已成水火之势,弟实不忍亚父与大兄蒙难,还请大兄劫持弟以作要挟,再持父王印信速速逃离寿春。”
这一幕,不仅让向来早慧沉稳的李相也跟着哭成泪人,还有躲在角落的两人也是神色各异。
刘备脸色有些涨红,整个人都隐隐在抖着,道。
“子坤,你看看,你看看阿斗这……”
李基则是满脸的尴尬。
阿斗提着印信上门之时,恰好刘备怕李基一个人装病无聊,从后门溜了过来。
如此一来,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悉了阿斗这个意外来客的到来。
然后,刘备就拉了李基过来,想要看看阿斗意欲何为。
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好让刘备与李基都听了个正着。
李基连忙开口低声就劝慰了起来。“大王勿怒,阿斗这也是一时糊……”
不等李基说完,刘备的手掌一合,接着说道。
“阿斗这说得好,真好,知父王与亚父闹出了矛盾,还知向着势弱的一方,不惜冒死相护,可谓之大孝也。”
……
李基。
刘备这一番话,却算是把李基给整不会了。
顿了顿,刘备满意地轻捋着胡须,小声道。
“孤本以为阿斗这孩子过于愚笨,有些不堪大用,但今日知其心性如此,甚好甚好。”
“孤意已决,若有一统天下之日,便立阿斗为太子,如此孤便是遭遇什么意外,也能放心国事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最新章节,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最新章节,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