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将军放心来取便是!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怎会在意这小小一颗项上人头?哈哈哈哈!”

  赵辛朗声大笑,转身潇洒离去!

  赵云看着赵辛的模样,再看了看身边刘备患得患失的样子。

  一时之间,古井不波的心境,竟然也泛起了涟漪。

  回到驿馆,赵辛立刻差几个护卫收拾行囊,准备明日一早就启程离开。

  另一边,府邸之内,关张二兄弟早已离去。

  刘备拉着赵云的手,缓缓说道。

  “子龙啊!你跟我多长时间了?”

  “回主公!七年!”

  “七年啊!”

  赵辛躺在床上,回忆着关于赵云的事迹,想着想着,不禁有些苦涩。

  “赵云!你我都姓赵,同属本家!”

  “你若不负我,我必不会让你再受排挤冷落之苦!”

  这是赵辛的心里话,赵辛对于这个一身是胆的飞将军无比敬佩。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话不是空穴来风。

  相较于其他五人,赵云是蜀将中唯一集才、识、德于一身的将领。

  为什么说德?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

  但赵云当时,就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以家何为”的事例劝诫刘备。

  更是阐明了益州初定,蜀汉集团新到,最重要的是收复民心,恢复生产,不能为一己私利而蒙蔽。

  这就是德!

  可惜后来,因为蜀汉内部的派系之争,其他五虎上将都领了封号,只有赵云是一个杂号将军。

  而且生涯少有独自领兵的机会,争不过关张二兄弟,争不过降将黄忠,甚至连后来的马超也争不过。

  这一切,不过是因为赵云为人坦荡,不与人争,有君子风。

  但正是这样看似“完美”的性格,却成了赵云的软肋。

  同样有名无实的马超,在政治上的话语权也远远高于赵云。

  而同样被嘲笑排挤的黄忠,却积极证明自己,以“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姿态拿下了汉中之战的指挥权,从而一战青史留名。

  历史是无情的。

  赵辛无法想象,赵云在眼睁睁看到蜀汉政权,从志在逐鹿中原、光复汉室。

  逐渐滑落为,醉生梦死、安乐一隅时的心情。

  或许悲伤,或许无奈。

  上一世,不知他垂死榻前的时候,是否还能回忆起,那个见到刘玄德的下午。

  但这一次,赵辛觉得,历史应该不会再给刘备这个机会。

  与其让赵云给你刘玄德当十几年贴身保镖,不如让我来用!定能让赵云战功赫赫!

  翌日一早,赵辛带着四名护卫策马出城!

  今日有雪,城外无人。

  城门缓缓开启一条小缝。

  “下雪了~”

  赵辛轻声呢喃,抬起手,看着手中晶莹的雪花。

  “驾~”

  马儿轻甩健蹄,悠悠漫步在雪中,越来越远。

  赵辛没有回头看这座,也即将迎来战争的小城。

  当然~也没有看到城墙的一角,有一银甲将军,手持一杆龙胆亮银枪,目送赵辛离去。

  雪落在银甲将军的肩头,在光线的反射下熠熠生辉。

  或许在这个小城的城墙上,有一人,在等待他真正的主公~

  此一行,赵辛也真正的踏入这个风云迭起的时代。

  夜晚将近,赵辛一行人终于回到了襄阳城。

  路上雪势渐大,赵辛被冻的手脚通红,但是依旧阻止了护卫去驿站租借马车的想法。

  无外乎,赵辛想真正体验一下,雪地中行军的艰难。

  一路回到黄府,王平听说自己回来了。

  立马跑去伙房铲了一堆炉火,放在赵辛的屋子中取暖。

  “王平!别忙活了!过来说会话!”

  赵辛坐在卧榻之上,边搓手边朝着进进出出的王平喊道。

  “诶!好嘞小先生!”

  “我走的这两日,火锅底料生产出来了吗?”

  “完了!全完了!”

  “什么?什么完了?”闻言,赵辛立马紧张起来。

  “就是已经生产完了啊!您师母安排的工匠干活那是没得说!”

  年轻的王平咧着大嘴笑道,还竖起一个大拇指表示赞扬。

  “给你的钱呢?还剩多少?”

  “花完了!”

  “花完了?不是给了你50金?这么快就花完了?”

  赵辛有点讶异,因为据自己推测,50金完全可以供应此次的原料,甚至还有一些结余。

  “小先生!你是不知道!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这襄阳,乃至周边的城池,瓦罐都变的极其昂贵。”

  “之前一个瓦罐不过十几文钱!可是最近几天,居然涨到了一两!”

  “我听说,是因为江夏郡那边又准备打仗了,这些瓦罐全部都要用来装火油!”

  王平说着,声音渐渐变轻,似乎在忌讳有人在门外偷听。

  “市井都这么传?”

  “是啊小先生!我听说,江夏郡是您师公的地盘,这可怎么办?”

  “叫你平时多看书!看你这样子,还未战便自乱了阵脚!”

  赵辛看着手足无措的王平,顿时有点气不打一处来。

  “你是这!从明天开始,我给你安排两个会读书写字的教书先生,你每日早间,需跟这两位先生学习读书写字!”

  “至于武艺!我已经给你找了一个好师傅!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来!”

  王平闻言,大喜!

  “小先生!我没听错吧!我也能读书了?”

  “嗯!务必要勤学苦练!至于生产火锅底料的杂事,你午间再去处理。”

  “任何事情都没有你读书写字重要,你可知道?”

  “是!公子!王平一定不负公子重托!”

  王平说完,急匆匆的大踏步离去,至于王平的积极性,赵辛是一点都不怀疑。

  现在王平不过十七八岁,完全是一个可造之材。

  而至于教王平武艺的师父,当然还是赵云!

  野史中记载,王平初期武艺并不精湛,但后来为什么可以和五子良将张郃打的有来有回。

  那是因为进入了蜀国阵营之后,王平拜了赵云为师。

  此时的赵云看起来已经36岁左右,王平才十七八。

  这时候的赵云,应该说武艺处在一个巅峰境界,少了年少时的锋芒毕露,又半只脚踏入了宗师之境。

  所以教王平,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明日襄阳鹿门山诗会就要开始,这种士子文风对王平也是一种激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家师孔明,助我结拜蔡文姬,三国:家师孔明,助我结拜蔡文姬最新章节,三国:家师孔明,助我结拜蔡文姬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