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由于庞统整个人说得好听点有点犟之余,就是个混不吝的性子,没什么架子可言,这反倒相比诸葛亮更易得将领们的友谊。
再兼之,李基不久前才盛誉庞统为“三贤”之一,称之“凤雏”。
因此,庞统此番开口,却也是引起了不少反响。
如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徐庶等精于军略的智者,也是迅速就对庞统所言有了几分基本的认可与判断。
北伐同时涉及魏国与赵国,自然须有个先后主次的问题。
主攻青州与主攻兖州,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庞统所言,也有几分道理。
与迅速鲸吞整个青州相比,主攻兖州切断魏赵之间的联系,无疑要简单得多。
知北伐之大事,当慎之又慎。
北伐路线,更是涉及成败。
诸葛亮亦是当仁不让地出口建言道。
“禀丞相,庞统之忧并非空穴来风,且冬季距今已无多少时日,想要在降雪之前攻取青州实属不易。”
“一旦于冬季前不能奠定青州大局,给了曹魏喘息的机会,无疑会使前功尽弃。”
李基微微点头,目光又看向其余人,给了众人足够的时间建言。
其中,庞统与诸葛亮的反应,无疑是让李基心中甚慰的。
庞统专精于军务,想必早早就暗自开始研究北伐之事,如此才能在骤然下脱口而出,建言主攻兖州。
诸葛亮的反应则是一心为公,依据着自己的判断对李基进行规劝。
司马懿这个小滑头相比而言,这个时候反倒是不吭声了。
旋即,如卢植、徐庶、关羽等也是纷纷开口表态,隐隐偏向于支持主攻兖州。
毕竟,主攻兖州,无须急取整个兖州,只需切断兖青二州之间的联系,那么吕布与曹操想要合兵一处,那可就麻烦不知道多少了。
仅仅是后勤粮道上的负担,就足以奠定极大的优势了。
并且以强弱而言,坐拥冀、并、青三州的曹操,底蕴终究比不擅治政的吕布要强上许多。
主攻兖州,便是主攻吕布。
先弱后强,无疑是合乎兵法的。
李基绝非专断独行之人,更知北伐需得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方能成就的大业,更希望众人当真能为自己查漏补缺,以免有什么疏忽之处是自己所未曾注意到的。
因此,待不少文武均有所表态后,李基朝着夏侯博示意,然后十名亲卫便捧着门外鱼贯而入,各自手捧着托盘,其上则是一件厚厚的衣物。
众人见状,有些不解。
如糜竺、糜芳这些平日里广为接触各种物件之人,目光则是有些诧异。
无它,实乃此物的材质却是闻所未闻。
而李基方才不急不缓地开口道。
“主攻青州,实乃顾虑于曹贼曾掘开黄河之劣迹,为避免其继续狗急跳墙行这等丧尽天良之事,惟有趁黄河枯水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青州。”
上一次掘开黄河,给汉军造成的损失不大,再兼之堵住缺口相当及时,对徐州造成的损失被控制在了一定范围。
相对而言,反倒是曹操治下的济南国损失更为惨重。
可有些事,有了第一次,那么二三四自然就不远了。
这反倒是李基对于攻取青州的最大顾虑所在。
若是在丰水期,以着青州的地形再度掘开黄河,大半个徐州可都得沦为泽国,更别说继续保障攻入青州的大军后勤了。
这一言,却也是让一众文武也有些犯难,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欲杜绝这等事情再度发生,也唯有趁黄河处于枯水期,急取青州。
眼下瞒过了曹魏的兵力调动,无疑是奇袭青州难得一遇的天赐良机。
不等其余人开口,李基接着开口道。
“至于诸位所忧虑的冬季将难以用兵之难,这些衣物便是良药所在,这些衣物名曰:棉衣,内外材质均以‘白叠子’所造。”
“而这些棉衣的防寒保暖足以与裘皮相提并论,士卒以此足以抵御风雪,诸位可一试之。”
“请汉王、丞相恕我无状,我且来试试。”
有反对之言,庞统不会憋着。
但对于李基所说,庞统却也是会信个十足。
当即,庞统毫不介怀当着一众文武的面前,三两下就脱了朝服,就留了一件内衫在身,然后将那棉衣穿了起来。
如今正值秋季,可谓是秋高气爽。
可随着厚厚的棉衣穿在身上,庞统又上下不断活动着。
不到顷刻间,庞统便感觉身置火炉之中,急忙脱掉之时,发现整个人居然已然大汗淋漓。
这一幕,也引得一众文武诧异,纷纷上手研究起棉衣,不乏也跟着效仿穿在身上感受一番。
一番试验后,确实是与裘皮相比都不遑多让。
旋即,庞统忍不住追问道。
“敢问丞相,此物造价几何,已备得多少,可够大军所用?”
李基晒然一笑,道。
“早在七八年前,本侯无意间发现了‘白叠子’之用,便将此物送至瀛洲,请倭国代为种植,如今白叠子在倭国可谓漫山遍野,不计其数。”
“也于前年,从瀛洲便已大批送回‘白叠子’,本侯便开始暗中组织人手造棉衣,如今规模初成,数量于北伐而言已是够用。”
具体数量,具体存放棉衣的地方,李基不便说出来,只能说是够用。
不过,等平定天下,无需再担忧棉衣资敌后,棉衣便能普及到民间,一举解决百姓到了冬季就少有物件取暖的难题。
毕竟,倭人挖矿采棉几成一条龙,正疯狂地对外输出着。
限制成品棉衣数量的,只会是人手问题。
毕竟,对棉花进一步处理,再造成棉衣,其中的工序不少,当下就想普及到民间自然是不易。
而诸多将领看着那一件件棉衣,眼中几乎都在放光。
正因冬季取暖是个大难题,一到冬季贸然大规模用兵,冻伤冻死的士卒怕是要远超战损,想要维持军心都不是易事。
“老师深谋远虑,早有筹备,弟子拜服。”
庞统更是脱口而出地道了一句,甚至一时激动都忘了称呼官职。
不过,一众文武也顾不得庞统的这一点瑕疵,而是纷纷齐身而拜,呼。
“丞相深谋远虑,早有筹备,北伐必将大胜。”
至此,即便李基没有明言,一众文武也明白了李基的谋划所在。
于此际北伐,趁其不备是其一,冬季将至更是优势所在。
有了这等能普及开的保暖棉衣,只要不是大雪纷飞之际,冬季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能够正常用兵的。
这无疑成了李基自诩能够速取青州的底气之一。
如此一来,想要实现先取青州,再灭吕布,最后南北夹击曹操的战略无疑具备了实现的条件。
当真能速取青州,那可就能彻底斩断曹操伸过黄河的手,再无后顾之忧地全力讨伐吕布,于战略上的意义之重,可谓是不言而喻。
而北伐之事,尽管已经被刘备全权交由李基决断,但李基自然也不可能同时遥控两个方向的战事。
因此,李基意在亲率大军北伐青州之余,抵御吕布的重任则是由关羽挂帅。
一旦青州面临大军压境,吕布必然也会出兵或驰援青州,又或进攻豫州、荆州等地,以解青州之围。
其中,吕布千里迢迢驰援青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必然会是选择围魏救赵,以图逼迫李基退兵。
待尽吞了青州,李基方才会与关羽合兵一处,攻伐吕布。
而尽管此番能到场参与朝议文武,实则都是刘备相当信任的心腹。
可在李基在朝议上点将完毕,当夜就率领各部将领星夜疾驰奔赴琅琊国,准备发起北伐攻势之时。
为最大程度避免北伐之事提前泄露,寿春将继续封禁城门三日,直至李基已率领众将以及诸多心腹部曲距离琅琊国不远后,方才解封城门,发榜安民。
也与此同时,刘备亲笔写下的一份檄文送了出去,且在不日发放的最新一期报纸进行登报,广告万民。
【兴汉二年九月,本报奉汉王府兼丞相府之令,发《兴汉北伐讨贼檄文》如下:
汉王刘备,告天下万民。
惟汉历四百,天命未改;今乾坤崩裂,社稷蒙尘!
有曹、吕二贼,行篡逆之谋,决黄河之水,刺天子于街,血染大汉,人神共愤,立伪政为王,祸乱天下。
备,景帝玄孙,纵织席贩履,又岂敢忘高皇帝之志,怎敢忘复兴汉室之念?
添为汉王,更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今拜丞相李基挂帅,提六州之众,北伐伪政。
若非备饿死寿春,前线必将粮草不绝;
若非备战死沙场,军中必仍有一士卒。
丞相亦言:北伐不成,誓不回转。
磋乎!
备与丞相同心北伐之志,敬请万民鉴之见之。】
PS:前面写的时候忘了一件重要的事,这里直接补充在正文以免漏看。
那就是取年号。
由于刘协都作了土,自然就不可能继续使用之前的年号,为表明正统,理论来说即便只是进位汉王,也应重取年号的。
重取的年号定为“兴汉”,且正好兴汉元年也与建安元年一样是在196年,这也方便义父们捋清时间。
兴汉二年处于197年。
这一年李基三十,刘备三十六,诸葛亮十六。
再兼之,李基不久前才盛誉庞统为“三贤”之一,称之“凤雏”。
因此,庞统此番开口,却也是引起了不少反响。
如诸葛亮、司马懿、贾诩、徐庶等精于军略的智者,也是迅速就对庞统所言有了几分基本的认可与判断。
北伐同时涉及魏国与赵国,自然须有个先后主次的问题。
主攻青州与主攻兖州,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庞统所言,也有几分道理。
与迅速鲸吞整个青州相比,主攻兖州切断魏赵之间的联系,无疑要简单得多。
知北伐之大事,当慎之又慎。
北伐路线,更是涉及成败。
诸葛亮亦是当仁不让地出口建言道。
“禀丞相,庞统之忧并非空穴来风,且冬季距今已无多少时日,想要在降雪之前攻取青州实属不易。”
“一旦于冬季前不能奠定青州大局,给了曹魏喘息的机会,无疑会使前功尽弃。”
李基微微点头,目光又看向其余人,给了众人足够的时间建言。
其中,庞统与诸葛亮的反应,无疑是让李基心中甚慰的。
庞统专精于军务,想必早早就暗自开始研究北伐之事,如此才能在骤然下脱口而出,建言主攻兖州。
诸葛亮的反应则是一心为公,依据着自己的判断对李基进行规劝。
司马懿这个小滑头相比而言,这个时候反倒是不吭声了。
旋即,如卢植、徐庶、关羽等也是纷纷开口表态,隐隐偏向于支持主攻兖州。
毕竟,主攻兖州,无须急取整个兖州,只需切断兖青二州之间的联系,那么吕布与曹操想要合兵一处,那可就麻烦不知道多少了。
仅仅是后勤粮道上的负担,就足以奠定极大的优势了。
并且以强弱而言,坐拥冀、并、青三州的曹操,底蕴终究比不擅治政的吕布要强上许多。
主攻兖州,便是主攻吕布。
先弱后强,无疑是合乎兵法的。
李基绝非专断独行之人,更知北伐需得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方能成就的大业,更希望众人当真能为自己查漏补缺,以免有什么疏忽之处是自己所未曾注意到的。
因此,待不少文武均有所表态后,李基朝着夏侯博示意,然后十名亲卫便捧着门外鱼贯而入,各自手捧着托盘,其上则是一件厚厚的衣物。
众人见状,有些不解。
如糜竺、糜芳这些平日里广为接触各种物件之人,目光则是有些诧异。
无它,实乃此物的材质却是闻所未闻。
而李基方才不急不缓地开口道。
“主攻青州,实乃顾虑于曹贼曾掘开黄河之劣迹,为避免其继续狗急跳墙行这等丧尽天良之事,惟有趁黄河枯水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青州。”
上一次掘开黄河,给汉军造成的损失不大,再兼之堵住缺口相当及时,对徐州造成的损失被控制在了一定范围。
相对而言,反倒是曹操治下的济南国损失更为惨重。
可有些事,有了第一次,那么二三四自然就不远了。
这反倒是李基对于攻取青州的最大顾虑所在。
若是在丰水期,以着青州的地形再度掘开黄河,大半个徐州可都得沦为泽国,更别说继续保障攻入青州的大军后勤了。
这一言,却也是让一众文武也有些犯难,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欲杜绝这等事情再度发生,也唯有趁黄河处于枯水期,急取青州。
眼下瞒过了曹魏的兵力调动,无疑是奇袭青州难得一遇的天赐良机。
不等其余人开口,李基接着开口道。
“至于诸位所忧虑的冬季将难以用兵之难,这些衣物便是良药所在,这些衣物名曰:棉衣,内外材质均以‘白叠子’所造。”
“而这些棉衣的防寒保暖足以与裘皮相提并论,士卒以此足以抵御风雪,诸位可一试之。”
“请汉王、丞相恕我无状,我且来试试。”
有反对之言,庞统不会憋着。
但对于李基所说,庞统却也是会信个十足。
当即,庞统毫不介怀当着一众文武的面前,三两下就脱了朝服,就留了一件内衫在身,然后将那棉衣穿了起来。
如今正值秋季,可谓是秋高气爽。
可随着厚厚的棉衣穿在身上,庞统又上下不断活动着。
不到顷刻间,庞统便感觉身置火炉之中,急忙脱掉之时,发现整个人居然已然大汗淋漓。
这一幕,也引得一众文武诧异,纷纷上手研究起棉衣,不乏也跟着效仿穿在身上感受一番。
一番试验后,确实是与裘皮相比都不遑多让。
旋即,庞统忍不住追问道。
“敢问丞相,此物造价几何,已备得多少,可够大军所用?”
李基晒然一笑,道。
“早在七八年前,本侯无意间发现了‘白叠子’之用,便将此物送至瀛洲,请倭国代为种植,如今白叠子在倭国可谓漫山遍野,不计其数。”
“也于前年,从瀛洲便已大批送回‘白叠子’,本侯便开始暗中组织人手造棉衣,如今规模初成,数量于北伐而言已是够用。”
具体数量,具体存放棉衣的地方,李基不便说出来,只能说是够用。
不过,等平定天下,无需再担忧棉衣资敌后,棉衣便能普及到民间,一举解决百姓到了冬季就少有物件取暖的难题。
毕竟,倭人挖矿采棉几成一条龙,正疯狂地对外输出着。
限制成品棉衣数量的,只会是人手问题。
毕竟,对棉花进一步处理,再造成棉衣,其中的工序不少,当下就想普及到民间自然是不易。
而诸多将领看着那一件件棉衣,眼中几乎都在放光。
正因冬季取暖是个大难题,一到冬季贸然大规模用兵,冻伤冻死的士卒怕是要远超战损,想要维持军心都不是易事。
“老师深谋远虑,早有筹备,弟子拜服。”
庞统更是脱口而出地道了一句,甚至一时激动都忘了称呼官职。
不过,一众文武也顾不得庞统的这一点瑕疵,而是纷纷齐身而拜,呼。
“丞相深谋远虑,早有筹备,北伐必将大胜。”
至此,即便李基没有明言,一众文武也明白了李基的谋划所在。
于此际北伐,趁其不备是其一,冬季将至更是优势所在。
有了这等能普及开的保暖棉衣,只要不是大雪纷飞之际,冬季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能够正常用兵的。
这无疑成了李基自诩能够速取青州的底气之一。
如此一来,想要实现先取青州,再灭吕布,最后南北夹击曹操的战略无疑具备了实现的条件。
当真能速取青州,那可就能彻底斩断曹操伸过黄河的手,再无后顾之忧地全力讨伐吕布,于战略上的意义之重,可谓是不言而喻。
而北伐之事,尽管已经被刘备全权交由李基决断,但李基自然也不可能同时遥控两个方向的战事。
因此,李基意在亲率大军北伐青州之余,抵御吕布的重任则是由关羽挂帅。
一旦青州面临大军压境,吕布必然也会出兵或驰援青州,又或进攻豫州、荆州等地,以解青州之围。
其中,吕布千里迢迢驰援青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必然会是选择围魏救赵,以图逼迫李基退兵。
待尽吞了青州,李基方才会与关羽合兵一处,攻伐吕布。
而尽管此番能到场参与朝议文武,实则都是刘备相当信任的心腹。
可在李基在朝议上点将完毕,当夜就率领各部将领星夜疾驰奔赴琅琊国,准备发起北伐攻势之时。
为最大程度避免北伐之事提前泄露,寿春将继续封禁城门三日,直至李基已率领众将以及诸多心腹部曲距离琅琊国不远后,方才解封城门,发榜安民。
也与此同时,刘备亲笔写下的一份檄文送了出去,且在不日发放的最新一期报纸进行登报,广告万民。
【兴汉二年九月,本报奉汉王府兼丞相府之令,发《兴汉北伐讨贼檄文》如下:
汉王刘备,告天下万民。
惟汉历四百,天命未改;今乾坤崩裂,社稷蒙尘!
有曹、吕二贼,行篡逆之谋,决黄河之水,刺天子于街,血染大汉,人神共愤,立伪政为王,祸乱天下。
备,景帝玄孙,纵织席贩履,又岂敢忘高皇帝之志,怎敢忘复兴汉室之念?
添为汉王,更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今拜丞相李基挂帅,提六州之众,北伐伪政。
若非备饿死寿春,前线必将粮草不绝;
若非备战死沙场,军中必仍有一士卒。
丞相亦言:北伐不成,誓不回转。
磋乎!
备与丞相同心北伐之志,敬请万民鉴之见之。】
PS:前面写的时候忘了一件重要的事,这里直接补充在正文以免漏看。
那就是取年号。
由于刘协都作了土,自然就不可能继续使用之前的年号,为表明正统,理论来说即便只是进位汉王,也应重取年号的。
重取的年号定为“兴汉”,且正好兴汉元年也与建安元年一样是在196年,这也方便义父们捋清时间。
兴汉二年处于197年。
这一年李基三十,刘备三十六,诸葛亮十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最新章节,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最新章节,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