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刘璋 第576章 孟津

小说:三国:季汉刘璋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更新时间:2025-01-30 01:29:25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长公子先行出发啦?”

  并州牧高干,在欢迎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览到来的宴会上,举杯向着高览询问道。

  高览颔首点头,肯定的说道:“长公子比某家早上五日动身,依着脚程来算,估摸着当下长公子应该抵达了青州,若是动作快一点的话,说不得已经挥师南下了。”

  “长公子当真是勤勉。”高干若有所感,举杯向东方遥敬了一杯。

  “是啊。”高览应和了一声:“长公子为诸公子之首,地位尊崇,然行事果劲,勤勉无二,堪为明公麾下诸位公子的表率。”

  “嗯。”高干点头,神色间是认可的态度,但他有多一层的思虑,袁谭这般行事迅捷,只用勤勉二字解释却是不够充分。

  作为袁绍的外甥,高干清楚的了解袁绍对于嗣君人选的偏向,他的那位舅父对幼子袁尚偏爱非常,有立袁尚为嗣君的心思,只是碍于长幼有序,一时间没有遂定。

  在嗣君之位悬而未决,且有可能为弟弟袁尚夺走的情况下,袁谭早早动身前往青州,早早发兵挥师南下,也就说得通了。

  以高并的看法,袁谭这是有心在袁绍面前表现一番,为争夺嗣君之位做努力。

  一念至此,高并收回了思绪,河北嗣君的人选,他没有干预的想法,也不敢去干预,虽说他是袁绍的外甥,可若是掺和到嗣君之争中,稍有差池,轻微点就是讨不得好,严重点就是系于幽狱,说不得还会有性命之危。

  因是如故,高并打算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家本份的工作,他日不管那位公子上台,秉着中立态度的他,就算不得亲近和重用,可也还能典任一方,不至于因为押宝失败,不得已卸甲归田,为一老农尔。

  “不知明公何时动身?”高并把话题转向了袁绍统领的中路人马上。

  高览作答道:“只在近日不久,明公就将引军南下。”

  “即使如此,我等动作得尽快些了。”高并根据当下的时局,对下一步的行动给出了急缓的程度。

  高览利落的饮尽一杯,接着放下手中的酒杯,不顾从胡须中流溢滴下的酒水,响亮的应声道:“如使君所言,我等须得早日动身南下,只是不知使君如何调度。”

  面对高览的问题,高干沉吟了一会,而后他给出了作战方案:“太原、上党为重地也,是抵御关中刘璋的第一线,须得重兵留守,不然我军若是大举南下,不留兵马镇守,刘季玉到时候趁机发难,失却太原、上党之地,邺城乃至于冀州危也。”

  “使君所虑甚是。”高览表达了认同的态度,同时搬出了这一战兴师前来自幕府的嘱咐:“此战出行前,明公就再三叮嘱,我等这一路人马,以策应威慑为主,不必大动干戈。”

  “个中缘故,就如使君所言,明公是担心刘季玉趁隙发难,窥伺我太原、上党重地,到时候纵使得到中原,失却了太原、上党,确是得不偿失也。”

  见高览和自己的想法一致,高干面色含笑,续而言道:“所以此战,我意将军领本部兵马,兼之助阵的匈奴右贤王去卑所部南下,威胁河南尹,我则留于上党、太原,看顾二郡,不给刘季玉一星半点的机会。”

  “不过去卑所部,聚集人马、点齐兵将尚且需要数日,将军可先行动身南下,往大河而去,在大河之畔安营扎寨,等到去卑所部人马到后,再一齐动身渡河。”

  “使君所言,为万全之道,自当如此。”对于高干给出的计划,高览给出了赞同的一票,没有任何的质疑。

  一来高览虽说是河北名将,按理这一战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可亲疏有别,高干作为袁绍的外甥,比他更为亲近,二来高干所言在理,和袁绍的嘱咐相契合,是故高览不假思索的给出了认可的态度。

  不一日,高览引军南下,抵至大河之畔,见到了川流不息的大河。

  没有沉迷于有如万马奔腾般的大河胜景,高览一边安营扎寨,做好过夜前的准备,一边放出斥候,渡过大河,往河对岸的孟津侦查曹军的动向。

  一夜过后,过河侦查的斥候返回了,向高览汇报了对岸的情况,曹军屯于孟津渡口,早早的做好了守御的准备,此外河南尹这一段渡过大河的通道除却孟津渡口外,其他地方皆有曹军游骑行走往来。

  听完斥候的汇报,高览摩痧着下巴的短须,神色间露出忧色,河南尹钟繇、曹军大将曹仁,这二位镇守河南尹的文武,看起来当真是一点机会也不给他,连渡河也不让他渡。

  ‘也罢。’高览面上的忧色片刻间消失不见,他的心态放的很松,此战他这一路兵马即少,所需做的任务也轻,不过是摆出南下的姿态,威胁曹操的河南尹之地,给到曹操一定的压力。

  所故,高览对于渡河之事,也就不是那般急切,也没有必须渡河的理由。

  是以高览打算等到匈奴右贤王去卑的人马到了后,搭建几座浮桥,弄上几十艘船只,让去卑的人马先行渡河试上一试,他则是于后方观望,评定下曹仁所部人马的战力,然后再做定夺。

  只是虽说任务缓、担子轻,没有渡河一战的必要,高览心中所想,确是打算渡过河去,击破曹仁所部人马,拿下河南尹,好生在袁绍面前露露脸。

  天下大乱,四海分崩,正是武夫暴起之时,不趁着眼下的良机,去捞到足够的战功,去博一个封妻荫子,等到天下太平,四海无事,却是悔之晚矣。

  也即是出自捞取战功的念头,高览并不满足只做策应他路人马的任务,他迫不及待,在去卑所部人马到达之前,就开始了渡河的事宜。

  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览不是莽撞的武夫,他身怀武艺,腹有韬略,虽是有贪功的念头在,但他的行动举止还是稳妥的,于渡河一事,他打算声东击西,不给曹仁半渡而击的机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季汉刘璋,三国:季汉刘璋最新章节,三国:季汉刘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