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宇的父亲刚说完,一边张萌的父亲也是激动的走了过来。
他指着周围那些还在坚持站军姿、但明显因为这场突发状况而有些分心的学生们:“你看看!孩子们都累成什么样了?”
“昨天我们就听说晚上练晕倒了八个!今天又这样搞!苏教官,我知道你是当兵的,也也知道你的英雄事迹,你要求严格,但他们还是孩子,是学生,不是你的兵!你不能用你们部队那一套来往他们身上硬套啊!”
他们的声音很大,穿透了雨声,不仅302班的学生们听得清清楚楚,连远处教学楼里围观的人群也隐约听到了质问的内容,顿时引发了一阵更大的骚动。
“看吧!家长来闹了!”
“我就说这样练不行吧?哪个父母不心疼孩子?”
“这下苏教官难办了,家长都找上门了。”
302班的学生们心情复杂。
他们理解父母的心疼,但经过昨晚和刚才的锤炼,一种微妙的集体荣誉感和对苏寒的信服已经开始萌芽。
他们不希望训练被中断,更不希望教官因为他们的原因而被指责。
苏夏、林薇等人都担忧地看向苏寒。
林浩宇和张萌更是急得不行,连连拉着自己的父母:“爸!妈!你们别说了!是我们自己愿意练的!”
“教官是为了我们好!”
然而,焦急的父母此刻根本听不进孩子的话。
苏寒面对着两位家长的质问,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那副冷峻的模样。
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他的目光平静地迎向两位父亲,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发出了口令:“302班全体!原地休息!保持安静!”
命令一下,学生们稍稍放松了姿势,但没有人乱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寒和两位家长身上,气氛紧张得仿佛凝固了。
这时,得到消息的教导主任李梅和总教官李伟也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李梅主任一看这场面,心里咯噔一下,连忙上前打圆场:“几位家长,几位家长,请冷静一下。我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李梅。有什么问题我们慢慢沟通,不要影响训练。”
李伟也站到苏寒身边,表情严肃,准备随时应对情况。
他是知道军区命令的,但也必须处理好家长的关系。
如果只是学生里面闹闹倒没什么。
可如果家长来了,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毕竟,苏寒的训练强度,远超了军训标准。
毫不夸张的说,全军部队里面,也只有少数部队,才会采用苏寒这种强度的训练。
大多数的常规部队,还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训练新兵的。
而此时,也有两家媒体,不顾雨水,不顾阻拦,快速跑了过来,近距离拍摄。
保安这边拦不住,也只能不管,先控制住剩下的。
林父看到学校领导来了,语气稍缓,但态度依旧坚决:“李主任,你来的正好。我们不是不支持军训,但也要讲究科学方法吧?”
“这么大的雨,进行这种静止站立的训练,极易引发失温感冒!为什么不能像其他班级一样安排在室内?我们希望学校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张父附和道:“对!如果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都在雨里练,我们没话说!但现在明显区别对待,我们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我们的孩子就活该多受苦吗?”
两家媒体的摄像机镜头如同敏锐的眼睛,紧紧捕捉着场中对峙的每一帧画面。
记者的话筒也毫不避讳地伸向前方,将这里的对话和冲突,通过实时直播信号,传递到了无数屏幕前。
教学楼里,原本只是看热闹的学生们此刻都屏住了呼吸,趴在窗台上,伸长脖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校园论坛和各大社交平台上,以 #苏寒暴雨军训#、#家长质问兵王教官# 为话题的讨论瞬间炸开了锅。
【我的天!家长真的找来了!现场直播!】
【看着好心疼父母,但也好心疼学生和教官啊……心情复杂。】
【凭什么就302班要淋雨?支持家长!学校必须给说法!】
【呵呵,巨婴家长又来了?吃点苦怎么了?苏教官自己不是陪着淋?】
【那是兵王!学生能比吗?身体搞坏了谁负责?】
【快看!校长和总教官都来了!事情闹大了!】
直播弹幕更是疯狂滚动,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碰撞。
训练场上,林父和张父的质问掷地有声,他们心疼的目光扫过自己孩子湿透狼狈的模样,最终定格在苏寒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
面对两位家长激动的情绪和连珠炮似的质问,以及几乎怼到脸上的镜头,苏寒的神情依旧冷峻如铁。
雨水沿着他的帽檐滴落,却丝毫未能模糊他眼神中的坚定。
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先再次沉声下令,稳定住有些骚动的队伍:“302班,保持军姿!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动!”
他的声音带着强大的威严,瞬间让下意识有些松懈的学生们重新绷紧了身体。
这时,校长也赶到了。
李伟脸色凝重,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媒体的镜头,心中压力倍增。
张启明校长则显得沉稳许多,他先是对两位家长点了点头:“几位家长,你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请放心,学校始终将学生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苏教官的训练方式,是经过……”
“张校长!”林父打断了张启明的话,他指着周围的媒体镜头和远处围观的学生,声音因激动:
“我们不是来听官方说辞的!我们就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唯独我们的孩子要承受这种‘特殊待遇’?如果这是军训大纲的要求,我们认!但显然不是!”
张父也激动地补充道:“是啊!看看其他孩子都在哪里?在干燥的走廊里、在体育馆里!而我们的孩子呢?站在这里淋雨!站军姿!昨天还晕倒了那么多个!这公平吗?科学吗?”
他们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现场和网络。
镜头立刻给到了远处教学楼走廊里其他班级的学生特写。
那些学生脸上的庆幸、好奇,甚至是一丝茫然,与302班学生的疲惫坚毅形成了鲜明对比。
网络上,关于“公平与否”的争论瞬间白热化。
【家长说得对啊!凭什么就他们班特殊?】
【是啊,要练一起练,只练一个班算怎么回事?】
【可这是苏寒带的班啊,兵王带训,标准能一样吗?】
【兵王就能不按规矩来?就能搞特殊化折磨学生?】
就在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质疑苏寒时,一直沉默的苏寒,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仿佛带着金属的质感,瞬间压过了雨声和嘈杂的议论,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也通过麦克风传到了无数网友的耳中。
“两位家长,你们刚才说,他们还是孩子……”
苏寒的目光缓缓扫过林浩宇、张萌,以及全体302班的学生,然后重新看向两位家长,以及镜头。
然后苦涩一笑:“可我……也是孩子啊……”
一句,我也是开始啊……瞬间,让全场变得安静了下来。
安静到甚至能听到雨水砸在草地上的声音。
所有人在这一瞬间,看向苏寒那张,与学生们差不多稚嫩的脸庞上。
这时候,他们也才想起,苏寒虽然是教官,可他,也只是一个不到19岁的教官。
年纪,跟这群大一学生们是相仿的。
这一刻,他们脑海中,不由的浮现,苏寒这个十八九岁的孩子,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的种种!
入伍时,体质孱弱,是新兵连的吊车尾,被连长严厉呵斥和操练。
下连后,不要命的训练,身体素质火箭般飞涨,一举从吊车尾的孬兵晋升为全军兵王!
参加全军大比武,勇夺八个单兵科目冠军,综合演习对抗,名副其实的九冠王!
协助当地警方抓捕绑架匪徒,以一己之力,杀掉八个手持枪械等武器的匪徒,救下人质!
火锅店火灾,一次次冒险冲进火场救人等……
这不到的一年的经历,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所有人对军人的认知,以及刷新了苏寒那强大意志力和拼搏精神的可怕认知!
而回想起来,苏寒……也只是一个入伍刚刚十个月的士兵!
而不到这十个月里,他已经拿到两个三等功,一个二等功,两个一等功!
现在,更是被提名感动华夏十大人物!
哗啦啦的雨声、远处隐约的嘈杂、甚至两位家长急促的呼吸声,在这一刻都诡异地消失了。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骤然聚焦在苏寒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庞上。
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不断滴落,迷彩帽檐下,那双眼睛深邃、坚定,却依旧无法完全掩盖住属于这个年纪的青涩痕迹。
直到此刻,所有人才像被点醒一般,猛地意识到——眼前这个气场强大如磐石、训练手段铁血如魔鬼、拥有无数传奇经历的“兵王”、“英雄”、“感动华夏候选人”……
他,仅仅不到十九岁。
一个本该和他们一样,坐在大学课堂里,享受着青春与迷茫的年纪。
林浩宇的父亲愣住了,他张着嘴,原本准备好的所有质问和不满,瞬间被堵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看着苏寒,又看看自己身边同样十八岁的儿子,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猛地攫住了他。
张萌的母亲下意识地松开了紧抓着女儿的手,眼中的心疼和愤怒渐渐被一种愕然和……更深的触动所取代。
她忽然想起自己女儿在家时的一点小感冒都会让她焦急万分,而眼前这个少年,他过去十个月所经历的……
寂静如同涟漪般迅速扩散开去。
训练场上,302班的学生们怔怔地看着他们的教官。
他们一直仰视着苏寒的强大,敬畏着他的严厉,却在此刻才无比直观地感受到这份强大与严厉背后,那令人窒息的年龄重量。
林浩宇鼻子一酸,猛地低下头,不敢再看。
苏夏紧紧抿着嘴唇,眼眶瞬间红了,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太爷爷”这个称呼背后,是多么年轻的生命,承担了多么沉重的荣光与责任。
远处教学楼里,所有围观的学生都沉默了。
之前的议论、调侃、甚至是一丝幸灾乐祸,此刻都化作了无声的震撼。
他们对比着自己舒适干燥的环境,再看向雨幕中那道孤傲的身影,一股强烈的羞愧感涌上心头。
那个他们觉得严厉到不近人情的教官,年龄甚至比他们中有些人还要小!
“是啊,他……他才十八岁!”一个女生捂着嘴,声音带着颤抖,几乎要哭出来。
“我的天……我十八岁的时候在干嘛?还在为高考完解放了狂欢,他已经在部队拿了那么多功勋……”旁边的男生喃喃自语,脸上火辣辣的。
通过网络直播观看这一幕的网友,弹幕出现了短暂的空白,随即以更疯狂的速度爆发出来,但内容却彻底变了风向。
【!!!!!!我忘了!苏寒他才十八岁!!!】
【草!(一种植物)给我看哭了!他还是个孩子啊!】
【我们都在心疼大学生,谁心疼过这个十八岁就经历了生死、扛起了无数责任的孩子?!】
【想想他受过的伤,跑过的九十圈,火场里的一次次冲锋……他难道不累不疼吗?可他从来没说过!】
【那些骂苏教官的人呢?出来看看!你们十八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他一句卖惨的话都没说,就这一句‘我也是孩子啊’,我直接破防了!】
【凭什么要求他必须完美?凭什么要求他不能严格?他自己就是咬着牙从孩子练成了兵王!】
【支持苏教官!他是在用自己走过的路,教这些学生怎么变成更好的人!】
【@刚才质疑的家长,你们心疼自己孩子,难道苏寒的家人不心疼吗?可他成了我们的英雄!】
现场的两家媒体记者,镜头死死地对准苏寒的脸,给了他一个长时间的特写。
那张年轻却写满坚毅的脸庞,在雨水的冲刷下,仿佛一件淬炼过的兵器,散发着冷硬而又令人心折的光芒。
资深记者往后退了十几米,对着话筒,声音低沉而充满感情地解说:“……我们或许都忘记了,英雄并非生而伟大。”
“苏寒,他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快速褪去了稚嫩,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他的年纪,忽略了他所承受的远超常人的重担。”
“这一刻,不是家长与教官的对立,而是两种‘爱’的碰撞,更让我们深思,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教官群体中,王磊、陈思远等人默然无语。
他们带过兵,更清楚苏寒取得的成就多么骇人听闻,而达成这一切的时间又多么短暂。
他们自问,在自己十八岁时,绝对做不到苏寒的万分之一。
一种由衷的敬佩和一丝自惭形秽在他们心中交织。
总教官李伟和校长张启明对视一眼,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们自然是知道苏寒年纪的,但在此情此景下被点破,带来的冲击力依旧巨大。
张启明校长深吸一口气,心中原有的那一丝因为家长质疑而产生的动摇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定的支持。
他终于明白,军区为何如此破格支持苏寒,这不仅是对其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所代表的某种精神的极大肯定!
林父和张父僵在原地,脸上的怒气早已消散无踪,只剩下尴尬、羞愧和一种难以名状的震动。
他们看着苏寒,又看看自己身边虽然淋雨疲惫却眼神明亮、甚至带着一丝不满他们前来阻拦神情的孩子,忽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可笑。
他们用“孩子”的理由来心疼庇护,而另一个“孩子”,却已经在用钢铁般的意志试图锤炼更多的“孩子”成为钢铁。
林浩宇忍不住,猛地抬头看向父亲,声音带着哽咽和前所未有的认真:“爸!你们别说了!教官他……他比我们辛苦一万倍!我们这点训练算什么?我们是自愿的!我们想变得像他一样强!”
张萌也用力点头,甩开脸上的雨水和泪水:“妈!你们快回去吧!我们没事!我们不想当温室里的花朵!”
两位家长哑口无言,所有的话语都苍白无力。
雨,还在下。
但训练场上的气氛,已经彻底改变。
苏寒的目光从两位家长脸上移开,缓缓扫过全场——
扫过他的‘兵’——302班每一个稚嫩却坚毅的面庞;
扫过远处教学楼里那些同样年轻的身影;
最后,定格在冰冷的摄像机镜头上,仿佛要透过它,望向屏幕后方千千万万的人。
他的声音不再高昂,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穿透雨幕,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
“四位家长,你们问我为什么,问这公不公平,科不科学。”
“我想说的是,每年,部队里都会迎来数十万个十八九岁的‘孩子’。”
苏寒的声音很平缓,却像一把无形的刻刀,开始勾勒出一幅幅远在校园之外的画面。
“他们中的很多人,和您的孩子一样,刚离开家,刚结束高考。但他们穿上军装,坐上火车,去的地方不是大学校园。”
“他们去的是海拔四五千米、呼吸都困难的高原哨所。是冬季零下三四十度、呵气成冰的北国边陲。是炎热潮湿、蚊虫肆虐的南方密林。是远离大陆、只有海风与孤独作伴的岛礁。”
“在那里,他们站岗、巡逻、训练。他们面对的,不是淋一场雨,不是站一小时军姿。”
“他们面对的是极端的天气,是漫长的孤寂,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是真正需要流血牺牲的责任。”
“为什么他们能坚持下来?”苏寒的目光再次回到林浩宇、张萌,以及所有302班学生的脸上,“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是铁打的,不是因为他们是天生的战士。”
“是因为他们知道,身后是什么。”
“身后,是家,是国,是亿万个像你们一样,可以安心学习、工作、生活的普通人。包括你们的父母,也包括……未来的你们。”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
“我不是在标榜我和他们有多伟大,多厉害。我们只是穿着这身军装的普通人,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而我今天站在这里,用这样的方式带训,也并非为了折磨谁,或者彰显什么特殊。”
苏寒的声音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那是一种深埋于心的、近乎虔诚的认真。
“我只是想,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军训里,尽可能多地,把我所理解的、我所经历的、我认为真正重要的东西,带给这些学生。”
“军训的意义,从来不只是走个正步、站个军姿、晒黑一层皮,然后拿到几个学分。”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
“它是一次短暂的体验,一次让这些生活在和平温室里的年轻人,近距离触碰‘责任’、‘坚持’、‘集体’和‘家国’这些词汇重量的机会。”
“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此刻觉得‘痛苦’、‘难以忍受’的这点风雨,这点疲惫,对于另一群和他们年纪相仿的人而言,不过是日常的底色。”
“是让他们明白,他们享有的这份安宁与舒适,并非理所当然,其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更是要让他们刻进骨子里一种信念——当困难来临,当挑战出现,他们不是只能退缩、抱怨或者等待庇护的弱者。他们体内也蕴藏着咬牙坚持、突破极限、为了集体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力量!”
苏寒的声音再次提高:
“今天,他们在这里淋雨站军姿,明天,或许就能在人生的其他‘战场’上,多坚持那么一分钟。而这一分钟,或许就能改变很多事情。”
“这点苦,这点累,磨不坏他们,只会让他们更清楚地看清自己,更珍惜所拥有的,更敬畏所被守护的。”
“这,就是我理解的,军训存在的意义。”
话音落下,训练场上久久无声。
只有雨水敲打地面的沙沙声,像是为这番话做着最沉默却也最深刻的注脚。
林父和张父彻底沉默了。
他们脸上的愠怒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动容和反思。
他们看着苏寒,眼神复杂,有敬佩,有羞愧,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激。
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阻拦,是多么的短视和……不该。
林浩宇和张萌,以及302班的所有学生,胸膛挺得更高了。
他们眼中的光芒前所未有地明亮,那不仅仅是对实弹射击的期待,更是一种被点燃的、叫做“信念”的东西。
他们忽然觉得,身上湿冷的迷彩服,不再仅仅是负担,更仿佛多了一层沉甸甸的、光荣的含义。
远处的学生们,鸦雀无声。
许多人下意识地收回了目光,不再觉得302班是“倒霉”或“被惩罚”,反而生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羡慕。
网络直播间,弹幕再次被刷爆,但这一次,几乎是清一色的支持和感动。
【哭了,真的哭了。这才是我们国家军人的格局!】
【说得太好了!军训的意义被拔高了无数个层次!】
【感谢子弟兵!谢谢你们的守护!】
【我突然好羡慕302班的学生,能遇到这样的教官!】
【@大学,建议全国推广苏寒式军训(不是指强度,是指这种精神灌输)!】
【之前质疑的喷子呢?出来走两步?脸疼不疼?】
…………
三章合一!六千五百字。下午没更新
他指着周围那些还在坚持站军姿、但明显因为这场突发状况而有些分心的学生们:“你看看!孩子们都累成什么样了?”
“昨天我们就听说晚上练晕倒了八个!今天又这样搞!苏教官,我知道你是当兵的,也也知道你的英雄事迹,你要求严格,但他们还是孩子,是学生,不是你的兵!你不能用你们部队那一套来往他们身上硬套啊!”
他们的声音很大,穿透了雨声,不仅302班的学生们听得清清楚楚,连远处教学楼里围观的人群也隐约听到了质问的内容,顿时引发了一阵更大的骚动。
“看吧!家长来闹了!”
“我就说这样练不行吧?哪个父母不心疼孩子?”
“这下苏教官难办了,家长都找上门了。”
302班的学生们心情复杂。
他们理解父母的心疼,但经过昨晚和刚才的锤炼,一种微妙的集体荣誉感和对苏寒的信服已经开始萌芽。
他们不希望训练被中断,更不希望教官因为他们的原因而被指责。
苏夏、林薇等人都担忧地看向苏寒。
林浩宇和张萌更是急得不行,连连拉着自己的父母:“爸!妈!你们别说了!是我们自己愿意练的!”
“教官是为了我们好!”
然而,焦急的父母此刻根本听不进孩子的话。
苏寒面对着两位家长的质问,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是那副冷峻的模样。
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滑落,他的目光平静地迎向两位父亲,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发出了口令:“302班全体!原地休息!保持安静!”
命令一下,学生们稍稍放松了姿势,但没有人乱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寒和两位家长身上,气氛紧张得仿佛凝固了。
这时,得到消息的教导主任李梅和总教官李伟也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李梅主任一看这场面,心里咯噔一下,连忙上前打圆场:“几位家长,几位家长,请冷静一下。我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李梅。有什么问题我们慢慢沟通,不要影响训练。”
李伟也站到苏寒身边,表情严肃,准备随时应对情况。
他是知道军区命令的,但也必须处理好家长的关系。
如果只是学生里面闹闹倒没什么。
可如果家长来了,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毕竟,苏寒的训练强度,远超了军训标准。
毫不夸张的说,全军部队里面,也只有少数部队,才会采用苏寒这种强度的训练。
大多数的常规部队,还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训练新兵的。
而此时,也有两家媒体,不顾雨水,不顾阻拦,快速跑了过来,近距离拍摄。
保安这边拦不住,也只能不管,先控制住剩下的。
林父看到学校领导来了,语气稍缓,但态度依旧坚决:“李主任,你来的正好。我们不是不支持军训,但也要讲究科学方法吧?”
“这么大的雨,进行这种静止站立的训练,极易引发失温感冒!为什么不能像其他班级一样安排在室内?我们希望学校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张父附和道:“对!如果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都在雨里练,我们没话说!但现在明显区别对待,我们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我们的孩子就活该多受苦吗?”
两家媒体的摄像机镜头如同敏锐的眼睛,紧紧捕捉着场中对峙的每一帧画面。
记者的话筒也毫不避讳地伸向前方,将这里的对话和冲突,通过实时直播信号,传递到了无数屏幕前。
教学楼里,原本只是看热闹的学生们此刻都屏住了呼吸,趴在窗台上,伸长脖子,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校园论坛和各大社交平台上,以 #苏寒暴雨军训#、#家长质问兵王教官# 为话题的讨论瞬间炸开了锅。
【我的天!家长真的找来了!现场直播!】
【看着好心疼父母,但也好心疼学生和教官啊……心情复杂。】
【凭什么就302班要淋雨?支持家长!学校必须给说法!】
【呵呵,巨婴家长又来了?吃点苦怎么了?苏教官自己不是陪着淋?】
【那是兵王!学生能比吗?身体搞坏了谁负责?】
【快看!校长和总教官都来了!事情闹大了!】
直播弹幕更是疯狂滚动,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碰撞。
训练场上,林父和张父的质问掷地有声,他们心疼的目光扫过自己孩子湿透狼狈的模样,最终定格在苏寒那张波澜不惊的脸上。
面对两位家长激动的情绪和连珠炮似的质问,以及几乎怼到脸上的镜头,苏寒的神情依旧冷峻如铁。
雨水沿着他的帽檐滴落,却丝毫未能模糊他眼神中的坚定。
他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先再次沉声下令,稳定住有些骚动的队伍:“302班,保持军姿!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动!”
他的声音带着强大的威严,瞬间让下意识有些松懈的学生们重新绷紧了身体。
这时,校长也赶到了。
李伟脸色凝重,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媒体的镜头,心中压力倍增。
张启明校长则显得沉稳许多,他先是对两位家长点了点头:“几位家长,你们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请放心,学校始终将学生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苏教官的训练方式,是经过……”
“张校长!”林父打断了张启明的话,他指着周围的媒体镜头和远处围观的学生,声音因激动:
“我们不是来听官方说辞的!我们就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唯独我们的孩子要承受这种‘特殊待遇’?如果这是军训大纲的要求,我们认!但显然不是!”
张父也激动地补充道:“是啊!看看其他孩子都在哪里?在干燥的走廊里、在体育馆里!而我们的孩子呢?站在这里淋雨!站军姿!昨天还晕倒了那么多个!这公平吗?科学吗?”
他们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现场和网络。
镜头立刻给到了远处教学楼走廊里其他班级的学生特写。
那些学生脸上的庆幸、好奇,甚至是一丝茫然,与302班学生的疲惫坚毅形成了鲜明对比。
网络上,关于“公平与否”的争论瞬间白热化。
【家长说得对啊!凭什么就他们班特殊?】
【是啊,要练一起练,只练一个班算怎么回事?】
【可这是苏寒带的班啊,兵王带训,标准能一样吗?】
【兵王就能不按规矩来?就能搞特殊化折磨学生?】
就在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质疑苏寒时,一直沉默的苏寒,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仿佛带着金属的质感,瞬间压过了雨声和嘈杂的议论,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也通过麦克风传到了无数网友的耳中。
“两位家长,你们刚才说,他们还是孩子……”
苏寒的目光缓缓扫过林浩宇、张萌,以及全体302班的学生,然后重新看向两位家长,以及镜头。
然后苦涩一笑:“可我……也是孩子啊……”
一句,我也是开始啊……瞬间,让全场变得安静了下来。
安静到甚至能听到雨水砸在草地上的声音。
所有人在这一瞬间,看向苏寒那张,与学生们差不多稚嫩的脸庞上。
这时候,他们也才想起,苏寒虽然是教官,可他,也只是一个不到19岁的教官。
年纪,跟这群大一学生们是相仿的。
这一刻,他们脑海中,不由的浮现,苏寒这个十八九岁的孩子,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经历的种种!
入伍时,体质孱弱,是新兵连的吊车尾,被连长严厉呵斥和操练。
下连后,不要命的训练,身体素质火箭般飞涨,一举从吊车尾的孬兵晋升为全军兵王!
参加全军大比武,勇夺八个单兵科目冠军,综合演习对抗,名副其实的九冠王!
协助当地警方抓捕绑架匪徒,以一己之力,杀掉八个手持枪械等武器的匪徒,救下人质!
火锅店火灾,一次次冒险冲进火场救人等……
这不到的一年的经历,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所有人对军人的认知,以及刷新了苏寒那强大意志力和拼搏精神的可怕认知!
而回想起来,苏寒……也只是一个入伍刚刚十个月的士兵!
而不到这十个月里,他已经拿到两个三等功,一个二等功,两个一等功!
现在,更是被提名感动华夏十大人物!
哗啦啦的雨声、远处隐约的嘈杂、甚至两位家长急促的呼吸声,在这一刻都诡异地消失了。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线牵引,骤然聚焦在苏寒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庞上。
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不断滴落,迷彩帽檐下,那双眼睛深邃、坚定,却依旧无法完全掩盖住属于这个年纪的青涩痕迹。
直到此刻,所有人才像被点醒一般,猛地意识到——眼前这个气场强大如磐石、训练手段铁血如魔鬼、拥有无数传奇经历的“兵王”、“英雄”、“感动华夏候选人”……
他,仅仅不到十九岁。
一个本该和他们一样,坐在大学课堂里,享受着青春与迷茫的年纪。
林浩宇的父亲愣住了,他张着嘴,原本准备好的所有质问和不满,瞬间被堵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看着苏寒,又看看自己身边同样十八岁的儿子,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猛地攫住了他。
张萌的母亲下意识地松开了紧抓着女儿的手,眼中的心疼和愤怒渐渐被一种愕然和……更深的触动所取代。
她忽然想起自己女儿在家时的一点小感冒都会让她焦急万分,而眼前这个少年,他过去十个月所经历的……
寂静如同涟漪般迅速扩散开去。
训练场上,302班的学生们怔怔地看着他们的教官。
他们一直仰视着苏寒的强大,敬畏着他的严厉,却在此刻才无比直观地感受到这份强大与严厉背后,那令人窒息的年龄重量。
林浩宇鼻子一酸,猛地低下头,不敢再看。
苏夏紧紧抿着嘴唇,眼眶瞬间红了,她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太爷爷”这个称呼背后,是多么年轻的生命,承担了多么沉重的荣光与责任。
远处教学楼里,所有围观的学生都沉默了。
之前的议论、调侃、甚至是一丝幸灾乐祸,此刻都化作了无声的震撼。
他们对比着自己舒适干燥的环境,再看向雨幕中那道孤傲的身影,一股强烈的羞愧感涌上心头。
那个他们觉得严厉到不近人情的教官,年龄甚至比他们中有些人还要小!
“是啊,他……他才十八岁!”一个女生捂着嘴,声音带着颤抖,几乎要哭出来。
“我的天……我十八岁的时候在干嘛?还在为高考完解放了狂欢,他已经在部队拿了那么多功勋……”旁边的男生喃喃自语,脸上火辣辣的。
通过网络直播观看这一幕的网友,弹幕出现了短暂的空白,随即以更疯狂的速度爆发出来,但内容却彻底变了风向。
【!!!!!!我忘了!苏寒他才十八岁!!!】
【草!(一种植物)给我看哭了!他还是个孩子啊!】
【我们都在心疼大学生,谁心疼过这个十八岁就经历了生死、扛起了无数责任的孩子?!】
【想想他受过的伤,跑过的九十圈,火场里的一次次冲锋……他难道不累不疼吗?可他从来没说过!】
【那些骂苏教官的人呢?出来看看!你们十八岁的时候在干什么?!】
【他一句卖惨的话都没说,就这一句‘我也是孩子啊’,我直接破防了!】
【凭什么要求他必须完美?凭什么要求他不能严格?他自己就是咬着牙从孩子练成了兵王!】
【支持苏教官!他是在用自己走过的路,教这些学生怎么变成更好的人!】
【@刚才质疑的家长,你们心疼自己孩子,难道苏寒的家人不心疼吗?可他成了我们的英雄!】
现场的两家媒体记者,镜头死死地对准苏寒的脸,给了他一个长时间的特写。
那张年轻却写满坚毅的脸庞,在雨水的冲刷下,仿佛一件淬炼过的兵器,散发着冷硬而又令人心折的光芒。
资深记者往后退了十几米,对着话筒,声音低沉而充满感情地解说:“……我们或许都忘记了,英雄并非生而伟大。”
“苏寒,他用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快速褪去了稚嫩,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他的年纪,忽略了他所承受的远超常人的重担。”
“这一刻,不是家长与教官的对立,而是两种‘爱’的碰撞,更让我们深思,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教官群体中,王磊、陈思远等人默然无语。
他们带过兵,更清楚苏寒取得的成就多么骇人听闻,而达成这一切的时间又多么短暂。
他们自问,在自己十八岁时,绝对做不到苏寒的万分之一。
一种由衷的敬佩和一丝自惭形秽在他们心中交织。
总教官李伟和校长张启明对视一眼,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们自然是知道苏寒年纪的,但在此情此景下被点破,带来的冲击力依旧巨大。
张启明校长深吸一口气,心中原有的那一丝因为家长质疑而产生的动摇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定的支持。
他终于明白,军区为何如此破格支持苏寒,这不仅是对其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所代表的某种精神的极大肯定!
林父和张父僵在原地,脸上的怒气早已消散无踪,只剩下尴尬、羞愧和一种难以名状的震动。
他们看着苏寒,又看看自己身边虽然淋雨疲惫却眼神明亮、甚至带着一丝不满他们前来阻拦神情的孩子,忽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可笑。
他们用“孩子”的理由来心疼庇护,而另一个“孩子”,却已经在用钢铁般的意志试图锤炼更多的“孩子”成为钢铁。
林浩宇忍不住,猛地抬头看向父亲,声音带着哽咽和前所未有的认真:“爸!你们别说了!教官他……他比我们辛苦一万倍!我们这点训练算什么?我们是自愿的!我们想变得像他一样强!”
张萌也用力点头,甩开脸上的雨水和泪水:“妈!你们快回去吧!我们没事!我们不想当温室里的花朵!”
两位家长哑口无言,所有的话语都苍白无力。
雨,还在下。
但训练场上的气氛,已经彻底改变。
苏寒的目光从两位家长脸上移开,缓缓扫过全场——
扫过他的‘兵’——302班每一个稚嫩却坚毅的面庞;
扫过远处教学楼里那些同样年轻的身影;
最后,定格在冰冷的摄像机镜头上,仿佛要透过它,望向屏幕后方千千万万的人。
他的声音不再高昂,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穿透雨幕,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
“四位家长,你们问我为什么,问这公不公平,科不科学。”
“我想说的是,每年,部队里都会迎来数十万个十八九岁的‘孩子’。”
苏寒的声音很平缓,却像一把无形的刻刀,开始勾勒出一幅幅远在校园之外的画面。
“他们中的很多人,和您的孩子一样,刚离开家,刚结束高考。但他们穿上军装,坐上火车,去的地方不是大学校园。”
“他们去的是海拔四五千米、呼吸都困难的高原哨所。是冬季零下三四十度、呵气成冰的北国边陲。是炎热潮湿、蚊虫肆虐的南方密林。是远离大陆、只有海风与孤独作伴的岛礁。”
“在那里,他们站岗、巡逻、训练。他们面对的,不是淋一场雨,不是站一小时军姿。”
“他们面对的是极端的天气,是漫长的孤寂,是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是真正需要流血牺牲的责任。”
“为什么他们能坚持下来?”苏寒的目光再次回到林浩宇、张萌,以及所有302班学生的脸上,“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是铁打的,不是因为他们是天生的战士。”
“是因为他们知道,身后是什么。”
“身后,是家,是国,是亿万个像你们一样,可以安心学习、工作、生活的普通人。包括你们的父母,也包括……未来的你们。”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
“我不是在标榜我和他们有多伟大,多厉害。我们只是穿着这身军装的普通人,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而我今天站在这里,用这样的方式带训,也并非为了折磨谁,或者彰显什么特殊。”
苏寒的声音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那是一种深埋于心的、近乎虔诚的认真。
“我只是想,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军训里,尽可能多地,把我所理解的、我所经历的、我认为真正重要的东西,带给这些学生。”
“军训的意义,从来不只是走个正步、站个军姿、晒黑一层皮,然后拿到几个学分。”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
“它是一次短暂的体验,一次让这些生活在和平温室里的年轻人,近距离触碰‘责任’、‘坚持’、‘集体’和‘家国’这些词汇重量的机会。”
“是让他们知道,他们此刻觉得‘痛苦’、‘难以忍受’的这点风雨,这点疲惫,对于另一群和他们年纪相仿的人而言,不过是日常的底色。”
“是让他们明白,他们享有的这份安宁与舒适,并非理所当然,其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
“更是要让他们刻进骨子里一种信念——当困难来临,当挑战出现,他们不是只能退缩、抱怨或者等待庇护的弱者。他们体内也蕴藏着咬牙坚持、突破极限、为了集体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力量!”
苏寒的声音再次提高:
“今天,他们在这里淋雨站军姿,明天,或许就能在人生的其他‘战场’上,多坚持那么一分钟。而这一分钟,或许就能改变很多事情。”
“这点苦,这点累,磨不坏他们,只会让他们更清楚地看清自己,更珍惜所拥有的,更敬畏所被守护的。”
“这,就是我理解的,军训存在的意义。”
话音落下,训练场上久久无声。
只有雨水敲打地面的沙沙声,像是为这番话做着最沉默却也最深刻的注脚。
林父和张父彻底沉默了。
他们脸上的愠怒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动容和反思。
他们看着苏寒,眼神复杂,有敬佩,有羞愧,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激。
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阻拦,是多么的短视和……不该。
林浩宇和张萌,以及302班的所有学生,胸膛挺得更高了。
他们眼中的光芒前所未有地明亮,那不仅仅是对实弹射击的期待,更是一种被点燃的、叫做“信念”的东西。
他们忽然觉得,身上湿冷的迷彩服,不再仅仅是负担,更仿佛多了一层沉甸甸的、光荣的含义。
远处的学生们,鸦雀无声。
许多人下意识地收回了目光,不再觉得302班是“倒霉”或“被惩罚”,反而生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羡慕。
网络直播间,弹幕再次被刷爆,但这一次,几乎是清一色的支持和感动。
【哭了,真的哭了。这才是我们国家军人的格局!】
【说得太好了!军训的意义被拔高了无数个层次!】
【感谢子弟兵!谢谢你们的守护!】
【我突然好羡慕302班的学生,能遇到这样的教官!】
【@大学,建议全国推广苏寒式军训(不是指强度,是指这种精神灌输)!】
【之前质疑的喷子呢?出来走两步?脸疼不疼?】
…………
三章合一!六千五百字。下午没更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最新章节,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最新章节,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平板电子书!