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201章 火

小说:三国:王业不偏安 作者:狗脚朕. 更新时间:2025-07-20 00:16:00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就在汉军杀向汉水,吴军将卒不知所措之际,一艘通体赭红的赤马舟自上游疾驰而至。

  “右将军,蜀军水师已至!”负责传令的军司马言语间声色震恐,不能自制。

  其人来自上游二十余里外的南隘口,与诸葛瑾等人一般,并不知晓下游战事究竟如何。

  此刻看着山上大火,山下吴军亦是兵败如山倒,甚至就连汉水边守船的吴军都惊慌失措,在登船的过程中不断拥挤、践踏、落水,哪里不知此间已然败绩?

  与步骘同在楼船上的将校如黄柄、孙胤等人,听到蜀军水师已至,茫然不知所措。

  而步骘却在思索数息后不忧反喜,连连追问:

  “来了多少战船?”

  “可曾顺流纵火?”

  那传令兵急忙摇头道:

  “右将军…战船大约百余艘,没有大型战船,全都是艋艟、斗舰,亦有由艋艟斗舰组成的连舫,未曾顺流纵火。”

  步骘闻言估计了一番,道:

  “蜀军水师大约五六千人,不可能不用火。

  “既然在上流不用,必是准备突破右将军防线后至此焚我舟船。

  “传令下去,命岸上的将士停止上船,列阵待敌!

  “黄柄、孙胤、骆秀,你们三人在船上掩护!”

  黄柄瞬间便明白了步骘的谋划,顿时出身制止:“右将军不可以身犯险啊!”

  步骘当即喝骂:“少废话,检查船锚船缆,务必把蜀军水师舟船全部给我挡住!”

  孙胤听到这里才终于明白这位左都督想做什么,顿时力劝:

  “右将军,你不可以身犯险!

  “不如暂弃北岸将士,把舟船全部开到南岸!

  “或命北岸将士死守待敌,实在不行,让他们直接弃甲往北口奔逃!

  “南岸将士士气尚在,我等在南岸可水陆合击!

  “待击破蜀军水师后,蜀军没有舟船,便只能望汉水兴叹!

  “到时我们再以舟师回援,未为晚也!”

  步骘环顾一圈守在岸上的五六千将士,当即摇头:

  “此皆我大吴精锐,如何能弃!

  “莫再多言,都去准备罢!”

  此言落罢,步骘大步下船。

  那面写着『右将军步』的高牙大纛亦随其来到岸上。

  步骘登上鼓车,亲自擂动战鼓。

  随他下船的将士见此情状,一时间尽皆扬声大叫,高呼右将军已至。

  楼船周围的吴军听到鼓声与呼声,顿时循声望去。

  见右将军的高牙大纛竟果真弃船上岸,像是有了主心骨一般,神色稍稍为之一振,在将校的指挥下慢慢稳住了阵脚。

  赵云、高翔二将适才便在岸上望见了吴军的赤马舟。

  此刻听到吴鼓,又见原本夺船溃逃的吴军,此刻突然转身与大汉将士交战,顿时明白了什么。

  高翔喜曰:“定是廖元俭、傅公全水师已至!”

  法邈亦是微微振奋:

  “看来果如车骑将军所料!

  “吴军知我大汉水师已至,结舟不退,必是以为此间北风不利我大汉施火攻之策!

  赵云看着汉水之畔的战场。

  只见那艘楼船周围的吴军,在稳住阵形后便不再溃退,甚至有将汉军阵线顶退之势。

  汉军阵线的最前端,尤其离吴军战船最近处,仿佛被削了一层,变得犬牙交错。

  沉吟片刻,老将军肃容作声:

  “必是步骘率众掠阵。

  “吴军虽然不善陆战,但步骘颇得吴人之心,其众背水一战,又有战船居高临下为之掩护。

  “传令下去,命将士若遇强敌抵抗,莫须与其死斗,尽量躲避吴军箭矢,以维持阵线为要!”

  吴军水师居高临下有弓矢之利,但赵云没有直接命将士稍作退却,而是尽量维持阵线。

  一旦前军退却,不明情况的后排将士很可能会以为前军败绩,吴军士气也会因此提振。

  赵云年轻时在公孙瓒帐下,见过好几次这样的场景,使袁绍彻底坐稳冀州的界桥之战便是典型。

  不多时,有探马自上游来报。

  昨日于越水上阻截大汉粮船的吴军已经全部撤走。

  原本在上游汉水中段蠢蠢欲动的吴军水师,把那几千吴军全部接上了船,此刻正顺流而下。

  这探马刚刚禀报完毕,赵云便已经望见,汉水之上,近百吴军舟船正浩浩荡荡而来。

  不多时,一半舟船开到了汉水北岸,掩护岸上吴军步卒。

  另有一半则开到了汉水南岸,将部分吴军放到了南岸。

  下岸之后,吴军就地结阵。

  彼处本就有三四千步卒,再加上此刻从船上下来的三四千人,一眼望去,也是遍野无际了。

  至于汉水之上,也已满是吴军舟船,蔚为大观。

  由于汉军没有战船水师,而吴军却有两百多艘战船陈于此处战场,吴军士气再次为之一振。

  岸边战事陷入片刻僵持。

  但山腰、谷地的吴军步卒却是另一番光景。

  阳群、阎芝、爨熊、李球诸将率众一路追杀,吴军步卒一溃再溃,汉军将士杀得酣畅淋漓,不少将士刀都砍烂了数把。

  在追到汉水北隘口时才终于停了下来,留赞所统两千精锐水步军已经在此控扼住了山口要道。

  要道极窄,吴军水师的箭矢完全可以覆盖整片战场。

  但追到此处,汉军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此地水流湍急,对岸又是大江三峡一般的悬崖绝壁,原始森林,纤夫连立足之处都没有。

  下游吴军除非能在陆地上打败他们,否则,其水师舟船便绝无可能再逆流而上。

  阳群、阎芝命将士在此结阵,与留赞所统吴军远远对峙起来。

  又命部分将士往回打扫战场。

  不少吴军步卒落在了后头,现在彻底无路可逃,任汉军宰割。

  留赞对此也无能为力,只命人将山谷狭道后方的溃卒组织起来,在狭道中布置防线。

  …

  汉水上游。

  诸葛瑾将旗所在。

  吴军舟船近百艘,横绝汉水。

  汉军水师,以征北将军廖化所统两千精锐为锋,驾三十余艘中型斗舰顺流而下。

  在水流的速度加持下,凭借着钢铁加固过的尖锐撞角,汉军水师仅仅一个回合,便凿开了吴军水师第一道防线。

  重逾千斤,如同巨锤一般的“拍竿”,在绞盘的作用下高高抬起,重重砸下。

  吴军水师用来防止汉军火攻的数十艘泥船,或是被撞角凿穿,或是被拍竿砸了个洞穿。

  交战不到半个时辰,吴军第一道防线的数十艘战船便被凿沉。

  船上吴军纷纷弃了战船,跳帮跳水逃生。

  廖化却没有乘胜追击,继续冲击第二道防线。

  而是命船夫将战船往上游开了百余步后下锚,将舟船全部停住,与吴军水师拉开了距离。

  诸葛瑾见状顿感不妙。

  果不其然,不到半刻钟工夫,上游的峡谷之中便接连出现数艘简易的连舫,也就是由许多小型舟船连成一片的大船。

  其上满载草木等燃火之物,连掩饰都懒得掩饰了。

  “所有舟船向左右散开,准备灭火!”诸葛瑾赶忙下令。

  就在此时,汉军火船已被点燃。

  船上堆积的草木似乎浇了膏油,几乎是一瞬间,舟船上便燃起了熊熊大火。

  吴军如临大敌。

  “升拍竿!”

  “钩拒准备!”

  各舟船上的吴军将校连连下令。

  在船上水军备战的同时,所有吴军舟船全部向汉水东西两岸靠去,为汉军顺着水流飞驰而下的火船让开了一条通路。

  二里。

  一里。

  半里。

  汉军火船呼啸而至。

  吴军水师虽然仍在靠岸,但已做好了所有能做的准备。

  但凡汉军火船靠近,砸船的“拍竿”,拒船的“钩拒”,就是他们应付火攻的最后手段。

  然而就在此时,原本落锚停在上游的汉军战舰突然动了。

  自白帝城而来的精锐水师,在楼船校尉陈笏的指挥下,没有再往上游划船去收锚,而是直接将维系船锚的麻绳斩断。

  在汉军火船未至之前,三十余艘战舰便已经顺流而下。

  或是直接撞向吴军战船,或是直接开入吴军水师让开的通路之中。

  夏侯承、縢胤等吴将见此,一时不明所以。

  不多时,两艘汉军连舫带着滚滚浓烟与熊熊大火,从吴军让开的通道当中开过,此外,还有数艘满载柴草的连舫未曾点燃。

  四十余艘艋艟斗舰作为护卫舰紧随其后。

  楼船校尉陈笏见状,开始指挥白帝水师跳帮作战。

  战场上游,廖化亦指挥着最后六十余艘舟船冲向了吴军水师。

  战场下游,一艘斗舰上。

  一身甲胄的傅佥扶剑立于舰首,神情肃然,专注于更下游,没有再看陈笏、廖化诸将一眼。

  吴军将士到现在都还没明白,汉军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汉军燃着大火的连舫已经越过了吴军水师,漂到下游二三里外,吴将夏侯承才连道不好,几个箭步冲到诸葛瑾身侧:

  “左将军,蜀军是要去烧右将军他们的舟船!”

  诸葛瑾闻言点头:“是也。”

  滕胤急忙问道:“左将军既然知道,为何不派人去拦!”

  诸葛瑾这才道:“右将军早知蜀军会以火攻舟,已有定计,让我故意将蜀军水师放至下游。

  “下游风向与此截然相反,蜀军以火攻舟,非但不能焚我舟船,反而会引火自焚。”

  夏侯承与縢胤二将皆是一滞,面面相觑。

  步骘与诸葛瑾二人什么时候定下的计谋?

  怎么他们什么也不知道?

  “左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夏侯承不再多想。

  诸葛瑾看着汉军战船,道:“我们什么也不用做,先拖住此间蜀军水师,过不多时,此间蜀军也会顺流而下。”

  夏侯承、縢胤诸将闻言恍然。

  下游。

  三层楼船之上。

  黄柄突然以手南指,大喜高呼:

  “右将军!”

  “火船…蜀军火船来了!”

  然而此言落罢,无人回应,他才忽然想起来,右将军已经不在楼船之上,而在岸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王业不偏安,三国:王业不偏安最新章节,三国:王业不偏安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