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

  上禄。

  魏军中军大帐,几乎所有将帅全部陷入了极度的恐慌。

  近乎失去理智的恐慌。

  没有任何人能料到,前几日还在斜水大胜一场,正准备与他们三路合围汉中的大将军曹真,死了。

  能不恐慌?

  一国元帅就这么死了?!

  彼时虎步关右,总督关西军事的夏侯渊战死之时,大魏的境况还远没有如今这般糟糕。

  东方有张辽满宠,南方有曹仁曹真,中央有太祖坐镇。

  更有曹休、曹洪、夏侯惇、夏侯尚等宗亲,张郃、徐晃、于禁、乐进等外将可以委命大事,随时应战事奔赴各处战场。

  夏侯渊甫一战死,太祖立刻便调兵遣将,各方面素质都是彼时天下第一档的将帅瞬息间便奔赴战场。

  而自太祖崩殂,大魏将星也开始不断陨落。

  至于今日,除了曹休曹真两名宗亲元帅外,再没有任何人有足够威望能独挑一方战事了。

  此刻大将军曹真首级就在眼前,于是所有非老将张郃嫡系的将校几乎骤然失去了主心骨,开始了惶惑不知何为的茫然无措。

  便是张郃也万万没想到,继当年夏侯渊被斩之后,他又要再一次独挑关西大梁。

  “右将军,现在怎么办?”雍州刺史郭淮脸色难看至极,原本大好局面竟瞬间扭转。

  沉默许久之后,张郃才难以置信地出言:

  “蜀寇到底有多少人马?”

  “如何才能先败后胜,在短短一两日之内便把大将军…”

  言语之时,张郃心中极度不安。

  他之前一直觉得,上禄城中由诸葛丞相统率的四五万汉军,绝对是汉军北寇的主力。

  可现在,他也不确定了。

  忽的,他再度悚然:

  “大将军在此,陛下天使却为何尚未到来?!”

  郭淮闻言一愣,反应过来后一时震悚:

  “右将军是说,此处蜀寇根本就是疑兵?

  “蜀寇真正的大军,此刻已经隔绝关中陇右交通,甚至已经兵临长安了?”

  蜀人以一州之地拥十几万大军,似乎有失常理,却也未必不可能。

  益州刺史部人口最盛时有近六百万,董卓时期关中大乱,人口又流入巴蜀上百万。

  连年战乱下来,藏户、逃户、亡户算一多半,也仍有两三百万,确实能勉强募集十万左右的大军。

  而闻听郭淮此言,整座大帐十几名大魏将校几乎全部陷入惶恐。

  眼前诸葛亮四五万大军便已经如此难以应付。

  如果这竟是蜀汉疑兵弱旅,那么斩首大将军的伪汉天子所部,究竟是一支怎样的精锐?

  汉军再次兵临长安?

  大汉…难道还没灭亡?!

  这一瞬间,包括张郃、郭淮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二百年前,后汉世祖中兴汉室的故事。

  虽然大家口口声声称蜀汉是伪汉,刘禅是伪帝。

  但只要这蜀汉一日不灭,金刀之谶、刘氏当为天子的古老预言,便只会蛰伏,而不会消失。

  如今刘氏之汉再次兵临长安,曹国元帅竟然被斩,这一谶语便从蛰伏状态被再度激发,萦绕在所有人心头不能消散。

  张郃于惶恐不安中坐定,许久之后又终于想到了什么,猛的一拍几案:

  “不,不不不!

  “他们势必没有兵临长安!”

  众将闻声惊愣,也不知这位右将军是想以此稳定军心,还是真判断出了什么东西。

  郭淮在滞了数息后,却也是突然也反应了过来:

  “对对,右将军说得对!

  “蜀寇势必没有兵临长安!

  “大将军之所以败军身殒,不过是中了蜀寇埋伏而已!”

  “使君何以断之?”前雍凉二州刺史张既所辟,此刻为雍州刺史郭淮别驾的胡遵出言相问。

  郭淮再次缓了许久,等到稍稍平复心情后沉声出言:

  “若是蜀寇真能举大兵以攻长安,又如何会将大将军…送到此处?

  “他们何不直取长安?

  “之所以把大将军…送到此处,便是知道我们无法得知关中虚实,欲以此诱我们陇右大军入关中救驾!

  “若我们果真中计,举大兵出秦岭入关中去救驾,则陇右空虚,必为诸葛亮所夺!”

  思虑片刻,众皆恍然,又终于是心下稍安。

  郭淮说的确实极有道理。

  然而雍州别驾胡遵再次质疑:

  “右将军,使君,那我们到底要不要入关中救驾?”

  郭淮一愣:“以道,既明知这是蜀寇诱我之计,如何还能中计?”

  那别驾胡遵却仍是一脸忧色,连连摇头:

  “使君,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右将军是沙场宿将,威名天下皆知,使君您又是威震雍凉,羌豪号为神明。

  “今右将军与使君为陇右三军柱石,蜀寇如何不知?

  “倘若蜀寇料定,右将军与使君在见到大将军殒没之后,便无论如何都不会下陇山,进而趁此时机攻夺长安,又当如何是好?

  “如今陛下尚无消息,若是真被蜀寇逼于长安,右将军与使君不引军去救,恐生大变。”

  张郃与郭淮皆是一怔。

  如胡遵所言,如果他料到我会如此判断,又当如何是好?

  这种猜疑链一旦开始,便没完没了。

  胡遵又道:

  “右将军,使君。

  “若无关中,则无陇右。

  “关中既已为蜀寇所得,则我粮道已然断绝。

  “今我陇右有将士五六万,加上辅卒民夫、驽马挽兽,十几万张嘴要吃饭,而我余粮已不足半月支用。

  “虽凉州徐使君在金城、武威、天水、南安四郡为大军筹措军粮。

  “但四郡百姓不过十有数万,又星散各地,更是数百里皆无水路。

  “纵是筹得粮草十万,供至前线也已十不存二。

  “再聚大兵于陇右与蜀寇久持,无异于坐以待毙,恐非良计!”

  胡遵出身安定大族,对于陇右情况如何最是清楚不过,仅靠陇右十几万人口,是绝对养不了此处将近十万张嘴的。

  张郃听到此事,无奈至极。

  五万大军,一月支用粮草便是五万余石,更别提民夫辅卒还要吃饭。

  而拢氐道两百里陆路,千里奔袭又实在匆忙,根本连运粮的小车都不能齐备,大部分靠负粮入山,两万民夫辅卒运粮五万余石已是极限。

  但这本不应成为问题。

  毕竟雒阳长安之粮本可以源源不断运到陇右,损耗虽然极大,但以一大国敌巴蜀一小隅,便是久持,粮草损耗三五倍于巴蜀,也不是巴蜀能够耗得起的。

  沉思许久后,张郃看向郭淮:

  “伯济,你可有办法从陇右再筹集一二月之粮?”

  郭淮沉吟许久,最后摇头:

  “右将军,仆在雍凉数年,与天水诸氐略有情谊。

  “若是恩威并施,以利诱之,或许仍能筹措些许,但绝不足供十万人两月支用。”

  羌氐之民已经不入大魏籍簿,大魏对他们采取的是怀柔绥靖政策,只求他们不与蜀寇一起作乱就行。

  而羌豪又大多迷信。

  郭淮当雍州刺史的这几年对羌豪招抚有力,又使了些小手段,让羌豪觉得他有未卜先知的神奇本领,被羌豪们称为神明。

  从他们那里拿粮,却是比从陇右汉族豪强手里拿粮可能性更大。

  但确实拿不到太多。

  张郃再次沉默思索,几乎半个时辰后终于开口:

  “如我所料不错,陛下或已东归雒阳调兵遣将。

  “若我大军能在陇右再支撑两月,则陛下必再率大军粮草来援。

  “届时,蜀寇必退无疑。”

  张郃所谓的料定,事实上就是在赌。

  他继续道:

  “依我之见,不如遣两三万人马下关中与蜀寇相持,打通关中粮道。

  “再以两三万人马固守陇右,以待关东之援。”

  兵分两路,则有一半人马可以得到来自长安的粮草供应,另一半人马也能在粮道打通后得到粮草供应。

  因为分兵,还能减少陆路运粮供应大军产生的无谓损耗。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粮草。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很多时候不是比什么奇谋妙策,而是比谁能耗得过谁,谁能让对方粮草断绝。

  郭淮却是犹疑:

  “右将军,一旦分兵,一路自陈仓道入关中,一路原路返回天水。

  “诸葛亮下禄近四万人马,魏延在祁山堡仍不知到底几千。

  “到时候蜀寇四五万人对原路返回天水这一路前后夹击,我大军如何能挡?

  “又或者诸葛亮不追天水,而率军追下陈仓,与关中蜀寇另一支人马前后夹击,又当如何是好?

  “到时候非但不能打通关中粮道,反而被蜀寇各个击破。”

  最高明的兵法就是以众敌寡,一旦分兵,则极容易被各个击破。

  张郃再次无语,其后心中叹恨。

  大将军曹真的败亡,长安以西的粮道失守,几乎是把他几万大军陷入了死地。

  既是死地,又哪是能靠动动脑子就能有稳妥的办法从容解决的?

  根本没有稳妥从容的办法!

  一时间,本来讨论如何将上禄蜀寇困死于此的军议,变成了如何让几万大军活下去的军议,最后更是陷入了僵持。

  事关几万人生死存亡,没有人敢轻易下决定。

  这场陷入僵持的军议从上午一直持续到下午,少有人再建策,更多的是沉默。

  其间更有不少校尉离开大帐,率部去应对今日频频出城袭扰的蜀寇。

  魏军的中层军官很轻易便发现了他们的上级情绪不对劲。

  这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事。

  或许有人面对如此巨变与重压仍能够装出从容镇定,但那种人是绝对的少数。

  于是很自然的,已经得知大将军败军身死、陇右大军或将断粮的校尉、都尉们一个个都心思重重。

  对自己下属禀报之事,反应之慢根本不是半拍,而是几拍十几拍,甚至压根就没听见,许久之后才惑然相询。

  而随着士气莫名高涨的汉军今日出城袭营相攻的频率越来越高,攻势越来越猛,

  又随着不断有汉军开始用或大吼或简牍帛书的方式宣扬,他们曹魏的大将军已经身死,关中已经失守,曹叡已经东归,他们几万大军必将困死陇右,

  本就因营寨立足未稳频繁遭到汉军袭击而士气低迷的魏军,士气变得更加低迷。

  在战线前观望许久,越发愤怒的张郃突然想到了什么,知道自己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了。

  军帐之中。

  众将再次齐聚。

  张郃肃容怒声:

  “今大将军在此,则蜀寇至少已胜三四日!

  “而陛下使命断绝,又说明蜀寇至少已完全控制渭水以南,堵住了陈仓道口。

  “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

  “我以为,他们必会袭夺街亭!

  “我虽已遣使增兵,命其预备,可仍需三日使命方可抵达。

  “街亭守军不过千人,蜀寇从大将军处侥幸一胜,得我魏军将士衣甲无数!

  “若是街亭不得陛下使命,又大意无备,则蜀寇轻易便能骗夺!

  “夺下街亭后,蜀寇再屯兵彼处,宣扬大将军败亡,已夺关中,声势大振之下,陇右汉羌必叛魏附蜀!

  “伯济也未必再能从那些摇摆不定的羌豪处获得粮草增援。

  “今陇上粮草不足一月,陛下率关东大军重返陇右至少一月半,而蜀寇若是据有街亭,粮草增援没有两三月必然无法上陇!

  “我若再率这五六万大军重回天水,粮草不继,陇右皆叛,无异于自取灭亡!

  “存人失地,人地可得。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众将皆是惊骇忐忑,哪里还听不出,这位被安排来保住陇右的右将军此刻是要放弃陇右的意思?

  “右将军之意,我们直接将陇右拱手让于蜀寇?”郭淮对此有些无法接受,若是陇右弃守,他这位雍州刺史怕是只有一死?

  “怎么可能!”张郃愠怒不已,再次猛的一拍几案。

  本来大好局面,甚至以为要直接一举擒拿诸葛亮,夺取汉中,结果未曾想竟被逼至此!

  虽然仍未收到那位陛下的使命。

  但以那位陛下的心思,张郃完全可以想象,一定是既想保陇右,又想保关中。

  但既想又想,怎么可能?!

  只能什么也得不到!

  粮草不继,几万大军的崩溃星散完全是可以预见的。

  那位陛下怕是根本不知道他这几万人马才带了多少粮草!

  想到此处,张郃已是愠怒至极:

  “一旦我几万大军在关东援军来援前便已崩溃四散。

  “蜀寇既得陇右,犯险下陇,举大军十万围长安,堵武关,塞渡口,则关中都或许难保!

  “长安能有多少粮?

  “若粮道断绝,必有一败!

  “为今之计,只能是我大军下陇山,去保住黄河渡口与蓝田武关!”

  张郃没有信心去与汉军赌。

  想了一上午,街亭再度失守的可能性太大。

  若是因为粮草断绝而导致大军溃败星散,那么关中就太危险了。

  他的使命,现在已经从保陇右变成了保关中。

  “郭使君!”张郃下令。

  “陇右若是有失,罪名由我来担!

  “上邽已不可守,郡治冀县则城高池深。

  “你领陇右郡兵五千,趁夜色从我大军之后出走,沿山路返回天水冀县!不走坦途!

  “再命游楚、戴陵、费曜一万人马且战且退,撤祁山之围!与与你共守冀县!

  “再请凉州徐使君率部去守狄道!

  “请你务必想尽办法筹措这一万五千人马的粮草,节食省用,坚守冀县两月,拖住诸葛亮大军!”

  郭淮听到此处终于恍然。

  一万五千人马两月的粮食,在冀县他或许真有办法筹措出来。

  而张郃此举意味着,情况一下又变成了最初的模样。

  他继续死守陇右。

  蜀寇继续死守街亭。

  诸葛亮继续与他鏖战。

  唯一的变数就是关中。

  张郃下陇山的几万大军,或将与蜀寇在关中的几万大军发生一战。

  “右将军,万一蜀寇关中大军已经堵死陈仓道口,诸葛亮又紧缀右将军之后,当如何是好?”郭淮开始为张郃担忧。

  如果诸葛亮不取陇右,反而紧随张郃之后,与陈仓道口可能存在的几万蜀寇合击张郃,则张郃几万大军未必能安然走出陈仓道。

  张郃一怒:“那便杀出一条血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王业不偏安,三国:王业不偏安最新章节,三国:王业不偏安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