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他在荆州很有能量,但并不代表他在陆川这里也有能量。

  为什么古人都说故土难离?

  因为离开家乡之后,家族花费无数年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就难以发挥作用了。

  尤其对于士族豪强而言,他们数代人的积累才能有大量的田产土地宅院,而这些东西是带不走的,一次家族迁徙很可能会让家族元气大伤。

  黄承彦在荆州有再大的能量,一旦他离开了荆州,都要打一个折扣。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黄承彦就算有再大的名声,也不值得陆川花费这么多心思。

  可陆川偏偏就这么做了,那他的目的是什么?

  黄承彦首先想到的就是陆川对黄月英的态度。

  陆川一开始就主动提到了黄月英,后来黄月英向陆川请教投石机图纸上各种问题的时候,黄承彦能看出来陆川对黄月英很有兴趣。

  虽然陆川没有什么过分的举动,但是从陆川看黄月英的眼神就能知道陆川的意思。

  毕竟黄承彦也是过来人了。

  当然,对于这件事,黄承彦并不是反感。

  黄月英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所以他才会重点考察诸葛亮,有意撮合两人;

  如今出现了比诸葛亮还要优秀的陆川,那他为什么不能选择陆川?

  诸葛亮再优秀,人生的终点也就是一个谋士,如果他辅佐的主公能够成功,建立一个新的王朝,那诸葛亮可能会成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陆川却是主公,只要陆川能够成功,那陆川就是万万人之上!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选择回报更大的那个?

  黄承彦看着陆川,等待着陆川的回答。

  陆川也不藏着掖着,整理衣服说道:“先生慧眼如炬,我之所以要极力邀请先生前往陆县,就是因为我喜欢小英,我想带她回去。”

  黄承彦点头,“子越你肯跟我说实话,我很高兴。不过这件事我还要问一下小英的意见。”

  “当然!我喜欢小英是发自内心,绝对不会强迫她。”

  “好,那你就先回去等我的消息吧。”

  “先生请等一下!”

  陆川赶紧叫住想要回去的黄承彦,“我知道先生对诸葛亮非常重视,如今孙策随时可能打过来,若是让诸葛亮留在这里,恐怕也会受到战乱波及,所以我想把诸葛亮也带回去。”

  黄承彦回头,“好你个子越,你还真是贪心啊!元直愿意跟你去陆县你还不满意,竟然还盯着孔明!”

  陆川嘿嘿笑了两声,“我知道诸葛亮有大才,又怎么能舍得他从我身边溜走呢?”

  “也罢,你虽然有点贪心,但说话办事倒也不会藏着掖着,我会去找孔明一趟,但能不能说动他,我也没有把握。”

  “多谢先生!”

  只要黄承彦愿意出面就足够了。

  诸葛亮在这里的朋友不多,黄承彦和徐庶绝对能算得上,他们两个人都选择了陆川,应该也足够让诸葛亮好好想想这里面的原因了。

  还是之前那句话,如果黄承彦加上徐庶都不能让诸葛亮改变主意,那陆川就只能自己动手了。

  黄承彦回去之后先找了黄月英。

  “小英,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

  “父亲请说。”

  “你觉得子越和孔明,谁更优秀一些?”

  “啊?”

  黄月英听到这个问题,脸一下就红了。

  在陆川出现之前,黄月英经常能听到黄承彦提起诸葛亮,说诸葛亮如何聪明,如何有才华,连带着黄月英对素未谋面的诸葛亮生出了浓浓的好感;

  但是自从陆川出现之后,黄月英就对陆川生出了极大的兴趣。

  别的不说,单说投石机的图纸,就已经足够让黄月英沉迷其中了。

  她有很多弄不懂的地方,还是靠着陆川亲自给她解答才能明白,所以不管黄承彦之前说了什么,在她看来,陆川的聪明才智已经远远胜过了诸葛亮。

  再加上这段时间陆川留下五百骑兵护卫他们的安全,让她见识到了陆川的实力,也知道陆川在关心她,所以她对陆川的好感再次上升。

  在如今这个年代,女人根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几乎所有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大部分女人在结婚之前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长什么样。

  有了这个前提之后,黄月英能够提前见到陆川一面,而且还知道陆川聪明才智过人,有能力,有实力,会关心自己,她已经很满足了。

  “父亲大人,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黄承彦看到自家女儿的反应就已经知道了答案。

  “刚才子越来了,他跟我说他喜欢你,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我打算将你许配给他。”

  “我……婚姻大事,女儿全凭父亲做主。”

  “哈哈哈!好!你要是没有意见,那我就跟子越说了,等我们到了陆县,就给你们完婚。”

  黄月英红着脸低下头,没有再说话,但她的反应已经是默认了。

  跟黄月英说好之后,黄承彦就去找诸葛亮了。

  陆川已经明确表示了他对诸葛亮的重视,黄承彦当然要认真对待,千万不能让陆川觉得他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诸葛亮原本是跟着他的叔父诸葛玄来这里避祸的,后来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失去了庇护,就只能在隆中隐居,还是黄承彦发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对他加以照顾,要不然以诸葛亮一个外来户的身份,就算勉强能在荆州立足,也不可能有多少名望。

  可以说,诸葛亮能够得到卧龙的评价,黄承彦是出了大力的。

  考虑到这样一份恩情,诸葛亮也要重视黄承彦的态度。

  这也是黄承彦愿意代替陆川来劝一劝诸葛亮的底气所在。

  “孔明,你对如今荆州的形势,是如何看待的?”

  黄承彦见到诸葛亮之后并没有直接提去陆县的事,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

  诸葛亮的回答却很有意思。

  “如果没有外力介入,就算孙策攻势再凶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破襄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最新章节,三国:屯兵百万,你管这叫普通县令?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